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论文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论文

时间: 文娟843 分享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论文

  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陪伴和教育引导,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造成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论文,欢迎查看!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论文篇一: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

  身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思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一、留守儿童客观存在

  随着社会的发展,土地集约化越来越凸显出来,玉米等农作物逐年降价,加之北方十年九旱,致使一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大减,外出务工的农民逐年增加,留守儿童不可避免地诞生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彰显了出来。

  二、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更应体现在行动上

  上级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每年都不止一次下文件调查留守儿童的数量和教育现状。但很多学校只是完成了上级主管部门的调阅,但这对留守儿童的教育还远远不够,还不算落到实处。对留守儿童的管理与教育要体现在生活、学习等点点滴滴上:

  1.责任明确,落实到位。学校要把每个留守儿童落实到人,或分给班主任,或分给每个科任教师,并由领导负总责。把对每个留守儿童的教育落实到具体老师,让老师协助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承担起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这才算把留守儿童的教育落到了实处。

  2.协助留守儿童料理生活。许多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照顾,这些老人往往不能及时地给孩子洗衣服、被褥。这就要求老师要及时走访留守儿童的家庭,督促与协助留守儿童或其监护人及时洗干净衣服被褥,让孩子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3.督促留守儿童完成作业。隔代教育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爷爷奶奶带孩子,往往宠惯着孩子,孩子便不愿意完成作业,尤其是小学低中年段的学生,他们的自控力还不够强,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高,没有了父母的督促,便养成了不爱完成作业的习惯。有的爷爷奶奶也知道管理孩子,但心有余力不足,面对孩子的作业,如看天书。孩子做没做完也不知道,被孩子欺骗也时有发生。这时,老师就要承担起教育留守儿童的职责。第一,经常走访留守儿童,了解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第二,要多检查留守儿童的作业,老师可学校及时检查孩子的作业,督促孩子在家按时完成作业。第三,可以教给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简单的检查作业数量的方法,让监护人的监督起到实效。第四,可以建议留守儿童的父母给孩子找个合适的作业班,督促、指导孩子写作业。一些作业班的老师知识很全面,有很强的责任心,在孩子父母没能力指导孩子作业的情况下,让孩子去作业班写作业确实是两全其美的办法。留守儿童往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这是不可避免的。孩子尚且年幼,父母就常年不在身边,他们自卑,他们感情脆弱,容易受到伤害。但只要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爱,付出更多的时间,从细微处着眼,用教育的艺术引导孩子,留守儿童就会和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作者:魏胜旭 单位:前郭县平凤中心小学

  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论文篇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与对策

  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最重要的基础时期,而此时父母的亲情和教育引导对孩子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留守儿童因为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陪伴和教育引导,会严重影响其健康成长,造成行为习惯、个性品质、心理健康等多方面的问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试图揭示留守儿童的主要心理问题及成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一、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情绪问题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产生首先是从情绪改变开始的,当人们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生活发生不良变化时,就会通过情绪的发泄来表现对外界的不满。儿童时期身心发展变化快,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心理特质,自我控制、调节能力差,情绪的稳定性差。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缺失了最佳交流倾诉对象,缺少亲情温暖和安全感,也缺乏周全的监护和良好的家教,情绪问题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孤独感、焦虑恐怖感、沉默寡言、喜怒无常、脾气不好、自暴自弃等。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认为‘自己脾气不好’‘情绪控制不住’的孩子占68%,与同学、老师、监护人发生争执并次数大于三次的占了27%。”[1]

  (二)行为问题

  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的成长具有基础性、潜移默化性、长期性影响,孩子的行为习惯、思想意识、个性特点等都是在家庭教育中逐步形成的。而留守儿童的父母远在他乡,既缺乏亲情关爱,又缺少严格管教,加上监护人监护不力,社会环境负能量影响,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问题重视不够、措施不力等,导致留守儿童行为问题明显偏多。有人对农村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进行比较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出现抽烟、饮酒、逃课、撒谎、打架行为的概率都高于非留守儿童[2];此外,留守儿童出现铺张浪费、卫生习惯差、不团结同学、不尊重关心他人、攻击性行为、违纪行为等也明显偏多。

  (三)性格问题

  长期缺乏亲情关爱、严格管教,在期盼与失望、孤独无助、放任自流中成长起来的留守儿童,往往具有我行我素、自私自利、不善分享与合作,敏感多疑、自惭形秽、自卑内向、悲观消极退缩,胆小怕事或放荡不羁、抑郁、叛逆等性格。有研究认为留守儿童在“焦虑、孤独、情绪障碍、自尊等方面的问题明显高于非留守儿童”。[3]这些不良性格都将是他们未来成长的障碍。

  (四)学习问题

  爱玩是每一个孩子的天性,监护人往往比较注意留守儿童的吃穿,注意身体成长,而对孩子的学习不重视、介入过少。留守儿童的学习问题主要是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习惯不好、抄袭作业,甚至对教师布置的作业不理睬。有人对留守儿童“学习遇到问题的处理方式”和“完成日常作业情况”的调查分析表明,遇到学习困难时有36%的儿童选择“直接抄袭”“跳过不管”或“没想过”,在日常完成课外作业时有35%的人会选择先“玩一下再写”,近五分之一的选择“有人管再写”。[4]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缺失

  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是儿童最初、最重要的外部支持,是儿童获取其他外部支持的基础,在儿童健康成长中具有不可替代性。“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心理氛围是儿童最重要的心理资源,也是他们深刻体验生活、积累经验、构建自我的来源。然而留守儿童却因为长期亲子分离,得不到父母及时有效的关注与支持而丧失或部分丧失了这一重要支持来源。”[5]使孩子在心理上缺乏最温馨的亲情依恋,缺乏最安全畅通的情感与思想交流沟通,也缺乏行为与性格塑造的榜样与监督。因此,缺失家庭支持和亲情关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首要原因。

  (二)监护人管理不当

  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主要有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朋监护。隔代监护主要指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监护,监护人往往年龄老化、身体较差、思想观念陈旧落后、文化水平不高、代沟巨大,对孩子一是无力教育管理,二是教育管理方式方法落后,最大的问题是放纵、溺爱。单亲监护指父亲或母亲一方外出打工,一方留在家里独自承担家务农活及养育子女。单亲监护总体上优于隔代监护,但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功能不齐全的问题。由母亲监护的留守儿童没有父亲在身边,在成长中就缺乏理性、规则、勇气、刚强等男性阳刚性格特质的陶冶塑造;由父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则缺乏温情、细腻、隐忍、委婉等女性阴柔性格特质的陶冶塑造。而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最佳的性格特质是双性性格特质,既有男性阳刚的一面,又有女性阴柔的一面。所以,单亲监护主要的问题是会导致孩子性格发育的弱点。另外,单亲监护者往往一个人在家承担起全部家务与农业生产的任务,十分忙碌劳累,容易造成没有时间和精力管教孩子。亲朋监护往往使孩子到一个自己相对陌生的环境,不但基本缺失家庭支持与亲情关爱,而且难于适应,更别说融入新环境、新家庭,让孩子有寄人篱下的感觉,一些亲朋监护人对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区别对待,有歧视、不公平公正,甚至虐待等态度和行为,这显然不利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

下一页更多精彩“​对留守儿童问题的探讨论文”

1839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