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历史 >

山东省文综高考历史试题

时间: 德豪0 分享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历史高考的命题指导思想、原则和试题模式均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山东省文综高考历史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山东省文综高考历史试题

  第Ⅰ卷 选择题(共54分,每题1.5分)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于天,争乃不生。”其中“天定”的是 (  )

  A.殷周成败 B.嫡庶亲疏 C.分封远近 D.爵位高低

  2、军机处最主要的职掌是所谓的“承旨书谕”,上谕下发有“明发”和“廷寄”两种。明发上谕指交内阁发抄,宣示天下的谕旨;廷寄上谕是由军机大臣直接密寄具奏人的谕旨,需封入信函,交兵部加封,加急传递。这表明 (  )

  A.军机处成为内阁的上级机构 B.军机处直接参与机要政务的决策

  C.“廷寄”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监管 D.“廷寄”减少了中央决策的失误

  3、罗马法规定,作为权利义务主体的自然人必须具有人格,即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人格由自由权、市民权和家庭权三种身份权构成。罗马法规定,只有同时具备上述三种身份权的人,才能在法律上享有完全的权利能力,才属于具备完整人格的人。罗马法的此项规定(  )

  A.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提供了理论武器

  B.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形式

  C.为资产阶级的民权理论提供了思想渊源

  D.为资产阶级国家的法律体系树立了楷模

  4、《英国政治制度史》中说:“如果把1688年前后的历史变化联系起来看,谁也无法否认它是英国政治制度史上的一次以政变为形式的革命,而且视野拉的越长,其革命性就越明显。”这种革命性主要表现为 (  )

  A. 国家权力的重心决定性地自国王转至议会

  B.推翻了封建专制王权,建立了议会制共和国

  C.实现了从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的全面转变

  D.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

  5、美国1787年宪法以分权与制衡为出发点,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  )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④总统与内阁之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鸦片战争后,钦差大臣耆英认为英国人“以通商为性命,准其贸易则恭顺如常,绝其贸易则骄骞难制,故自明至今,羁縻夷人皆借通商为饵”。据此可知耆英 (  )

  A.肯定了自由贸易理论 B.主张对英国实行贸易制裁

  C.主张以贸易笼络英国 D.逐步调整了天朝上国心态

  7、从1840年至1945年这百年来,爱国主义演进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现代民族国家意识开始萌芽,但并未完形,爱国主义重在行动……在第二阶段,新型知识分子群体与现代民族国家观念形成,爱国主义从自发到自觉,从情绪到理性,现代爱国主义观念形成。你认为这两个阶段最确切的分界线是 (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辛亥革命 D.抗日战争

  8、李敖在《纠正人们对“五四”的错误认识》一文中写道:“五四运动把胡适所希望的一个单纯的文化运动转变为运动,扰乱了他那为中国建立非政治的文化和思想基础的梦想,对这个梦想的达成而言,五四显然是一条岔路。”以下对此观点中“岔路”一词最恰当的解释应该是 (  )

  A.五四运动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B.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C.认识到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特征

  D.五四运动继承了胡适解放思想的初衷

  9、下面是黄安地区民谣《青年当红军》的歌词对白。

  父亲:“要跟着共产党拥护苏联,打破那旧世晃革命实现,建立了苏维埃人人平权。”

  儿子:“我今日去参军开上前线,替工农争自由夺取政权,消灭了反动派实现共产,全中国受苦人齐把身翻。”该民谣的流传反映出 (  )

  A.红军重视通过多种形式发动民众 B.人们对苏维埃政权的支持与拥护

  C.长征成为播撒革命火种的播种机 D.共御外辱是全体国人的共同心声

  10、据载,山西太原有个前清举人叫刘大鹏,辛亥革命后仍以清代遗民自居,拒不承认民国,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后才承认自己是中华民国人。促使刘大鹏思想转变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全民族抗战的实现 B.南京国民政府统一全国

