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工作总结 > 个人工作总结 >

保护文物的总结最新5篇

时间: 文静20 分享

现在的我们,不再全副心思用在物质享受上了,因为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早已经能够满足口腹之娱,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脚下的路,仰观天际变幻的星云,蓦然发现还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不遗余力去追求。它们孕育了灿烂与智慧,它们见证了沧桑与辉煌,它们启迪了现在,更昭示了未来:我们要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保护文物的总结,方便大家学习。

保护文物的总结1

近年来,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各省各地的申报热情也是持续高涨。这种现象进一步表明我们国家现在更加重视民族文化的保护及传承,广大人民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也有更深切的认识。这对于提升人民的文化品位与科学文化素质都有很积极的作用,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为中华民族的崛起提供精神支撑。  

这次学校暑期开展的实践活动有关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课题,我想这也是一次好的机会来深入了解人类的这份精神财富。  

昆曲木卡姆多浪剪纸等艺术精品以不同的形式展现了我国多民族的文化遗产,这些璀璨的艺术珍宝耀眼夺目,始终吸引着人民热爱的目光。国家也注重财力物力的投资,重视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多浪文化是维吾尔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分布于叶尔羌河流域,新疆阿瓦提县是“多浪人”的主要聚集地之一。  

多浪文化的形成是基于原始土着,兼具维吾尔族文化与蒙古文化的秉性,是草原牧猎与绿洲农耕融合的“活化石”。歌舞是多浪文化主要载体之一,具体体现在“聚”、“豪”、“劲”、“醉”四个方面。 “聚”,维语中的“多浪”即是“成堆地聚集在一起”的意思,同时,多浪文化也因聚合而产生;“豪”,多浪人的心胸像戈壁一样宽广,性格豪放,歌声高亢悠长;“劲”,多浪人粗犷拙朴,舞姿恣意纵横,刚劲有力;“醉”,多浪人的穆塞勒斯原汁原味,让品尝的人情醉心也醉。国家近年来投入很大的力度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的传承,确立遗产传承人,建设艺术展厅,使得这种艺术珍品走出闭塞的乡野农家,接受人民大众艺术眼光的检阅,同时也升华了人民的艺术追求,达到双赢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多浪文化确立艺术定位,成功传承,进一步绽放属于自己独特的艺术价值。  

在校期间我曾经不止一次的走进了荆州古玩城,因为那里离学校确实近,很方便。每一次去都有不同的感受,悲凉沧桑肃穆这些已经不再是我们所能感受得到了,历史长河荡涤旧迹,沉淀下的断壁残垣装点着现代人怪异另类的审美眼光。在那里很少有人懂得呵护,当胸中日益被铜臭之气所污蚀,拥有的物质文化遗产就等同是赤裸裸的财富。我看到有人把精美的剪纸当成凉席铺地,理由是没人光顾,浪费可惜,岂不知他的行为不仅是浪费,更是糟蹋玷污亵渎!走出古玩城,外面的世界依旧光鲜瑰丽,人的心灵却有种可笑的光怪陆离。那一刹那感觉到沉重,不想说太多的话,胸中充塞的是无奈与痛惜。

可能社会的大环境已经有了颠覆性的改变,死水的味道很少再有人嗅到。我突然想起宋代大儒朱熹的一句话:古之人犹抱美玉而深藏不市,今之人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或许很多的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商品经济的今天继续绽放光彩,但是不能忽视还有太多的人文珍宝被赤裸裸的俗鄙的刽子手所扼杀!我期盼着那些沉睡的人们能睁开惺忪的双眸,认识到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并保护好传承好它们!  

