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腊八节传统美食介绍_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腊八节传统美食介绍_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时间: 广辉4575 分享

腊八节传统美食介绍_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最新

2022年腊八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腊八吃啥

冰块

这里的冰块就是普通的冰块,因为有俗语叫做“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指的就是在腊七腊八的时候,是一年里面比较冷的时候,能够把特别耐寒的寒鸦冻死。还有一句俗语叫做“腊八冰,吃不坏人”。说的就是腊八节吃冰的习俗,在腊月初七的时候,用盆装水,等到腊八的时候,水盆里的水就结冰了,然后把冰块敲碎了食用,有一种说法就是在腊八节这天吃冰,接下来的一年都不会肚子痛。

腊八蒜

腊八蒜就是用紫皮蒜泡在醋里,放置一段时间之后,原本白色的大蒜就变成绿色了。而在腊八节的这天有些地区的人就会食用腊八蒜。

腊八豆腐

在安徽省的部分地区,会在腊八节这天吃腊八豆腐,而腊八豆腐则是在腊八节之前就把豆腐晒干,晒豆腐的时候还要抹上一些盐水,想要口味更好一些的话,则可以放些虾米之类的,这样晒干的豆腐到了腊八节这天可以直接单独作为一道菜食用,也可以和其他荤食一起炒着吃。

腊八面

有些地方在腊八节的时候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例如陕西地区。而腊八面则是根据腊八粥演变来的,所以一般是在腊八节的早上用八种蔬菜再加上特有的肉臊子煮成一碗热乎乎的面条。

煮五豆

有的地方在腊八节的时候吃的东西叫做煮五豆,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食材有五种豆子,再加上大米,煮好之后在自己家里食用之外,还会在街坊邻居之间相互赠送。

粘火勺

有说法是腊八那天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所以在这天有可能会冷的冻掉下巴,那么为了避免被冻掉下巴,则在腊八节这天吃一些粘性比较大的食物黏住下巴,而粘火勺就是这种食物,原材料是糯米粉,揉成团之后中间放入红豆沙,包裹好后压成饼状,烙熟之后食用。

腊八粥

直接以腊八命名了,肯定就是腊八节要吃的一种食物了,只是各个地方对于腊八粥的叫法可能有一些不同,有的地方叫腊八粥,有的地方叫腊八饭。而在腊八粥里放入的食材也会根据地方的不同而不同,大致上有大米,小米,薏米,花生,红枣,红豆,莲子,绿豆,芸豆,糯米,核桃仁等等。除了食材不同外,口味也有区别,大部分地区的腊八粥是甜的,但也有些地方的腊八粥是咸的。

腊八节传统美食介绍_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内蒙腊八粥做法家常

配料:

黄糯米250g、白糯米250g、红豆350g、红枣10颗、葡萄干3颗

做法:

步骤一:红豆用温水浸泡3小时

步骤二:白糯米和黄糯米用温水浸泡3小时

步骤三:将红枣清洗干净,并去掉枣

步骤四:葡萄干清洗干净备用

步骤五:将浸泡好的红豆下锅煮半小时左右,直至开花,咬起来软软的!捞出,汤水留下煮米!

步骤六:用刚刚煮红豆的水继续煮白糯米和黄糯米,水量要比米多出一个关节!直至粘稠

步骤七:米煮好后放入红豆,红枣,葡萄干,继续熬煮,小火,并用勺子不停的搅拌!

步骤八:加入红糖即可使用!

腊八粥的营养功效

腊八粥作为腊八的习惯饮食,虽然有其典故,也有其真正的意义。每逢腊七腊八是一年当中气温最低的日子,人的体质也变的较弱,而简单的一款腊八粥却包含了和胃、补脾、养心、清肺、益肾、利肝、明目、安神、通便等作用,可谓是面面俱到,同时丰富的营养给为人体增强免疫力,提高耐寒指数。

腊八节传统美食介绍_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腊八节的具体意义

腊八节,俗称“腊八”,汉族传统节日,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泡腊八蒜(有的地方是“腊八饭”)的风俗。在河南等地,腊八粥又称“大家饭”,是纪念民族英雄岳飞的一种节日食俗。

腊八是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腊八节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节日,后来东汉佛教传入,为了扩大在本土的影响力逐附会传统文化把腊八节定为佛成道日。

一年最后一个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

关于腊祭,古书多有记载:“十二月八日为腊日。村人并击细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土以逐疫。”“腊祭”本是原始先民庆贺农业丰收的报酬之礼,是农耕文化的重要节庆。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

《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

祭祀

应劭《风俗通》云:“《礼传》: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祖也。或曰: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其起源甚早,《礼记·郊特牲》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史记·补三皇本纪》也说:“炎帝神农氏以其初为田事,故为蜡祭,以报天地”。夏代称腊日祭为“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代改为“腊”。

祭祀的对象凡八: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始创田间庐舍、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堤防、水庸神水沟、昆虫神。先秦的腊祭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南北朝以后逐渐固定在腊月初八。到了唐宋,此节又被蒙上神佛色彩。相传释伽牟尼成佛之前,绝欲苦行,饿昏倒地。一牧羊女以杂粮掺以野果,用清泉煮粥将其救醒。释伽牟尼在菩提树下苦思,终在十二月八日得道成佛。从此佛门定此日为“佛成道日”,诵经纪念,相沿成节。到了明清,敬神供佛更是取代祭祀祖灵、欢庆丰收和驱疫禳灾,而成为腊八节的主旋律。其节俗主要是熬煮、赠送、品尝腊八粥,并举行庆丰家实。同时许多人家自此拉开春节的序慕,忙于杀年猪、打豆腐、胶制风鱼腊肉,采购年货,“年”的气氛逐渐浓厚。

腊八节喂树

在甘肃陇南康县南部白杨乡的一些农村过去还有喂树的风俗。喂树是为了树长得快,多结果子。常喂的树主要是核桃树。这类树根深,长得粗壮,枝繁叶茂,结果多。喂树时把米饭、包谷珍珍蒸熟,用斧子将树根部砍两下,然后塞上去。一边往上塞一边自言自语:“肯结吧?肯结;不落吧?不落!”(肯结,方言,意为繁殖能力强,结果子多)祈求多结果子,不到成熟收获不会轻易剥落。同时还要燃烧包谷秸秆、麦草对树根粗皮熏烧,据说这样树以后长得快。过去农村经济落后,文化匮乏,此俗盛行。在这里可以不吃腊八粥,但必须喂树,固执地认为只有把树喂得好才结得好。

腊月八这天,家家都要喂树,求多结果子,实现丰产愿望。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随着科学文化普及,依靠科技和推广优良品种成为共识,喂树的习俗在民间消失了。在乡村一些树龄较高的老核桃树根部可见喂树留下的斑斑痕迹。喂树虽然没有科学意义,但这种拙朴的民俗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腊八节传统美食介绍_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

1235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