  C.民主共和制度的建立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全球通史》中载:“腐朽的沙皇专制政权因战争的压力和灾难而逐渐遭到削弱,直到最后整个摇摇欲坠的机构倒塌下来。”直接导致机构倒塌下来的历史事件 (  )

  A.四月提纲 B.七月流血事件 C.二月革命 D.十月革命

  12、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利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

  A.人民代表大会 B.政协会议 C.民族区域自治 D.村民自治

  13、改革开放后,新中国对台方针经历了从主张武力解放到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重大变化。以下史实中,最能体现这一转变的是 (  )

  A.1979年全国人大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B.1981年叶剑英发表谈话,主张国共第三次合作

  C.1987年11月,台湾当局决定开放台湾同胞赴大陆探亲

  D.20世纪80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14、中国在与西方国家建交问题上有一个国际上前所未有的新创举,与英、荷等国形成了“半外交关系”,这具体表现在双方同意互派代办而非大使。这项创举在我国建国之初有助于(  )

  A.改变半殖民地地位 B.建立平等的外交关系

  C.冲破美国的外交孤立 D.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15、1966年7月1日,法国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一体化军事机构。10月,法国退出了北约军事委员会。北约总部从此由巴黎迁至比利时的布鲁塞尔。这表明 (  )

  A.美国在西方的领导地位受到挑战 B.西欧国家之间的政治合作加强

  C.西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加强 D.西方国家内部开始从盟友转化为对手

  16、马克思指出: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权威”。上述情况从一个角度说明 (  )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和农耕经济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17、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和2%,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据此得出结论:封建统治者实际上实施的是“重商抑农”而不是“重农抑商”政策。下列分析最合理的是 (  )

  A.该学者所用材料确凿完备,结论正确并有创新

  B.结论与课本知识不相符,材料缺乏考古学支持

  C.材料不充分,仅用该材料得出的结论难以成立

  D.说明统治者抑制或重视的是特定的群体,而不是特定的行业

  18、人口的变化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从下表可推出的正确结论有 (  )

朝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3025541 62.9% 1122476 37.1%

  A.北方安土重迁的观念较淡薄

  B.北宋的政治中心和经济重心均在南方,使南方人口大增

  C.经济重心南移和战争频繁导致人口不断南迁

  D.由北宋人口数量的减少可知汉唐经济远比宋代繁荣

  19、明中后期,租佃关系已普遍采取契约的形式,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浙、福建已经盛行定额租制,甚至还出现了货币地租,佃农对地主从人身依附关系为主向着以土地依附为主的方向过渡,获得更多的经营自由。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农村经济商品化 B.农民对地主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弛

  C.封建地租货币化 D.商品经济推动封建生产关系的变化

  20、《越绝书》记载,楚王请欧冶子和干将“凿茨山,其溪,取铁英”,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作铁兵,威服三军 ,天下闻之,莫敢不服”。这反映了当时楚国(  )

  A.水利事业发达 B.青铜铸造业发达 C.铁器应用于军事 D.铁农具普遍使用

  21、 明人李长鼎说:“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在这个活动中起主要作用的是 (  )

  A.丝绸之路 B.邸店、车坊 C.商帮、会馆 D.重农抑商政策

  22、 根据百濑弘教授在《清代西班牙元的流通》中所作统计,从1700到1835年,由西方流入中国的白银迅速攀升,总额为12亿两左右。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  )

  A.西班牙是欧洲最发达的地区 B.白银主要来自美洲

  C.中国率先成为“世界工厂” 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23、 下面是西属美洲白银经欧洲流到东方的白银数量表。(单位:百万银元)这一表格能够说明 (  )

年份 西属美洲白银产量 运抵欧洲数量 经欧洲运到东方数量
1550 3 3 2~3
1600 11~14 10 4.4
1650 10~13 8~9 6
1700 12 10~12 8.5
1750 18~20 18~25 12.2
1800 30 23~25 18

