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选择题语文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从我们小时候入学开始,无论是测试还是考试,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试卷上总是脱离不了选择题,就连最让人感到紧张的高考也是如此。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整理了一些高考语文选择题,仅供参考!

  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之一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泊(bó) 飘泊 停泊 水泊梁山 淡泊明志

  B、载(zài) 载体 下载 风雪载途 载歌载舞

  C、应(yīng) 应该 应届 应接不暇 应有尽有

  D、模(mó) 模型 模具 模棱两可 装模作样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慰藉 共商国事 关怀备至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B、装潢 稗官野史 坐收鱼利 万变不离其宗

  C、寒暄 山清水秀 融会贯通 制之死地而后生

  D、肖像 一筹莫展 优柔寡断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这则笑话因为对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官员讽刺得有力量,在民间流传颇广。

  B、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只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C、犯了错误应该首先检查自己,无动于衷文过饰非,都是不对的。

  D、在几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孝道”代代相传,不绝如缕,因此对当今的广大青年进行“孝”的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制止和规范权力消费行为,已经成为反腐败斗争中迫在眉睫的课题。

  B、上海团干部认为青少年的社会生存靠什么?靠健康的人格,全面的素质。

  C、袁枚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

  D、发展没有终点,实践不会终结,因此思想解放也不会一劳永逸,难道我们能否认这是真理吗?

  二、(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5-7题。

  ①被称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究竟有什么与众不同呢?我看到的一个方面是互联网对于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影响——说到这里我不得不描述人类社会话语权的发展历程。人类社会的早期,话语权掌握在代表世俗权威的“君”和宗教权威的“神”手中。无论是出于维护自身的统治或其他什么样的目的,“君”和“神”都决不会放弃对话语权的掌控,这个时代姑且称之为话语权的“君神时代”。非官办媒体出现之后,话语权扩散到了世俗和宗教之外的媒体手中,更多的人有了话语权,几乎任何人都可以向媒体“投稿”的形式行使自己的话语权,但话语权始终没有泛滥,是因为“编辑”作为话语权的“签证官”控制了拥有话语权的人的数量,这个时代我们可以称之为话语权的“编辑时代”。互联网出现之后,话语权没有了编辑的控制,从此流失到每个人的手中,一股“投稿赤潮(亦称红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由海藻等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和高度密集所引起海水变色的有害生态现象)”顿时湮没了整个网络,任何一个能够连接到互联网上的人都能够最便捷的把自己的话语传播给其他的人,话语权被无限度分散,造就了这个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②“滥言时代”注定是“话语暴民”的时代。正如民主选举会发展到竞选人比赛谄媚民众一样,被极度分散的话语权为了扩大其影响必然也会谄媚其他的话语权拥有者以换取几声廉价的喝彩。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以谄媚为发展手段的时候,在事实上必定成为理性的敌人、成为秩序的破坏者,从而堕落为“话语暴民”。

  ③秩序乃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当我们访问网上任何一个“群言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所有偏激的、狂妄的话语总有无数的喝彩者,相反,理性的声音在那里却显得无比微弱。邪说在这里找到了滋生的土壤,如同经济学上的“劣币排斥良币”一样,邪说的“赤潮”在这里到处弥漫,真理和公正被亵渎。无论是“君神时代”还是“编辑时代”,话语权都是具有理性意识的集团的话语权,从而也就使这个话语权成为维护秩序的工具。而当话语权纯粹成为个体的话语权之后,个体理性的不能保证也就使话语权的理性尽丧,成为具有更大随意性的个体的玩具,成为破坏秩序的刀斧。话语权的个体化就是“政出私门”的肇端,也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5、下列对“话语暴民”所作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

  A、“话语暴民”造就了话语权的“滥言时代”。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个性化的必然结果。

  C、“话语暴民”占据了网上“群言堂”,这里只出产邪说,排斥真理与公正。

  D、“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破坏者,是当一个话语权的拥有者发展到以谄媚为手段、以理性为敌人时堕落而来的。

  6、下列对“话语暴民是话语秩序的终结者”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话语暴民以偏激狂妄的话语换取无数的喝彩,动摇了理性的权威。

  B、话语暴民是话语权纯粹个体化的结果,是一个社会混乱的充分条件。

  C、话语暴民的理性不能保证,使得个体话语权的理性尽丧。

  D、话语暴民把话语权作为个体的玩具,这种随意性破坏了话语秩序。

  7、根据原文所提供的有关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第四媒体空前扩大了个体的话语权,使网上“群言堂”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发展态势。

