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生活课堂 > 节日知识 > 24节气 > 立秋 >

立秋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

时间: 梓炫0 分享

立秋节气的气候特点是气温逐渐下降,秋风渐起,秋雨频繁,农作物进入成熟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立秋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立秋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

立秋节气养生要注意什么

1、不要暴饮暴食

一般人到了秋季,由于气候宜人,食物丰富,往往进食过多。摄入热量过剩,会转化成脂肪堆积起来,使人发胖。在秋季饮食中,要注意适量,而不能放纵食欲,大吃大喝。建议吃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鸭肉、泥鳅、鱼、猪瘦肉、海产品等,既有清暑热又有补益的作用,可以放心食用。

2、少吃刺激食品

秋天应当少吃一些刺激性强、辛辣、燥热的食品,如尖辣椒等。另外,还要避免各种湿热之气积蓄,凡是带有辛香气味的食物,都有散发的功用,因此提倡吃一些辛香气味的食物。

3、饮食不要过于生冷

由于秋季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为了适应这种变化,生理代谢也发生变化。饮食特别注意不要过于生冷,寒冷食物容易导致肠胃消化不良,发生各种消化道疾患。其次,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寒,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例如:西瓜、梨、黄瓜等,其性味寒凉,多食可能伤及脾胃,所以要少吃。

4、营养要均衡,更要易于消化

夏季不但人体消耗大,而且因高温而食欲下降,会导致营养供给不足,所以立秋后的饮食要多样化,只有食物的多样化,营养才会更均衡,食物还要易于消化,这样才能有效地补充人体所需的各项营养元素。

立秋三候

一候·凉风至

立秋至,北风起,吹走盛夏酷暑里的热风,带给人们一丝凉意;

二候·白露降

因昼夜温差,清晨有雾气产生,窗外植物的叶片上挂着晶莹的小露珠;

三候·寒蝉鸣

这时寒蝉在微风吹动的树枝上感阴而鸣,告诉人们炎热的夏天就快过去。

立秋的由来

每年8月7日或8日视太阳到达黄经135°时为立秋。立秋的“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成熟的时期。立秋表示暑去凉来,秋天开始之意。是一个反映季节的节气。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不仅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也表示草木开始结果孕子,收获季节到了。此时我国中部地区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进入重要生长发育时期。古人把立秋当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时刻,一直很重视这个节气。

据记载,宋时立秋这天宫内要把栽在盆里的梧桐移入殿内,等到“立秋”时辰一到,太史官便高声奏道:“秋来了。”奏毕,梧桐应声落下一两片叶子,以寓报秋之意。

立秋气候特点

“立秋”到了,但并不是秋天的气候已经到来了。划分气候季节要根据“候平均温度”,即当地连续5日的平均温度在22℃以下,才算真正秋天的时节。中国地域辽阔,虽各地气候有差别,但此时大部分地区仍未进入秋天气候。

俗话说“秋前秋后一场雨,白露前后一场风”,这是人们对立秋时节降雨降温等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人们对秋雨无疑是欢迎的,“立秋下雨人欢乐,处暑下雨万人愁”,在通常情况下,“立秋处暑有阵头,三秋天气多雨水”,不但下雨,有时还要打雷,这标志着“立秋响雷,百日见霜”。

“立秋”后每降一次雨,气温也随之下降一定幅度,“一场秋雨一场寒”之说即在于此。

但“立秋”后无雨的情况也是有的,其标志就是“秋前北风马上雨,秋后北风无滴水”,最直接的后果也很明显:“立秋无雨秋干热,立秋有雨秋落落”。

立秋为什么要吃饺子

立秋吃饺子是中国传统习俗之一。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夏季末秋季来临。

在古代,人们认为立秋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因为天气越来越冷,人们需要注意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同时,饺子也是一种传统食品,被认为可以增加体力和抵抗力。因此,在古代立秋时期,人们喜欢吃饺子来庆祝节日,也是为了保持健康。

吃饺子的习俗在中国流传已久。传统上,立秋这一天,家人会一起包饺子,晚上一起吃。饺子的形状像元宝,象征着财富和好运,所以吃饺子也是为了好运和财富。另外,吃饺子也是团圆的象征,家人一起包饺子,吃饺子,可以增进家庭和睦。现在,立秋吃饺子的传统仍然保留在一些地方,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6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