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24节气>小暑>

2017年小暑是几月几日几点钟(2)

时间: 欣欣861 分享

  小暑的物候

  《七十二侯歌》有曰:“小暑乍来浑未觉,温风时至褰帘幙;蟋蟀纔居屋璧诸,天崖又见鹰始挚。”

  第一候「温风至」指四方均感受到温热的风,暑气吹至,热气逼人。

  第二候「蟋蟀居宇」源于诗经七月篇中关于蟋蟀活动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用的八月正是夏历的六月,这时候蟋蟀开始自田野逐渐移入庭院。比喻小人阴气者,他们的活动范围不单只在郊野,已经在宫廷中活动了。

  第三候的「鹰始鸷」指幼鹰由老鹰带领,从鸟巢中飞出来,开始学习飞行博杀猎食的技术。比喻君子看见小人势强,现在应该积极培育后辈,卷土重来。

  小暑节气的习俗

  吃藕

  民间有小暑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

  头伏饺子

  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神医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二伏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另外,山东临沂地区有给牛改善饮食的习俗,伏日煮麦仁汤给牛喝,据说牛喝了身子壮,能干活,不淌汗。民谣:春牛鞭,舐牛汉(公牛),麦仁汤,舐牛饭,舐牛喝了不淌汗,熬到六月再一遍。

  吃黄鳝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吃羊肉

  俗语:小暑黄鳝赛人参。黄鳝生于水岸泥窟之中,以小暑前后一个月的夏鳝鱼最为滋补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的缓解期,而黄鳝性温味甘,具有补中益气、补肝脾、除风湿,强筋骨等作用。根据冬病夏补的说法,小暑时节最宜吃的是黄鳝,黄鳝蛋白质含量较高,铁的含量比鲤鱼黄鱼高一倍以上,并含有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黄鳝还可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浓度,防治动脉硬化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对食积不消引起的腹泻也有较好的作用。


猜你感兴趣:

1.2017年小暑是什么时候

2.2017年小暑代表什么

3.2017小暑是几月几号

4.2017年哪天小暑

5.今年小暑是几号几点

2017年小暑是几月几日几点钟(2)

小暑的物候 《七十二侯歌》有曰:小暑乍来浑未觉,温风时至褰帘幙;蟋蟀纔居屋璧诸,天崖又见鹰始挚。 第一候「温风至」指四方均感受到温热的风,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年小暑是几月几号
    2017年小暑是几月几号

    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一个节气,2017年小暑是几月几号呢?2017年小暑是哪一天?2017小暑时间具体是什么时候?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们整理的关于2017小暑是

  • 小暑吃什么养生
    小暑吃什么养生

    小暑到,很多人胃口变得不太好,那么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理呢?又应该吃什么才能顺应这个季节的变化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暑养生食物,希

  • 小暑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小暑的饮食习俗有哪些

    小暑之际,气候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这个时候,各地的人民是怎样度过的,都有哪些习俗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小暑的饮食

  • 小暑吃什么水果最养生
    小暑吃什么水果最养生

    小暑节气炎热高温,多吃一些水果可促进食欲。那么小暑吃什么水果好?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暑节气养生水果,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暑节气养生

341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