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读张爱玲

  作者:贾平凹 选自:《朋友》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起名,又能起出这样的名,恐怕只有个张爱玲。女人的散文现在是极其的多,细细密密的碎步儿如戏台上的旦角,性急的人看不得,喜欢的又有一班只看颜色的看客,噢儿噢儿叫好,且不论了那些油头粉面,单是正经的角儿,秦香莲,白素贞,七仙女……哪一个又能比得崔莺莺?张的散文短可以不足几百字,长则万言,你难以揣度她的那些怪念头从哪儿来的,连续性的感觉不停地闪,组成了石片在水面的一连串的漂过去,溅一连串的水花。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也是这般贯通了天地,看似胡乱说,其实骨子里是道教的写法———散文家到了大家,往往文体不纯而类如杂说———但大多如在晴朗的日子,窗明几净,一边茗茶—边瞧着外边;总是隔了一层,有学者气或佛道气。张是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

  看了张的散文,就寻张的小说,但到处寻不着。那一年到香港,什么书也没买,只买了她的几本,先看过一个长篇,有些失望,待看到《倾城之恋》、《金锁记》、《沉香屑》那一系列,中她的毒已经日深。———世上的毒品不一定就是鸦片,茶是毒品,酒是毒品,大凡嗜好上瘾的东西都是毒品。张的性情和素质,离我很远,明明知道读她只乱我心,但偏是要读。使我常常想起画家石鲁的故事。石鲁脑子病了的时候,几天里拒绝吃食,说:“门前的树只喝水,我也喝水!”古今中外的一些大作家,有的人的作品读得多了,可以探出其思维规律,循法可学,有的则不能,这就是真正的天才。张的天才是发展得最好者之一,洛水上的神女回眸一望,再看则是水波浩淼,鹤在云中就是鹤在云中,沈三白如何在烟雾里看蚊飞,那神气毕竟不同。我往往读她的一部书,读完了如逛大的园子,弄不清了从哪儿进门的,又如何穿径过桥走到这里?又像是醒来回忆梦,一部分清楚,—部分无法理会,恍恍惚惚。她明显地有曹霑的才情,又有现今人的思考,就和曹氏有了距离,她没有曹氏的气势,浑淳也不及沈从文,但她的作品的切入角度,行文的诡谲以及弥漫的一层神气,又是旁人无以类比。

  天才的长处特长,短处极短,孔雀开屏最美丽的时候也暴露了屁股,何况张又是个执拗的人。时下的人,尤其是也稍要弄些文的人,已经有了毛病,读作品不是浸淫作品,不是学人家的精华,启迪自家的智慧,而是卖石灰就见不得卖面粉,还没看原著,只听别人说着好了,就来气,带气入读,就只有横挑鼻子竖挑眼。这无损于天才,却害了自家。张的书是可以收藏了常读的。

  与许多人来谈张的作品,都感觉离我们很远,这不指所描叙的内容,而是那种才分如云,以为她是很古的人。当知道张现在还活着,还和我们同在一个时候,这多少让我们感到形秽和丧气。

  《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嗨,与张爱玲同活在一个世上,也是幸运,有她的书读,这就够了!

  18.理解文中划线的句子,回答下面的问题。(5分)

  (1)“张是个俗女人的心性和口气,嘟嘟嘟地唠叨不已,又风趣,又刻薄,要离开又想听,是会说是非的女狐子。”这一句话在第一段中的含义和作用是什么?(3分)

  (2)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谈到读张爱玲作品的感受时写到“读《西厢记》上说:不会相思,学会相思,就害相思!《西厢记》上又说:好思量,不思量,怎不思量?”请你试着把这句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话(2分)

  19.作者认为张的散文和小说各有什么特点?简析作者在评述张的作品特点时用的最主要的手法是什么。(6分)

  20.联系课文,谈谈作者是对张爱玲作品的整体评价及读后感受是怎样的?(4分)

  21.作者在评论张爱玲作品的同时,也对当下一些读者、作家及文艺评论家进行了批评,请简要谈谈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些批评(6分)

  六、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欧·亨利在他的小说《最后一片叶子》中记叙了这样一个故事:琼西身患肺炎,放弃了生的希望,认为窗前最后一片常春藤叶落下之时就是自己生命终结之刻。同样身患肺炎的老画家贝尔门为了挽救琼西年轻的生命,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画下了一生中的真正杰作——长春藤上永不凋落的“最后一片叶子”。因为窗前那片不落的叶子,琼西的病情神奇地好转,而贝尔门则像一片落叶般消逝……世上本无永不凋落的叶,但在你我的心灵深处却总有些东西永远闪耀,请根据自身经历或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议论文或记叙文

