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大暑 >

大暑节气的民俗和养生

时间: 倩愉0 分享

大暑民俗寓意都挺好的,在南方,大暑当天有吃凤梨的习俗,凤梨的闽南语发音和“旺来”相同,所以也会被人们当做祈求自己万事顺利吉祥如意的贡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暑节气的民俗和养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大暑节气的民俗和养生

大暑节气的民俗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吃热性食物进补。

关于消暑食俗,粤东南地区流传着一句谚语:“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会老。”“仙草”又名凉粉草、仙人草,是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于其神奇的消暑功效,被誉为“仙草”,茎叶晒干后是一种消暑的甜品。台湾地区则有在大暑吃凤梨的习俗,因为这个时节的凤梨最好吃,而且具有良好的败火功效。

“吃大姜、过大暑”,是一种具有良好滋补效果的进补方法,因此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的说法。“喝暑羊”是流行在鲁中南革命老区沂蒙山区和鲁西南地区的大暑习俗。其中,以山东单县羊汤最为闻名。伏暑的羊汤汤质优美、营养丰富,具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的良好功效,成为农闲时期人们饭桌上的一道风味俱佳的滋补美味。

大暑节气的养生保健

而说到大暑后的养生保健,当以消暑祛湿为重中之重。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大暑之后,随之进入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而且此时天气不仅炎热高温,而且潮湿难忍,因此消暑祛湿刻不容缓。

大暑时节,人的新陈代谢旺盛,体力消耗较大,加上日长夜短,睡眠不足,并且由于天气炎热造成个人流汗较多,津液流失等,人们很容易因此导致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症状。这就需要注意午休来弥补睡眠不足、精神不济的情况。同时要多喝水,并在饮食方面多加注意调理。

夏季五行为火,对应人的心脏。夏季暑热之时,也是心脏脆弱之际,且容易烦躁不安,心火旺盛,这时最适合多食苦味食物。苦味食物不仅能清热,还可祛湿消暑,镇定心神,缓解不安情绪。如苦瓜、苦菜、苦荞麦等苦味食物,不仅健脾开胃、增进人的食欲,还有预防中暑、祛除湿热的功效,可谓一举两得。除了宜在大暑后多食苦味食物外,一些应季的甘凉或微寒果蔬也适合多吃。比如菠萝、西瓜、西红柿等,都是祛火补心,清热健脾。都是适合在大暑后食用的应季果蔬。

大暑的由来

大暑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20度。《通纬·孝经援神契》:“小暑后十五日斗指未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极热之中,分为大小,初后为小,望后为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为一年最热时期,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

中国劳动人民将大暑分为三候:“一候腐草为萤;二候土润溽暑;三候大雨时行。”世上萤火虫约有二千多种,分水生与陆生两种,陆生的萤火虫产卵于枯草上,大暑时,萤火虫卵化而出,所以古人认为萤火虫是腐草变成的;第二候是说天气开始变得闷热,土地也很潮湿;第三候是说时常有大的雷雨会出现,这大雨使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

大暑的来历

当来到大暑的时候太阳到达黄经120°之时为“大暑”节气。“大暑”与“小暑”一样,都是反映夏季炎热程度的节令,“大暑”表示炎热至极。《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中,……暑,热也,就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大也。”这时正值“中伏”前后,全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热时期,也是喜温作物生长最快的时期,但旱、涝、台风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所以不光要防止雨水过多也要关注田间农作物的生长情况。

大暑农事生产注意事项

1.灵活安排农事:一般是晴天多割,阴天多栽。因为正值一年中最高温季节,早稻到了收获时期,就需要减少后期风雨造成的各种病虫害,确保丰产丰收。然后晚稻适时栽插,能够争取晚稻快速生长。

2.加强田间管理:主要工作是防旱和抗涝。此时地表温度很高,田间水分蒸发快,农作物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正常生长,需要及时进行灌溉。另一方面,经常有暴雨,一旦发生洪涝,田间就很容易发生病虫害,因此要做好防汛工作。

3.防虫害:酷暑的环境容易滋生害虫,应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另外需要过灌溉的方式降温,还可以通过喷施一些叶面肥或者生长调节剂,来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减小高温的危害。

1962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