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故事 > 大学生村官感人故事4个

大学生村官感人故事4个

时间: 锦贤769 分享

大学生村官感人故事4个

  大学生村官感人故事 1

  方丽娜毕业于青海大学,是一个有着环境科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双学位的姑娘。2008年9月,她走进镇安县回龙镇和坪村,担任起村委会主任助理。任职以来,她把农村当做展示青春的舞台,在平凡工作岗位上奋发作为,不断成长进步。

  一、勤奋学习,努力加强自身建设。为了快速完成从“大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换,她坚持住在和村办小学的宿舍,和那里的孩子们吃、住在一起。每天入户走访, 和村民们交谈,听取他们的想法、建议和要求。当她看到部分村民为支持高速路建设而搬迁后,没房住,部分群众因土地很少、非常贫困。她就想,国家培养了我十几年,我要在这里实现我的人生价值。她白天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情,夜晚和雨天就一个人在村党员活动室里努力补学政治理论知识和政策法规、实用技术,每月驻村都在24天以上。虚心向村里的干部学习,真诚与村民交心,使她快速进入了角色,迅速融入和坪村这个集体。

  二、努力工作,忠实履行岗位职责。她带着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理想,努力地去做每一件事。她通过多方联系,从自己的家乡柞水县马房湾引进土鸡养殖技术,协助村上建起土鸡养殖合作社,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指导合作社改进鸡舍,解决了蛋粪分离、采光、通风等技术问题。她建议村上在注册了绿色产品商标,与陕西新田地公司签单销售土鸡蛋和土鸡。经过半年努力,完成总投资20万元,养鸡3000多只,日产蛋2000余只,她还协助合作社实施“废物变宝”,利用发酵处理过的无菌鸡粪种植蔬菜,拉伸绿色产业链。土鸡养殖的发展,有效带动了群众致富,合作社接纳了两名残疾人参与管理和生产,有8名返乡农民工加入市场销售行列。方丽娜利用网络和现代远程教育组织群众学习惠农政策,帮助农民查找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和法律维权知识。她协助村里建起标准化图书室,主动担负起图书管理员的工作,随时发放图书。她提议和协助村里修建了13个固定垃圾堆放池,规划村级道路,栽种绿化树,美化村容村貌

  三、有所作为,干部群众普遍认可。近一年的工作与学习,她加深了对科学发展观、新农村建设的理解,坚定了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养成了坚韧不拔、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品质。农村工作的锻炼让她深切感受到目前农村还相对比较落后,归跟结底是缺少人才。她深刻认识到作为大学生“村官”必须担负起农村科技推广带头人、市场经济闯路人、文明创建引路人这个历史重任。通过努力工作,她以实际行动为乡村带来清新之风,给渴望科技文化知识的群众带来希望的种子,给农村基层注入新鲜活力。她担任“村官”时间尽管很短暂,但和坪村却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和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这些变化与成绩与方丽娜的付出是分不开的。2008年底,和坪村在回龙镇年度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在县委组织部对全县大学生村官综合考核中,方丽娜被考核为优秀等次。作为一名“村官”,她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业特长,积极配合村委会,为百姓办了实事,她得到村干部和村民们的一致认可。

  大学生村官感人故事 2

  胡俊杰,一个城里的孩子,2008年大学毕业后放弃了到大城市高薪就业的机会,选择回到家乡,成为了亭湖区第一批大学生村官。如今4年多过去了,他已成为亭湖区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扎根基层、服务农村、带民致富的“领头雁”—先后兴办了盐城欣怡工贸有限公司、盐城合源食用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创业富民项目,安置下岗职工150多人,帮助100多户群众发展致富,创利税150万元。

    2008年7月,胡俊杰怀揣着激情与梦想来到头灶村。工作中,他虚心向村干部们学习讨教,深入到农户家中、田间地头,熟悉了解基层情况。“人踏实,肯吃苦,悟性好”是村书记花茂涛对胡俊杰的第一印象。当年9月,亭湖区委组织部召开了村官创业富民座谈会,胡俊杰深受启发,不久后他牵头召集了同样有着创业梦想的5名大学生村官,分别前往尚庄番茄大棚、盐城众润纺织等数十家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开始了他的创业富民之路。

    6个年轻人凭着一腔热情,自筹20万元,加上区委、区政府的创业扶持资金10万元,以及胡俊杰用家里的房产抵押贷来的30万元,一共60万元,在亭湖新区成立了盐城欣怡工贸有限公司,从事服装加工。公司创办初期,因为缺少订单,缺乏管理经验,第一个月就亏损了好几万,有人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胡俊杰没有退缩,他努力寻客源挖订单,经常是白天到村部工作,晚上在电脑前与国内外的客商联系。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三年的打拼,胡俊杰的企业已经逐步走上了正轨,公司也从最初的5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150多人,去年销售额突破1600万元,出口创汇100万美元。

