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时间: 刘惠25 分享

  新课标下文言文阅读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仅供大家参考!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1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家惟吴氏最豪贵,舍其家,生鼎。鼎生六七年,不与市中儿嬉敖,独喜游学馆,听人读书,归,輒能言诸生所诵。吴氏爱之,谓其父令儿读书。鼎欣然,其父独不肯,骂曰:“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然鼎每自课习,夜坐饼灶下,诵不休。其父见其志不可夺,遣之读书。踰年,尽通其师所能,师辞之。时吴氏家延师儒,鼎就吴氏亦子育之,使学。未数年,吴氏子无能与鼎谈者。其师去,鼎遂为吴氏诸子师。

  元末方国珍起海上,不能制,以重位授之。国珍开府[注]庆元,求士为己用。国珍闻鼎有才,以计擒之。鼎为所获,无奈,因为之尽力,为其府都事,有廉名。国珍弟平章事,有人犯法,属鼎治,鼎论如法。平章之妻受賕,请于鼎。持不可,曰:“今方氏欲举大谋,当用天下贤士,一心守法,曷使妇人得预事乎?”不许。妻怒,譖之,系鼎狱,半载乃释。

  复起,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地相错,军吏贵臣甚众,以鼎儒生,不习边事,稍违约。鼎会众于庭,引一驿丞,责以不奉公,斩之。在庭者皆股栗,膝行请罪,膝屈久不能起,乃罢。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皆长跪以言,不敢举目视其面。鼎临事有才,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至正末,我兵临庆元城下,国珍惧,乘楼船遁于海。上怒,欲举兵诛之。莫为计,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更以国珍为右丞,鼎亦召至京师。

  时河南行省缺郎中,吏部请命鼎为之。丞相曰:“吾同事,以鼎才不可使也。”待半岁,除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僚。未完,有司请除吏。丞相曰:“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其见称如此。鼎在刑部,一以宽仁行法,威声不起,而人皆乐其不苛刻。会大都督府受赂,除军吏。事发,诬鼎有赃。御史覆鼎,鼎言在留守时所养孤甥来省,恐有之,鼎诚不知。御史曰:“法贵杀有名。”卒诛鼎,与百余人皆死。

  (选自《逊志斋集》,有删改)

  [注]开府:古代指高级官员成立府署,设置僚属。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舍县之大家 舍:寄居

  B.其父见其志不可夺 夺:改变

  C.时吴氏家延师儒 延:迎接

  D.属鼎治,鼎论如法 属:交付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不与市中儿嬉敖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

  B.皆长跪以言 具告以事

  C.后虽元帅、万夫长有所陈说 及其所之既倦

  D.其见称如此 其皆出于此乎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体现詹鼎才能出众的一组是

  ①輒能言诸生所诵

  ②夜坐饼灶下,诵不休

  ③为其府都事,有廉名

  ④简牍满前,须臾而决

  ⑤鼎为草表谢,辞甚恭而辩

  ⑥刑部有詹鼎在,胜百辈。

  A.①②⑤ B. ①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12.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詹鼎出身微贱,从小酷爱学习,开始遭到父亲的反对,但苦学不辍,使父亲的态度发生改变,又得到与吴氏诸子一同从师的机会,后来成为吴氏诸子的老师。

  B.詹鼎被方国珍用计擒获,不得已做了方国珍府都事。平章之妻受贿替人求情,詹鼎坚持秉公执法,后遭平章妻诬陷,身陷牢狱,半年后才被释放。

  C.詹鼎在上虞时,军吏贵臣认为他不熟悉边防事务,多次违反纪律。为整肃纪律,詹鼎以不奉公的罪名杀了一名驿丞,使部属人人畏惧,从而树立了权威。

  D.詹鼎曾任上虞制、河南行省郎中、留守都卫经历、刑部郎中、刑部佐僚等职。他在刑部任职时,适逢大都督府受贿案败露,被人诬陷贪赃,后被处死。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吾故市人家,生子而能业,吾业不废足矣,奈何从儒生游也?(5分)

  (2)上读表,曰:“孰谓方氏无人哉?是可以活其命矣。”乃赦之,不问。(5分)

  参考答案

  9. C

  10 .C

  11.B12.D

  13.(1)我们本是商人之家,生养儿子能够继承我的手艺,我的手艺不废弃就行了,(你)怎么能跟读书人交往呢?