  B、话语暴民破坏了话语秩序,因此互联网上不存在任何真理和公正的话语。

  C、话语权的理性意识和集团性才能有效维持话语秩序。

  D、互联网是话语暴民的盛筵,可以通过全力遍罚,让法律把“暴民”完全变成“良民”。

  三、(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①任城威王(曹)彰,字子文。少善射御,膂力过人,手格猛兽,不避险阻。数从征伐,志意慷慨。太祖(曹操)尝抑之曰:"汝不念读书慕圣道,而好乘汗马击剑,此一夫之用,何足贵也!"课彰读《诗》《书》。彰谓左右曰:"丈夫一为卫、霍,将十万骑驰沙漠,驱戎狄,立功建号耳,何能作博士邪?"太祖尝问诸子所好,使各言其志。彰曰:"好为将。"太祖曰:"为将奈何?"对曰:"被坚执锐,临难不顾,为士卒先;赏必行,罚必信。"太祖大笑。

  ②(建安)二十三年,代郡乌丸反。以彰为北中郎将,行骁骑。临发,太祖戒彰曰:"居家为父子,受事为君臣,动以王法从事,尔其戒之!"彰北征,入涿郡界,叛胡数千骑卒至。时兵马未集,唯有步卒千人,骑数百匹。用田豫计,固守要隙,虏乃退散。彰追之,身自搏战,射胡骑,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战过半日,彰铠中数箭,意气益厉,乘胜逐北。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彰曰:"率师而行,唯利所在,何节度乎?胡走未远,追之必破。从令纵敌,非良将也。"遂上马,令军中:"后出者斩。"一日一夜与虏相及,击,大破之,斩首获生以千数。彰乃倍常科大赐将士,将士无不悦喜。时鲜卑大人轲比能将数万骑观望强弱,见彰力战,所向皆破,乃请服。北方悉平。时太祖在长安,召彰诣行在所。彰自代过邺,太子(曹丕)谓彰曰:"卿新有功,今西见上,宜勿自伐,应对常若不足者。"彰到,如太子言,归功诸将。太祖喜,持彰须曰:"黄须儿竟大奇也!"

  ③太祖东还,以彰行越骑,留长安。太祖至洛阳,得疾,驿召彰,未至,太祖崩。文帝(曹丕)即王位,彰与诸侯就国。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立为任城王。四年,朝京都,疾薨于邸,谥曰威。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曹彰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课彰读《诗》《书》 课:督促

  B. 应弦而倒者前后相属 属:连接

  C. 一日一夜与虏相及 及:达到

  D. 召彰诣行在所 诣:前往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太祖尝问诸子所好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 尔其戒之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C. 虏乃退散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D. 斩首获生以千数 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曹彰年少时,善于射箭、骑马、驾车,本领高强,力量超人,能徒手击杀猛兽。

  B、曹彰早年曾立志做,主张赏必行,罚必信,在日后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C、敌人处于优势的情况下,曹彰临危不惧,善于听取下属意见,制定正确策略,坚守要道,使敌军退散。

  D. 曹彰用兵有方,战功卓著,曹操大为赞赏并封他为任城王。

  四、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之二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瑕玼 辨证 家谕户晓 兴高彩烈

  B.繁锁 奢靡 专心至志 冥玩不化

  C.缱蜷 逻缉 一愁莫展 惩一儆百

  D.拮拘 追朔 一笔勾消 千锤百练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

  A.在那个年代,农民虽然胼手胝足地劳作,却不免饥寒交迫。

  B.在鱼龙混杂的好莱坞,派克总是那样谦逊,与人为善,人们提起他都赞不绝口。

  C.鲁迅对阿Q的描写可谓穷形尽相,这不仅得力于他写作的高超技艺,更因为他对国民劣根性体味深刻。

  D.望霞亭依山傍水,漱石枕流,吸引着无数游客驻足其间,酝酿出多少有趣的故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第六届“中原杯”全国文学作品大奖赛的参赛者大多是以中学师生为主。

  B.专业人士提醒留学者,不要等遇到了纠纷,权益受到伤害时才想起律师,应事先处理好有关事宜。

  C.鹰在天空飞翔着,唱出了短促而悠长的歌声,我凝望着鹰,想从它如同信号的歌声中听出个珍贵的消息来。

  D.无论是提高艺术表现力,还是判断艺术的优劣高下和学术上的是非,都不能靠行政命令,而要靠艰苦的艺术实践,靠平等的争鸣。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我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共130篇,52万字,记载了自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我国三千年的历史。