基于同样的原因,我频繁的出没于荆州博物馆。这座承载荆楚瑰宝的文化宫殿,在向世人展示绚烂荆楚文物的同时,也让文化荆州蜚声海内外。青铜丝织漆木玉器陶瓷石器等精美珍贵的文物是荆楚远古先民的劳动成果与智慧结晶,在中华文物殿堂上熠熠生辉。其中的丝织品让我一次次发出由衷的惊叹,因为这些丝织品的做工细腻精致到现在都没有办法_。隔着玻璃,看着这些珍品,内心怎不油然而生一份自豪与骄傲呢!自豪的是祖先的聪明与才智,骄傲的是今天我们传承与保护的决心。去年元旦的.时候,我和一个朋友坐车去荆州城东门观看烟火表演,那晚东门主干道实行了交通管制,因为有太多的人来参与那场盛大的狂欢。

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有很多人回程了,路上游人如织,用摩肩接踵毫不为过,移动很慢。我和朋友只能小心而行,害怕在人群中走散。烟火表演在护城河的河岸上上演,我们就拼尽全身力气往过挤。这时候,头顶上漂浮的火光深深地吸引了我的注意力,通过当地人的介绍,我知道了那是孔明灯。天上有很多的孔明灯,地面上还不断有人放,那种朦胧的火光,摇曳出沉醉的回味,我一直在留意着它们的行动轨迹,努力想洞察它们的归处,就像燃烧的生命,最终会把灰烬撒向哪座归冢。后来了解到,孔明灯上写满了祝福,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对遥远的未来的牵盼,对未知的生命的祈祷,更有他们发自心灵的虔诚的自省。护城河的流水涤荡几千年的岁月沉淀,孔明灯的烛影祈照荆楚儿女的前进道路,这是上辈薪火相传的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衷心的希望我们能接好这一棒!  

暑假回到家乡,我也不忘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挖掘物质遗产价值,展示民族文化魅力,为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奉献一份微薄的力量。我的家乡在黄冈浠水,在这片人杰地灵英才辈出的热土上,家乡人民用自己勤劳的双手与聪明才智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的文化艺术形式。浠水民歌是巴楚文化完美结合的产物,浠水民歌不仅是鄂东民歌的代表,而且是巴楚文化完美结合的代表,鄂东的民歌所有的基调都可以从浠水民歌里找到,而且浠水的旋律都可以从四川民歌中找到出处,因为浠水民歌是活着的历史。浠水是古时巴人的流放之地。鄂东民歌不管怎样的发展,但基调仍是巴人精神的基调。

两个多年来流放的巴人在鄂东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生命的原始歌谣。这些歌谣有着向命运不屈的抗争,迸溅的热血和熊熊的大火变成了号子,男女的爱情,丰收的喜悦,幸福的痛苦的眼泪化作了旋律。毫不夸张的说,浠水民歌之于浠水人民,就像《马赛曲》之于法兰西人民,《星条旗永不落》之于美利坚人民,因为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支前进奋斗的号角!并不仅是浠水,我们黄冈有11个县(市),每一个县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艺术形式:红安的荡腔锣鼓,驰名中外的黄梅戏,黄梅挑花,罗田东腔戏,蕲春布贴与李时珍中草药文化,团风剪纸,英山缠花与毕升活字印刷术等等 ,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艺术瑰宝,更值得骄傲的是它们都已经申报成功了,是世人翘首膜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现在的我们,不再全副心思用在物质享受上了,因为我们创造的物质财富早已经能够满足口腹之娱,今天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脚下的路,仰观天际变幻的星云,蓦然发现还有一些东西值得我们不遗余力去追求。它们孕育了灿烂与智慧,它们见证了沧桑与辉煌,它们启迪了现在,更昭示了未来:我们要传承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族文化的光芒更加绽放,屹立于世界文化最高殿堂!

保护文物的总结2

一年来,在中心党支部和主任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帮助和支持下,我认真学习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和文物专业知识,努力提高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党性锻炼和廉政建设,严于律己、尽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现将我一年来的学习、工作和履行职责情况向各位领导和同志们做一简要汇报:

一、强化理论学习,提升业务素质

今年以来,我努力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是系统深入地学习了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__重要讲话,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等内容,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认真撰写了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二是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山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精神,理清思路,领会精髓,结合我们的工作实际,正确把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型跨越发展的主导方向。三是认真学习文物专业知识和法律法规,努力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在学习中注意积累资料,做好笔记,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

通过学习,使自己的思想逐步成熟,认识不断提高,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和市委、市政府保持高度一致。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提高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做好各项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廉洁自律

