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记忆力 > 记忆方法 > 历史学科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

历史学科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

时间: 荣雪1109 分享

历史学科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

  学历史其实是不用死记硬背的,只要带着心去学习和记忆,你知道有什么好的学习记忆方法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你带来关于历史学科有效的学习记忆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历史学科有效的记忆方法

  一、归类记忆法

  整理、归类历史知识,可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例如,中国古代史讲完之后,可把教材内容按中央集权制度、社会经济发展、赋税制度的演变、土地制度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等进行归类。再如,中国古代文化史内容,又可按天文学、医药学、农学、科技著作、绘画作品等线索归类。通过归类,对学生巩固知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浓缩”记忆法

  “浓缩”记忆法,即把一些繁杂的内容进行概括、浓缩,提炼成几个要点,使学生能提纲挈领地掌握其重点。而如果将要点扩展,又能呈现出历史内容的原貌。

  例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可“浓缩”成如下要点;

  背景:帝国主义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所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加剧战争危机。

  时间:1914~1918年。

  经过:(1)三条战线。即:东线、西线、南线。(2)五大战役。即:马恩河战役、马祖尔湖战役、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日德兰海战。

  性质和后果:是帝国主义间掠夺性的、非正义的战争。它给交战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

  例二,美国独立战争的发展线索,主要抓住六点:(1)爆发:来克星顿枪声。(2)建军:第二届“大 陆会议”决定成立大陆军。(3)建国:《独立宣言》发表。(4)转折:萨拉托加大捷。(5)胜利:约克 镇英军投降。(6)和约:英美签订和约。

  三、串线记忆法

  通过串线,使同一类型的历史事件或同一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活动,按历史发展的线索,呈现于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巩固。例如,中国古代史中赋税制度的演变可整理为:

  1)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

  2)西汉的“编户制度”。

  3)北魏的租调和徭役制。

  4)隋唐的租庸调制。

  5)唐后期的两税法。

  6)明后期的一条鞭法。

  7)清朝实行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

  再如初中《中国历史》教材中有关李大钊的主要革命活动的内容散见于第二册和第三册部分章节中。

  教学时,我按时间的先后把它整理为:

  1)领导新文化运动;

  2)领导“五四”运动;

  3)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

  4)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

  5)参与组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

  6)1927年在北京英勇就义。

  历史学科有效的学习方法

  温故知新”与“温新知故”相结合。

  “温故知新”反映了学习过程不能一次性完成,认识过程必然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规律,它告诫我们探求学问应该逐步消化,切忌囫囵吞枣,有的知识由表及里,深思熟虑;有的知识需要由此及彼,融会贯通;有的知识应引进先知,触类旁通;有的知识应该联系实际,具体领悟。然而,“温故知新”也有先天不足,它的知识面狭窄,难以深入下去,所以,在实践中,“温故知新”走向“温新知故”,从后者中找方法和规律,与“温故知新”相辅相成,成为我们学习方法中的重要原则。“温新知故”就是不拘于旧知,在不断探求新知识的同时,以新带旧,组成知识的网络系统,显现知识间固有的逻辑关系,从而成为转化能力,提高素质。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历史是记忆性较强的学科,但仅仅死记硬背史实是远远不够的,应注重考查我们分析史实、理解的能力。因而历史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在记忆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前因后果,在今后历史学科的学习中非常重要。同时,我们还应将历史与马列主义的方法论紧密相连,用方法论作指导,去正确的评价每一历史事件。

367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