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时间: 刘惠25 分享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书面语,凝结了数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10.重庆卷

  记丐侠

  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性慷慨而有过人节。乡试后,捷举。意欲赴礼部试,而绌于资斧。乡人俗习,例凡临时乏资者,得招集亲友七八人各出一分于发起人,由发起人立约签字付资,毕事而次第发还之,谓之会。既而曰:“孰如成一会而筹集之。”于是奔走于亲故之学科网门者数日,始获七人之认可。然皆以情不能却,强应之而心实否之。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具旨酒与佳肴,以恭候之。讵知日既夕矣,无一亲故之足迹,印于其庭者。

  有群丐过其门,见先生家罗杯盘,必有所谓喜事者。遂麋集于户限外,争欲得杯盘狼藉之馀渖。斯时也,先生饥火与憤火交绥,于是出谓群丐曰:“予之肆筵以设席也,实以部试期迫,赴都乏资,意欲藉亲故之集会轮资,应眉急耳。奈亲故负我,今竞食言,以致吾之酒肴为虚设。虽然,与其鱼馁而肉敗,孰若大家共一饱。汝曹其就座,吾将为东道主而畅饮焉。”群学科网丐登堂醊,醲饷既良,已谓先生曰:“吾侪小,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今试一问,由此达京师需金几何?”先生曰:“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群丐应声起曰:“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往往逆旅主人嘉其义而奇其事,且厚有赠馈。既抵都,群丐各分道行乞,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试后果捷南宫①,得出为某邑宰,循例省亲回籍。群丐亦促之返焉。

  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先生亦平淡视之。然越数日将之官,群丐请从之任所。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方踌躇间,有黠者学科网似已久窥其意曰:“先生之作官,自作官;某等之行乞,自行乞。但使有效犬马处,则吾等愿藉之以毕馀生。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②,且自浼也。请勿作再三之虑,先生以为何如?”

  抵任所后,各行丐于四方,惟昏暮时潜一入署问安而已。先生亦随时资给之,然往往不受。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至颁发赏格时,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而先生以政声卓著,由上峰保升郡守矣。先生固儒者,不耐于酬酢之烦,又淡于利禄,遂以亲老乞终养,解组③后,欲为各丐谋治生业,竟皆避之他去。先生每为人言之,辄唏嘘泣下,引为憾事。然而丐则侠矣。

  (选自《庚初广志》卷八,有删改)

  [注]①南宮:指“礼部"。②浼:玷污。③解组:解下挂印的带子,指辞官。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届期先生黎明起,扫庭除 除:台阶

  B.但使途无饥渴,而安抵都下足矣 但:只要

  C.群丐请从之任所 之:前往

  D.时邑多盗,群丐间作侦探 间:间或

  9.以下各组语句中,分别表现群丐的“侠义”和来懋斋先生“品性”的一组是

  A.蒙先生賜以酒食,固属非分之宠

  先生亦随时资给之

  B.以所得资为先生应试费

  试后果捷南宫,得出为某邑宰

  C.若其他世俗之累,决不敢为先生浼

  先生恐有所不歉,又恐背前日谊

  D.悬牌累月,迄无来领者

  是以屡屡破获重要案件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来懋斋先生家况奇贫,为人却悚慨大方,有过人的节操。乡试中举后,打算赴礼部应试,可缺乏资用。他采用民间打会的方式向亲友筹集资金,但遭到背弃。

  B.来懋斋先生把准备招待亲友的美酒伟肴拿给乞丐们享用。了解到先生的困境,乞丐们用行乞所得资助他,并护送其赴京应试。他们的义举受到赞扬,并因此常常获得馈赠。

  C.来懋斋先生在群丐的帮助下到达京都,如愿考中,得以出任县令。回乡省亲时,对逢迎讨好的亲友只是以平常态度对待。

  D.来懋斋先生任职期间,乞丐们给予他很多帮助,使先生政声卓著,升任郡守,而乞丐们不求任何回报。先生辞职归乡前,想给他们谋取职业,群丐都躲开了,先生引以为憾。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3分)

  11.(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7分)