  (2)皇帝读了奏表,说:“谁说方国珍没有人才呢?这就可以让他活命了。”于是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罪。

  参考译文

  詹鼎,字国器。台湾宁海人。他的家族向来贫穷,父亲在街市卖饼为业,租本县有钱人家的屋子居住。有钱人家中只有吴氏最富裕显贵,租住在吴氏家时,生了詹鼎。詹鼎六七岁时,不喜欢与街市儿童嬉戏游玩,唯独喜爱上学馆听人读书,回家后就能说出学生们所诵的内容。吴氏爱其聪敏,劝詹鼎的父亲让詹鼎读书,詹鼎非常高兴,但他的父亲不答应,骂道:“我们本来就是做小生意的人,生了儿子就能够从事这行职业,我的职业不会后继无人就足够了,为什么要跟着读书人呢?”,然而詹鼎每节课都认真学习,夜晚常在饼灶之下捧书诵读不止。他的父亲为之感动,遂让他入学读书。一年之后,把他老师所能教的都学会了,老师告辞离开了。当时吴氏聘请了儒学老师教授他的孩子,詹鼎就从学于吴家,吴氏同样把他和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让他学习。没过几年,吴氏子弟无人能及詹鼎。他们的师辞别离开了,于是詹鼎被聘请为吴氏孩子们的老师。

  元末,方国珍起兵海上,朝廷不能制住他,于是授予他高官。方国珍在庆元成立府署,选置有才能的人为僚属。方国珍听说詹鼎有才能,用计谋扣留了他。詹鼎被抓住后,没有办法,因为这样才替他做事,作了庆元府都事,以廉洁出名。方国珍任平章事的时候,有人违反法律,属于詹鼎的管理,詹鼎按法论罪。平章事的妻子受贿,向詹鼎求情,詹鼎坚持不同意,说:“现在方国珍想要做大事,应该用天下贤能的人,应该完全遵守法令,怎么能让妇人干预呢”。平章事之妻非常恼怒,诬告他,把詹鼎下狱,半年后才释放。

  詹鼎又被重新作用,任命为上虞制。上虞与伪吴王张士诚所占地相互交错,军吏贵臣很多,认为詹鼎是一介书生,不懂得军旅事情,多次违反约定。詹鼎借会众之时,责一驿丞不奉公,斩首示众。在庭内的人都吓得发抖,跪着上前请罪,至到跪得无法站起来,詹鼎才罢休。后来即使是元帅、万夫长有事禀报,都是跪着说话,不敢抬头看着詹鼎的脸。詹鼎处理事情很有才能,一会儿就处理完许多公案。

  元至正末年,我军(朱元璋的队伍)兵临庆元城下。方国珍万分恐惧,乘船藏到海上去了。皇上大怒,想要派水兵诛杀他。(方国珍)走投无路,詹鼎代方国珍草拟了上表,他的言辞谦卑恭敬,软中有硬。皇上浏览表后叹道:“谁说方氏手下没有能人啊,凭借这样的人他可以活命了。”就赦免了方国珍,不再问他的罪。并且还任命詹鼎为右丞。把詹鼎召至京师。

  当时河南行省郎中一职空缺,吏部请求任命詹鼎担任这一职务。丞相说:“我们一起共事吧,以詹鼎这样的才能,不应该外派的。”待职半年后,任命为留守都卫经历,改刑部郎中、刑部佐寮。任职未到期,有司衙门请求任命官职。丞相说:“刑部有詹鼎在,胜过许多人。”丞相像这样称赞他。詹鼎在刑部,执行法令一向宽大仁厚,没有威名,人们都乐于其不苛刻。碰到大都督府受贿任命官吏。事情败露,诬陷詹鼎收受了脏款。御史审问詹鼎,詹鼎说在留守时他所收养的外甥来行省时,可能有受贿的事,我实在不知情啊。御史说:“执行法令贵在杀有名气的人。”最终处死了詹鼎等一百余人。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2

  吴德基传

  [明]宋濂

  吴德基者,名履,婺之兰溪人也。有司举于朝,为南康丞。南康俗悍,其民以为丞儒者也,易之,德基自如,数月皆周知其情伪,有所发擿,一县惊伏。德基乃更以宽化之。民有诉,召使前与语,弗加咄叱;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

  县令周以中初至,召民转输至郡不得,躬至乡召之。一民逸去,命卒笞之,不肯伏,走入山,骂令曰:“官当在县,何以至此为?”令怒,吏卒因以语动令,欲诬一乡民图贿利,获六七人下狱,扁钥甚严。德基计民无罪,自出巡狱,叱卒释之。卒以他辞解。德基槌碎狱门遣之,曰:“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乃往告令,令怒,曰:“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德基曰:“犯使君者一匹夫尔,其乡人何罪?且法乃天子法,岂使君解怒具乎?”令意惭,乃已。