  B.李白与杜甫在诗歌创作的艺术手法和艺术风格上有着明显不同,李是感情喷涌而出,杜是反复咏叹;李是想像瑰奇,杜是写实;李是奔放飘逸,杜是沉郁顿挫。

  C.鲁迅有三部小说集,即《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我们学过的《阿Q正传》《药》选自《呐喊》集,《祝福》选自《彷徨》集。

  D.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奥地利人,其小说《百年孤独》被誉为“再现拉丁美洲历史社会图景的鸿篇巨著”。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9分,每小题3分)

  玛雅文明衰落之谜

  ①玛雅人是中美洲的土著居民,曾经拥有高度发达的文明。大约从公元300年起,玛雅文明进入了被称为古典的鼎盛时期。公元800年,古典期玛雅文明到达了它的顶峰,随后却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崩溃。在此后100多年里,玛雅人先后放弃了他们的繁华城市,神庙和广场成了野兽出没的废墟。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地震、瘟疫造成了玛雅人口的急剧减少;也有人认为,战争或者农民起义让文明陷入了混乱;还有人提出了“生态危机”论,认为人口的严重膨胀、土地的过分开垦所带来的严重生态问题导致了文明的消亡。在这些假说中,气候巨变——具体说,就是大旱——导致玛雅文明的衰落是引人注目的假说之一。里查德森•吉尔是最早提出这个假说的人。

  ②2001年,一份直接证据终于出现了。霍德尔等人挖出了尤卡坦半岛中央一个湖泊底部的沉积物作为分析对象,他们发现,这个地区每隔若干年就会发生干旱。考察玛雅人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一些“世纪干旱”来临时,玛雅文明就会发生一定程度的衰退,例如停止建造纪念碑,城市被遗弃等等。这表明气候的变化很有可能影响到玛雅文明的发展。在测量了另一块沉积物样品之后,霍德尔还发现,公元750至800年,这个地区发生了7000年中最严重的干旱。从公元9世纪(亦即玛雅文明的顶峰)开始,一场持续100多年的干旱主宰了加勒比海地区。

  ③玛雅人的社会结构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他们的农业——主要是种植玉米——依赖水资源,而他们能获得的水资源有限。更详细的研究表明,在这干旱的100多年中,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发生了三次最严重的旱灾,持续时间分别是九年、三年和六年。这三次最严重旱灾的发生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玛雅人聚集的城市规模越大,对水资源的依赖也就越大,于是大城市首先被玛雅人放弃了,随后是中小城市。持续100多年的干旱,加上公元810年、860年的大旱,把整个玛雅文明推向了危机的边缘,而公元910年的大旱则可能给玛雅文明以致命的一击。

  ④在某种意义上,气候变化可以被看成是玛雅文明衰退的“主要因素”。玛雅人已经酿成的环境问题(环境退化、土壤侵蚀等),使得过度繁衍的人口极易受到气候和干旱的威胁,气候起着催化剂的作用。但正如一些考古学家所指出的,气候变化并不是造成玛雅文化衰落的唯一因素。在他们看来,玛雅文明的衰落或许更为复杂。

  5.从原文看,下列说法不属于干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观点的有力证据的一项是( )

  A.科学家发现,一些非常严重的干旱每隔若干年就会降临玛雅人生活的地区,并引发玛雅文明的衰退。

  B.玛雅人以种植玉米为主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及他们的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使他们越来越依赖水资源,这使玛雅人在干旱面前显得十分脆弱。

  C.玛雅文明在进入了鼎盛时期后,农业的高度发达和人口的严重膨胀导致了文明的消亡。

  D.公元810年、860年和910年左右三次最严重的旱灾发生的时间,与玛雅人的主要城市被遗弃的时间相一致。

  6.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关玛雅文明衰落的原因,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是生态危机,也有人认为是人为因素,还有人从自然灾害对玛雅人的侵害入手进行假说。

  B.里查德森•吉尔最早提出了大旱导致玛雅文明衰落的假说,但是,这一假说直到2001年霍德尔等人找到了直接证据后,才得到了确认。

  C.在玛雅文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气候的变化对其一直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促使玛雅文明一步步地走向衰落,并有可能导致了它在公元10世纪的崩溃。

