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国学知识 > 哲学 > 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

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

时间: 思远921 分享

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

  人生的哲学道理理,在人生各种百态中感悟出来。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篇1:10年后

  今天我们麻醉班开同学会,毕业十年后的第一次同学会。尽管准备工作已经一个月余,可令人遗憾的是:还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没有出席,有些因为真有事走不开,还有些可能觉得没什么意思借故不参加,再加上还得花点钱。是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要做,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对人生有不同的理解,虽然有点心冷,但我能体贴到他们的心思。

  今天来的同学除了我之外都还在各个医院做麻醉医生,人们心目中的白衣天使。十年后的他们绝大多数都结婚生子了,成熟了许多。每个人见到我表示了极大的羡慕。感叹地说自己白混了,当初没有我这样的勇气和魄力才这样混着,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想法了,就这么过吧。

  这样的话我听多了,每天都有人对我说着这类的话,要喜爱自己的工作真的挺难。我们总是羡慕别人的工作,别人的生活。每个人对自己的幸福已经习惯到无法再体会了,能够感受到的是自己每天的不如意。但我们只能看到别人表现在外的需要掩饰的生活,无法体会到对方灵魂深处的痛苦。

  同学间真的没什么好聊了,除了职位,工资,老婆,孩子,情人,还能讲些什么呢?为了消除沉默,唱歌,打牌,就象读大学生时一样地疯狂一晚。

  期间我所尊敬的麻醉界的权威陈老师找到我,于是我们开始了对话。

  陈:王国权,你真的很不错,经过自己的拼搏成为一个职业演说家。有个问题向你请教。

  我:陈老师,你是我永远的老师,尽管我没有从事麻醉工作,似乎丢了专业,但你教会我的不仅是麻醉专业知识,更多的还是做人的道理。至今让我受益匪浅。事实上我已经忘了他跟我说过什么人生哲理,但我知道这么说他会挺受用的。我对自己有智慧的公关语言感到无比寒心。当语言成为套路适用与不同的对象时,人的真情却在慢慢地消失了,尽管我表现得那么真。人终于变成一部会机械工作的机器。

  陈:我们麻醉医生最缺的就是你的口才。你想想,现在的医疗纠纷越来越多,病人越来越难弄了,我们该学会保护自己。怎么保护呢,那就需要口才。最好是能把死的说成活的,能把责任说得没责任,说得病人心服口服,这样我们的日子就好过了。下次麻醉会议能不能请你来讲讲啊。

  听到这儿,我的心已经彻底死了,我还能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有脸面出席他们的麻醉会议,说些不是人该说的话啊?利用我的口才,教会他们把白的说成黑的,把该承担的责任说得没有责任,帮他们一起欺骗弱势群体。这就是他们眼中演说家可以做的事,应该做的事。

  学会保护自己,这是人的本能,确实也没错。但总得有个规则吧。我们不必去承担不属于我们的责任,但我们怎么可以回避本该承担的责任呢!这不是通过牺牲别人的利益来逃脱自己的责任吗?

  这是我曾经尊敬的麻醉界的权威说的话,真让我觉得无地自容,为他的权威感到痛心,为自己作为一个演说家,在权威眼里是干这种事的人而痛心疾首。

  在这个社会里我们确实容易迷失方向,没有自己的世界观,没有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只能统一的价值评价标准,让人们有同一的目标,统一的思维方式,和共通的处事方法。

  也许只能这样才能让自己活得更好些。

  但我们却对由此给别人带来的伤害视而不见。不知人们的灵魂是否得以安睡!

  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篇2: 高处不胜寒

  人生有很多的偶然,意想不到,让你突然之间得到了一份想都不敢想的工作,收入比你想象中的要高,职位是你目前能力所无法企及的。你会暗暗地感叹:“怎么会这样呢?可能是我的命好吧,或许是前世修来的福吧,当然更可能是我努力的结果。”

