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七夕情人节>

2022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2)

时间: 梁淑0 分享


↓↓↓点击获取更多“七夕”相关内容↓↓↓

七夕情人节礼物给喜欢的女孩

七夕节的文化特征与传说

七夕情人节浪漫的祝福语

七夕情人节唯美图片10张


七夕节形成的历史

“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人们对星星的崇拜远不止是牵牛星和织女星,他们认为东西南北各有七颗代表方位的星星,合称二十八宿,其中以北斗七星最亮,可供夜间辨别方向。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叫魁星,又称魁首。后来,有了科举制度,中状元叫“大魁天下士”,读书人把七夕叫“魁星节”,又称“晒书节”,保持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崇拜的痕迹。“七夕”也来源古代人们对时间的崇拜。“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古代中国人把日、月与水、火、木、金、土五大行星合在一起叫“七曜”。七数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旧北京在给亡人做道场时往往以做满“七七”为完满。以“七曜”计算现在的“星期”,在日语中尚有保留。“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在台湾,七月被称为“喜中带吉”月。因为喜字在草书中的形状好似连写的“七十七”,所以把七十七岁又称“喜寿”。“七夕”又是一种数字崇拜现象,古代民间把正月正、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九月九再加上预示成双的二月二和三的倍数六月六这“七重”均列为吉庆日。“七”又是算盘每列的珠数,浪漫而又严谨,给人以神秘的美感。“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七夕”即阴历七月初七夜,如今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传统节日,为什么定在七月七日夜呢?说起来,与湖南郴州还有些关系,郴州在汉初设为桂阳郡,在汉、魏、晋、南北朝及隋唐一些阶段就叫桂阳。桂阳是个出仙人与神话的地方,西汉即有《桂阳列仙传》,其中有个叫“成武丁”的成仙,很出名。《神仙传》、《列仙传》、《太平广记》、《中国神话人物辞典》都有其传,牛郎织女的相会日期,就是他透露出来的。南朝志怪小说集《续齐偕记》中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常在人间,忽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诸仙悉还宫;吾向已被召,不得停,与尔别矣。’弟当问:‘织女何事渡河?兄当何还?’答曰:‘织女暂诣牵牛,吾去后三十年当还耳。’明旦,成武丁所在。世人至今犹云七月七日织女嫁牵牛。”茅盾先生在《中国神话研究》一书中,就引用了这个故事。

公元前208年,战国时项梁拥楚怀王芈槐之孙牧羊人熊心为怀王。公元前206年,项羽佯尊熊心为义帝,从彭城(今江苏徐州)迁都郴县。同年秋,楚怀王熊心在郴县过了异乡的第一个七夕节不久,就被项羽暗地派九江王英布追到郴州,将义帝杀害。现在郴州仍存义帝陵. 据《中华长江文化大系》 第二章 所载:现代学者研究,由牛郎织女神话形成的民俗节日,时间当在战国,地点则在楚国,楚怀王就曾置七夕,后来才流传为全国性的节日。“七夕节”是我国的一种民族文化精品,而七夕又与牛郎与织女的民间传说紧密相连,牛郎织女故事情节在春秋战国时已渐趋完整,老百姓为了把这个美好的爱情故事更好的传播和讲述出去,往往把自己当地的一些人名、地名以及自然景点等加入进去,以致于现在全国各地有着不同的版本和传说发源地的争论。如陕西、河南、山东、山西、湖南等地,如湖南桂东在春秋战国时代隶属于楚国,当地有流传了数千年关于牛郎织女在桂东仙缘桥七夕相会的传说。 “七夕节”的习俗和“牛郎织女”在桂东仙缘桥上相会的故事,在当地流传的十分历史悠久。据说桂东仙缘桥十分神奇,直到现在,有胆量走完此桥的人,无任男女,没有找对象的,走过此桥后,必可找到美好姻缘,准备结婚的男女双双牵手走过此桥,结婚必会幸福美满百年好合,已结婚的男女感情不和时双双牵手走过此桥,必会和好如初。感情已经破裂的男女,双双牵手走过此桥,还可以破镜重圆等等。

七夕节的发展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不管它的产生有多少个理由,如果不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就会被无情地淘汰。“七夕”能在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存在并发展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上层统治者的参与和提倡。七夕正式定为国家节日是在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年),朝廷宣布在全国实行夏历,并将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并明确:除夕元旦、元宵、上巳、寒食、清明、端午、七夕、重阳及春秋社日、冬祭腊日等为节日,形成定制。七夕在汉代是个重要的庆祝日,因为汉武帝的生日是乙酉年(公元前156年)七月七日诞生与漪兰殿。又传说元封五年(公元前110年)时,王母娘娘曾到皇宫会见过汉武帝,更给七夕加上一层神圣的光环。

(2)神话故事的嵌入。牛郎织女故事起源何时,口头传说时期的事目前不好确定,就是古代所指的牛郎星、织女星究竟是哪颗星星,争议也是比较多的。从现在据有的文献资料看,把牛郎和织女说成相互爱恋、结婚、生子、被银河分离、七夕相会形成完整故事是在南北朝时期。当时社会震荡,传统的儒学受到冲击,学术思想比较自由,民间文学非常发达。国家分成南北,战争使人民妻离子散,人们渴望统一安定的生活,于是牛郎织女一对恩爱夫妻被人为分割大河两岸的悲剧引起同情,越传越广,越传内容越丰富,以至进入许多文人的作品中,使七夕从汉代以宫廷为主的欢庆节日,演变成以民间为主的情感节日。七月七日的民俗活动更加生动具体,传说也越来越贴近平民百姓,如织女可以使妇女手巧,黄牛可以使人致富,神仙可以下凡接人上天离开人间苦难……为了延长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时间,有的地方甚至出现这样的习俗:七月七日白天杀公鸡,以免打鸣惊醒正在相会的牛郎织女。有人说西方节日以宗教为主,中国节日以亲情为主,是有道理的。

(3)祭祀和宗教内容的渗入推动节日民俗发展。南北朝以后,唐朝统一了全国,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在唐宋时期,牛郎和织女进一步神化,由被人同情的拆散夫妻而变成能主宰天下耕作和织绣的神仙,成为上至朝廷下至平民百姓共同祭祀的神灵。唐朝皇宫内白天用阳起石染轻彩,作连理花千余朵,当午散于庭中,随风而上为“渡河吉庆花”;晚上以锦彩结成楼阁,列花果酒炙,设坐以祀二星。宋代时又把牛郎、织女这一对神仙和佛经天龙八部中的‘摩 罗’联系起来,每到七夕把牛郎、织女制成土偶泥人形象,摆在桌上供奉。供奉摩 罗代表牛郎、织女到明代仍很盛行,不过除了泥制的还有木雕,甚或还有金银制品。到了清代,七夕的民俗活动更加成熟,丰富,除了沿袭历代流传下来的供“五子”、贺双星、求灵巧、水浮针、看巧云、拜魁星……以外,还增加上演《天河配》、《长生殿》节令戏,使七夕成为娱乐性很强的传统节日。

点击下页查看>>>七夕节的文化特征、民间传说

2022年七夕情人节是几月几号(2)

↓↓↓点击获取更多“七夕”相关内容↓↓↓ ★ 七夕情人节礼物给喜欢的女孩 ★ ★ ★ 七夕节的文化特征与传说 ★ ★ ★ ★ 七夕情人节浪漫的祝福语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826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