  入朝,擢知莱之潍州事。民畜官驴四十匹,莱守核其孳息状,与藉不合,曰:“驴当岁产驹,今几岁宜得几驹,乃何少也?”欲责欺罔罪而征其偿,诸县皆已勒民买驴,德基独戒民勿偿。守怒,问德基:“潍不偿驴,何辞也?”德基曰:“民实不欺妄,乌可责其偿?国家富极海内,为吏老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守语塞。德基因画不便者数事,守不敢复言,并诸县已偿者皆罢之。山东民愿以羊牛代秋税者,官从其言。德基与民计,羊牛后有死齋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他县牛羊送陕西,民驱走二千里,皆破家,鄄以潍独完,令役千人部送邻县牛,德基列其不可,曰:“有牛家送牛,虽劳不敢怨,使人代之,脱道中牛死,谁当代偿耶?”力争不奉命。

  德基为吏,不求成名,以爱民为先,民感之,居潍二年,召还,潍民遮门抱其足泣拜,曰:“自得吾父,潍民肤无笞瘢。今舍我去,愿得只履事之,以慰我思!”

  德基至京师,遂謝事归。濂为德基交甚狎,时亦致仕将归,呼德基谓曰:“若愿受长者教乎?”德基曰:“唯,何以命之?”廉曰:“慎毋出户,绝世吏勿与交。”德基至家,如廉戒,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选自《宋学士全集》,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无罪,还告父兄无恐 若:你们

  B.脱道中牛死 脱:逃离

  C.愿得只履事之 事:供奉

  D.君子多其能受善言云 多:称赞

  10.下列各组语句全都表现吴德基“爱民”的一组是(3分)

  ①德基自如

  ②民有诉,召使前与语

  ③德基独戒民勿偿

  ④不如纳粟便,独收民粟

  ⑤潍民肤无笞瘢

  ⑥德基至家,如濂戒

  A.①②⑤ B.①③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县令周以中征调乡民不成,反遭乡民斥骂,便施以刑罚,并罪及无辜,吴德基劝他不要滥用国法泄愤。

  B.在吴德基看来,百姓未隐瞒官驴的繁殖数量,而莱守强令百姓偿驴,不合情理,违背了为吏之道。

  C.县令役使千人代送邻县牛,吴德基认为其命不可从,因为牛正在送途中折损,会没有人代为赔偿。

  D.作者与吴德基关系亲密,辞去官职的时间相近,作者所言“慎毋出户”等,提现了对朋友的关爱。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民或援丞裾相尔汝,弗责也。(3分)

  (2)民无道,众辱我,君乃释之,何轻我至是耶?(3分)

  (3)为吏者宜宣布德泽,为民除疾苦,宁少数匹驴耶?(3分)

  参考答案

  9.B

  10.C

  11.C

  12.(1)有的乡民拉着吴德基(南康丞)的衣襟与他你我相称,他也不斥责。

  (2)百姓不懂道理,当众羞辱我,你却放了他们,为什么(怎么能)轻视我到这种地步?

  (3)当官的人应该广施恩德,泽被百姓,替百姓解除疾苦,难道应该在意少了几匹驴吗?

  参考译文

  吴德基传

  昊德基,名履,是婺州兰溪人官吏向朝廷推荐他,他担任南康县丞、 南康民俗强一浮,那里的百姓认为县丞是个书生,就轻视他,吴德基依然如故。几个月后吴德基全面了解了南康的弊病,有所揭发,仝县的人都吃惊

  叹服 昊德基于是更加用宽容来感化他们、百姓有诉讼,(吴德基)召唤他们到跟前与之交谈,不加以呵责.老百姓有人拉着昊德基的衣襟,以你我相称,(吴德基)也不责怪。

  县令周以中刚到任,征调百姓运送物资到郡里,没征调成功,周以中就亲自到每里征调百姓,有一个百姓逃走,周以中让衙役鞭打他i那个百姓不肯屈服,逃到山里,骂县令说:“县官应当在县里,为什么到这里呢?”县令很生气,吏卒趁机用言语鼓动县令,要诬告一个乡里的百姓图谋财物,抓了六七人关进监狱,关押很严密,吴德基考察百姓没有罪,景自到监狱查看,呵斥狱卒释放他们,狱卒用其他话辩解吴德基用大槌打碎狱门让他们走,说:“你们没有罪,回去告诉乡亲父老不要害怕,”(然后)才去报告县令,县令很愤怒,说:“老百姓不讲道理,当众侮辱我,你意然释放了他们,为什么轻视我到这般地步呢‘?”德基说:“',犯大人的只是一个百姓,他的同乡有什么罪呢?况且法令是天子的法令,难道是大人解怒的工具吗?”县令心中羞愧,这件事才停息。