  ①是区区者,何难之有?吾侪愿尽力焉,沿途以行乞所得,供先生食。(4分)

  ②甫抵里闬,亲故之问寒温表庆贺者,肩摩踵接。(3分)

  (2)用分隔号(/)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3分)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选自《六韬•盈虚>)

  参考答案

  8.D

  9.C

  10. A

  (1)翻译

  ①这是区区小亊,有什么艰难?我们愿意为此尽力,用沿途乞讨得到的钱物,供给先生食用。

  ②刚到达乡里,亲戚朋友问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人很多,肩挨肩,脚跟脚。

  (2)断句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鰥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賦役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参考译文

  记丐侠

  来懋斋先生,家庭极为贫穷,但是为人性情慷慨有过人的节操。参加乡试后,登举人榜。打算赴京参加礼部的进士考试,然而没有盘缠。乡里习俗,按照旧例凡是有人临时缺少盘缠资金的,得召集七八个亲友,每个人向发起人各出一份,由发起人为每人立约签字,大家付给资金。事情完了在一个个还给大家,叫做“打会”。不久来懋斋先生说:“不如成个会来筹集资金。”于是奔走于亲朋故旧的门第好几天,才得到七八个人的认可。然而都是因为情面不能推辞的,勉强表面答应而心里老大不乐意。到了那一天,来懋斋先生黎明就起身,洒扫庭除,备好酒菜,恭候大家光临。谁知天到了傍晚,也没有一个亲朋好友的影子,来到他家里立约。

  这时有一群乞丐路过他家,看见先生家里摆列着杯盘,认为一定有喜事。于是都聚集在门外,争着想得到吃剩的饭菜。这时候,先生饥饿和愤恨交织,于是出门对这群乞丐说:“我在这里设席摆下酒宴,实在是因为礼部的考试时间近了,赴京没有盘缠,想借助请朋好友的集会大家来筹集资金,应燃眉之急。怎知亲朋好友都负约,今天都食言了,以致我的酒菜都成了摆设。即使如此,与其让鱼肉腐败,不如大家一块吃个痛快。大家来就座,我作为东道主,请大家开怀畅饮。”群丐进屋喝酒吃肉,饭饱,对先生说:“我们是小人,承蒙先生赏赐给酒食,这已经本来是非分之想了,我们今天想问一下,从这里到京师需要多少银两?”先生说:“只要使路上不挨饿,能顺顺当当抵达京师就行了。”群丐应声回答说:“这区区小事,有何难?我们愿意尽力资助先生,沿途用行乞得来的食物,供先生吃饭。”

  (一路上)旅馆的主人赞叹他们的行为对他们感到惊异的,都多送给他们食物。到了京师以后,群丐分头行乞,用行乞所得的钱财供给先生应试的费用。考试结束后,来懋斋先生果然中了礼部考试的进士。出京做某地的县令,按照惯例回乡省亲。群丐也敦促他回去。刚抵达乡里,亲朋故旧们前来嘘寒问暖表示庆贺的人,摩肩接踪。先生也是很平淡的看他们。然而过了几天将要去上任,群丐想跟着他到上任之地。先生担心有所不合适,又恐怕背弃前日的情分。正在踌躇的时候,有精明的人似乎早就窥察了先生的想法,就说:“先生做官,自己做自己的官,我们行乞,自己行乞。只要是能够尽犬马之劳的地方,我们愿意尽余生帮助你。至于其他生活方面的事情,绝对不敢玷辱先生,况且那也是我们自我玷辱啊。请不要再三考虑了,先生以为怎么样?”