    头灶村曾经大面积培植过食用菌,但是由于没有优良的品种、缺乏科学化的管理,生产销售一直处于较低水平。胡俊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去农贸市场进行调查研究,最终确定新上杏鲍菇种植项目。2012年10月,胡俊杰带领村民们建成工业化生产菇房18间,平均日产杏鲍菇5000斤,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他还为村里引进了百亩竹柳生产项目,每亩可实现纯收入8000多元,进一步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水平。

  “疾风知劲草,路遥知马力”。经过农村基层大熔炉的历练,当初稚气的年轻人已经逐渐成长成才,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赢得了当地群众的好评,成为了新农村建设中创业富民的领路人。

  大学生村官感人故事 3

  于村乡军庄村大学生村官李艳菊,是怀有六个月身孕的“准妈妈”。每天六点多,她挺着大肚子,坚持赶到村里与村民一起清扫街道。她说:“眼下正在村里环境整治的节骨眼儿上,咱是村官,就应该带个好头儿。”她的举动让村民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不少人赶过来加入了清扫的人群,起早扫街的人变得越来越多。

  李艳菊还主动承担入户宣传的活儿。由于走街串户,一整天下来,她的嗓子哑了,脚也浮肿了,鞋子都没法穿了。几位村干部心疼她,劝她歇会儿:“你还怀着孩子,这活儿包给我们就行了。”她却幽默地答道:“环境卫生整治,要从娃娃抓起,正好做胎教哩!”

  摆理说事的棒小伙

  2013年8月,任丘市农村面貌改造提升行动全面铺开。为提高广大群众的文明卫生认识和参与环境“四清”工作的主动性,各村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辛中驿镇郭家口党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孙朝阳走街入户做宣传。

  孙朝阳上门向村民发放“明白纸”,不料一开始并不受欢迎。“怎么老到俺家来送废纸?俺又不认字儿!”面对一位大娘的戗话,孙朝阳没有在意,耐心解释说:“大娘,这是‘明白纸’,可不是废纸呀!咱现在村子又脏又乱,就连个像样的街道也没有,这张纸就是告诉大家,从今儿起,各家各户都要注意环境卫生,村子变干净了,咱自己的心情不更好吗?”

  就这样,孙朝阳每到一家,都耐心细致地跟村民唠嗑,用家常话摆理儿说事儿,把每张“明白纸”的内容让乡亲们听明白。  昔日,石门桥镇史村的村民总是习惯把自家不用的东西摆放在院子外。清理街道两侧杂物的工作量很大,一些村民不愿配合,等待观望。当时正值酷夏,担任党支部副书记的大学生村官庞亚丹主动承担了入户做工作的任务。

  一位老大娘反对清理自家门前的砖堆,干脆躺在地上不让拆除,致使清理工作进展受到影响。

  庞亚丹想方设法寻找突破口。当老人大声哭闹时,她快步走上前,附在大娘耳边轻声说:“大娘,咱可别为一点小事伤了身子骨儿,您看,您的小孙子正在一边看着呢。”见到大娘有些触动,她顺势扶起老人,为她掸去身上的尘土说:“大娘,啥也不用您干,等我们清理好了您再来看,如果不满意,就冲着我说!”

  有一次,庞亚丹入户走访时路过大娘家门口,这位曾经“挡过道儿”的大娘满脸堆笑,热度地招呼着她进家歇会儿。“闺女,干工作也不能这么玩命儿啊。”一边说着,大娘起身从抽屉里拿出一盒金嗓子喉宝塞到庞亚丹手里。“那会儿,心里有说不出的温暖与感动!”

