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元宵节 >

少数民族元宵节习俗是什么

时间: 志彬1156 分享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你知道各个少数民族的元宵节是怎么度过的嘛?下面是由百分网的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元宵节的习俗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少数民族元宵节的习俗

  满族

  满族人在正月十五日这天,各家各户都要悬挂各式各样的彩灯,有的地方还要举办冰灯会。在农村,正月十五日晚上,家人要举行验月份的活动。先用荞麦面制成十二盏灯碗,标上十二个月份,第一碗中放一颗豆子,然后放在锅中煮。豆粒胀大意味着涝,豆粒小的预示干旱,不大不小的表示风调雨顺。此活动表达了满族人民祈盼好收成的美好愿望。

  农历正月十五晚上,结婚的女子不许看娘家的灯,儿媳不许看婆家的灯,需去姑、姨家躲避。正月十六,满族妇女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妇女们结伴在雪地里行走,看谁走得快且不湿鞋。据说这样可去除百疾。

  藏族

  藏、回、土、蒙古等少数民族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在青海湟中的塔尔寺举行盛大的灯节。塔尔寺,藏语称“拱本”,是十万佛像之意,相传是为纪念黄教创史人宗喀巴所修建。灯节时,白天,人们兴致勃勃地观赏佛殿和宝塔,夜晚到来时,寺院内点起盏盏酥油灯,彻夜不熄。塔尔寺的能工巧匠用灵巧的双手和新颖的构思,用晶莹洁白、细腻松软的酥油和各种颜料塑成各种争奇斗艳的酥油花、千奇百态的珍禽异兽、小巧玲珑的亭台楼阁、形态逼真的佛经传说和人物等。巧夺天工的精湛艺术,吸引了成千上万前来观赏的人们。五彩缤纷的酥油塑品,在灯光照耀下,与金碧辉煌的殿堂交相辉映,宛若群星灿烂。灯节期间,还要举行各种娱乐活动,人们戴着千奇百怪的假面具,身穿盔甲和绣花袍,在锣鼓、钹、唢呐等的伴奏下,跳起古老、欢快的舞蹈。在殿外广场上,还有舞狮、舞龙灯、舞牦牛等表演。

  东乡族

  正月十五这天傍晚,东乡族要举行“跑火把”活动。村村寨寨的青少年组织起来燃起麦草扎成的火把,在田野奔跑,一只只火把在夜色中连成一条长长的火龙,仿佛“火龙”在蜿蜒飞舞,村中的长辈及妇女们站在村头观望。据说火色越红,喻示着当年的收成就越好。

  朝鲜族

  正月十五日早晨,朝鲜族有饮“耳明酒”的习俗。此酒并非特殊酿制,但要空腹喝下。据说喝了耳明酒可使耳聪。朝鲜族还要举行“望月架”活动。正月十五前由小伙子们从山上砍来木杆和松枝,搭起几米高的望月架。傍晚来临,当一轮明月徐徐升起时,几位被推举出来的老人爬上望月架,谁先看到明月,谁就福星高照,喻示着在新的一年里将万事如意。

  苗族

  广西壮族自治区融水苗族自治县的苗族在正月十六和八月十六举行占龙坡会。其主要内容有芦笙赛、踩歌堂、斗马、斗鸡、赛马、舞狮子、对山歌等活动。所有活动中以芦笙赛和斗马最为热闹。正午各村赛的芦笙队围成圆圈,吹起欢快悠扬的芦笙调,姑娘和小伙子们围绕芦笙跳起欢快的舞来,参加者多时可达千余人,场面十分热烈。届时,附近的侗、瑶、汉等兄弟民族群众亦前往参加娱乐活动。

  纳西族

  纳西族在农历正月十五举行棒棒会。棒棒会又称“弥老会”,大家聚集在各集镇,交流生产工具及生活用品竹木器具,以备春耕之用。晚上举行歌舞表演。

  壮族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壮族在正月十五有踩风车的活动。踩风车是在木条搭成的风车架上,四人一组,每人分别手握木架,先由着地者用力蹬,四人同时围绕着圆圈转,转到地面者,再用力一蹬,使风车轮旋转不停。在相同的时间内,转得圈数多、姿态美者为胜。踩风车既可以锻炼人的意志、促进身心健康,还可以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