作为一名普通的领导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我始终把修身、做人作为第一要事,坚持以“_”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努力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坚持以身作则,时时处处发挥好表率作用。把堂堂正正做人、规规矩矩办事、清清白白为政,做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二是坚持按原则办事、按程序办事,不以权谋私,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三是坚持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带头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尽职尽责。

作为一个副职,始终摆正自己在领导班子中的位置,努力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正确处理好与正职的关系。在协助主任工作中注意把自己摆在参谋助手的位置,行权不越权,到位不越位,充分树立正职威信。二是正确处理好与其他副职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做到多配合,不乱插手,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讲,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做。三是正确处理与分管科室负责同志的关系。在组织领导分管工作中,坚持做到商议而不干预,授权而不放手不管,实干而不代替包干,督查而不求全指责。

三、认真履行职责,干好本职工作除日常工作外,根据领导的安排和我的工作职责分工,一年来我主要完成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完成了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第三次文物普查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通知》安排,20_年文物普查工作要全部完成。按照省“三普办”的意见,今年我们对文物普查的各种资料和数据进行了进一步整改和完善,确保了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完成了《侯马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报告》:共完成105处文物点的信息采集工作,其中新发现34处,完成原有文物点复查71处。通过普查登录了一批具有较高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保存较为完好的不可移动文物。

2、协助完成了彭真故居保护规划等相关工作。今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彭真故居进行维修保护,并成立了领导组,作为文物主管部门的业务负责人,我完成了领导安排的相关工作。一是协助规划设计单位完成了《彭真故居维修保护设计方案》。二是在省委党史办、彭真生平暨中共太原支部旧址纪念馆的指导下,编制制定了《彭真故居展示陈列大纲》,现已完成了第三稿的修改工作。

3、完成了台骀庙的彩绘、壁画修复等保护工程。台骀庙是我市唯一一处临汾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几年来,我们陆续对庙内的古建进行维修,使庙内一些濒临倒塌的古建筑得到了保护。今年雨水较多,庙内献殿两侧壁画出现剥落,我们请来了专业彩绘人员,对献殿壁画进行了修复,为文昌阁进行彩绘,增加了护栏、护板,同时增加了雕刻,丰富了文昌阁的展示内容。

4、服务经济建设,完成文物勘探和项目选址工作。文物保护工作、文物事业发展始终要服务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今年以来,我们努力做好各项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工作,最大限度的为项目单位提供快捷、方便、周到的服务,全年共受理完成选址意见书8件,为9个建设项目的工地进行了文物勘探,总勘探面积30余万平方米,都受到广大服务对象的好评。

5、对珍贵文物进行核查,确保馆藏文物安全。为了吸取北京故宫博物院文物失盗案件教训,我们根据省、临汾市文物部门有关文件要求和安排,对全市的馆藏珍贵文物进行了核查,做到帐、物相符,同时完善了文物库房各项管理制度,对技防设备进行了检查及时排除了安全隐患,确保了馆藏文物的安全。

一年来,我虽然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与领导的支持和同志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功劳应该归功于大家。我个人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今后要从两方面努力:

一是政治理论学习还要进一步加强,使自己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二是组织管理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工作中真正做到班长的得力助手,把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做的更好,为全市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好务。

汇报完毕,有不到之处请各位领导和_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保护文物的总结3

20__年来,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结合与市文物局和县主管局所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在认真贯彻执行文物工作方针的基础上,各项工作都得到了顺利开展,现总结如下:  

一、扎实有效地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在全党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按县先教办和主管局的实施方案,同时结合我单位的具体情况,我们坚持做到了以下四点:  

1、单位党支部及全体党员都从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这次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为开展好此项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2、建立了平泉县文保所党支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同时结合单位实际,确立实施方案,以保证先教活动不走形式、不走过常  

3、认真学习领会上级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具有可行性的实施方案,并在学习中不断充实,除认真学习《读本》上的文章外,还组织全体党员和职工认真学习了《文物法》及相关法规政策,乡镇文物保护工作总结。面对我单位人员少,同时只有四名党员的实际情况,为全面提高全体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我们以县委关于在全县开展全员素质工程活动为契机,在整个学习阶段,全体职工与全体党员一样,同学习,同做笔记,确保受教育面达到100%,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通过学习,全体职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干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也得到了充分发挥。党员同志都认真撰写了个人的党性分析材料及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巩固成果,我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制定了巩固和扩大先教活动成果的实施方案,为今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矗  

