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时间: 刘惠25 分享

  高考虽说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但却是决定人生方向的一大重要转折点。加油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怠慢 岱宗 力有未逮 百战不殆

  B.监生 门槛 间或一轮 毛遂自荐

  C.湮没 俨然 奄奄一息 掩人耳目

  D.岔路 惊诧 叱咤风云 姹紫嫣红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嘻闹 调剂 得意洋洋 冰雪消融

  B.垛墙 制伏 气喘吁吁 受宠若惊

  C.夙望 广袤 穿流不息 晕眩战栗

  D.腼腆 厮打 大腹便便 茫无际崖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小说中的真实不能只局限于 的事情;小说中的真实是一种 的真实,是一种真实的谎言。小说最终要表达的不是某种事实,而是一种 的真实。艺术的真实绝不等于 的真实。

  A.现实里业已发生 想象和虚构 具有魅力 生活

  B.生活 具有魅力 想象和虚构 现实里业已发生

  C.现实里业已发生 具有魅力 想象和虚构 生活

  D.生活 想象和虚构 具有魅力 现实里业已发生

  4.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移动是全球用户最多的移动运营商,利润下降或许意味着在政府打击垄断以及行业竞争下,大型运营商们将面临更多挑战。

  B.在很多城市,泥水匠月收入已经超过万元,虽然钱多,比刚毕业的大学生高,但新生代农民工除了看收入外,更注重工作的环境,未来建筑业将面临劳动力更加短缺的局面。

  C.全长8公里的襄樊大道,是连接襄阳古城、樊城旧城和城市窗口火车站的重要通道,全线将设计11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以解决“公交最后一公里”问题。

  D.明星一旦和商家签订了协议,他就必须保证其所代言产品是真正的、实际的使用者并且是受益者,他所说出的每一句话就具有同证言相当的法律效力。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韩愈,字退之。祖籍昌黎,每自称“昌黎韩愈”,世称“韩昌黎”。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韩柳州”。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B.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镜子”。除《战争与和平》外,代表作还有长篇小说《复活》《母亲》《安娜·卡列宁娜》等。

  C.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和主要特征。《寡人之于国也》通过与梁惠王的对话阐述了其“仁政”的具体内容:不违农时,使民生有保障;施行教化,使百姓知礼义。

  D.《高老头》中高老头被他的两个女儿——鲍赛昂夫人和纽沁根男爵夫人榨干钱财后,再不被她们理睬,抱憾死去。拉斯蒂涅埋葬高老头后,有感于此而成了一个无耻的政客。

  二、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共3小题,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6-8题。

  遇见襄阳古城

  凤凰网城市专栏作家 叶一剑

  “汉晋以来,代为重镇”,由于襄阳古城在中国历史地理中的独特地位,使得这襄阳古城具有最宽的护城河(最宽处有250米),而且,护城河内设有子城,城墙防卫设施设计可谓匠心独具,素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的说法。这显然对中国古都现代化研究,尤其是古城的军事功能研究,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

  当我登临襄阳古城墙北门,北望汉江城外奔流,对岸樊城现代楼宇林立江边,顿有穿越古今之感,太喜欢这个地方了。而另一方面,在城墙上南望古城,虽然主街部分进行了统一规划和整修,味道还在,但大部分地区建筑形态,与古城遗存产生了冲突,不古不今者众。

  “当然,我依然对这个古城充满期待。因为,其古城墙的价值足以使得这里可以成为一个世界级的文化遗产,并在全球城市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同时,古城墙内2.44平方公里面积,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保护空间,从文旅产业发展而言,是非常适合做一个特色文旅小城镇的规模,如果开发得当,文旅价值尽显。

  对于今天的襄阳城而言,古城以及以古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尽管在其超过2800亿的经济总量中占比不是很大,但其对这个城市的影响将是尤其深刻的。哪怕说“守得住襄阳古城的历史,迎得来襄阳新城的未来”都不为过。在襄阳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过程中,“一城两文化”(“一城”指的就是襄阳古城,“两文化”分别是指汉水文化和三国文化)的价值将不断显现,同时,对襄阳城在全球的城市品牌传播亦将发挥关键性价值。

  当然,无论是“一城”还是“两文化”,在未来的发展和传播过程,都存在一些不确定性。

  襄阳古城的城墙虽然在对研究中国城墙军事和防卫功能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但就目前城墙的形态而言,如何在完整性和原真性之间取得平衡,则是不得不考虑的。

