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国学经典 > 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

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

  小学是启蒙教育,蒙以养正,先入为主,这关系到每个孩子一生的幸福。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整理分享的关于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的相关文章,欢迎阅读!!!!

  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篇一

  2011年,我校开始实施以“传承蒙学文化精髓,丰厚校园人文底蕴”为主题的特色学校创建计划,这项计划的主要内容是:诵读蒙学经典,传承民族文化,实施启蒙教育,培育良好品性。我们认为,开展蒙学经典诵读,在当今,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小学是启蒙教育,蒙以养正,先入为主,这关系到每个孩子一生的幸福。我们古代儿童就有许多经典的开蒙读物,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朱子家训》等等。古人把那些深奥的道理口语化,并辅以押韵、对仗、喻理、排比、递进等修辞手段,使之读来抑扬顿挫,琅琅上口。今天孩子们读起来,依然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领悟到其中孝、义、礼、善等为人之道。

  人生百年,立于幼学。蒙学经典里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文化和优良品德,用这些养料浇灌儿童的心灵,必将陶冶情操,加强修养,丰富思想,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做一个有人文素养的中国人。千古流传的蒙学经典,既是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华和典范,也蕴蓄了深厚的民族精神和道德品质,是历史馈赠于后世的精品教育资源。诵读蒙学经典重点不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教育拾遗补缺,而是要培养低年段儿童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

  诵读经典,可以荡涤儿童心灵,使其受到良好的教育。让儿童从小诵读蒙学经典,可以使他们穿越时空,体味“千古美文”的韵味,享受“与经典为伴,与圣贤为友”的快乐。可以帮助他们滋养心灵,净化人格修养,开启智慧潜能,从而为将来成为有作为的人奠定基础。

  在三年的创建活动中,我们以“蒙学经典诵读”为切入点,通过读、写、思、行,对学生进行伦理道德、传统美德、文明礼仪、文化知识等方面的教育,让孩子学习、生活、成长在一种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中。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1、编写校本教材:学校成立了课题组,编写了《蒙学经典诵读教材》,教材根据不同年级,编选了不同的内容,侧重于不同方面的教育。

  低年级:三字经、百家姓、弟子规(主要是识字教学、养成教育方面)

  中年级:千字文、朱子家训、增广贤文、声律启蒙(主要是文化知识、为人处世方面)

  高年级:孝经(节选)、论语(节选)(主要是文学、传统思想教育方面)。

  2、开设校本课程:学校开设了诵读课和以蒙学经典为内容的书法课,诵读课保证每天至少不少于10分钟的经典诵读,每天一个重点内容。书法课,每天下午正式上课前20分钟,有硬笔和软笔书法。

  3、注重学科渗透:(1)德育课中渗透蒙学文化教育。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具体的、健康向上的思想品德教育,包括做人原则、处世态度、民族精神、价值取向等等。开展蒙学教育有利于弥补人文思想教育的不足,为学生人格完善奠定基础。(2)语文课中融合蒙学文化教育。除了蒙学经典的诵读之外,开展习字、对联、诗词、成语故事的教学,使整个校园散发出浓郁的书香气息。(3)艺体教育中融入蒙学文化教育。音乐、美术、体育学科有计划地开展民族音乐、国画欣赏、传统健身益智等教学,把“琴、棋、书、画”引进我们的课堂,丰富我们的课堂,形成体现民族文化元素的特色课堂。

  4、认真组织诵读活动:通过持之以恒的诵读,使学生对于经典诗文了然于心,“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我们做到:天天读——周周读——月月展——月月评——期期赛。