二、有条不紊的开展各项业务工作  

在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基础上,一年来,我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也得以顺利开展。真正做到了“两手抓、两不误”。  

外业:  

1、加强《文物法》的宣传力度,真正使广大群众的文物意识得以增强和提高。为此,我们今年又恢复出版了单位主办的《平泉文物》小报,每季一期,全年共出版四期,200余份。上刊登有关我县文物工作的新动态,文物法规、政策及职工撰写的专业文章等。我们坚持每期都及时发送至盛市、县有关领导和各乡镇文化站和市内友邻单位,受到了领导的好评。同时也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  

2、加强分布于我县城乡不可移动古文化遗存的安全保护工作。几年来,对几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我们都建立起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并在遗址所在地聘请一至两名有责任心和事业心的保护员,并与之签订目标责任书,年终兑现奖惩,工作总结《乡镇文物保护工作总结》今年3月份,我们接到文物保护员于景阳电话,称石羊、石虎古墓群又发现盗坑。为此,我们及时赶赴现场,进行处理,并及时与乡派出所取得联系,并在第一时间内向市局进行电话和书面汇报,并及时将盗坑回填,要求保护员加强责任心,发现情况及时汇报。11月中旬,我们又接群众电话汇报,称榆树林子镇郑杖子村村民在盖大棚挖地基时,发现石砌起拱物体,怀疑为墓葬。我们及时组织所内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勘探。结果证明是一晚清时期石拱桥,并向围观群众进行了解答,同时进行回填。即教育了群众,同时又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果,提高了当地群众的文物意识。  

3、三月中旬,我县党坝镇围场沟村民在修平青乐公路时,出土一缸古代钱币,当场被群众哄抢。我们得知消息后,及时与县公安局和党坝镇派出所联系,在他们的配合下,经实地向群众讲文物法规和政策,部分群众主动上交了手中的钱币,计400余枚。  

4、5月上旬,我县杨树岭镇许杖子村民在村中挖自来水管道沟时,于距地表约1.5米处出土一口对口扣置的酱釉大缸和六鋬铜釜。缸在下,铜釜倒扣于缸上,由于当时为机械作业,大缸已完全被打碎,铜釜底部亦被打碎,缸内装有瓷器、铁器近30余件,部分瓷器已被打碎,其中20余件完整的瓷碗、盘及铁器被当地村民拿回家中。我所得知后,及时前往现场,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通过向群众宣讲相关政策,村民-主动将存于家中的20余件文物如数上交。经初步研究,此批文物的历史年代为金元时期。同时,我们根据《文物法》相关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奖励。  

5、今年以来,省文研所进行南水北调工程沿线考古发掘工作。由于工作量大,专业技术人员少,省所要求我所派一名同志前往配合。为锻炼职工,提高所内人员的业务水平,在单位人员少的情况下,我们派李健同志前往参加。主要工作地点为保定和邯郸,为期半年之久。  

6、配合省文物研究所进行小寺沟至遵化西铁路和平泉至铁门关公路沿线文物普查和勘探工作,计发现古文化遗存6处。同时于12月中旬进行了勘探,并写出了普查和勘探报告。  

内业:  

1、按市局的工作安排,进行五处省保单位的维修情况调查工作。为了做好此项工作,我们成立了由4名业务水平较强的同志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上报了光盘和全部文字资料。  

2、按省文物局统一安排,于8月中旬在全省开展全省博物馆基本情况调查工作。由于时间紧、任务量大,我们组织部分人员加班加点。整理材料,下乡调查了解情况,拍照部分文物,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作任务,及时上报了电子和纸质材料。  

3、面对我馆即将投入使用的实际,为全面反映我县浓厚的地方文物特色,拟举办《辽代文物精品展》和《平泉县出土文物展》,为保证展览的质量和效果,我们组织展厅人员撰写了陈列大纲。  

