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处暑>

处暑滋阴西瓜不宜多吃了

时间: 丽霞1035 分享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工作,所以养生保健应养肺滋阴和祛暑化湿并重。这个时节西瓜不宜多吃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处暑时节要多吃一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防止燥邪伤害人体阴液。另外,秋季里有一个著名的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望梅止渴”的故事说明酸性食物具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甚至还没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

  处暑饮食小贴士

  1、水果应多食

  所以处暑时节要多吃酸味水果,如山楂、葡萄等,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或不吃了。“少辛”是因为味辛的东西具有发散的作用,会导致人体出汗,随后身体变凉了,所以处暑后不宜吃辣椒、花椒、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

  2、朝朝盐水,晚晚蜜汤

  除此之外,还可以尝试“一咸一甜”的方法。在白开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可减少水分流失。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句话,讲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

  3、推荐养生粥

  百合银耳粥:百合50克,银耳10克,大米100克,冰糖适量。

  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烦躁和失眠颇有好处。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

  处暑保健可多借助梨、百合等食材

  处暑时节,很容易出现口干、鼻干、干咳、痰少、便秘,皮肤皱纹增多,甚至乏力、消瘦等肺燥津亏之象。必须“燥则润之”。

  从饮食方面来讲,梨和百合是最好的食材。

  据《本草纲目》记载,梨可“润肺凉心、消痰降火,解疮毒、酒毒”,中医认为梨味甘、微酸,性凉,可促进食欲,帮助消化,并有利尿、通便、解热等作用。

  所以,在处暑时节吃梨,对于养肺生津,缓解秋燥有很好的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梨性寒凉,一次不要吃得过多。

  另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百合有“去邪气腹胀心痛,利大小便,补中益气”之效。中医认为,百合味甘、微苦,性平,可以润肺止咳,润燥清热。

  处暑保健指南

  保持情绪稳定,切勿急躁

  今年立秋时节是在下午,好像是为了验证“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狗”这句话,秋后热席卷各地,部分地区的高温甚至赛过了夏天。

  在这种情况下,更要维持情绪平稳,注意身、心、息的调整,凡事不躁进亢奋,也不畏缩郁结。“心要清明,性保持安静”,才能保生机元气。

  保持充足的睡眠

  处暑时节,正是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中阴气增强,阳气减弱,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秋乏”随之出现。这时候,更需要充足的睡眠来消除疲劳,使大脑、身体得到充分休息。

  适时增减衣物,护住要害部位

  处暑时节,天气变化比较明显,一定要注意根绝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不要着凉,也不要热伤风。

  这个时节,肚脐部位因为表皮最薄,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所以一定要防护得当,以免寒气通过肚脐侵入人体,引发疾病。睡觉时更盖好腹部。

  避免邪气入侵

  处暑时节,秋分渐凉,早晚时分已是凉意习习,更不要说深夜黎明了,那时候的凉风如果侵体,很容易引发肩周炎、颈椎病、痛风等毛病;还可能导致腹泻、胃炎和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

  所以,这时候睡觉时,最好不要再开空调、风扇,也不要在窗户底下睡觉,以免邪气入侵。

处暑滋阴西瓜不宜多吃了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工作,所以养生保健应养肺滋阴和祛暑化湿并重。这个时节西瓜不宜多吃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春夏养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处暑过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处暑过后天气有什么变化

    处暑日过后还会热。处暑是暑热逐渐减少,天气渐渐凉爽的意思。南方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处暑正当暑,处暑处暑,热死老鼠之类的老话。由热慢慢转凉

  • 关于处暑的诗词
    关于处暑的诗词

    想知道关于处暑的诗词吗?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简单了解一下吧。 一、处暑节气诗词大全:长江二首 (宋)苏泂 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 白头更世事,青

  • 关于处暑节气的谚语
    关于处暑节气的谚语

    俗话说,处暑天还暑,好似秋老虎,天气并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对于这个节气有一些简单明了的谚语就能概括。 具体有哪些呢?下面由小编带领大家

  • 处暑怎么祛暑防燥
    处暑怎么祛暑防燥

    处暑(公历8月23日,农历六月三十)已过,日夜温差将逐渐增大,但白天气温仍较高。养生专家指出,处暑时节后的养生重点是预防秋燥。秋燥症主要表现为

2753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