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德国妈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德国妈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德国妈妈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前一阵流行一句很经典的话,“如果父母需要持证上岗,那多数父母都会下岗。”父母是一份职业性很强的工作,可是我们很多父母并不专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bbbbb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方法

  1、让孩子做家务:不近人情

  许多中国家庭,觉得孩子年纪小,在生活上的一些简单事情都包办。例如,帮孩子穿衣服,收拾玩具,甚至还追在孩子后面喂饭,不需要孩子帮忙做家务。由于从小就有父母的帮助,大多孩子都养成了有困难找父母的习惯。

  可是,德国妈妈在生活上对于孩子是要求可以是“不近人情”,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必须分担家里的一些家务。

  例如,有位德国妈妈要求,小孩子放学后,第一时间进厨房帮忙洗菜,帮忙搞卫生,如果孩子撒娇或者发脾气不肯做,德国妈妈就会“狠心”地把孩子赶出厨房,并且当天的晚餐也不会给孩子准备。

  德国妈妈认为,在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上,如果孩子不帮忙,他们就永远长不大,会养成依赖心理。所以,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就从让孩子帮忙做家务开始,这样能够培养孩子勤劳、独立的品格。

  2、送孩子去“磨难营”

  许多中国家庭里的独生子女可以说是家里的宝,一家几代老人都围着一个小孩转。不少家长带着“不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观念,自己的孩子看到喜欢的东西或者别人有的东西,只要孩子要求,无论价格如何,是否实用,都是照买不误。

  如果长辈对孩子的言听计从,造成孩子娇生惯养,不能吃苦。因此,德国妈妈为了锻炼孩子的毅力,磨练孩子的意志,他们会送孩子去“磨难营”。

  德国妈妈通常会送孩子去磨难营三天,让孩子接受社会的磨难更多,这样教孩子坚强。在德国妈妈的思想里,让孩子参加磨难营,是希望让他们在集体中学会友爱,在艰苦中体会坚强,在坚持中品尝成功,在失去中感受拥有,在得到中学会惜福。

  3、德国流行的残酷教育

  俗话说“三岁定八十”,可见小孩在幼儿阶段的性格、行为对孩子的成长十分重要。如果家长能注意从小就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生活能力的培养,进行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等综合的教育,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温室里长大的孩子,没有经历过风雨,没有面对过困难,承受挫折的能力也较低。不要总把孩子“关在温室”里,独生子女时代,作为父母应该多给孩子磨炼的机会。

  为了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强者,能够做到自立自强,德国流行残酷教育,对待孩子并不是只是怜悯和照顾,而是给他们更加多的磨炼机会。

  在残酷教育方式中,德国妈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与孩子之间是用多沟通和理解的方法,及时发现并纠正孩子的错误和缺点,对孩子的优点和特长及时加以鼓励,令孩子形成勇于面对困难的自信心。

  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规则

  规则1:孩子像花也像大树,需要呵护更要历练!死知识和活能力,都是学习。

  规则2:既要学业好,更要能力强,宠物是最好的老师——教会孩子热爱生命、付出爱心和动物相处,就是一种学习。

  规则3:从小能和动物相处,长大就能和他人相处,拥有柔软的心,关怀弱势,照顾比自己弱小的生命,善良比金子更可贵。

  规则4:为故事设计不同的结局,训练逻辑思辨能力,动脑筋,就能克服困难,解决难题。

  规则5:从餐桌上学礼貌,随时随地教育,培养孩子的礼仪。

  规则6:放手,是学习独立的第一堂课!自己能够完成,就不接受他人帮助。

  规则7:不要多帮孩子做,而是多让孩子做。

  规则8:阅读是孩子形成独立人格的基础。成为图书馆的常客——阅读是最浪漫的教养,为孩子打开知识的大门。

  规则9:相信孩子的感受与判断力,不以自己的经验,取代孩子的感受。

  规则10:再怎么富裕,都要避免不必要的浪费,教育孩子:不必要的花费,就是浪费!几块钱也是浪费!

  德国妈妈教育孩子的有效方法

  把孩子当做是独立、完整的个体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更不是父母完成梦想的接力者。想要教育好孩子,首先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一个完整的人来看待。其次,父母要明白“能力大于成绩”的 道理,不要为孩子事事代劳,而应该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

  教养孩子,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关于亲子教育,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与其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否则就无权要求孩子这样去做。在德国父母看来,身教重于言教,如果孩子身上有10个缺点,父母应该要为其中5个负责。

  尊重优于权威

  望子成龙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然而许多父母将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不分场合地教训孩子,全然不顾孩子的自尊心是否受到伤害。不贬仰、不纵容,让孩子自然成长。

  吃苦好过吃补

  (跌倒了要自己站起来)

  和其他国家的孩子相比,德国孩子的抗挫能力是出了名的强。德国的父母是如何培养孩子的抗挫折能力的呢?磨难营是他们的法宝之一,让孩子参加一些近乎残酷的训练活动。或许你会觉得这么做很残忍,德国父母却认为这是对孩子的爱。因为,爱孩子,就要让孩子懂得坚强。适度磨难,是对孩子最好的锻炼。

  教育孩子,社会没有绝对公平,

  只有规则与秩序

  如何才能有效的教育孩子?许多父母的做法是不断的说教,但是聪明的德国父母会为孩子立下规矩,从小让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他们会和孩子协商,制定一些规则,并且要求孩子遵守这些规则。宽容而不纵容,建立规则比说教更有效。

  让孩子在碰撞中长大

  而不是在呵护中长大

  在父母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并且必然会成为一棵大树。而在长成大树的过程中,园丁要付出巨大的努力,而更多的,园丁们需要明白,成长的过程还是属于种子自己的,他需要经历风雨,在跌跌撞撞中成长得更加茁壮。

  自由大于限制

  在德国父母的眼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既不附属于家长,也不依赖家长。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也具备独立的思维。所以,德国的孩子多以自我独立发展为成长目标。而身为父母,只要给予孩子自由的空间即可。给孩子独立空间,发展才会无限大。

  从小建立孩子理财观,

  教会孩子存到第一桶金

  德国人富有,但绝对不奢侈,所以德国每年的平均消费都不会很高,这主要得益于德国父母从小对孩子进行理财教育。在这样的教育下,德国孩子从小就养成了非常好的理财习惯;不乱花零花钱、随时去银行存钱,即便玩游戏的时候也很节省。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借鉴好的教育理念,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更优秀,何乐而不为?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家长们持之以恒的帮助和努力,希望这些方法能帮助到各位。

367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