4、为确保馆存上级文物的安全,在县有关领导的'大力协助下,将存于县人行档案室的60余件文物移至县工行金库中保存,增强了安全系数,确保了文物的安全。  

三、积极努力,确保新馆的投入使用  

由于缺少资金,新建办公楼一直不能投入使用,即不利于文物的安全,同时又影响了我单位的各项业务工作。为此,今年以来,在县主要领导的关怀下,由县人大一名付主任出面与施工单位协调,同时又经主管局领导和单位领导的多方努力,在向县财政借款10万元,同时将一楼两间底商抵押施工单位使用12年的基础上,最终与施工单位达成协议,于11月下旬,终于将新办公楼交付使用。  

四、精心组织,认真进行单位搬迁的准备和搬迁工作  

(一)、面对新办公楼的投入使用,为确保文物安全,在单位缺少资金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进行前期的各项准备工作。  

1、及时与省文物局博物馆联系,将新办公楼报警设备安装完毕;  

2、投资4000元进行文物库房的加固改造工作;  

3、投资3000元安装了办公楼二、三楼楼道口铁门及文物库房窗户的防盗窗;  

4、由于单位自成立以来,一直没有更换办公设备,部分桌椅已无法使用,同时新调入的四名同志一直没有办公桌椅,为此,进行部分办公设备的更换;  

5、为增加文物安全系数,从县档案局新购置两套保险柜,同时将办公楼大门按上卷匣门。  

(二)、精心进行搬迁工作  

11月上旬,施工单位将新办公楼交给我单位。为此,将文物搬运回新楼事宜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为确保文物安全,在向市、县及局主管领导汇报,并经领导同意后,我们首先召开全体职工会议,强调搬迁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同时进行分工,责任到人。之后,挑选平时为单位搬家、有责任心的运输工人四名,在向他们强调工作的重要性的基础上,于11月25-27日,利用三天时间,将全部文物安全运回新的文物库房。并于12月10日,将存于县工行金库的三箱上级文物也安全运回。目前正在进行文物的清点工作。

保护文物的总结4

2017年,我市通过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文物抢救性维修保护等形式,结合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挥文化遗产的社会教育功能,文物保护取得明显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宣传,提高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一是组织文物工作者学习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安全工作的实施意见》。

二是加强了《文物保护法》的宣传。利用贵港广播电视台积极宣传《文物保护法》和文物行政审批事项宣传。3—4月份,委托贵港广播电视台制作了法律法规宣传片,并摄制了一集贵县古墓葬群的视频宣传短片,在贵港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连续播出一个月,专题宣传了文物保护工作。自2017年12月—2018年4月,以西江传媒网、贵港手机台为载体,开设文物保护宣传专栏,继续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

三是编印《贵港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汇编》,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展示工作。2016年,我市完成了贵港市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普查成效显著。2017年,我市为加强普查成果资源共享,宣传和展示可移动文物,投入了10万元经费编印《贵港市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选编》。目前,已经完成书籍编印工作。

二、主动作为,加大文物抢救性维修保护的力度

2017年,我市加大了文物抢救性维修保护的工作力度,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成效明显。

一是启动贵港大南门城楼修缮保护和利用工程。该工程自2016年12月启动,2017年1月通过市政府大额投资项目管理委员会的审议,目前,可研报告、环评等工作均已完成目前,设计中标单位湖北中鲁古建园林设计有限公司正在修改完善初步设计方案。

二是完成罗泊湾1号汉墓的棺椁保护修复工作。罗泊湾1号汉墓是一座大型的竖穴土坑木椁墓,也是目前广西境内已发掘的最大的汉墓。该墓葬出土的棺椁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研究和艺术价值,是重要的文化遗存。但是由于历史上该墓葬被盗墓者多次盗扰,墓葬面貌被破坏较为严重,棺椁出土时已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出土后因受到外部环境、保存条件等综合因素影响,该棺椁病虫害已经很严重,为抢救性修复保护这一珍贵的文化遗存。

