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家庭教育 > 教育孩子的好的方法是什么

教育孩子的好的方法是什么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教育孩子的好的方法是什么

  怎样教育好孩子,一直是每一位父母心中的话题,也是每一位家长一直在探讨、关心和学习的话题。那么教育孩子的好的方法是什么?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好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好的方法

  给大一点的孩子读书

  家长给孩子读书十分重要,而且,要尽早开始。每晚睡前,孩子一看见母亲手里拿着一本书,他就会飞快跑进自己的房间,跳上床脱了衣服躺好,静静地看着在床边椅子上坐下的母亲,慢慢翻开书读道:“丑小鸭刚爬上山顶,突然遇到了一只大灰狼。”家长平静的声音可以使爱动的孩子静下来,由此还可以与孩子建立一种特别亲密的关系。

  给孩子读书是帮助孩子学习看书,但是,千万不能在孩子还不会看书前强迫他看书,否则会产生相反的结果。

  激发孩子的兴趣

  当孩子再大一点后,愿意坐在家长身旁,边听边看书时,家长可以让孩子先叙述一下插图,或让他们猜猜将要发生什么。录下孩子背诵的诗歌或带韵律的儿歌,让他事后能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样做不仅能给孩子树立信心,而且还能促进他语言能力的发展。

  给孩子树立榜样

  让孩子看见你们在经常看书报。跟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孩子的动作是模仿父母的。如果孩子看见家长重视阅读,他也会重视。即使他不会看书,也会知道读书是家里一件重要的事情。到他能读书时,给他办个借书卡,鼓励他经常使用,受过培训的图书管理员会指导孩子挑选他感兴趣的书。

  根据统计,美国有很多孩子学会看书是在学龄前,有的早到四五岁,大多数要到7岁。有的孩子带着极大热情、有规律地看书一直持续到4年级。可是随后,令家长吃惊的是,他突然不再找时间看书了,电视占据了他所有的空余时间。

  美国另一位教育学家瑞斯·哥利浮说:“当孩子在学校开始学习课本时,看书不再是件趣事,多半是家长在孩子身上施加过多压力的缘故。当然如果孩子不断抱怨看书难,也可能是真的。这时家长应该扯扯孩子的后腿,家长最好要求他的老师找找原因,而且越早查明原因,对孩子的矫正越好。”而我国孩子们出现厌倦读书的现象,多半是学校一味追求升学率给孩子们的重负造成的。

  如果家长从吃饭开始打开电视机,一直看到夜晚,却叫10来岁的孩子看书,无论什么天大的理由孩子也不会信服——看书比看电视好。

  营造看书的环境

  家庭应该订阅一些杂志、报纸。图书、报刊既能帮助家长营造一个看书的环境,同时也能激起孩子阅读长篇文章的兴趣。不仅如此,还应该给孩子订阅他喜欢的报刊。让孩子读到他想读的任何图书,不要阻止他的决定。

  假如你们发现孩子一直到10岁还不大喜欢看书,也不要气馁,决不会没有希望的。但是千万不可突发奇想,塞给他一本世界名著之类的大部头。

  引导孩子读书兴趣

  为引起孩子的兴趣,家长可先讲讲某书的故事梗概,尤其是其中趣味性的游戏或字谜。如果孩子平日离不开立体声音乐,不妨买一本关于摇滚乐的书,不经意地递给他,“这本书你可能会喜欢”。除此之外,别的话不多说。一旦他产生兴趣,他不仅会读完这本书,而且可能还会跟你们再要一本书。对无论什么年龄段的孩子,都要顺其自然地通过他不爱看书的阶段,尤其是10来岁的孩子。

  总之,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尽早给孩子读书非常重要。这就是家长该送给孩子的一份最佳礼物。最后,作为家长该注意的是,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书读的问题。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一、不让孩子经历风险

  我们常常会在生活中感到不安。 “安全第一”的原则让我们生活在失去孩子的恐惧中,所以我们尽全力去保护他们。尽管这是作为家长的义务,但是这种行为存在负面影响。心理学家发现,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摔倒的经历,在成年后更容易患上恐惧症。