  群丐随先生抵达任所之后,都到四方去行乞,只有在黄昏时分潜入官署问安罢了。先生也随时资助他们,然而他们往往不接受。当时县里多盗贼,群丐暗中侦探,因此能屡屡破获重要案件,等到办法赏银时,牌榜挂出几个月,最后也没有来认领的。而先生也因为政绩卓著闻名,有上级举荐升为郡守了。先生本来是书生,不耐烦于迎来送往的繁琐之事,又淡薄于功名利禄,于是用双亲年迈的理由请求还乡。辞官后,打算为群丐谋划点生存的生计,他们竟然都避开他走了。先生每每向他人说起,就唏嘘落泪,感到非常遗憾。然而,这样的乞丐,可以称得上是侠丐了。

  11.山东卷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輒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踰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賕,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譖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稍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与市中儿嬉敖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皆长跪以言 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及其所之既倦

  D.其见称如此 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

  ①輒能言诸生所诵

  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

  参考答案

  9. C

  10 .C

  11.B12.D

  13.(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住他,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有才能的人为僚属。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才替他做事,作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属于詹鼎的管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把詹鼎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借会众之时,责一驿丞不奉公,斩首示众。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一会儿就处理完许多公案。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藏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把詹鼎召至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的。”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任职未到期,有司衙门请求任命官职。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丞相像这样称赞他。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人们都乐于其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脏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我实在不知情啊。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余人。

  12.辽宁卷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敢勇隶兵籍。靖康初,金人大入,盗贼群起,立数有战功,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金人攻徐,王复拒守,命立督战,中六矢,战益厉。城始破,立巷战,夺门以出,金人击之死,夜半得微雨而苏,乃杀守者,阴结乡民为收复计。金人北还,立率残兵邀击,断其归路,夺舟船金帛以千计,军声复振。乃尽结乡民为兵,遂复徐州。

  时山东诸郡莽为盗区,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会金左昌围楚州急,通守贾敦诗欲以城降,宣抚使杜充命立将所部兵往赴之。且战且行,连七战胜而后能达楚。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既入城休士,而后拔镞。诏以立守楚州。明年正月,金人攻城,立命撤废屋,城下然火池,壮士持长矛以待。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金人选死士突入,又搏杀之,乃稍引退。五月,兀术北归,筑高台六合,以辎重假道于楚,立斩其使。兀术怒,乃设南北两屯,绝楚饷道。承、楚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贼张敌万①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始受围,菽麦野生,泽有凫茨可采,后皆尽,至屑榆皮食之。

  立遣人诣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欲遣张俊救之,俊不肯行。乃命刘光世督淮南诸镇救楚。高宗览立奏,叹曰:“立坚守孤城,虽古名将无以逾之。”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金知外救绝,围益急。九月,攻东城,立登磴道以观,飞炮中其首,左右驰救之,立曰:“我终不能为国殄贼矣。”言讫而绝,年三十有七。众巷哭。金人疑立诈死,不敢动。越旬余,城始陷。

  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入楚。为人木强,不知书,忠义出天性。善骑射,不喜声色财利,与士卒均廪给。每战擐②甲胄先登,有退却者,捽而斩之。仇视金人,言之必嚼齿而怒,所俘获磔以示众。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金人不敢斥其名。

  讣闻,辍朝,谥忠烈。

  (节选自《宋史·赵立传》)

  [注]①张敌万:盗贼首领。②擐(huàn):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中六失,战益厉 厉:激烈。

  B:立事残兵邀击 邀:阻截。

  C:立介居其间,威名流闻 流:传布。

  D:忠义之声远近皆倾下之 倾:钦佩。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赵立“敢勇”的一组是

  ①城始破,立巷战

  ②两颊中流矢,不能言,以手指麾

  ③金人登城,钩取投火中

  ④立斩其使

  ⑤立家先残于徐,以单骑人楚

  ⑥每战捂甲胄先登 (本题分数:3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分数:3分)

  A:赵立军事才能突出。在徐州保卫战中,他临危受命,抗击金军;绝地血战后及时整合乡民和残部的力量,击溃撤退中的敌军,收复徐州。

  B:赵立为人正直,治军严明。在孤守楚州期间,虽然被金军重重围困,粮草、野菜全部吃光,但他和部下宁愿吃磨碎的榆树皮,也不扰民。

  C:赵立屡建战功,威名显赫。皇帝看到他的奏章后,为他坚守孤城而感叹,认为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无法超越他。金人甚至不敢直呼其名。

  D:赵立一生都怀有忠义报国之心。他痛恨金人,临终前还为自己不能继续为国杀敌而悲愤叹息。对于他的忠义,朝廷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贼张敌万窟穴其间,立绝不与通,故楚粮道愈梗。 (本题分数:5分)

