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学化妆 > 美容知识 > 美容养生 > 大雪与养生

大雪与养生

时间: 保燕704 分享

大雪与养生

  大雪节气到来,也预示冬季最寒冷的时候到了,这个时候要注意保暖御寒,注意进补。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大雪与养生的知识,希望对你有用!

  大雪时节的特点

  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辽阔的大地都已披上冬日盛装,特别是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10℃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0℃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平均气温较长江中下游地区约高2℃至4℃,雨量仅占全年的5%左右。偶有降雪,大多出现在1、2月份;地面积雪三、五年难见到一次。如果能够目睹大地白雪皑垲,绿树披银饰玉,常是终身难忘的趣事。这时,华南气候还有多雾的特点,一般12月是雾日最多的月份。雾通常出现在夜间无云或少云的清晨,气象学称之为辐射雾。“十雾九晴”,雾多在午前消散,午后的阳光会显得格外温暖。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大雪与养生

  二十四节气中的“大雪”,也是冬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这里十一月是指农历),这是古人对大雪的解释。至此时节,天气更加寒冷,雪将由小而渐大。大雪的特点,此时,黄河流域一带已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则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有句农谚:“大雪冬至雪花飞,搞好副业多积肥”,人们盼着在大雪节气中看到“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可见大雪节气的到来,预示着来年的吉祥与否。但在南方,特别是广州及珠三角一带,却依然草木葱茏,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明显,与北方的气候相差很大。

  大雪节气后,天气越来越凉,寒风萧萧,雪花飘飘,我国北方开始出现大幅度降温降雪天气。雪后的大风使气温骤降,咳嗽、感冒的人比平时多。有些疾病的发生与不注意保暖有很大关系。中医认为,人体的头、胸、脚这三个部位最容易受寒邪侵袭。俗话说“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慢而少,皮下脂肪较薄,保暖性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抗病能力下降,导致上呼吸道感染。因此,数九严寒脚部的保暖尤应加强。

  老年人因为天冷怕寒,冬天睡觉时爱多穿衣服,其实这样做很不利于健康。因为人在睡眠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减慢,大脑、肌肉进入休息状态,心脏跳动次数减少,肌肉的发射运动和紧张度减弱,此时脱衣而眠,可以很快消除疲劳,使身体的各器官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另外,穿厚衣服睡觉,会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汗液的蒸发,衣服对肌肉的压迫和摩擦还会影响血液的循环,造成体表热量减少,即使盖上较厚的被子,也会感到寒冷。这个季节,老年人摔伤以手腕、股骨等处骨折的居多,从预防的角度看,老年人在雪天应减少户外活动。

  从中医养生学的角度看,大雪已到“进补”的大好时节。此时阴虚之人与阳虚之人的饮食是有区别的。阴虚是指精、血、津液亏耗,阴不制阳,阴液不足,其表现为五心烦热,即双手心、双脚心和胸心;还表现为面红上火、口腔咽喉干燥,干咳,口唇皲裂,夜间盗汗、皮肤干燥、毛发干枯。因而宜防燥护阴、滋肾润肺,可食用柔软甘润的食物,如牛奶、豆浆、鸡蛋、莲藕、马蹄、菱角、香蕉、雪梨、甘蔗等,忌食燥热食品,如辣椒、胡椒、大茴香、小茴香等,以免化热伤阴。阳虚之人主要表现为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神疲乏力、腰膝酸软、怕冷等,应食用温热、熟软的食物,如豆类、大枣、淮山、桂圆肉、南瓜、韭菜、芹菜、栗子、鸡肉、狗肉、桃、椰子等,忌食黏干硬生冷的食物。

  家庭大众化的养生汤品要清燥润肺和滋阴补肾的清润、温补汤水轮换服用,如西洋菜陈肾生鱼汤、霸王花无花果猪肺汤、木瓜雪耳猪骨汤、粟子牛月展汤、芡实莲子水鸭汤、猴头菇乌鸡汤等。小儿宜服苹果蜜枣猪瘦肉汤、淮山百合鲫鱼汤等。

766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