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故事大全 > 励志故事 >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

时间: 春芳953 分享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

  幽默是一切智慧的光芒,照耀在古今哲人的灵性中间。凡有幽默的素养者,都是聪敏颖悟的。他们会用幽默手腕解决一切困难问题,而把每一种事态安排得从容不迫,恰到好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您整理的名人机智幽默故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篇一:

  弗兰西斯·克里克,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他成名后,每天有大量的人来访和来信,使他应该不暇,无法工作。后来,他终于想出了一个方法,设计印制了一种“万能的复信”,信上说:“克里克博士对来函表示感谢,但十分遗憾,他不能应您的盛情邀请而:给您签名;赴宴作讲演;参加会议;赠送像片;充当证人;担任主席;为您治病;为您的事业效劳;充当 编辑;接受采访;阅读您的文稿;写一本书;发表广播讲话;作一次报告;接受名誉地位;在电视中露面……”对方的来信提出什么要求,他就在相应的地方作记号答复。很快,他就从难于应付的困境中解放出来了。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篇二:

  小孔融十岁时,他爸爸带了到京城去见见世面。这京城里有位姓李的大官很有学问,小孔融很想拜见这位大人,可是爸爸说他跟李府非亲非故,恐怕拜见不成。孔融想了想,对爸爸说:"我有个办法让李大人接见我。"孔融进了李府大厅,不慌不忙往前排的红木椅上一坐。由于人小,他坐在椅子上两脚悬空。李大人朝孔融上上下下打量了一番,心中有些疑惑,他:"小客官,你跟李家到底是什么亲呢?"小孔融不慌不忙地答道:"孔家和李家可亲着哩!我家的老祖宗孔子,曾经向你们的老祖宗李耳拜过师,向他请教过学问,这说明孔家和李家早在好几百年前就建立起了友谊。作为孔家的后代,我今天特来登门拜见您。"姓李的大官和在座的宾客,听了小孔融的一番话都十分惊奇,连声赞叹。

  又有一次,一位姓陈的大官来看李大人,正好小孔融也在。李大人指着孔融说:"这孩子是一位人间奇童!"姓陈的大官说:"小时聪明,长大了不定有用。"孔融一听,马上作出反应,他对这位大官说:"这样说来,大人您小时候肯定是很聪明的呢!"姓陈的大官一听这话,不敢小瞧他了,夸奖说:"这孩子可真不简单,长大以后必定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果然孔融长大后被曹操重用,与其他六位才子一起被称为"建安七子"。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篇三:

  一位西方记者问周:“请问先生,现在的中国有没有妓女?”不少人纳闷:怎么提这种问题?大家都关注周怎样回答。周肯定地说:“有!” 全场哗然,议论纷纷。周看出了大家的疑惑,补充说了一句:“中国的妓女在我国台湾省。”顿时掌声雷动。

  --------这位记者的提问是非常阴毒的,他设计了一个圈套给周钻。中国解放以后封闭了内地所有的妓院,原来的妓女经过改造都已经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位记者想:问“中国有没有妓女”这个问题,你周恩来一定会说“没有”。一旦你真的这样回答了,就中了他的圈套,他会紧接着说“台湾有妓女”,这个时候你总不能说“台湾不是中国的领土”。这个提问的阴毒就在这里。当然周一眼就看穿了他的伎俩,这样回答既识破了分裂中国领土的险恶用心,也反衬出大陆良好的社会风气和台湾的对比。哎呀,周考虑问题周密细致,同时又那么快速反应,你不佩服他也难啊!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篇四:

  一位美国记者在采访周的过程中,无意中看到桌子上有一支美国产的派克钢笔。那记者便以带有几分讥讽的口吻问道:“请问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周听后,风趣地说:“谈起这支钢笔,说来话长,这是一位朝鲜朋友的抗美战利品,作为礼物赠送给我的。我无功不受禄,就拒收。朝鲜朋友说,留下做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就留下了这支贵国的钢笔。”美国记者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什么叫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这就是一个典型事例。这位记者的本意是想挖苦周:你们中国人怎么连好一点的钢笔都不能生产,还要从我们美国进口。结果周说这是朝鲜战场的战利品,反而使这位记者丢尽颜面。也是,想和周较劲,门都没有。

名人机智幽默故事相关文章:

1.名人口才:名人幽默故事大全

2.关于名人的幽默励志事例

3.关于名人的幽默故事

4.简短名人励志故事

5.名人励志幽默故事大全

6.名人的励志幽默故事

259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