  (2)以书趣光世会兵者五,光世讫不行。 (本题分数:5分)

  参考答案

  4.(3分)A

  5.(3分)A

  6.(3分)B

  7.(10分)

  (1)(5分)盗贼张敌万在这中间建造巢穴,赵立坚决不跟他往来,所以楚州运粮的道路更加堵塞。

  (2)(5分)五次用书信催促(刘)光世聚集军队,光世最终没有执行。

  参考译文:

  赵立,徐州张益村人。以果敢英勇附属军籍。

  靖康初,金人大举侵入,盗贼群起,赵立多次立有战功,被任为武卫都虞候。建炎三年(1129),金人进攻徐州,王复拒守,命令赵立督战,赵立身中五箭,战斗更加勇敢。王复认为他勇气雄壮,用卮杯斟酒挥涕犒劳他。州城陷落,王复与他的家人都死,只有儿子王佾早先离开。徐州教授郑褒也痛骂敌人而死,州城开始被攻破时,赵立展开巷战,夺门而出。金人把他击昏,夜半时得细雨而苏醒,于是杀死看守,进城寻找王复的尸体,恸哭哀痛亲手把王复埋葬。暗地组织乡民做收复州城的计划。金人北归,赵立率领残兵截击金人,切断金人的归路,夺取船只黄金布帛数以千计,再振军声。于是组织乡民全部为兵,终于收复徐州。朝廷下诏授予赵立忠翊郎、权知徐州事。赵立奏请替王复建立祀庙,每遇到过年以及出师,必定率领大家哭泣祈祷说:“您为朝廷而死,一定能够暗中保佑它的遗民。”齐地的人民听说后心悦诚服而归附于他。

  当时山东各州郡广大地区成为盗贼出没的地方,赵立介居其间,威名流传。累迁官右武大夫、忠州刺史。适逢金国左昌加紧围困楚州,通守贾敦诗打算以城投降,宣抚使杜充命令赵立率领所部军队前往赴援。赵立一边战斗一边前进,连胜七战然后才到达楚州。赵立两颊被流矢射中,不能讲话,用手指挥,不久入城休整士兵,然后才拔掉箭头。下诏以赵立守楚州。第二年正月,金人攻打楚州城,赵立命令撤回废弃的房子,在城下点燃火池,壮士手持长矛严阵以待。金人登上城楼,钩取金人投入火中。金人挑选敢死队突入,又捕捉杀掉,金人才稍稍引退。五月,兀..北归,在六合修筑高台,以辎重器物借道于楚州,赵立斩杀金人使臣。兀..愤怒,于是设立南北两屯,断绝楚州兵饷来路,赵立领兵出战,大破兀..。

  恰逢朝廷分镇,以赵立为徐州观察使、泗州涟水军镇抚使兼知楚州。赵立一天拥着六匹马出城,大喊说:“我是镇抚使,可以来接战。”有两个骑兵将要偷袭他的背部,赵立奋起二矛刺杀,两人都掉到地上,赵立夺取两匹马而归。金兵几十人在他后面追赶,赵立瞪圆眼睛大喊,人马都惊退。第二天,金人排列成三队邀战,赵立以三阵应付,金人用几百铁骑兵横地分割其阵式而包围宋兵,赵立奋身突围,拿着棍棒左右大叫,金人落马者不知其数。承州、楚州之间有樊梁、新开、白马三湖,盗贼张敌万在其间聚集人马,赵立决不与他来往,因此粮道更加阻塞。开始被围困时,豆麦野生,湖泽地有野鸭、蒺藜可以采食,后来都光了,以致把榆树皮研成碎末吃。

