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民间故事 > 非常简短的民间故事(2)

非常简短的民间故事(2)

时间: 志峰887 分享

非常简短的民间故事

  非常简短的民间故事篇二

  是竹子成全了朱宏大,或者说是母亲朱马氏成全了朱宏大。

  朱宏大的爹在朱宏大一岁多时下了湖广,一走再也没有消息。直到二十三年后,朱马氏在一捆毛竹中发现了朱宏大爹的消息。

  朱马氏是在朱宏大从袁店河边买回的一捆毛竹中的一根毛竹中发现朱宏大的爹的消息的,因为里面有一块玉。这块玉是朱马氏娘家陪送的嫁妆,她一直戴在身上,十分熟悉。朱宏大的爹下湖广的前一天晚上,朱马氏送给他,当时还交代了一句话:“最多三年,你就回来一趟,家里还有俺娘儿俩,别忘了!”

  朱宏大的爹顺着袁店河坐船而去,朱马氏继续编竹席卖。袁店河是水陆码头,南来北往的船,多有卖竹子的,随便买上些,足够用上一阵子。就这样,朱马氏编席卖席,支撑着这个家。她不断地对朱宏大说:“你爹会回来的!”

  不太忙的时候,朱马氏总要在袁店河边站一站,打听一下消息,向船家描述着丈夫的样子。人们都说,不清楚;也有人说,好像见过,应该发大财了。

  一年,过去了。

  三年,过去了。

  十年,过去了……

  日子如袁店河的流水,朱马氏虽心里还在念想着那个人,但嘴上已不多说了,特别是在朱宏大面前。

  不过,二十三年后的这个傍晚,朱马氏剖开朱宏大买回的一根竹子后,嘴里发出“哎呀”一声,在心里头打翻了五味瓶。她看了看正在院子里洗脸的儿子,停住了手里的篾刀。灯光下,那块别了她二十三年的玉,熠熠闪光地躺在剖开的竹子里。她又剖开一根竹子,里面竟是成摞的银元,再一个,还是银元。

  朱马氏悄悄地收起那块玉,回到里屋,端详了一阵后,泪水满面。在她向朱宏大问清了卖竹子的船号和情形后,作出了一个决定:将这家船号的竹子全部买了!

  第二天一早,朱马氏和朱宏大来到了袁店河边的这家船号。这家的竹子粗大、匀称,像经过了精挑细选。正如朱宏大所说,年轻的货主要求成捆地卖,不能挑拣。旁边一老者摇头叹气:“唉,少东家,老爷临走前说,这货到家后才能卖,拆开卖!”

  朱马氏在朱宏大疑惑的眼光中,将家中的积蓄,包括昨晚从竹子中剖出的两百大洋,一并交给了那个年轻货主。货主特别高兴,说:“到底有识货的!”他将银洋吹了一口,放到耳边细听,笑容满面。一边的老者闭着眼,向着河水一声长叹!

  这些竹子成全了朱宏大。这些竹子里,差不多都有金银财宝。后来,有各样的说法。有说不下三万银洋的,有说不下十万的。朱宏大按照他母亲的指点,把生意做大了,越来越大,竟买下了袁店镇的一条街,名为“竹街”。一街两巷,竹门竹楼,全是做竹货生意的,大到竹床、竹车,小到挖耳勺、牙签,琳琅满目。

  再后来的某一天,一个老乞丐晃悠在“竹街”上,敲着竹板,说着“莲花落”:“呱嗒板,合一合,您老发财我来贺,您吃稠的我喝稀,您吃白的我黑馍……”

  正在自家店铺编竹席的朱马氏,听来觉得有些耳熟,一抬头,一愣,正是当年那家船号的老者,朱马氏将他接进了后院。就在后院,朱马氏屏退了其他人,一下子跪下了,慌得老者扔了手中的竹板,赶紧相扶:“你……你可别这样!”