2015年委托专业部门编制了罗泊湾1号汉墓的棺椁保护修复方案得到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并划拨了专项维修经费107万元。2016年,经过招标程序,中标单位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进场开展修复工作。2016年,完成了对库房内棺木的清洗、防腐、加固等工作。2017年,继续开展修复工作。主要工作是购置罗泊湾一号汉墓Ⅰ号棺残缺部位及复原Ⅱ号棺所需木材,并根据《广西贵县罗泊湾汉墓发掘报告》,完成Ⅰ号棺残缺部位补全及髹漆,及对Ⅱ号棺规定尺寸的复原工作。该项工作3月制定了维修方案。5月份开展修复保护工作。9月份完成修复工作申请验收。 11月,通过自治区文化厅专家组的验收,另外考古所编制完成了《罗泊湾1好汉墓棺椁保护修复项目结项报告》,目前,罗泊湾1号汉墓棺椁陈列室已经恢复对公众开放。

三是启动南江古码头遗址第二期维修工程。南江古码头遗址是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长年遭受大洪水冲击和自然损毁,文物受损。在自治区文化厅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我市完成了第一期维修工程,完成码头本体维修及亚魁牌坊基础加固工作。2017年,启动南江古码头第二期维修工程。3月15日,通过市大额投资项目管理委员会审议,同意启动前期工作。5月完成立项,7月文化厅批复可研报告,10月完成设计招标工作。目前,中标单位正在编制初步设计及概算。

四是完成了翼王亭维修工程和漪澜塔维修工作推进顺利。翼王亭和漪澜塔都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久失修,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消除安全隐患,保护重要的历史遗存,我市对翼王亭和漪澜塔开展抢救性维修。

翼王亭维修保护工程自5月份启动,规范开展招标工作,设计单位为广西文物保护研究设计中心,施工单位为湖北殷祖古建园林工程有限公司,9月初已开工维修。目前,文物本体维修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开展地面清理及铺装准备,年底基本完工。

漪澜塔维修保护工程的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已经完成项目勘察设计、工程维修方案评审、工程预算评审和防雷方案编制等工作,正在开展施工招标工作。

五是加强了中共广西一大旧址的文物本体保护工作。2017年3月起,贵港市博物馆对中共广西“一大”旧址的消防、护栏、生活用水管等设施进行了整改,按照消防检查的标准建立了微型消防站。同时在基本展厅、木板楼、庭院、库房等处投放灭蟑螂蚂蚁净、溴鼠灵等药物,有效预防鼠、蚁、虫等对中共广西“一大”旧址的侵害。

三、突出重点,有序开展贵县古墓葬群系列保护工作

一是开展了文物考古勘探发掘工作。市博物馆配合广西考古研究所,对同济大道下穿铁路工程项目建设范围进行了抢救性文物考古勘探发掘。共勘探到古墓9座,已经全部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完整的墓室形制、东汉墓出土大量的手掌纹砖为考古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正在开展郁江两岸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和堤路园棚户区改造(二)A标段项目文物勘探发掘工作,目前各项工作扎实推进。

二是理顺了工程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审批事项。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参加了市人民政府组织召开的有关部门的协调会议,研究讨论了《关于在工程建设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要求,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前依法开展文物行政审批。6月2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贵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工程建设中做好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规范了项目建设文物保护审批。

三是依法开展了文物行政执法工作。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办结了贵县古墓葬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内违法建设案。对市同济大道下穿铁路工程建设项目北段建设业主和铁路农贸市场建设业主分别进行了处罚,分别处罚6万元和5万元。当事人已于2017年6月23日、26日自觉缴纳了罚款。9月份,两起案件均已结案。

四是开展了贵县古墓葬群实地核查工作。2017年2月20至24日,我局会同市住建委、市博物馆、港北区文体新局、港南区文体新局对贵县古墓葬群保存现状进行了专题调查。核查结果发现,可见疑似古墓葬封土堆总量已仅存13座。分别是:马鞍岭2座、密岭4座、红岭顶3座、赌咒岭1座、南江村3座。