  承州已经陷落,楚州形势更加孤危,赵立派人前往朝廷告急。签书枢密院事赵鼎打算派遣张俊去救援,张俊不肯去。赵鼎说“:江东刚刚建立,全凭藉两淮,失去楚州则大事去了。如果张俊害怕去,我愿意与他一起前往。”张俊又极力推辞,于是命令刘光世督视淮南各镇援救楚州。东海李彦光最先率兵到达淮河,被金人扼制不得前进;高邮薛庆到达扬州,转战被金人捉住而死;刘光世部将王德到达承州,部下不听命令;扬州郭仲威在天长按兵不动,暗怀观望之心;只有海陵岳飞仅仅能够为援,然而寡不敌众。高宗看了赵立的奏章,叹气说:“赵立坚守孤城,即使是古代名将也不能超过他。”赵立五次写信急趋刘光世合兵,刘光世竟不行动。金国知道楚州外援断绝,更加加紧围攻。九月,攻打东城,赵立招募壮士焚烧金人的云梯,火势立即反向,赵立叹说:“难道是上天不助顺风吗?”有一天风转向,焚烧了一架梯子,赵立很高兴,登上石级来观战,飞炮击中他的脑壳,左右之人急忙救他,赵立说“:我终不能为国家消灭贼人了。”讲完话而气绝,年三十七岁。众人在里巷里相聚号哭。以参谋官程括摄镇抚使守城。金人怀疑赵立假装死,不敢轻动。过了十多天,州城才陷落。起初,朝廷听说楚州缺乏食物,给予万石粟米,命令两浙转运使李承造从海路先送达三千石,没有发运而楚州失守了。

  赵立家先是在徐州被残害,他单骑一人进入楚州。他为人性直刚强,不识字,忠义出于天性。善长骑马射箭,不喜欢歌舞女色钱财,与士兵均分官府发给的粮米。每次战斗穿上铠甲和头盔捷足先登,有退却的人,他大喊追逐到,揪住斩首。刚入城,汇合徐、楚州军队不满万人,二州人不能互相亲善,赵立善于安抚驾驭,没有人敢以个人的感情裂痕为私。他仇视金人,说到金人必咬牙嚼齿而愤怒,所俘获金人分尸以示众人,未曾向行在献上所割下敌人的左耳以请功。刘豫派赵立的故旧带着书信约他投降,赵立不打开信,用油布捆束在市区中焚烧。而且说“:我了解这个奸贼,一定要灭掉刘豫才停止。”由于这样忠义的声名,远近都钦佩他,金人不敢斥责他的名字。围城已经很久,众人愈加困乏,赵立晚上烧香望着东南方向下拜,而且哭泣说:“誓死守城,不敢辜负国家。”命令大家击鼓,说:“援兵到,听见我鼓声就会应和。”像这样几个月,终于没有到来的援兵。赵立曾告诫士兵,不幸城被攻破,必须巷战决一死战。等到陷落,大家都像他所说的那样做了。

  自从金人进犯中国,所攻克的城池都是因虚张声势胁迫投降,只有太原坚守超过二年,濮州城被攻破,杀伤大体相当,都为金人所忌惮。然而赵立的威名以及战斗次数之多,都出此之上。朝廷发讣告,中止上朝,赠赵立奉国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以他的子孙十人为官,谥号“忠烈”。第二年,金人退走,在矮墙下面得到赵立的尸体,面颊骨上的箭孔还保存着。朝廷命令官府替他办丧事,以后为他立祠,名叫显忠。

  13.四川卷

  王筠字元礼,一字叫德柔,琅邪临沂人。筠幼警寤,七岁能属文。年十六,为《芍药赋》,甚美。及长,清静好学,与从兄泰齐名。陈郡谢览,览弟举,亦有重誉,时人为之语曰:“谢有览、举,王有养、炬。 ”炬是泰,养即筠,并小字也。

  起家中军临川王行参军,迁太子舍人,除尚书殿中郎。王氏过江以来,未有居郎署者,或劝逡巡不就,筠曰:“陆平远东南之秀,王文度独步江东,吾得比踪昔人,何所多恨。”乃欣然就职。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筠为文能压强韵,每公宴并作,辞必妍美。约常从容启高祖曰:“晚来名家,唯见王筠独步。”

