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中国传统节日 > 端午节 >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

时间: 泳潼0 分享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_端午节诗句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天中节等,是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传统佳节。而“端午食粽”,是端午节重要习俗之一。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以供大家参考!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的由来

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纪念孝女曹娥说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就此传为神话,继而相传至县府知事,令度尚为之立碑,让他的弟子邯郸淳作诔辞颂扬。

孝女曹娥之墓,在今浙江绍兴,后传曹娥碑为晋王义所书。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的风俗

节日活动: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争先恐后划船追赶拯救。追至洞庭湖时不见了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以划龙舟来纪念屈原。

2、吃粽子

因屈原投江,民众怕屈原的尸体被鱼、虾吃掉,所以用竹筒装好米食投入江中,后来演变成用竹箨、竹叶包好投入江里餵鱼、虾。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3、悬艾叶、菖蒲、蒜头

艾、菖蒲和蒜被称为“端午三友”。

南北朝时,端午又称为“沐兰节”,荆楚一带有采艾的习俗。采艾要在鸡未鸣以前就出发,挑选最具人形的艾草带回去挂在门上,有的还将艾草扎成虎形,再粘贴艾叶於其上。艾与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们和蒜一样都有杀菌作用。端午期间,时近夏至,正是寒气暑气交互转换之时,从饮食到穿衣、行动都得注意。宝山县有谚语道:“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古时,人们缺乏科学观念,误以为疾病皆由鬼邪作崇所至,于是,端午节这天,人们以菖蒲作宝剑,以艾作鞭子,以蒜头作锤子,又称为“三种武器”,认为可以退蛇、虫、病菌,斩除妖魔。

江南地区,有的习俗是在端午节饮菖蒲酒,则其药用效能就更为直接。通常是在节前,便把菖蒲切碎,伴上雄黄,浸入酒中,节日便可饮用。

4、拴五色丝线

五色线为青、红、白、黑、黄五种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五方五行,被视为吉祥色。端午以五色丝线系臂,曾是很流行的节俗。传到后世,即发展成如长命缕、长命锁、香包等许多种漂亮饰物,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

在端午节节这天,孩子们要在手腕脚腕上系上五色丝线以用来驱邪。传统做法,用红绿黄白黑色粗丝线搓成彩色线绳,系在小孩子的手臂或颈项上,自五月五日系起,一直至七夕“七娘妈”生日,才解下来连同金楮焚烧。还有一说,在端午节后的第一个雨天,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雨中,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谓之可去邪祟、攘灾异,会带来一年的好运。

中国传统节日描写端午节的诗句

1、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正月十五夜》

2、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十五夜观灯》

3、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4、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元夕》

5、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6、玉漏银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上元夜》

7、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元夕无月》

8、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汴京元夕》

9、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京都元夕》

10、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11、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2、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3、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上元竹枝词》

14、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15、三百内人连袖舞,一时天上着词声。——《正月十五夜》

16、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17、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青玉案·元夕》

18、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9、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端午》

2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21、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失调名《端午》

2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23、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24、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25、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吴文英《澡兰香淮安重午》

26、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失调名《端午》

27、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28、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29、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30、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端午》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介绍相关文章:

端午节传统风俗习惯

端午节的来历与屈原故事

端午节传统十大习俗

端午节由来和民间习俗

2022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简单介绍

中华传统节日端午节小学生作文

端午节的风俗作文

介绍传统节日端午节作文10篇

端午节的资料简介节日基本资料

端午节民风民俗资料有哪些

1406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