  入朝拜见天子,吴德基被提拔为莱州府潍州知州 有百姓饲养官府的四十匹驴,莱州太守核查驴繁殖的情况,与记录不符合,说:“驴应当一年严一匹驴驹,现在几年应该右几匹,为什么竟然少了呢?”准备惩罚他的欺骗罪,征收他的赔偿各县都已经强令百姓买驴,只有吴德基告诉百姓不用赔偿太守很生气,问吴德基:“潍州不赔偿驴,有什么说法?”德基说:—百姓确实没有欺骗,怎么可以要求他们赔偿呢?阎家富甲天下,做官的人应当宣扬传布恩德,为老百姓解除困苦,(国家)难道还缺少几头驴吗.”太守说不出活。德基就指出不适宜的几方面,太守不敢再说,各县已经赔偿的也都免除了,山东百姓有愿意用羊牛代替秋税的,’声府听从他们的请求昊德基替百姓考虑,羊牛以后有瘦弱死亡的担忧,不如缴纳粟米方便,只收百姓的粟米其他县的牛羊送到陕西,百姓驱赶行走二千里,都耗尽家产郡里因为潍州独自保全,命令潍州派千人押送邻县的牛,吴德基罗列不可以这样做的原因,说:“有牛的人家送牛,即使劳苦也不敢埋怨,让别人代替他们,假如路上牛死了,谁来替他们偿还呢?”竭力争辩不接受命令吴德基做官,不追求成望和名气,把爱护百姓放在第一位,百姓很感激他在潍州两年,吴德基被召回朝廷潍州百姓堵着门抱着他的脚哭着跪拜,说:“自从得到我们的父母官,潍州百姓身上没有鞭打的伤痕现在丢下我们离开,希望能留一只鞋给我们供奉,来抚慰我们的思念!”

  吴德基来到京城,就辞职回家我和德展交往很案密,当时也退休将要回家,喊住德基对他说:“你愿意接受长荇的教诲吗?”德基说:“好啊,您有什么嘱咐呢‘?”我说:“千万不要出门,不要和断绝禄位的世家官吏交往”吴德基回到家里,遵从我的告诫,君子称赞他能接受善意的言辞。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3

  刘敞,字原父,临江新喻人。举庆历进士,廷试第一。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 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通判蔡州,直集贤院,判尚书考功。

  奉使契丹,素习知山川道径,契丹导之行,自古北口至柳河,回屈殆千里,欲夸示险远。敞质译人曰:“自松亭趋柳河,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译相顾骇愧曰:“实然。但通好以来,置驿如是,不敢变也。”顺州山中有异兽,如马而食虎豹,契丹不能识,问敞。敞曰:“此所谓驳也。”为说其音声形状,且诵《山海经》、《管子》书晓之,契丹益叹服。使还,求知扬州。

  扬之雷塘,汉雷陂也,旧为民田。其后官取潴①水而不偿以它田,主皆失业。然塘亦破决不可漕,州复用为田。敞据唐旧券,悉用还民,发运使争之,敞卒以予民。天长县鞫王甲杀人,既具狱,敞见而察其冤,甲畏吏,不敢自直。敞以委户曹杜诱,诱不能有所平反,而傅致②益牢。将论囚,敞曰:“冤也。”亲按问之。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相传以为神明。

  敞以识论与众忤,求知永兴军,拜翰林侍读学士。大姓范伟为奸利,冒同姓户籍五十年,持府县短长,数犯法。敞穷治其事,伟伏罪。未及受刑,敞召还,判三班院,伟即变前狱,至 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 以讽谏。时两宫方有小人间言,谏者或讦而过直。敞进读《史记》,至尧授舜以天下,拱而言曰:“舜至侧微也,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帝竦体改容,知其以义理讽也。皇太后闻之,亦大喜。

  积苦眩瞀,屡予告。帝固重其才,每燕见他学士,必问敞安否;帝食新橙,命赐之。疾少间,复求外,以为汝州,旋改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卒,年五十。

  (选自《宋史•刘敞传》,有删节)

  【注】①潴:蓄积。②傅致:罗织。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素习知山川道径 素:向来

  B.将论囚 论:讨论

  C.持府县短长 持:挟制

  D.卒之付御史决 决:判决

  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编排官王尧臣,其内兄也,口亲嫌自列,乃以为第二

  ②伟即变前狱,至口四五,卒之付御史决

  ③敞侍英宗讲读,每指事据经,口以讽谏

  A.①且②则③所 B.①以②于③因

  C.①且②则③因 D.①以②于③所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B 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C.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D.尧禅之以位/天地享之/百姓戴之/非有他道/惟孝友之/德光于上下耳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参考答案

  5.B

  6.B

  7.C

  8.D

  9.(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本来就有很容易的大路可走,用不了几天就可以到达中京,为什么要取道这条路呢?