  如今,任丘市共有大学生村官180多名。这个优秀的群体,用他们的激情与热血,在新农村这片广袤的沃野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它们扎根、发芽、成长、收获。

  大学生村官感人故事 4

  曾经,她是品学兼优的天之骄子;如今,她是服务农村的有志青年。她,就是活跃在柳湖乡麻黄村老百姓中间的大学生村官蒲志蓉。

  扎根基层的四年间,蒲志蓉用知识和坚韧改变着她所服务的村庄,她的感人事迹生动诠释了“新农村建设真的需要大学生,大学生在建设新农村中真的大有作为”。

  2010年9月,23岁的蒲志蓉从一名刚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大学生,通过省委组织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考试任崆峒区柳湖乡赵堡村党总支副书记。2013年12月在村“两委”换届选举时选任柳湖乡麻黄村党支部书记。通过几年的基层磨砺,如今,27岁的蒲志蓉已逐步蜕去一身稚气,逐渐培育出了浓郁的为民情怀,锤炼出了过硬的基层工作能力。四年来,蒲志蓉在到村任职的实践中经受住了考验,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肯定和欢迎,得到了上级的关注和认可。

  “新农村建设是今年全村的头等大事,目前多数已经开工,还有两户报了名到现在还没动工,开完会去看看什么原因,是不是遇到了啥问题。”村委会办公室里,蒲志蓉正在召集村班子成员开会,商量本周工作。

  记者见到她时,一件黑色外衣、一双平底皮鞋,清爽的马尾辫梳在脑后。乍一看,眼前这位27岁的村官与其他同龄女孩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在记者与蒲志蓉交谈中,她一口一个“我们村”,完全融入了新角色。

  回忆起四年前,蒲志蓉身上还留着书本扉页的馨香,心头还留着绚丽的梦想,从知识的殿堂来到基层,开始了人生另外的课堂。在这里,蒲志蓉用别样的方式,划出自己人生旅途中闪亮的轨迹。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这对于身上还带着浓浓书生味的蒲志蓉而言,面临的考验除了条件艰辛外,更大的考验还是适应基层的工作环境。刚到赵堡村当副支书,她发现自己“大事干不了,小事用不着”。面对尴尬局面,她下定决心,抛弃浮而不深、等靠的依赖心理,扑下身子,走街串户,与村民真心交流,说农家事,拉农家话,在入户与群众的交往中,她渐渐感受到了农民的淳朴、善良、同时也感受到了他们思想上的保守、信息上的闭塞,当看到部分家庭生活还不富裕时,蒲志蓉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老百姓做一些切切实实的事情。

  “一个女孩子,还是大学生,晒的跟炭头似的,就冲这个,咱服!”年近花甲的赵支书提起蒲志蓉就竖大拇指。

  从最初的“黄毛丫头能干个啥”的默然到“我们的小书记还真行”的赞许,她用实际行动告诉群众,自己不是“花瓶”,更不是来“镀金”,而是真心来当农民,真心把“村官”当事业,把农村当舞台。

  夏季的赵堡,处处皆风景,这风景与鱼塘有关,与蔬菜大棚和苹果园子有关,也与赵堡村优越的“区位优势”有关,更与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蒲志蓉有关。柳湖乡赵堡村是蒲志蓉担任大学生村官初来乍到的村子,经过调查研究,利用赵堡优越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果园种植有着的天都厚的优势,在她与村支书的协调配合下,全村的设施农业和果园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

  “群众需要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在赵堡新农村,村民们最津津乐道的并非是村上为他们统一修建的二层小康屋,而是日益改善的农村基础条件。在蒲志蓉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赵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不断创优。全村先后配套机井11眼,配套衬砌渠道4500米,保证了粮食和经济作物及时灌溉;硬化油面道路2条4公里,砂石铺垫村庄道路6条3公里,方便了群众生产、生活、出行;完成“一池三改”沼气池170座,引导农户大力利用洁净能源。

  “我们麻黄村地理条件差,群众生产生活困难。这两年靠着党的好政策,每年都有新变化。去年改造了农电,硬化了村道,今年又要修小康屋,把我们从住了几十年的山沟沟里搬出来,这些全靠组织给我们选了一个好当家人。”提起大学生女村官,崆峒区柳湖乡麻黄村村民任海龙满意地说。

  时间定格在2013年12月,蒲志蓉被村民推选并正式任命为麻黄村党支部书记。在麻黄村摸爬滚打了半年多时间,蒲志蓉透露着一身干练,也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同时,她还练就了一身“能走、会说、耐磨”的本领。

  初到麻黄村,蒲志蓉准备得最多的就是手电筒和平底鞋,这两样是走村串户必不可少的东西。为了想知道群众在想什么,需要她做什么,蒲志蓉第一个工作周,徒步走遍了麻黄村的沟沟茆茆,她深入老百姓家里问寒问暖,了解老百姓最关心的事情,第一次去没见着人她就再次上门,三番五次,直到把全村132户走遍。