  A.西属美洲成为世界主要白银生产地 B.西班牙是当时中国的第一贸易大国

  C.欧、美、亚三洲间的贸易不断扩大 D.新航路开辟亦为中国提供了商机

  2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社会的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全都变了:水手成了最令人羡慕和尊敬的职业;各种游记成为畅销书;商业精神大大加强。而这些观念、习俗变化的轨迹都强调了人的价值作用。”对该现象本质原因的分析最准确是 (  )

  A.新航路开辟导致欧洲价值观念、风尚习俗巨变

  B.文艺复兴为探险家提供精神动力人文主义

  C.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

  D.资本主义萌芽引起欧洲社会广泛变化

  25、“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开始。”对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  )

  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

  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这是其成败的主要原因

  ④英国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其打败荷兰证明了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优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6、英国在1801—1861年,大城市人口平均增长2.085%,而小城镇和乡村人口年均仅增长1.039%,导致英国大城市人口增速更快的主要原因是 (  )

  A.黑奴贸易带来大量劳动力 B.纺织业等制造业的发展

  C.世界市场形成,外来移民的涌入 D.英国人口出生率迅猛上升

  27、霍布豪斯在《自由主义》一书中说:“19世纪可被称为自由主义时代,但是到了这个

  世纪的末叶,这项伟大运动却大大地衰落了。”导致自由主义“大大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由主义导致了无政府思想的泛滥

  B.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加强了统治

  C.欧洲封建势力对拿破仑战争的胜利

  D.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垄断组织的产生

  28、 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泰勒曾提出“裙边理论”:即经济增长时,女人会穿短裙,因为她们要炫耀里面的长丝袜;当经济不景气时,女人买不起丝袜,只好把裙边放长,来掩饰没有穿长丝袜的窘迫。乔治泰勒旨在强调 (  )

  A.经济状况与社会风尚密切相关 B.经济增长提高人们消费能力

  C.凯恩斯主义成为经济指导思想 D.社会消费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29、19世纪中期,欧洲的技工学校和工人学院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课程,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等课程。以下选项最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  )

  A.传统男尊女卑思想依然严重 B.男女平等观念不占主流

  C.工业化加剧了性别歧视 D.工业化进程强化了性别分工

  30、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正如整个世界感受斯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和加特林的机枪的影响一样,我也感受到《独立宣言》《人权和公民权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这里说明的是 (  )

  A.世界各地的横向联系进一步加强 B.工业革命对历史发展有重大影响

  C.美国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D.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

  31、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这反映了当时 (  )

  A.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B.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

  C.机器生产优于传统手工生产 D.英国借鉴了中国的纺织技术

  32、据统计,广州对英贸易从1844年的3340万美元下降到1849年为1930万美元,1855年时为650万美元,较1844年时减少了80.5%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海禁政策的限制 B.开放五口通商的影响

  C.民族工业的抵制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

  33、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他们“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  )

  A.实业救国,创办民族工业 B.向西方学习,采用机器生产

  C.寓强于富,创办民用工业 D.主张兴民权,倡导君主立宪

  34、对于汉阳铁厂选址,后人褒贬不一。当事人张之洞如是说:“若铁厂设于大冶,厂在省外,实缺大员,无一能到省者。岁糜巨款,谁其信之?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张之洞对汉阳铁厂选址基于 (  )

  A.有效节约生产成本 B.便利于体制内高效监督

  C.符合现代管理趋势 D.临近交通枢纽,便于销售

  35、19世纪90年代初,李福明办有一机器磨粉厂,因不满官府衙门的勒索到官府讲理,结果被以“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交刑部照例治罪”,他的机器磨坊也因此被迫停业。这件事表明 (  )

  A.清政府是一个没有民主法制的政权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封建顽固势力排斥一切新生事物 D.资产阶级实业救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36、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请指出B、C表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 (  )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

  A.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 B.产生;初步发展

  C.产生;进一步发展 D.进一步发展;初步发展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一)材料解析题(本题型共有2题,37题19分;38题12分)