  ②王甲知道刘敞能为自己主持公平正义,才敢告发,杀人的凶手就是富人陈氏。

  (2)1、对道路了解;2、认识怪兽,3、模拟怪兽声音,4、熟记古书

  参考译文

  宋史•刘敞传

  刘敞,字原父。庆历年间进士,廷试时得了第一名。编排官王尧臣,是他的内兄(妻子的哥哥),为避嫌疑就将刘敞列为第二名。(刘敞进士及第之后)任蔡州通判,一直升到集贤院学试,考功员外郎。

  (有一次)刘敞奉命出使契丹,他向来熟悉山川道路,契丹向导给他引路,从古北口到柳河,弯弯曲曲走了近千里,想要夸耀契丹的险峻遥远。刘敞质问翻译说:“从松亭赶到柳河,路途短而且容易走,用不了几天就可抵达中京,为什么要走这条旧道?”译人向导相互看着,又惊又愧的说:“确实如此,但是通好以来,设置的驿道就是这样的,不敢擅自改变。”顺州山地中有一种奇异的野兽,长得像马却能捕食虎豹,契丹人不能识别它,问刘敞。刘敞回答说:“这就是传说中的。”并说明它的声音形状,并且背诵《山海经》和《管子》中的描述晓谕他们,契丹更加佩服他。出使回朝,请求出任扬州知州。

  扬州的雷塘,即是汉代称雷陂(的地方),以前是民田。后来官府用来蓄水而不用其它地方的田来补偿,许多农民没有田耕而失业。然而雷塘已经决口破败不能再蓄水漕运了,州府决定重新开垦为农田。刘敞根据唐代的旧田契,全部发还给农民,发运使为此争论不同意,刘敞最终还是把田地还给了农民。天长县审问王甲杀人一案,随后定案,刘敞看案卷觉得有怨情,王甲害怕狱吏,不敢为自己申辩。刘敞将此案交付户曹杜诱,杜诱不能查实平反,而强加的罪名更加牢固。将要批决定罪,刘敞说:“此案冤枉。”并亲自审问王甲。王甲得知能为自己伸冤,才敢以实相告,原来杀人的是富人陈氏。此事(在民间)传开,都认为刘敞神明。

  刘敞因为议论政事与众人相违背,请求任永兴军知军,授为翰林侍读学士。大户人家范伟以奸诈手段获取利益,贪污同姓各户的赋税五十年,挟制官府,几次犯法。刘敞极力惩治范伟的罪行,范伟伏罪。还未给范伟施刑,刘敞被召回朝廷,判三班院,范伟马上推翻前案,过四五次,最终将他交御史判决。

  刘敞侍奉英宗讲读,每次讲解造字时引经据典,用委婉的言词进谏。当时两宫正有小人挑拨离间,进谏的人有时揭发别人的过失而过分直率。刘敞讲读《史记》,读到尧把天下授给舜时,拱手而说:“舜在微贱之时,尧将帝位禅让给他,天地享有,百姓爱戴,没有别的道理,只是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品德,光照天地罢了。”英宗起身改变容态,了解到刘敞是以义理劝谏。皇太后听说了,也十分欢喜。

  长期的劳作使刘敞眼睛昏花,几次准予休假。疾病稍好期间,又请求出任外职,任为汝州知州,随即改任集贤院学士、判南京御史台。熙宁元年去世,享年五十岁。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

新课标下文言文阅读目标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仅供大家参考!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1 詹鼎传 [明]方孝孺 詹鼎,字国器,台宁海人也。其家素贱,父鬻饼市中,而舍县之大家。大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学好文言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不二法门,是必须夯实文言文阅读的根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仅供大家参考! 2

  •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

    文言文把我国五千年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文化完好地保存下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2018高考语文文

  •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也是现代汉语的重要来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8高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仅供大家

  • 全国卷3高考语文作文
    全国卷3高考语文作文

    总的说来,一张高考语文试卷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的评价要素就在于作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全国卷3高考语文作文,仅供大家参考! 全国卷

17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