  你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这份收入很是令你满意,虽然你感觉难度很大,做起来很累。但你相信能力是因为需要而产生的,既然上帝赐福与你,你就得好好把握机会,让自己的人生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于是你开始努力地工作,加倍地学习,力图马上跟上节奏,你相信付出肯定会有回报。在这期间,有时你会患得患失,有时会惶恐不已,担心自己胜任不了。为了战胜恐惧,你加倍地努力,加倍地付出,却发现成效甚微。以前悠闲自得的生活荡然无存,那份本有的自信慢慢地消失殆尽,你的神经高度紧张,生命之弦始终是绷紧的。你生怕一放松更加不行,前面的付出也会白费,你担心领导发现你的无能,你的失职,从而最终失去这个难得的机会。

  在拼命的工作中,你失去了快乐,真的有点心力憔悴,你已无法明了为什么会这样。有时你想放弃时,一想到那份可观的收入,一想到令人羡慕的职业,再想到当时得到时的那份狂喜,还有那庆功的场面,朋友的誉美之辞,那又羡慕又有点忌妒的眼神,怎么可能放弃呢?放弃的话还有脸见人吗?岂不表明自己无能?

  “成功就在于再坚持一会会”,你用这么美好的字句来勉励自己;“人生本来就是一部痛苦史”,你用这么沉重的格言来安慰自己;还用所谓美好的希望来激励自己,以牺牲现在的快乐来换取未知的未来。

  不行,你得停下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觉得累?其根源在哪里?你的那份动力来自于哪:是收入、职位呢还是兴趣、爱好?如果是收入、职位,那是外动力,注定不可能长久,你不得不强迫自己去努力才行,你不可能从工作本身得到快乐,你也很难有创新能力,适应岗位的能力不会因为你的努力而具备的,最终你还是无法胜任这份工作;如果是兴趣、爱好,那就是内动力了,不需要强迫,你会自发地去做,而且能乐于其中,创新能力自然而然地涌现,与岗位匹配的能力因为需要而产生和具备,你自然而然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对本工作驾轻就熟。

  放弃吧,那本不属于你,只是上帝对你的考验而已,看看你的心智是否成熟,检验一下你身心的自由程度。“其嗜欲深,则天机浅”,一个人被欲望深深地控制住的话,那他的天机是很难显露的。

  你的内心告诉你必须放弃,但你迟迟下不了决心,是因为你担心再也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其实不然,放弃本不属于自己的机会,那么真正属于自己的机会必然会出现。

  只是需要点时间,还要有点耐心,让心智逐渐成熟,足以发现和接受那真正本属于自己的好机会。只要生命在延续,只要你始终处于开放的心境。

  失中有得,得中有失,这世界总是这样平衡的。

  高处不胜寒,退一步海阔天空,笑看人生,一切皆于自然。

  蕴含哲学道理的故事篇3:接受残缺

  我们总希望人生完美一些,希望工作尽善尽美。我们小心谨慎地从事,力求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失误,最好能杜绝其发生

  我们做到了吗?

  每次印宣传资料前,我总是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核对,下定决心绝不能有错别字。为确保万一,还慎重交待广告公司设计人员,要求在印刷前再帮我好好地检查一遍。心想这样总可以杜绝错别字了吧,何况这是一件极其简单的事。等拿到印刷品后才发现还有个别错别字,心中无比失落。又不能重新印刷,也不能把责任推到广告公司设计员身上,只能接受这一有错别字的印刷品。

  事先那么仔细地核对过,为什么无法检查出来,要等事后才能发现呢?本人可能存在定向思维,那其它人员为何也发现不了呢?

  看起来很低极、简单的失误,却无法杜绝,完美是不可求的,残缺的美是事物的本质。

  设计一件作品也是一样,在设计时觉得这已经非常完美了,等设计完后却发现还不够完美,还可以做得更好。

  完美是不可及的,完美只是人们的一种向往,努力的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事情的进展,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完美始终是达不到的。

  既然失误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就不再自责,也不再对别人太过于严厉。当发现某些自认为不可原谅的失误时,千万不要暴跳如雷,冷静下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可能发生这种失误。

  不再埋怨后,我们想到的是下一步怎么办?怎么弥补因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接受这一不可避免的失误。大多数情况下这一失误并不会改变什么。

  于是我们拥有了宽容心和最大的同情心。

  既然完美不可求,我们不再等待,不必患得患失,根据时间规划,采取果断的行动吧。在行动当中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创新,完美的境界自然会越来越高。

  人的一生就是一部残缺史,残缺中发现了完美,残缺成就了完美。

1964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