  事实上,孩子们需要经历挫折以完善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正如如果没有经历过分手,一个人很难获得感情上的成熟一样。如果家长让孩子完全避开任何风险,那么孩子将会成为一个傲慢自大的人,而不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二、帮助来得太快

  由于家长的过分帮助和指导,如今这一代青少年缺乏一些必备的技能。当我们给予孩子过分的指导,就剥夺了他们自己经历重重困难找到解决方法的珍贵体验。也就是说,这种做法让孩子缺少了一种必要的锻炼和经历,这使他们逐渐远离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

  渐渐地,孩子习惯了在面对困难时等待他人的救助。但在成人世界中,事情并不总是这么美好。换言之,这种做法削弱了孩子的竞争力。

  三、过分赞美孩子

  我们往往鼓励孩子做个自信的人,这种风潮的流行已有些时日。在19世纪80年代,这种思潮出现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当孩子加入一个小小的棒球队,你可以发现他们每个人都是赢家。人们似乎自然而然地认为,这种做法将极大地鼓励孩子,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但研究调查表明,这种做法事与愿违。

  孩子们往往会观察到,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不再有人表扬他们。这时,他们就会质疑父母的话的客观性。渐渐地,他们学会了说谎、言过其实、粉饰太平——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面对过真正的现实。

  四、将爱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

  孩子未必需要每分每秒都在被爱。孩子们也许能够从失望中恢复过来,但他们未必能够抵抗溺爱的负面影响。所以大胆地对他们说“不”,让他们为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努力。作为家长,我们倾向于在奖励孩子的时候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当家里有多个小孩的时候,我们甚至会感觉只表扬一个而忽略另一个是件不公平的事情。但这是不对的。

  下次,千万要记得别告诉他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奖励是去商场疯狂购物。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孩子将会不习惯于无条件的爱。

  五、不向孩子分享自己过去的错误

  健康成长的孩子正展开双翼拥抱世界。作为成人,我们必须引领他们,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能够在所有方面无微不至。因此,和他们分享你在他们那个年纪犯过的错误能够帮助他们在类似的情景做出正确的选择(避免吸烟、喝酒、吸毒等“负面课程”)。同样,孩子必须学会承担责任,尤其是他们做错的时候。告诉他们在你面对相同情景时的感受,告诉他们你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了什么。

  教育孩子的禁忌

  一、忌娇惯溺爱

  开口不离“好”,吃饭任其“要”,穿衣任其“挑”,这样会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家长“爱子—溺子—误子”,往往是现实生活中一些青少年步入歧途的三部曲。

  二、忌袒护纵容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当众做错了事,家长明知不对,却以种种理由加以庇护和掩盖,结果必然使孩子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三、忌哄骗

  有些家长为图一时安宁,不惜编造假话欺骗孩子。这样耳濡目染容易使孩子效仿家长,变得不诚实。

  四、忌讽刺

  家长对孩子的讽刺挖苦,以为可以“激发”孩子的上进心,结果适得其反,反而造成孩子自卑、怯懦。

  五、忌苛求

  家长对孩子“恨铁不成钢”,凡事要求尽善尽美,稍有不顺便大加训斥,使子女无所适从,思想感到压抑,时间长了,孩子有可能走向反面,我行我素。

  六、忌放纵

  家长不负责任,对孩子不加引导和教育,放任自流,后果难以预料。

  七、忌打骂体罚

  现实生活中,有些家长信奉“不打不成器”的信条,他们不能做到以理服人,而是对孩子进行打骂体罚。这样做不但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反而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往往与家长形成感情上的对立。

  八、忌注意力不集中

  家长要让孩子自己选择适宜的运动,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专心地完成一项工作的能力,训练他们持之以恒的毅力,而不要反复要求他们更换活动内容和项目。

  九、忌缺乏适应能力

  家长要训练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这样对他们的发展是有利的。

  十、忌无控制力

  家长要训练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包括控制自己不合理的要求和愿望。

猜你喜欢:

1.正确的教育孩子的方式

2.家庭教育孩子的正确方式有哪些

3.教育子女有哪些方法

4.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有哪些

5.家庭教育孩子的十大方法

3784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