  朱马氏起来,说:“我就求您一句话,我家相公,到底怎样了?”她晃了晃紧握在手中的那块玉。

  老者摇头,一声长叹,说:“我不知你说的是什么,只是我家老爷太作孽。他在汉口当官多年,办了不少冤案……后来,少东家吃喝玩乐,把他气病了,临死前,要我陪少东家回来,带着一船的竹子,还有他的棺材……今天,我是来给老爷上坟的。当年,少东家得了你们家的银子后,又回了汉口,把老爷随便埋在了这袁店河边。”

  自此,朱马氏要求朱宏大将袁店河边的一处坟头当作义坟。

  朱马氏还传下来一条家规:朱家儿孙,包括进门做媳的外姓人,都要会编竹货,大到竹床、竹车,小到挖耳勺、牙签。

  刘邓大军挺进中原,解放袁店镇时,朱马氏做主,送了大军不少钱粮。当时的一位首长要打借条,朱马氏摆手,说:“我们是做竹子生意的,做人要有气节,心要空。”首长坚持将借条打了,交到她手里,她一笑,撕了,碎纸,星星点点,顺着河水漂流,好像是捎给朱宏大的爹的信。

  “哗!”一队解放军举手敬礼,向着朱马氏!

  非常简短的民间故事篇三

  南宋绍兴十年七月十四日,颍昌城西,岳家军在统制王贵的带领下,与金兵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步兵将士王翰左手提斧,右手拿刀。上砍金兵,下砍马足,此时的他,身上几处受伤,可全然不顾,依然奋力拼杀。

  忽然,两匹战马夹击而来,马上的金兵手握金枪,铆足了力气,对准了王翰。王翰心中大惊,即使躲过其中一个,另一个也绝对躲不过。情急之下,顾不得许多,他纵身往左面一跳,躲过了右面金兵的进攻。左面金兵的金枪瞬间而至,王翰心里一凉,我命休矣。刹那间,一面被金兵丢弃的战鼓忽然倒了下来,金枪不偏不倚,扎在了鼓架上。就在对方抽枪想要重刺时,回过神来的王翰舞动斧头,正砍在马腿上。战马负伤,一声悲鸣,轰然倒地,滚落到地上的金兵还没等起身,早被王翰斩杀,另一个金兵也被后面的岳家军将士斩于马下。

  此一战,岳家军大获全胜,缴获了战马、战旗、战鼓等不少战利品,一并记录在册,重新分配。

  夜色袭来,劳累了一天的大军进入了梦乡。半夜时分,王翰出来上茅厕,忽然耳边传来战鼓咚咚的敲击声。不好,有紧急军情。一时间,他热血沸腾,在一种无形力量的牵引下往前跑去。他跑出不远,鼓声戛然而停。环顾四周,明亮的月光下,他面前伫立着一架孤零零的战鼓,鼓架上,赫然一道枪痕,正是白天替自己挡枪的战鼓。

  它怎么在这儿,疑惑中,王翰环顾四周,没有任何动静。思虑间,几个巡逻的士兵走了过来,问他大半夜的为何不睡觉,在这儿干什么?王翰指着战鼓,说是被鼓声引过来的。其中一个士兵疑惑地看着他,刚才我们怎么没听见,再说这是一面哑鼓。

  当时,几面缴获的战鼓依次排列。细看,这面战鼓与别的战鼓的骨架虽然一样,可是鼓面却更加地细腻润泽。有人胡乱猜测,也许是小牛犊的皮做的,一个鼓手拿起鼓槌敲了几下,只发出噗噗的声音。它为何不响呢?“可是我明明听见战鼓咚咚,不然,怎么会大半夜的不睡觉来这儿。”为了证明自己没有说谎,王翰干脆握起拳头在鼓上敲了一下。“咚”的一声,战鼓竟然响了。其他人学着王翰的样子敲击,可是却什么声音也没有。

  第二天,这个怪异的事情很快被军统制王贵知道了,他带人来到战鼓前,让鼓手把鼓槌递给王翰,王翰手起槌落,战鼓发出一声声气势恢宏的声音。而其他鼓手上前敲打,依然只发出噗噗的声音。王贵等人万分惊异,不知这是怎么一回事。王翰又把此鼓救了自己一命的事说了,大家更感到不可思议,只说这面战鼓跟王翰有缘,所以王贵决定让王翰做一名鼓手,这面战鼓专门让他来敲击。王翰深知战鼓的重要性,要做一名合格的鼓手,必须加紧操练。