  家底算是摸清了,可接下来该怎么办?蒲志蓉开始新的思考。“得想办法改善基础条件,拓宽增收门路,让大家重新拾起致富的信心来。”都说“一根筷子易折断,一捆筷子抱成团。”她想到要让群众致富,先要统一思想转变认识,而所有的前提是必须让群众对村干部认可,要树立起村干部在群众眼中的形象和威信。2014年1月,当大家都在为准备欢度春节而忙碌时,她却组织村干部和党员坐在一起搞起了党员冬训。结合前期走访基础,她和村班子提出了“干部应该怎么干,居住环境怎么变,产业路子怎么转?”三大问题。为了解决“干部应该怎么干”的问题,她和班子成员将征求到村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一摆在组织生活会上,面对面坦诚交流,逐一进行对照检查,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通过她推心置腹的谈话,干部的思想通了,大家的心都团结在了党支部周围。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努力和积极争取下,短短半年时间,麻黄村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启动,计划投资1400万元,新建高标准小康屋50户以上,新建文化广场1处,并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彻底改善群众的居住条件。建新房当然是好事,可钱从哪里来。村党支部书记就应该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站出来,设身处地为他们排忧解难。“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找亲戚朋友帮忙凑一凑,再联系银行贷点款,先把房子修好了,借下的钱再想办法还。”她的话让大伙吃下了定心丸。

  “会说”是一门学问,“耐磨”是做好村民思想工作的保证。她常常通过拉家常,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有时遇到固执的群众,她常常耐心地花好几个小时,一次做不通思想工作,她就走二次,直到群众心甘情愿地接受。村民都不得不佩服这个女孩干工作的执着。这小半年的时间,村里的田间地头都洒满了她的脚印,当然,这些也是她成长的足迹。为了帮群众贷到款,她多次找甘肃银行平凉分行有关负责人,苦口婆心地讲村里的建设规划,讲群众的实际困难和群众的诚实和守信。她的辛苦没有白费,贷款的事情最终定了下来。一个星期后,银行派来了信贷人员,专程来到村上为申请贷款的群众现场办理了各种手续。在蒲志蓉的积极协调与多方努力下,先后有23户群众申请到了甘肃银行“致富通”小额贷款,13户群众申请到了农业银行双联惠农贷款。目前,18户群众已拿到首批贷款95万元,其余18户贷款正在办理之中,一度困扰群众的“资金”难题终于迎刃而解。

  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支柱产业,她利用近年推广旱作农业的基础,鼓励群众发展畜牧养殖,争取各项资金200万元修建千头肉牛养殖场。为了整治环境卫生,杜绝在虎山路沿线乱倒建筑垃圾,她利用休息时间组织村民栽植行道树1300余棵,既杜绝了垃圾,也让虎山沿线变成了一道美丽的绿色风景线。

  “这一路走来,有辛酸、有泪水、有困惑、有痛苦、也有收获,感受过他人不能认可的白眼和冷嘲热讽,质疑和不信任,但更多的是人们无微不至的帮助和关怀。在这里,我要感谢乡党委政府领导、同事们的支持、帮助和鼓励,也正是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让我坚定了信心在农村成长发展。2013年12月,当我为是否要再次选择农村思想上纠结、犹豫不定时,他们给我出点子,提建议,出谋划策,关键时刻给我指明了方向;当修建牛棚遇到群众不理解反对时,他们又再次给了我最大限度的支持与帮助。是他们把我从一个怯懦、胆小、不敢大胆说话,办事畏畏缩缩的小姑娘培养成了一个做事果断、大胆、有自信、充满正能量的人,不仅帮助了我做事,也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感谢这一路过来时,所有关心我的人们,也感谢村官这个平台,让我进步着并感恩着!现在,村里的新农村建设项目的文化广场绿化及硬化工程已全面开工,基础设施道路硬化工程也正在进行中,在新农村建成后,下一步就是把村里人的腰包给鼓起来。我们将根据距城3.5公里的近郊优势,麻黄村‘小灵山’庙的大众影响力,积极发展果菜大棚、生态种植采摘及‘农家乐’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以养殖、种植为主导,休闲旅游为特色的产业发展途径,到时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将会大幅改善……”听着蒲志蓉履职过程中的点点滴滴及对麻黄村下一步思路清晰的工作规划后,记者不由心生钦佩。

  农村虽然苦一些,但能锻炼人;虽然累一些,但能考验人。正所谓“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创业维艰,奋斗以成。”扎根基层热土,书写无悔青春。踏上村官这条路,肩负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和重托,在崆峒区柳湖乡麻黄村这片广阔的大地上,大学生村官蒲志蓉正用一片赤忱书写着人生,实现着她的人生价值。责任二字重千钧、重任在肩思奋进,我们相信,在她的带领下,柳湖乡麻黄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579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