四、抓好基础,加强文物保护日常管理工作

一是加强了安全巡查工作,确保文物安全。2017年,按照要求,我市统一思想,落实目标,找准重点,明确文物安全巡查的要求,组织督查组,对3个博物馆和75个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消防安全督查,印发整改通知单3份。检查组对消防设施、电线布置、房屋修缮使用等情况进行指导,共同维护文物的安全。形成汇总材料,反馈给各县市区及时进行整改,以检查促进了文物安全工作的落实。巡查范围力求覆盖全市大部分的文保单位,文物巡查作为常态性,已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是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在我局的积极争取下,2017年,我市的文物安全工作得到自治区文化厅的大力支持,拨付我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经费10万元。5月9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的通知》,具体指导各县市区开展文物保护基础工作。9月4日,我局印发《关于开展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督查的通知》,10月-11份,对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的开展进行实地督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拨付“四有”工作经费。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完成。

五、完成了电子地图的测绘工作

为认真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政发〔2016〕68号)精神中关于“建立全区文物资源数据库和不可移动文物电子地图”的要求,并结合贵港市文物保护尤其是贵县古墓葬群保护的迫切需要,经市政府同意,我局开展了文物保护单位的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重点是贵县古墓葬群电子地图的绘制工作。7月19日,贵港市人民政府已同意从预备费中划拨经费34万元,用于完成贵港市不可移动文物电子地图测绘工作。目前,测绘工作基本完成。测绘完成后,各有关单位不用进行实地踏勘,在办公室即可以了解所负责的建设项目是否处于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内,从而简化了项目建设前期的部分环节。

六、积极展示,进一步发挥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积极举办系列专题图片展览。截止目前,我市三个博物馆共举办临时展览数17个,举办观众活动次数为53次,进馆观众人数为32.7万人次。

春节期间,贵港市博物馆协助中共贵港市委宣传部、贵港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贵港市美术家协会承办《美丽南方——贵港2017迎春美术作品展》,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了博物馆的对外宣传,也为2017年后续的社会教育拓展活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此外,为进一步丰富贵港市博物馆的临时展览项目,拓展馆际文化交流平台,提升贵港市博物馆免费开放工作实效,4月份举办了《“赵佗——岭南开发第一人”图片展》。桂平市举办《浔城春秋展》、《太平军在新圩》展览。5月1日-6月30日,在桂平市博物馆、金田镇三界庙,举办《浔城春秋展》、《太平军在新圩》展览;平南县博物馆举办恐龙王朝揭秘--恐龙、动物石化标本展览。展览内容有恐龙、动物石化知识图文版共34幅,恐龙骨架一副、仿真恐龙两只、动物石化等一批。恐龙宣传图6幅;举办桂平市美协会员优秀书画作品展。5月1日-7月31日,在桂平市博物馆展厅,举办桂平市美协会员优秀书画作品展,展出桂平市美协会员优秀书画作品200多幅。

保护文物的总结5

继续贯彻和落实《文物保护法》的各项要求和任务,坚持文物保护方针。为了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结合我区文物的实际情况,制定工作计划,并按计划完成全年的工作。现将文物方面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努力学习“两项活动”精神,提高素质

1、按照活动要求,及时召开了各项会议,落实活动精神。认真撰写心得笔记,完成了学习笔记,并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班,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认识到科学发展观武装自己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自觉地自我加压,深入落实“两项活动”提出的各项要求,严格要求自身,以实际行动来做好本职工作。

二、加强文物保护工作

在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方面,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_”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中央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方针政策,在市文物局的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文物保护法》,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以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为契机,把重点保护文物作为全区文物工作重点,广泛宣传,普及文物知识,不断提高群众文物保护意识。全面推进

文物法制、档案资料、安全防范、机构队伍等基础建设工作,团结协作,积极进取,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开拓创新,狠抓落实,成绩显著,在社会上掀起了保护文化遗产热潮,全面推进全区文物事业的健康发展。


保护文物的总结最新5篇相关文章:

关于保护文物的作文集锦5篇

保护文物的作文5篇

保护文物倡议书最新精选五篇范文

保护文物建议书精选最新五篇范文

保护文物建议书范文精选五篇

保护文物建议书精选五篇

五篇保护文物建议书精选范文

五篇保护文物文化的建议书

2017年文物工作总结

2017年文物工作个人年终总结范文

782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