  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参考答案

  1.B [解析] A.解难(nàn);C. 岑(cén);D.掎(jǐ)。

  2.D A.“腥红”就为“猩红”;B. “溟王星”应当为“冥王星”;C. “箫索”应为“萧索”。

  3.A(A.项不合语境意义,“拾人牙慧”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吸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后句讲的是“创新”,与之搭配的应为“亦步亦趋”,意思是由于缺乏主张,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B.因循守旧:因循:沿袭;守旧:死守老的一套。死守老一套,缺乏创新的精神。含贬义。C.独树一帜:树:立;帜:旗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独特新奇,自成一家。D.巅峰:事物发展的最高峰)

  4.B(A.“随着……使……”,滥用介词导致残缺主语,删“使”;C.语序不当,“谋划”与“推进”应对调位置;D. “和自己”之前缺介词“与”。)

  5.A(注意关联词和代词的使用,理清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

  6.B【解析】根据我们所学的《虞美人》(李煜)的最后一句“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推断排除A、D两项,C项“一江明月”与词中上句“明朝酒醒”相矛盾,故排除。B项“一船”与“大江流”对应,“离恨”与“行人”相呼应。

  7、D “幸而”改为“应邀”。8、(答案:C。轻:轻易。)

  9、(答案:D。A助词,---的事;助词,---的人。B代词,他的;代词,那。C连词,表承接,就;连词,表选择,“不是,就是”。D连词,并列关系)10、(答案: C。)

  11、(答案:A治国者用人的品德、功劳、能力分别与其地位、俸禄、官职相当。)

  12、翻译:(1)那么君主身边阿谀的宠臣就不会在国内专权,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便辟”“威”“凃”“禽”为四个得分关键点;后两个通假字要翻译出来。)

  翻译(2):因此,只有提倡道德而能真正做到仁,才可以胜任国事而众人拥护;(“则”“操”“众”为三个得分关键点)

  翻译(3):工匠不刻意追求刻木镂金,女红也不刻意追求文采花饰,国家就会富足。(“女事”“文章”和“之”为三个得分关键点,“之”为取独)

  [译文]国家之所以治或乱,取决于三个条件,仅有杀戮刑罚是不够用的。国家之所以安或危,取决于四个条件,只靠城郭险阻是不能固守的。国家之所以贫或富,取决于五个条件,只用轻收租税、薄取赋敛的办法是靠不住的。这就是说,治理国家有“三本”,安定国家有“四固”,而富国则有“五事”——这五事乃是五项纲领性措施。

  治国者需要审查的问题有三个:一是政务官员的品德与地位不相称,二是官员的功劳与俸禄不相称,三是官员的能力与官职不相称。这三个根本问题是国家治乱的根源。所以,在一个国家里,对于道德仁义不彰显于朝廷的人,不可授予尊高的爵位;对于功劳和业绩没有表现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人,不可给予优厚的俸禄;碰到事情不能取信于人民的人,就不能让他做大官。所以,如果德行深厚而授爵低微叫作“君主有过”;德行浅薄而授爵尊高,叫作“君主有失”。宁可对君子有过错,而不可以对小人失误。因为,有过于君子,带来的怨恨浅;有失于小人,带来的祸乱深。因此,在一个国家里,如果道德不高尚却可以身居高位,那么贤良的大臣就得不到进用;如果功劳不显著却可以享有重禄,那么勤奋的大臣就得不到鼓励;如果做事并未取信于人民却可以做大官,那么有才能的大臣就不会出力。只有把这三个根本问题审查清楚了,臣下才不敢妄求官禄。如果对这三个根本问题不加审查,奸佞邪臣就会接近君主,奸佞邪臣就会专权,作威作福。这样,在上面的君主耳目闭塞被蒙蔽,下面的政令不通,正道被抛弃,乌七八糟的坏事就要一天天地多起来。如果审查好这三个根本问题,君主左右那些受宠的谄媚逢迎之流就不会专权,道路上看不到在押的犯人,与官方疏远的人们不会蒙受不白之冤,孤寡无亲的人们也就没有了后顾之忧。这就叫作:刑罚减少,政务精简,甚至朝廷都无需召集群臣议事了。

  治国者要谨慎对待的问题有四个:一是对于提倡道德而不真正做到仁爱的人,不可以授予卿相;二是对于见到贤能而不让位的人,不可以授予尊高爵位;三是对于掌握刑罚而袒护亲贵的人,不可以让他统帅军队;四是对于那种不重视农业,不注重地利,而轻易课取赋税的人,不可以让他做一方主官。这四条是巩固国家的的根本。所以说,卿相得不到众人拥护,是国家的危险;大臣不协力同心,是国家的危险;军中统帅不足以令人畏惧,是国家的危险;人民不怀恋自己的田产,是国家的危险。因此,只有提倡道德而能真正做到仁,才可以胜任国事而众人拥护;只有见到贤能就进行推让,才能使大臣们协力同心;只有掌握刑罚不避亲贵,才能够威震邻敌;只有重视农业、注重地利,慎重对待课税,才能使人民拥有自己的田产。

