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化妆 > 美容知识 > 美容养生 > 心理养生四要素

心理养生四要素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心理养生四要素

  科学地讲,健康的含义包括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因此,保持心理健康,营造良好心境是对健康防病大有裨益的。那么,怎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心理养生的相关要素,希望对你有用!

  心理养生相关要素

  一、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

  二、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精神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

  三、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即恬淡寡欲,不追求名利。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就不会对身外之物得而大喜,失而大悲;就不会对世事他人牢骚满腹,攀比嫉妒。

  四、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的事总是难免会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严于自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一个调节阀。

  心理衰老的征兆

  1、 感觉、知觉衰退。眼睛老化,听力不如从前,味觉迟钝,以前很好吃的东西现在感到淡而无味。

  2、 记忆力衰退。熟人的名字老是记不起来,读书前看后忘,常常记不起随手放的东西。

  3、 想象力衰退。理想逐渐丧失,幻想越来越少。脑子晚上不如上午清醒。对新鲜事物缺乏好奇心。

  4、 言语能力衰退。讲话变得缓慢啰嗦。

  5、 思维能力衰退。不容易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学习新事物感到吃力。

  6、 情感变得不稳定。较易动感情和在感情上被人同化,还常常流泪。遇到困难,不像以前那样镇定自如。经常有莫名其妙的焦虑感。

  7、 意志衰退。做事缺乏毅力,喜欢凭老经验办事,对任何事情都缺乏强烈的探索精神。

  8、 反应能力下降。动作不如从前灵活,对事物不如以前敏感。

  9、 兴趣爱好减少。

  10、 产生衰老感和死亡感。

  11、 性格比同龄人更容易受疾病、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性格易变得暴躁、易怒、情绪低落、忧郁、焦虑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

  12、 容易焦虑不安。很多人在度过更年期后,情绪逐渐趋向稳定。但是焦虑不安常常难以消失,一直持续到老年期。

  13、 情绪容易发生明显的变化。情绪反应的变化一方面是对一般刺激趋向冷漠,喜怒哀乐不易表露,或反应强度降低。遭到重大刺激,情绪的反应却特别特别强烈,难以抑制。

  14、 敏感多疑。常把听错、看错的事当作对他的伤害而感到伤心不已。

  15、 易产生孤独感。他们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深居简出,懒以交际。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促进师生的身心健康;

  (2)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进行学生学习方法与技能指导,促进学生以最佳的心态学习和迎考: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近年来,由于社会发展带来的种种变化,我国学校教育和儿童发展事业受到了冲击和挑战。调查表明,在我国中小学生中间,约l/5左右的儿童青少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行为问题,如厌学、逃学、偷窃、说谎、作弊、自私、任性、耐挫力差、攻击、退缩、焦虑、抑郁等等种种外显的和内隐的心理行为问题

  (3)增强学生的情绪自控力,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和承受刺激的能力,提高情商;

  (4)指导学生如何处理人际关系等。

  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同学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自我认识,自我反思,自我调节,促进同学心理健康成长。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注意运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106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