  昭明太子爱文学士,常与筠及刘孝绰、陆倕、到洽、殷芸等游宴玄圃,太子独执筠袖抚孝绰肩而言曰:“所谓左把浮丘袖,右拍洪崖肩。”其见重如此。

  普通元年,以母忧去职。筠有孝性,毁瘠过礼,服阕后,疾废久之。中大通二年,迁司徒左长史。三年,昭明太子薨,敕为哀策文,复见嗟赏。

  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其自序曰:“余少好书,老而弥笃。虽偶见瞥观,皆即疏记,后重省览,欢兴弥深,习与性成,不觉笔倦。自年十三四,齐建武二年乙亥至梁大同六年,四十六载矣。幼年读《五经》,皆七八十遍。爱《左氏春秋》,吟讽常为口实。广略去取,凡三过五抄。馀经及《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并再抄。子史诸集皆一遍。未尝倩人假手,并躬自抄录。大小百馀卷。不足传之好事,盖以备遗忘而已。”又与诸儿书论家世集云:“史传称安平崔氏及汝南应氏,并累世有文才,所以范蔚宗云崔氏‘世擅雕龙’。然不过父子两三世耳;非有七叶之中,名德重光,爵位相继,人人有集,如吾门世者也。沈少傅约语人云:‘吾少好百家之言,身为四代之史,自开辟已来,未有爵位蝉联,文才相继,如王氏之盛者也。’汝等仰观堂构,思各努力。”

  (节选自《梁书·王筠传》)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未有居郎署者 居:任职

  B.以母忧去职 忧:忧虑

  C.老而弥笃 笃:执着

  D.身为四代之史 身:亲自

  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时人为之语曰 吾羞,不忍为之下

  B.乃欣然就职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

  C.其见重如此 其翼若垂天之云

  D.不足传之好事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10.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尚书令沈约,当世辞宗,每见筠文,咨嗟吟咏,以为不逮也。

  ⑵筠性弘厚,不以艺能高人,而少擅才名,与刘孝绰见重当世。

  11.第Ⅰ卷文言文中,王筠是怎样学习的?请简要概括。(5分)

  12.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断句。(限画9处)(4分)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选自《史记·太史公自序》)

  参考答案

  8.B。(“忧”在文中的意思是“丁忧”,即遭遇直系亲属去世(包括父母和祖父母)。

  9.B。(A项前句表示行为动作的替代,可译为“替,给”;后句用作动词,译为“成为”。B项都是连词,“于是,就”。C项前句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译为“他”;后句用在名词前,表领属,译为“它的”。D项用作代词,代指王筠的作品集;后句用作结构助词,可作定语标志,译为“的”。)

  10.(1)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

  (2)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

  11.终身好学;勤学苦学;执着专一;温故知新;博观慎取。

  12. 周室既衰/诸侯恣行/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见其文辞/为天下制仪法/垂六艺之统纪于后世/作孔子世家第十七

  【译文】周王室已经衰微,天下诸侯任意横行霸道。孔仲尼为礼崩乐坏而哀伤,于是追述先贤整理前圣经典学说,以求重建王道之术,匡救混乱之世以返回正道。(我)阅读过他的著作,(他)是要替天下订立礼法制度,留传“六艺”的统绪纲纪垂范后世。(我因此)作了《孔子世家》第十七。

  参考译文

  王筠字元礼,又字德柔,山东琅玡临沂人。王筠小时候就机警敏悟,七岁就能写文章了。十六岁时,创作了《芍药赋》,十分优美。等长大了,喜欢清静热爱学习,与堂兄王泰齐名。当时陈郡有个谢览,谢览有个弟弟叫谢举,也都有很好的声誉,当时的人们给他们编赞语(或童谣)说:“谢有览、举,王有养、炬。”“炬”是王泰,“养”是王筠,都是他们的小名。

  (王筠)起初任职是中军临川王行的参谋,后调任太子舍人,又升任尚书殿中郎。琅玡王氏渡过长江(指东晋建国)以来,就没有在郎署任职的人,有人劝(王筠)先观望不要出任,王筠说:“陆机(曾历任平原内史)可以说是东南俊秀,王坦之(字文度,东晋名臣)更是独步江东,我得以与这些前辈并驾齐驱,哪里会有遗憾。”于是兴高采烈地去上任。尚书令沈约,是当时的文坛宗师,每当看到王筠的文章,赞叹吟诵玩味,认为(自己)赶不上(王筠)。王筠作文章(当时主要指赋)能押险韵(生僻少用的韵),每次官宴上一起作赋,(王筠的作品)文辞必定最具鲜妍美妙。沈约常常很平静地启奏高祖(梁高祖武帝萧衍)说:“近年来晚辈中的名家,只见王筠独步文坛了。”

