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除夕 > 厦门年夜饭吃什么

厦门年夜饭吃什么

时间: 再裔672 分享

厦门年夜饭吃什么

  除夕快到了,全国各地的年夜饭食俗也开始酝酿登场。那么,厦门年夜饭吃什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一下,欢迎大家阅读。

  厦门年夜饭吃什么

  一是芥菜

  此外,有的人家桌上要有芥菜,叫“长年菜”,象征命长,也有的人家桌上要有“韭菜”,即“韭”和“久”谐音,象征长寿。萝卜也不可少,闽南话叫它“菜头”,表示“好彩头”(吉兆)。还要有鸡肉,鸡的谐音“吉”,闽南话意为“家”,“食鸡起家”可大振家声也保吉祥如意。吃鱼丸、虾丸、肉丸,取“三元及第”之意,(丸与元谐音,三元即是状元、会元、解元)。不同地区还有略微差别,但是都有吉祥平安的意思。

  二是热气腾腾的火锅。

  围聚火炉,一家人酒肴相对,轻言细语,红红火火却也温馨撩人。闽南传统在除夕夜就有围炉的习俗,原来的围炉类似现在的火锅,有锡炉、陶炉、铜炉几种。而炉中所煮即祭礼祖先神明后的食品,将祭礼的食品放入锅中一起再煮,形成大杂烩,而后大家围炉边吃边谈,团聚一堂,也有全家福的意味。

  三是酒。

  围炉时,即使平时不会喝酒或不喝酒的人,这天也多少要喝一点,因为“酒”和“久”同音,象征“长久”之意,祝愿家运兴旺“长长久久”。

  四是全鱼。

  象征“吉庆有余”,同时人们还希望能够年年有余,生活能够更富裕,更美好。寄托家业发达的美好愿望。

  五是一道甜食。

  祝福新的一年生活都能甜甜蜜蜜,多数家庭是煮汤圆,寓意“团团圆圆”。

  六是年糕。

  在闽南年夜饭餐桌上常见的还有年糕,含有“年年高升”的意思。

  厦门除夕年夜饭习俗:

  1 血蚶壳要堆床底

  血蚶是厦门的年夜饭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事实上,吃血蚶与中国古代的货币有关系。古代的时候,贝壳就是货币,就是钱的象征,厦门人将血蚶作为年夜饭席上的一道必备菜肴,正是因为这个象征意义。

  但是,单单把血蚶吃下肚子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它们的壳。“一般情况下,吃完的血蚶,壳不会扔掉,都会把它们扫成一堆,一起放进床底下。”如此这般,一直到大年初五,再收拾起来——这代表着来年会“旺财”。

  2 蒜茸酱血蚶豆脑

  剩饭与年夜饭的垃圾

  与血蚶的壳相同,年夜饭留下的垃圾也不能随便清理。吃完的垃圾不可以向着门口方向扫,要往家里面扫,扫成一堆以后,不能拿到外面去倒。这象征着家中的财富,在来年不会外流。厦门话中的“剩”与“春”谐音,这样就有了迎春的意思。

  4 忌讳打破碗筷

  《过年歌》的开头是这样唱的:“廿九暝要过年,全家坐圆圆。有鸡有肉又有鱼,阿公阿嬷坐中间,大个红包分下去。孩子囡,不要说坏话,不要打破咪……”事实上,这首歌谣里,就包含了许多规矩——“不要打破咪”就是一个明显的忌讳。

  过年,吃年夜饭围炉是少不了的。吃饭的时候,大家围坐在一起,又暖和,又感觉到团圆。孩子如果在这个时候不小心打破了碗筷,就算是不小心,还是会打破这种融洽的气氛,显得不够团圆,来年就没有一个好兆头。所以,在吃年夜饭的时候,孩子的母亲总是会比较累,因为她们要格外小心,时刻注意孩子手上的碗筷,防止他们打坏东西。

466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