  D.玛雅文明从鼎盛走向衰落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目前有关其衰落的各种说法均属假说,但科学家们并不否认包括干旱在内的气候变化在其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7.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

  A.玛雅文明从开始到鼎盛再到最后衰亡,经历了7000多年历史。

  B.公元8世纪,既是玛雅文明达到顶峰的时期,也是玛雅文明衰落之时。

  C.城市规模扩大和神庙、纪念碑的建造标志着玛雅文明的兴盛。

  D.玛雅地区如果不发生干旱,玛雅文明就永远不会衰落。

  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8—10题。(9分,每小题3分)

  ①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学于长安,显名太学,学中号为“任圣童”。

  ②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本土,会稽颇称多士。延至,皆聘请高行如董子仪、严子陵等,敬待以师友之礼。掾吏贫者,辄分奉禄以赈给之。省诸卒,令耕公田,以周穷急。吴有龙丘苌者,隐居太末,志不降辱。掾吏白请召之。延曰:“龙丘先生躬德履义,有伯夷之节。都尉洒扫其门,犹惧辱焉,召之不可。”遣功曹奉谒,修书记,致医药,吏使相望于道。积一岁,苌乃乘辇诣府门。愿得先死备录。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苌寻病卒,延自临殡,不朝三日。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③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之礼。延乃移书属县,皆以年齿相匹,其产子者,始知种姓。延视事四年,征诣洛阳,以病稽留,左转睢阳令,九真吏人生为立祠。

  ④拜武威太守,时将兵长史田绀,郡之大姓,其子弟宾客为人暴害。延收绀系子,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绀少子尚乃聚会轻薄数百人,自号,夜来攻郡。延即发兵破之。自是威行境内,吏民累息。郡北当匈奴,南接种羌,民畏寇抄,多废田业。延至,选集武略之士千人,明其赏罚,令将杂种胡骑屯据要害,其有警急,逆击追讨。虏恒多残伤,遂绝不敢出。后坐擅诛羌不先上,左转召陵令。永平二年,征会辟雍,因为以河内太守。视事九年,病卒。 (《后汉书•循吏传》)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省诸卒 省:裁减

  B.是以郡中贤士大夫争往宦焉 宦:做官

  C.民常告籴交址,每致困乏 籴:买卖粮食

  D.皆以年齿相匹 匹:匹配

  9.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天下新定,道路未通,避乱江南者皆未还本土

  B.延辞让再三,遂署议曹祭酒

  C.父子宾客伏法者五六人

  D.光武引见,赐马杂缯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任延礼贤下士,宽厚待人,郡中有才能的人都乐意为他所用。龙丘苌隐居不仕,任延以仁义之举感动了他,使他主动请命。

  B.任延治政有方,善化边俗。任九真太守期间,他教民田作,教民婚嫁之礼,使百姓由贫困走向富裕,由野蛮走向文明。

  C.任延处事果断,赏罚分明。田绀父子为乱,他发兵破之;外族骚扰,他遣良卒驽马把守要害之地,保证了治内的社会安定。

  D.任延功绩卓著,但也曾两度贬官,一次是在九真太守任上,因为患病耽搁了征诣洛阳的行期;一次是做武威太守时擅自诛杀羌人被贬。

  四、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0分)

  点击下一页与您分享>>>>>高考选择题语文

高考选择题语文

从我们小时候入学开始,无论是测试还是考试,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试卷上总是脱离不了选择题,就连最让人感到紧张的高考也是如此。下面学习啦小编为整理了一些高考语文选择题,仅供参考! 语文选择题专项训练之一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考语文仿写题及答案
    高考语文仿写题及答案

    每年高考必考仿写题,而所谓仿用句式就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句子。当然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下

  • 高考题语文漫画原题
    高考题语文漫画原题

    漫画式能力型试题自1983年全国卷出现之后,在2005年高考中又有诸多不同形式的体现,特别是在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

  • 高考题语文成语解释题
    高考题语文成语解释题

    2017高考刚刚过去没多久,作为高考必考的成语题目,想了解更多关于2017年高考的相关成语题目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成语)题汇编,仅供

  • 高考试卷语文全国卷2
    高考试卷语文全国卷2

    2017高考已经结束,你想知道2017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卷的试题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试卷语文全国卷2,仅供大家参考! 2017高考试卷语文

13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