  可每当王翰敲击战鼓,除了热血偾张外,还有一种思乡的情绪在里面。情不自禁,他的眼前会出现母亲和哥哥的身影。哥哥和自己是双胞胎,当年金兵践踏中原,两个热血男儿豪情满腹,空负报国志,却无报国门。后来听说岳元帅率领的岳家军治军严明,杀敌英勇,便决定去投靠。可是,哥俩儿走了,年迈的老娘没人侍奉,不是死路一条吗?哥俩儿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哥俩儿一个上战场,一个在家侍奉老娘。至于谁去谁留,抓阄。结果他投奔了岳家军,而哥哥在家给母亲养老送终。转眼已经一年多了,也不知母亲和哥哥在家过得怎么样?

  在此期间,一些老百姓听说岳家军在此抗金,纷纷投奔而来。其中两个和王翰一起做了鼓手。一番交谈,没想到竟是离着不远的老乡,王翰赶紧打听家里的情况。两人叹了一口气,王翰走后不久,母亲就因为年老体迈、思儿心切去世了。接着,村子被金兵洗劫,老弱妇幼全被杀光,男人被他们抓去做了签军,他俩是因为去山上砍柴才躲过了一劫。

  听到这里,王翰早已经热泪滚滚,原指望打败金兵之后回家给老母养老送终,想不到母亲却早早离他而去,只是不知道哥哥怎么样了?

  很晚,王翰才睡着。睡梦中,他看到了年迈的母亲,流着泪,慢慢地离他远去。他又看到了哥哥,满身血污地站在他面前,“哥哥,你怎么了?”他焦急地问。哥哥不说话,过来拉着他的手。王翰随即站了起来,跟着往前走。走到那面战鼓前,哥哥停下了,指了指鼓槌,又指了一下战鼓。王翰下意识地拿起鼓槌敲击起来,一声一声响彻全城。后来,当他停止敲打时,却看到旁边站着许多将士,他们手拿兵器,有的人身上还满是鲜血。

  这是怎么回事?有人走过来告诉他,金兵派奸细偷偷潜入城里,想放火引起城内大乱,金兵好趁此攻城。可是将士们被战鼓的敲击声赫然惊醒,赶紧披挂上阵,发现了奸细,一番厮杀,只留下了一个活口,其他的人全部被剿灭了。

  “王翰,你是怎么知道金兵偷袭的?”王翰摇摇头,他并不知道奸细入城。跟大伙儿说起那个奇怪的梦,他们也感觉万分惊异,却又说不出什么。

  随后,大军在王贵的带领下杀出城去。冲锋在前的一些金兵突然扔掉器械,说要投诚。还说他们都是汉人,是被金兵抓去的签军。这次如果奸细偷袭不成功,他们被安排第一批冲上去做炮灰。现在自己的大军就在眼前,他们不能让大好的机会溜掉,决定参加岳家军一起抗金,替父老乡亲报仇。怕王贵怀疑这是金兵的计策,他们变后队为前队,喊叫着向金兵杀去。

  王贵见这些人与金兵交战时英勇激烈,于是大手一挥,大军随后掩杀过去,金兵大败。

  战后,这些所谓的签军被编入了岳家军。王翰满怀希望,哥哥不是也被金兵抓去做了签军吗,会不会就在这些人里面?他一个个打听,终于有一个人告诉他,当时,他的哥哥被金兵抓去,和自己编在了一个队里。后来,哥哥趁着夜黑风高,杀了几个金兵,可是被金兵发现抓住,为了杀一儆百,把他哥哥杀掉后,竟然把皮剥了下来,做成了一面战鼓。

  王翰把那人领到那面战鼓前,问是不是这一面。那人仔细看了看,肯定地说就是它,因为它的鼓皮与其他鼓皮不一样。

  王翰放声大哭。难怪这面鼓只有自己敲得响,原来是哥哥的皮做的!战场上,他不但救了自己的命,在敌人偷袭时,又梦中指引自己去敲击战鼓……

  此时,大军又要开始战斗,王翰抚摸着战鼓:“走吧,咱哥俩儿一起上阵,并肩战斗,杀金兵去!”

  看了“非常简短的民间故事”的人还看了:

1.简短的民间故事传说

2.简短的民间故事3个

3.简短民间故事大全故事精选3个

4.民间故事大全短

1806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