  从襄阳城市总体发展而言,襄阳古城肯定是要进行适度的商业开发的,在适度商业开发过程中,通过一定的修复手法,实现7公里多的城墙重新闭合起来,几乎是必然选择。但这样的闭合,却恰恰与世界文化遗产中对原真性的要求,有一定冲突。这将是考验襄阳古城开发和保护的难题之一。

  而比单纯的襄阳古城墙的开发和保护更让我着迷的是城墙范围内的襄阳古城区开发模式问题,这其中涉及到原住民的去留以及去留多少的度的把握,以及在新时期古城开发中对原住民的保留达成普遍共识的情况下,襄阳古城内能够发展出什么样的文旅产业符号,并让这里的原住民和外来的游客都能分享到这一符号的价值。

  至于“两文化”,在我看来,汉水文化虽然被解读为就是楚文化,但汉水文化的内涵显然还需要更清楚地诠释和界定,并从襄阳本地找出更具体的符号和载体。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城市和地区的文化符号,汉水文化本身有些模糊。

  另外,三国文化对襄阳来说,最大的挑战恐怕是,虽然一部《三国演义》以及其后的历代传唱,让三国传奇故事家喻户晓,但三国从来都不是一个地方所能独享的,也就是唯一性不够。哪怕是被当地寄予厚望的以诸葛亮为代表的三国文化中的智慧文化,也因为多年来南阳、襄阳两地围绕诸葛亮躬耕之地的争论,而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尽管襄阳有着辉煌的历史地位,但去年刚刚突破2800亿的经济总量,显然与这个城市在历史上的影响力还不十分匹配。为了将襄阳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在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多重调整的复杂背景下,襄阳的经济发展速度还需再快一些,并尽快实现汉江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

  同时襄阳的文化复兴亦需要在城市文脉传承和产业开发之间达成均衡,并切实推动现代化背景下的襄阳城的全球传播。

  (选自2014年5月5日《凤凰网·城市专栏》,有删改)

  6.下列对“一城两文化”在发展和传播中的“不确定性”的解释,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就襄阳古城的城墙形态而言,目前还有7公里多的城墙没有闭合起来,这与世界文化遗产中对原真性的要求,有一定冲突。

  B.就城墙范围内的襄阳古城区开发模式而言,在新时期古城开发中对原住民的去留以及襄阳古城内所能够发展的文旅产业符号还具有不确定性。

  C.就汉水文化而言,由于把汉水文化解读为楚文化,致使汉水文化的内涵未能清楚地诠释和界定,汉水文化本身有些模糊。

  D.就三国文化而言,因为多年来南阳、襄阳两地围绕诸葛亮躬耕之地的争论,使襄阳在三国文化与智慧文化中难于取舍,从而产生了不确定性。

  7.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襄阳古城之所以有“铁打的襄阳”“华夏第一城池”之誉,是因为它城墙防卫设施设计匠心独具:最宽的护城河,护城河内设子城。

  B.襄阳古城墙内2.44平方公里面积,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保护空间,非常适合做一个特色文旅小城镇的规模,文旅价值尽显。

  C.襄阳只有在诸葛亮躬耕之地的争论中战胜南阳,才能使三国文化成为唯一代表襄阳的城市文化遗产。

  D.过于缓慢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但降低了襄阳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也制约着襄阳成为汉江流域中心城市的发展战略。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襄阳古城的城墙防卫设施设计对中国古都现代化研究,尤其是古城的军事功能研究,具有独特的样本价值。

  B.南望襄阳古城,主街部分古城遗存味道还在;但汉江北岸樊城现代楼宇林立,与古城遗存产生了冲突。虽顿生穿越古今之喜,但也给人不古不今之感。

  C.尽管在襄阳的经济总量中占比不是很大,但以古城以及以古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对襄阳城在全球的城市品牌传播中将发挥关键性价值。

  D.襄阳的文化复兴,需要开发古城以及以古城为代表的文旅产业,也需要在城市文脉传承和产业开发之间达成均衡,切实推动现代化背景下襄阳城的全球传播。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4分,共7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宋人及楚人平

  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②也。何大乎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如何?”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

  反于庄王。庄王曰:“何如?”司马子反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庄王曰:“嘻!甚矣惫!虽然,吾今取此,然后而归尔。”司马子反曰:“不可,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何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