  黎族

  黎族每逢正月十五有跳竹竿的习俗。跳竹竿负有一种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的色彩,其中以美孚黎地区最为兴盛。正月十五日夜晚,人们在饭后穿上节日的盛装,蜂拥至村前寨后,燃起篝火,点起火把,开始跳竹竿。人们以此方式告祭先灵,祈求风调雨顺。跳竹竿时分击竿者和跳竿者两部分。平行放在地上的称枕竿相距2至3米,其上横放八根竹竿为打竿。击竿者相向跪在枕竿的外沿,每人两手各握一竿,在音乐、锣鼓的伴奏下,按照节拍和鼓点,不断将手中的两根竹竿一分一合、一高一低地在枕竿上击打、滑动,发出悦耳的呱哒呱哒声。跳竿者亦要根据节拍在竹竿间雀跃,并做出磨刀、筛米、鹿跳等动作。击竿者击竿的速度越来越快,跳竿者的动作不仅要优美舒展,而且动作要敏捷利落,如果被竹竿夹住脚、腰等处,就要受到围观者的哄笑。

  元宵节趣闻

  伴随元宵佳节流传至今的,除了节日各种习俗外,还有许多关于元宵节的趣闻,这些趣闻表达了人们的爱憎及幽默。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是中国民间十分流行的谚语,其出自一个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

  唐朝有一个叫田登的人,在他任州官时,特别忌讳别人提他的名字,因“灯”与他名字的“登”谐音,所以全州人为避讳,把“灯”称为“火”,在元宵节到来之际,官府张贴出告示:“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因田登平日一向为非作歹,人们就结合“放火”的字样,总结出“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来比喻统治者可随心所欲做坏事,而老百姓的正当行为却要受到限制。

  宋朝有个人叫蔡君谟,在他任福州知州时,为了粉饰太平,命令元宵节每家必须点七盏灯。当时有一个叫陈烈的人,做了一盏径达丈余的大灯笼,并在上面题了一首诗:“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穷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惟恨笙歌无妙曲。”陈烈的这首诗在当时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的心声,对于民众这种委婉的讽劝,蔡君漠不敢再违背民意,回府后即下令罢灯。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故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不想话刚一出口,就被袁肚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凯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一道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二字,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 “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闹元宵的活动

  (1)踩高跷 高跷也称为“高跷秧歌”,是秧歌舞中的一种,源自汉代,古称“跷伎”。北方高跷秧歌队每队10至12人,一律由男子扮相,分别装扮成头陀和尚、渔翁、渔婆、樵夫、卖膏药的、小二哥、俊锣、丑锣、丑鼓、文扇、武扇等角色。表演时,表演者要踩着有脚踏装置的木棍,手持罗帕、彩绸、扇子等道具,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舞姿自由、即兴,动作无严格的规范和统一的模式。武功好的高跷表演者不仅能向前走,还可向后退;他们时而单腿跳跃、牵手急行,时而反身下腰,搬朝天蹬,劈叉坐地,令人目眩。

  (2)跑旱船 旱船也称为“采莲船”、“跑旱船”,是由花车演化而来的,自唐代起就已流行,角色是一男一女,乘船的是“艳女”,划船的是“老翁”。旱船制作与花车大致相仿,只是将车改为船,表演技法上更重视跑步与拳腿罢了。表演时,8至10只船排成一列或两行;每只船上二人合舞,一人做出乘船的状态,另一人手持船桨轻轻划动,做出船行水上的样子;有的则是边歌边舞,所表现的内容多是表现劳动和爱情生活的。

  (3)花车 花车也称“车儿灯”,是花鼓灯的一种,角色为两男一女,但均由男子扮相。扮老翁的推车,扮艳女者乘车;小丑打岔,戏耍艳女。花车是用竹、木、秫秸扎制而成,外蒙彩布,拴在艳女腰间,造型如乘车。表演时,车前是整组的莲湘队伍,数辆花车列于其后。舞者舞姿随意,并无特定规则,但比较注重姿态与步伐。

  另外,北方滦州一带盛行驴子会,也是由花车会、旱船会发展而来的。驴子会的道具是用竹木、彩布制作的毛驴,分为多组,每组四人以上;角色是骑驴的俏妇、牵驴的傻小(俏妇之夫)、迷色的和尚、风流秀才等,这些角色均由男子扮演。表演时几人配合默契,各具情态;俏妇花枝招展、打情骂俏,傻小憨态可掬,和尚、秀才争相与俏妇调情,彼此打岔……这些民间花会幽默风趣,极富表现力,因而深得群众喜爱。


猜你感兴趣:

1.元宵节的传统习俗是什么

2.元宵节的习俗200字精选5篇

3.元宵节有哪些有趣的传统习俗

4.毛南族有什么风俗习惯

5.山西元宵节习俗

391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