  3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学者比较中世纪的中国和西方的城市认为:中国城市处于朝廷行政官僚的控制之下,城市在司法审判上表现出随意性。相比之下,欧洲的城市则更为自治和独立。大多数城市都有宪章和民法法典保护公民的法律权利。欧洲城市中的商业影响也要强大得多。而中国城市工商业中,国家起了主导作用,诸如国家制铁厂和皇家陶瓷厂(官窑),食盐贸易的许可证制度等等。

  —— 麦迪森《中国经济的长期表现》

  材料二:

  从十九世纪下半叶,到二十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十分不均衡,有些地区,比如上海,城市迅速扩张,另一些地区则完全处在工业化的进程之外。

  材料三 :

  1821年,英国在关于蒸汽机和火车头的法律中包含了关于防止污染的规定。

  1847年,英国在关于自来水厂的供水法中对水的保护做出了规定。

  1864年,美国制定《煤烟法》,1899年制定了《河流和港口法》和《废物法》,限制污染物的排放。

  1876年,英国制定《河流污染防治法》。

  19世纪的最后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200多项森林保护的法案。并于1891年通过了《森林保护法》,授权总统可以把林地划定为国家公园或水资源保护区。

  1913年,英国国会通过《煤烟防治法》。

  1956年,英国制定《大气净化法》。

  1965年,联邦德国通过了《空气净化措施法》和《建筑噪声控制法》。

  1969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1974年,英国制定了《污染控制法》。

  ——陈泉生《西方国家环境法的发展》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有哪些因素阻碍了中国古代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4分)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中叶,我国城市化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国家环境立法的发展特点。在城市发展和环境保护方面对当今中国有何启示?(9分)

  3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阅读近代中国金融机构的资产总额统计表(单位:亿元)

1887年 1920年 1936年
名称 总额 名称 总额 名称 总额
票号 3.29 银行 9.11 银行 72.76
钱庄 2.8 钱庄 1.6 信托公司 0.22
典当 3 典当 1.5 储蓄会 1.45
保险公司 0.63
钱庄银号 5
典当 2
合计 9.09 12.21 82.06

  从表中信息指出其中一种变化趋势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二)选修:(39题、40题、41题两题任选其中一题作答)

  3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西周时期,我国便有了一套户口管理与户口统计制度,但户籍制度原始而简陋。春秋战国时期,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基础的新的社会格局形成,“以户定籍”的户籍逐步确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后,在其统治区域内,开始全面整顿户籍制度,使其初步制度化,尤其是对成年男子登记十分严格,这与秦王朝大兴徭役有密切关系。秦代的户籍除一般人民的编户籍之外,由于各色人等的社会地位不同,还有一些特殊的户籍。秦代户籍等级的明显区别,还具体表现在“闾左”制度中。贫富阶层分居闾里左右,在户籍中也是有所反映的。

  汉承秦制而有所变革,户籍制度更为完善、更为严格。当时的户口登记,县、里、爵、名、年庚,依次登录,前面还缀有现任身份。不过,在西汉初,除男子要登录年龄外,其他人恐怕是只书县名数即可。随着口赋、算赋的征收,所有成员均需登录年庚。后来,由于赀算的征收,对家庭资产的登录也成为户籍登录的一项内容。至武帝时代,汉代户籍制度臻于成熟。

  ——摘编自陈锋、张建民主编《中国经济史纲要》等

  (1)根据材料,概括汉代户籍制度的内容。(7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汉时期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8分)

  40.(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下图是1945年以来,德国版图变化示意图。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国版图变化的原因。(9分)

  (2)谈谈你对德国版图变化的认识。(6分)