  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

  【注】①外平:《春秋》是鲁史,对于他国的称“外”。外平是他国和他国之间的讲和。②己:这里是指宋国的华元和楚国的子反。③庄王:楚庄王。④司马:官名。掌管军政和军赋。子反:即公子侧。堙(yn):为登上城墙而修建的土山。⑤华元:宋大夫。⑥惫:疲惫。⑦析:分开。骸:尸骨。炊:用来烧熟物品。这里指用来作燃料。③柑:同“钳”,用东西夹住。这里指以木钳马口。秣:喂牲口。这句话是说,被围的人在喂马时,用木钳马口,使马不得食,从而向敌人显示有积蓄。⑨情:实际情况。⑩厄:困苦,灾难。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其平乎己也 大:以……为大,称赞

  B.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乘:登

  C.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 矜:怜悯

  D.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 虽然:连词,表示转折关系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都是直接表明司马子反“君子”行为的一组是(3分)

  ①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

  ②吾见子之君子也

  ③揖而去之

  ④臣已告之矣,军有七日之粮尔

  ⑤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

  ⑥引师而去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⑥ D.③④⑤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记述了古代战争的惨状:楚军围困宋国都城,使宋国疲惫不堪,宋国都城人民因饥饿而交换孩子吃,辟开死人骨头当材烧。

  B.作者以肯定的态度记述了华元与司马子反相互告以实情的君子风范,表达了即使是战争中的敌对双方也要遵守“君子”之道的理想。

  C.司马子反虽然打探到宋国的军情,但也出卖了楚国军情;但楚庄王也不敢处罚他,因为没有他楚国就打不了胜仗。这表现了子反的才能过人。

  D.子反和华元通过自己的讲和行为给两国带来了和平,但《春秋》以“宋人”及“楚人”称谓二人,委婉地表达了对作为在下位者私自讲和的贬抑。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1)外平不书,此何以书?(3分)

  (2)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3分)

  (3)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断句不超过6处)(3分)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于是乃以为能,不及也。

  14.阅读下面这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贾生

  王安石

  一时谋议路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1)李诗和王诗中汉文帝的形象有什么不同?(4分)

  (2)这两首诗都咏贾谊,但在表达技巧上却有不同,请简要概述。(4分)

  1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1)扪参历井仰胁息, 。 (李白《蜀道难》)

  (2) ,白帝城高急暮砧。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3) ,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

  (4)艰难苦恨繁霜鬓, 。 (杜甫《登高》)

  (5) ,善假于物也。 (《荀子·劝学》)

  (6)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 (贾谊《过秦论》)

  (7)同是天涯沦落人, 。 (白居易《琵琶行》)

  (8)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第二部分

  四、现代文(文学类、实用类文本)阅读(共20分,共4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19题。

  远和近

  (美)托马斯·沃尔夫

  一个小镇,坐落在一个以铁路沿线连绵而来的高地上。它的郊外,有一座明净整洁装有绿色百叶窗的小屋。小屋一边,有一个园子,整齐地划成一块块,种着蔬菜。还有一架葡萄棚,到了8月底,葡萄就会成熟。屋前有三棵大橡树,每到夏天,大片整齐的树阴,就会遮蔽这座小屋。另一边则是一个鲜花盛开的花坛。

  每天下午两点过几分,两个城市间的特快列车驶过这里。

  20多年来,每天,当列车驶近小屋时,司机总要拉响汽笛。每天,一个妇人一听到鸣笛,便从小屋的后门出来向他挥手致意。当初她有一个小孩缠着她的裙子,现在这孩子已长成大姑娘,也每天和她母亲一起出来挥手致意。

  司机多年操劳,已经白发苍苍,渐渐变老了。他驾驶长长的列车载着旅客横贯大地已上万次。那座小屋,那两个妇女用勇敢从容的动作向他挥手致意的景象,始终印在他的心里,看作美丽,不朽,万劫不变和始终如一的象征,纵使灾难,悲哀和邪恶,可能打破他的铁的生活规律。

  他一看到小屋和两个妇女,使他感到从未有过的非凡幸福。一千次的阴晴明晦,一百次的风重雨雪,他总是看到她们。通过冬天严峻单调的灰蒙蒙的光线,穿过褐色冰封的茬地,他看见她们。在妖艳诱人的绿色的四月里,他又看见她们。

  他感到她们和她们所住的小屋无限亲切,好像父母对于自己的子女一样,他觉得她们生活的图画已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他决定,一旦他退休了,他一定要去找她们,最后要和她们畅谈生平,因为她们的生活已经和他自己的生活深深交融在一起了。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司机在她们居住的小镇的车站下了车,走到月台上。司机慢慢地走出车站,来到小镇的街上。但所有的东西对他来说都是陌生的,好像他从未看到过这小镇似的。他走着走着,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就是他经过千万次的小镇么?这些是他从高高的车厢窗口老是看见的房子么?一切是那么陌生,使他那么不安,好像梦中的城市似的。他越向前行,他的心里越是疑虑重重。