  (1)、每天早读坚持10分钟的诵读,教师领读、学生自由读、集体诵读相结合。

  (2)、每天课间操结束后,全校师生集体诵读5分钟。

  (3)、每天下午正式上课前20分钟,是学生书法课。伴随《渔舟唱晚》等古典音乐,学生静听音乐,泼墨挥毫,真是一种心灵的陶冶。

  (4)、每月进行一次书法作品展。

  (5)、每月进行一次诵读之星评比。

  (6)、每学期中心校举办一次诵读比赛、书画展评。

  5、与学生的养成教育紧密结合:在开展经典诵读时,我们注意与学生的习惯养成紧密结合,提出了“六个好”“五个一”的基本要求:“读好书,写好字,唱好歌,做好操,扫好地,走好路”,具有“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生好体质,一副好心态,一门好才艺”。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和高尚人格的修炼。

  6、读悟经典,深思于行。组织班队会、报告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读悟经典。开展至大潜山的远足活动,磨练学生的意志和品质。组织参观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的墓园和故居,使学生在接受古文化熏陶的同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7、构建特色校园文化:让校园文化成为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要载体,让校园环境彰显传统美德教育思想。可以说,每一处文化、每一处校景都具有丰厚的内涵和意义,显现出独有的特色。

  总之,几年来的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我们感觉到有了很大的收获,学校的办学品位高了,文化气息浓了,经典也滋养了学生的幸福童年,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为我校带来了一片生机。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学生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正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和义务。

  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篇二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

  “长袭宿收,风神凝远,制行峻洁,望而知其为贵介公子”。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影响极大,对于传承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以及中华民族的复兴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国的国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血脉和灵魂,是连接炎黄子孙的血脉之桥、心灵之桥。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要想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中国的国学就具备这种独一无二的特质。国学经典中蕴藏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智慧的精髓,构成了我们精神生活的客观环境,维系着中华文化之根。

  “国学”一词,最早出自章太炎先生《国故论衡》及《国学概论》的演讲,它以先秦经典和诸子学说为根基.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小说以及历代史学等内容,形成了恢宏的“经”、“史”、“子”、“集”四大部分,其内涵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国学智慧涵盖了“四书”、“五经”、老子、庄子、偈语、禅机、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和四大古典名著,它是万亿卷帙的古代文献,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和世界的理解。国学体系以“儒”、“释”、“道”三家学问为主干,又分为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和礼仪等支脉,为青少年汲取知识,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便捷的渠道。

  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对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影响颇深。对于传承中华文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的复兴也起着重大的作用。作为炎黄子孙。每一个青少年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让古人的思想和智慧时常充盈在心田,通过学习国学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力,形成积极向上世界观。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了解和熟悉国学,根据国学所倡导的精神指引,“正心”、“修身”、“齐家”,成为一个品质高尚、行为规矩的人,对国家和社会都能起到积极、正面的作用。推广国学关系到民族素质的提高,关系到中国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国学的精髓是“天人合一”,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这又是构建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篇三

  2011年7月2日,周六,家庭国学特邀讲师 心灯 精彩国学讲座奉献,题目“学习蒙学经典,感悟《三字经》”

  讲师简介: 心灯,大学哲学学士学位,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早年当讲解员,97年8月从事中学思品课教学工作。进行德慧智经典诵读5年,在学生中开展过经典诵读,参与当地的德慧智推广,在国家级杂志发表经典诵读的文章两篇,获奖论文四篇。曾经作为家庭国学课堂宣传员和大家交流。自己酷爱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教育事业,为了道德事业,尝试从传统道德根文化的角度解读《三字经》。

  讲座内容简介:《三字经》是一本传统的儿童启蒙课本,自南宋问世以来,已有700多年历史,可谓家喻户晓,脍炙人口。为什么它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到底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三字经》包括了哪些内容?让我们走进中华国学公益形象大使熊春锦修订的《三字经》,共同感受传统道德文化的无穷魅力

  家庭国学课堂地址:进入“uc聊天大厅,搜索家庭国学房间,收藏并进入”即可。欢迎有志于道德经典诵读的教育推动与发展的大家、有识之士光临指导!

国学蒙学经典学习心得相关文章:

1.国学经典三字经心得体会范文

2.幼儿园国学心得范文3篇

3.读经典品国学的心得

4.小学生作文读国学经典有感400字

5.朗诵国学经典三字经心得

6.12本关于国学的书籍

2387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