  41.(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林肯政府最初对战争的艰巨性估计不足,1861年7月匆忙组织起来的联邦军在进攻中遭到惨败。战争之初,林肯政府回避南方各州奴隶制的存废问题,拒绝黑人参加联邦军作战,这赢得了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并使得西南边境上的4个蓄奴州继续留在联邦之内。共和党内的激进派要求林肯政府扩大战争目标,马上宣布废除奴隶制并采取革命措施。林肯审时度势,1862年5月颁布了《宅地法》。 1862年9月林肯发表了《解放宣言》,宣布自1863年1月1日起,叛乱地区的奴隶从此永远获得自由;凡条件适合者可以在陆海军服役。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我在这场斗争中的最高目标就是要拯救联邦而不是拯救或摧毁奴隶制。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不解放任何一个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而需要解放所有的奴隶,我愿意那样做;如果为了拯救联邦需要解放一部分奴隶而让另一部分奴隶听天由命,我也愿意那样做。

  ——摘自1862年林肯写给《纽约论坛报》编辑的回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林肯政府颁布《解放宣言》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林肯在奴隶制问题上采取的政策的演变并加以评析。(9分)

  山东省文综高考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01—05BCCAA 06—10CBBBA 11—15CDDCA 16—20CCCDC

  21—25CBDDB 26—30BDBDA 31—36ABCBBA

  二、非选择题

  41.(1)原因:城市经济发展缺乏法律保护;官营手工业垄断;国家实行专卖制度。(6分)

  (2)不均衡的主要原因:沿海城市化发展较快:外国资本主义入侵,通商口岸的开放;自然经济的解体,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包括官僚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工业化、近代化的努力;交通便利,文化较发达。(4分。任答2点即可得4分)内地城市化发展缓慢:军阀割据或战争;自然经济解体缓慢,工业化程度很低。(2分。任答1点即可得2分,言之成理的答案也酌情给分)

  (3)特点:伴随着工业革命和科技革命的发展而不断加强;立法范围(或内容)不断扩大,由治理地面污染到防治空间污染;由治理污染到防止污染;由单一的治理环境到建立起自然保护区。(6分)

  启示:在城市化进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结合起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相应法律法规,依法治理污染;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等。(3分,答出两点且言之有理即可)

  42.(12分)

  趋势:中国金融机构基本实现了向近代转型。

  原因:外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定程度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传入中国;清政府被推翻;民国政府鼓励发展近代经济的措施;丰厚利润对商人的刺激等等(此示例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言之有理也可赋分。)

  选做题

  43.(1)内容:以成年男子自立为户的小农家庭为单位进行户籍登记;户籍登记的内容包括

  县、里、爵、名、年庚及家庭资产等;户籍反映社会等级差异。(7 分)

  (2)原因:适应小农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强对人口和土地的掌握和管理;保障国家财政

  的稳定;赋税和徭役制度改革的推动。(8 分)

  44.(1)二战后,德国战败,德国及首都柏林被苏英美法四国分区占领;(3分)冷战中,美英法三国占领区合并成立联邦德国,苏联占领区成立民主德国;(3分)东欧剧变,民主德国合并到联邦德国,实现统一。(3分)

  (2)德国的分裂是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产物;(2分)德国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分);统一符合德国人民的意愿,有利于德国的发展。(2分)

  45.(1)背景:(6分)联邦军队在初期对南方的战争失败;南方得到英国的支持,形势紧张;林肯政府得到北方部分民主党人的支持;共和党内激进派的要求;群众的要求和呼声。

  (2)政策变化:由回避奴隶制存废问题到废除奴隶制。(3分)

  评析:前期回避黑人奴隶制存废问题,是为了取得民主党人的支持,出于政治需要;后期废除奴隶制是为了维护联邦统一。(2分)废除奴隶制政策使黑人积极参加到联邦军队,最终北方取得了胜利,完成了国家的统一。(2分)林肯政府始终把维护联邦统一作为最终目标,废除奴隶制只是他实现国家统一的一种手段而已。(2分)


猜你感兴趣:

1.山东高考文综历史真题

2.2017山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

3.2017年山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及答案

4.山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

5.2017年山东高考文综政治试题

8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