  他看到了那屋前高大的橡树,那花坛,那菜园和葡萄棚,再远,那铁轨的闪光。不错,这是他要找寻的房子,这地方他经过了不知有多少次,这是他梦寐以求的幸福的目的地。现在,他找到了,他到了这里,但他的手为什么在门前却抖了起来?为什么这小镇、这小路、这田地,以及他所眷恋的小屋的门口,变得如此陌生,好像噩梦中的景物?为什么他会感到惆怅、疑虑和失望?

  他终于进了大门,慢慢沿着小径走去。不一会儿,他踏上通向门廊的三步石级,敲了敲门。一会儿,他听到客厅的脚步声,门开了,一个妇女站在他面前。

  霎时,他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懊丧,深悔来此一行。他立刻认出站在他面前用怀疑的眼光瞧他的妇人,正是那个向他千万次挥手致意的人。但是她的脸严峻、枯萎、消瘦;她那皮肤憔悴、灰黄,松弛地打成褶皱。她那双小眼睛,惊疑不定地盯着他。原先从她那挥手的姿态所想像的勇敢、坦率、深情,在看到她和听到她冷冷的声音后,刹那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现在,他向她解释他是谁和他的来意时,他自己的声音听来却变得虚伪、勉强了。但他还是结结巴巴地说下去,拼命抑制着涌上心头的那种悔恨、慌乱和疑惧,丧失了他当初的一切欢乐,并为自己那充满希望和温情的举动感到羞愧。

  最后,这女人几乎是不情愿地邀请他进屋,高声刺耳地叫进了她的女儿。他感到一阵难堪,坐在一间又小又丑的客厅里,竭力找一些话说,而两个女人看着他,目光里含有呆滞的、困惑不解的敌意和阴沉的、畏怯的拘谨。

  最后他结结巴巴简单地和她们道别。他从小径出来沿着大路朝小镇走去。对着那伸向远方的、熟悉的铁轨时,他内心曾是那样勇敢,充满自信,现在,在这片陌生而又不容置疑的大地面前,他心里充满了怀疑、恐惧和厌倦。他知道一切有关迷途获得光屋顶明的神话,闪光的铁路的远景,希望的美好小天地中的幻想之地,都已一去不复返,再也得不到了。

  (有删节)

  16.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4分)

  A.小说叙述了一个列车司机在退休后去拜20多年一直向他挥手致意的母女的传奇而浪漫的经历,情节曲折委婉,引人入胜。

  B.老司机从远处所看到的勇敢、坦率、深情的妇人,在接近后却是冰冷、呆滞、畏怯、并充满敌意的人,在这远近对比中反映出现代社会人性的一些弱点。

  C.老司机误解了这对母女的挥手行为,这母女俩或者只是无意间的行为,后来老司机为他的自作多情而羞愧。

  D.老司机刚到小镇,还没有见到那母女,已经渐渐感到迷惑与慌乱,这表现了他在即将到达“梦寐以求的幸福的目的地”前的紧张和兴奋的心情。

  E.小说以第三人称来叙述故事,既从老司机观察的角度塑造两个妇女的形象,也便于对老司机的心理活动进行生动细致地描绘,展现其情感的变化。

  17.文中画线部分三次写到“他看见她们”,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4分)

  18.请简要概述小说所表达的思想主旨。(4分)

  19.老司机经历的“远”和“近”既有空间的,也有心理的。我们从中可获得什么启示?请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加以探究。(8分)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下载

高考虽说不能决定人的一生,但却是决定人生方向的一大重要转折点。加油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第一部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共15分,共5小题,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

    十年苦读一朝决胜负,换来笑逐颜开;数载艰辛六月定乾坤,赢得似锦前程。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

  • 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
    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

    滴水穿石战高考,如歌岁月应无悔。加油,坚持,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2017,仅供大家参考! 吉林省高考语文试卷

  • 徽典一号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徽典一号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高考时需注意一点,成绩就不会太差,即 不求难题都做,先求中低档题不错。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徽典一号2017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 湖北技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湖北技能高考语文试题答案

    月考分数高低何足挂齿,平时名次浮动纯属正常。因此,要对自己有信心,只要基础打得牢,就无须惧高考。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湖

2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