  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昭明文选》)喜爱文人雅士,常常与王筠、刘孝绰、陆倕(chuí)、到洽、殷芸等在玄圃(建康宫中名园,时作讲经之所)吃喝游乐,太子独独牵着王筠的手抚揽着刘孝绰的肩膀跟他们说:“这正所谓左手拉着浮丘的袖子,右手拍着洪崖(与浮丘、安期生并举为仙人的代称)的肩膀啊”。他被(太子)看重竟到了这样的地步。

  普通元年(梁武帝萧衍年号,值520年),(王筠)因为母亲去世要守丧而离职。王筠很有孝顺的天性,为守丧自我毁伤超过了礼制规定的程度,服丧期满后,还因为就此患上的疾病在家休养了很久。中大通二年(梁武帝年号,值530年),调任司徒左长史,中大通三年,昭明太子去世,皇帝命令(王筠)写一篇哀策文(祭文),(这篇文章)又再次令(皇帝或大家)叹服点赞欣赏。

  王筠天性宽弘敦厚,不因有技艺才能而自视高人一等,而且年轻时就有才华名望,在当时和刘孝绰一起被(世人)看重。他在自己的序文中说:“我小时候就喜好书,老来越加执着。即使是偶然看见的或暂时翻看的,都会马上做好标注笔记,后面重新认真思考阅读,欢欣的兴致会越加深浓,渐渐地形成习惯并且性格养成,写文章也就不会觉得笔力不够。从十三四岁起,即前朝齐建武二年(齐明帝萧鸾年号,值495年)乙亥年,到梁大同六年(武帝年号,值541年),已四十六年了。儿时读《五经》,都是七八十遍。喜欢《左氏春秋》,吟咏背诵常常用来充实口头表达,‘广略去取’(魏晋时期流行的“手抄口诵”读书方法,边读边诵,专拣需记诵的部分,遇虚词及不当处还时有改易)隔三岔五地抄写。”其馀读过的经典比如《周官》《仪礼》《国语》《尔雅》《山海经》《本草》(《神农本草经》)等都会抄上两遍。诸子、史籍等各种文集都抄一遍。从未请人或借用他人之手,一律亲身自己抄录,大大小小一百多卷。不足以让它流传出去于世有益,只不过用来防备遗忘罢了。”又在写给各个儿辈述论家道世系的书信集中说:“史书上称道安平(今河北安平)崔氏家族和汝南(今属河南驻马店)应氏家族,说他们都世世代代出有才华的文士,所以范蔚宗称汝南崔氏是‘世擅雕龙’(世世代代擅长写文章辞赋,可联想《文心雕龙》)。然而延续不过父子两三代罢了;不是能在七代之中,名望盛德光辉相承,家族爵位世代相继,人人作文成集传于后世,像我们王氏家门这样的。沈少傅沈约给人们说:‘我小时候就喜好诸子及百家的言论,亲自担任过四代皇帝的史官,自从开天辟地以来,从来没有爵位世世继承,文章才华代代相传,能像王氏家族这么繁盛的。’你们好好恭敬地考察人家的家道门风,想想各自该怎么努力吧。”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流传至今的书面语,凝结了数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编及参考答案 10.重庆卷 记丐侠 来懋斋先生者,家况奇贫,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已经不单纯是一道测试题目,而是有了更多载道、传承文化的责任。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汇总,仅供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集锦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集锦

    早在科举时代,文言文试题就已经初具雏形。而在现代高考中,文言文试题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方法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方法

    高考文言文作为高考语文的重中之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方法,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解题方法 一

  • 高考语文作文写文注意事项
    高考语文作文写文注意事项

    高考语文作文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语文作文写文注意事项,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语文作文写文注意事项(一

17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