  君主必须注意解决的问题有五个:一是山泽不能防止火灾,草木不能繁殖成长,国家就会贫穷;二是沟渠不能通到闭塞的地方,堤坝中的水漫溢成灾,国家就会贫穷;三是田野不发展桑麻,五谷种植没有因地制宜,国家就会贫穷;四是农家不养六畜,蔬菜瓜果不齐备,国家就会贫穷;五是工匠追逐刻木镂金,女红也广求华采文饰,国家就会贫穷。这就是说,山泽能够防止火灾,草木繁殖成长,国家就会富足;使沟渠全线通畅,堤坝中的水没有漫溢,国家就会富足;田野发展桑麻,五谷种植能因地制宜,国家就会富足;农家饲养六畜,蔬菜瓜果能齐备,国家就会富足;工匠不刻意追求刻木镂金,女红也不刻意追求华采文饰,国家就会富足。

  13、答案:

  (1)以景写幽(湖山胜处、槐柳阴、野径、草深);以动衬幽(下鹭);以声衬幽(鸣蛙)

  (2)前六句借景抒情,借幽居初夏之景,抒发怡然自得之乐(闲适之情);尾联直抒胸臆(叹息),叹往日旧交零落,顿生寂寞惆怅之感。

  14、(1)目眇眇兮愁予 洞庭波兮木叶下。(2)安能行叹复坐愁!(3)三顾频烦天下计

  (4)人生代代无穷已 (5)垆边人似月,皓腕凝双雪。

  (6)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

  答案:15、B 16、D

  17、①探究宇宙万物的起源、特质及人的存在意义。②用严格的理性逻辑去审查自己回答这些问题的明。③柏拉图、亚里斯多德,并创立了形式逻辑。④两点,一是亚里斯多德的省视逻辑,二是文艺复兴产生的实验科学。

  18、答案:(1)含义:张爱玲的散文充满灵性,率真自然,贴近生活又洞悉生活,读她的作品让人欲罢不能。(1分)作用:这句话形象地概括了张爱玲散文的特点和魅力,是对第一段内容的总结,并且把张的散文和其他的一些所谓的散文家一本正经装腔作势不知所云进行对比,表达自己对张的散文的喜爱。

  (2)答案:读张爱玲的作品,起初不大明白,继而了解,最后迷恋;读张爱玲的作品后,欲罢不能,想放弃又无法放弃。

  19、答案:张的散文风格多异、灵感勃发、对生活见解独特;张的小说才气汪洋,无章可循,既有古典美又不脱离生活,但在气势和浑淳上略有不足。(4分)

  作者在评述张的作品最主要的手法是“对比”,在评张的散文时,拿张的散文和一些其他的“女人的散文”和“一些很著名的散文家”对比,突出张的散文的独特魅力;在评张的小说时,拿她的作品和沈三白及曹雪芹、沈从文作比,中肯地说明张的小说明显的长处和不足。(2分)

  20、答案:张的作品是天才的作品,长处极长,短处极短。(2分)读张的作品让人迷恋、欲罢不能,张的才华让同时代的作家自惭形秽,但能读到张的作品是读者的幸运。(2分)

  21、答案:作者对时下读者只看文章表面文字的光鲜不能深入品味作品格调思想的阅读习惯提出了批评;对一些作家在创作时故弄玄虚,故作高深远离生活的创作行为提出了批评;对一些文艺批论家吹毛求疵,先入为主地带着偏见地评论别人作品的行为提出了批评。(3分)

  作者对读者的批评有其合理之处,但每个人的欣赏口味不一,不能因为过于推崇张的散文而要求所有的散文都写成张爱玲(言之成理即可1分)

  作者对当下有些作家创作过于充满学者气或佛道气的作法批评体现了作者生活化的散文观,文学要来源于生活自然很对,但作品的风格多样,文艺百花齐放才是春(言之成理即可1分)

  作者对文艺评论家那种先入为主地带着偏见去挑刺的作法的批评非常中肯,这既不利于作家写作,也不利于读者去读,是对文学的伤害!(言之成理即可1分)


猜你喜欢:

1.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2.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3.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4.高考语文试卷pdf

5.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高职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2)

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21分) 读张爱玲 作者:贾平凹 选自:《朋友》 先读的散文,一本《流言》,一本《张看》;书名就劈面惊艳。天下的文章谁敢这样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高职高考试题语文_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高职高考试题语文_高职高考语文试题

    越接近考试,往往越要在坚实上下功夫。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职高考试题语文,仅供大家参考! 高职高考试题语文阅读题 一、现代

  • 高考真题语文解析版2017
    高考真题语文解析版2017

    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祝高考成功!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真题语文解析版2017,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

  • 高考真题语文解析2017
    高考真题语文解析2017

    学习要有计划和目标,而且计划要细,动手要早,落实要准。计划与目标行动要一致。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真题语文解析2017,

  • 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试卷答案
    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试卷答案

    拼两个春夏秋冬,博高考无怨无悔。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高考真题全国卷语文试卷第一部

2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