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理科高考语文试卷2017(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墨菲定理”、“帕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现。“墨菲定律”的原话是这样说的:“如果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种选择方式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墨菲定律可以解读为: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墨菲定律的原句已经派生出各种版本:“如果你担心某种情况发生,那么它就更有可能发生”;“往往等公车太久没来,刚走开公车就来了”;“关键时刻掉链子”;“你看好五只股,买进其中的一只,结果除了你手中的那只外,其它四只涨得都很好”;“就只有一次违纪,恰好就被老板抓到”等等。

  请根据“墨菲定理”的内涵,写出两条人生忠告。

  忠告一:

  忠告二:

  21、我们在中学课本中接触到了大量富有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请你从下面名词中任选两个作为陈述对象,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写一副对联。一副对联的字数不少于16字。(4分)

  橘子洲 浔阳江 天姥山 洞庭湖 赤壁 长亭 兰亭 康桥

  22、 阅读下列材料,请表达自己的看法,字数不超过30字。(4分)

  4月28日早晨,湖北咸宁实验小学升旗仪式上发生有趣的一幕:副校长洪耀明在众目睽睽下亲吻一只小猪。洪耀明昨日告诉记者,在他主管学生德育工作期间,学校门前的街道脏乱,学校采取派人督察等方式整治,效果不明显。为此,他承诺:只要学生们不乱丢垃圾,路的卫生状况得到改观,自己就在一个月后的升旗仪式上当众亲吻一头小猪。

  表达看法:

  六、作文(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熬”在字典中的解释是:①把粮食等放在水里,煮成糊状。如熬粥。②为了提取有效成分或者去掉所含水分、杂质,把东西放在容器里久煮,如熬盐、熬药、熬糖等。③忍受(疼痛或者艰苦的生活等)。

  “熬”在生活中表现得更为生动丰富:“熬鹰”是训练鹰的一种残酷技法,训鹰人让鹰在自己的肩膀上至少五天五夜不睡觉,一睡觉就会受到木棒的敲击,通过这种方式训练鹰的忍耐性和敏捷性;“熬汤”是一种厨艺,讲究食材选择,辅料搭配,火候和时间的把握更有诀窍,评判厨师的厨艺,“熬汤”的水平可是重要标准。

  还有许多关于“熬”的口头禅:“慢熬细滋味!”“熬年头!”“熬到头了!”等等。

  读了上边的材料,你对“熬”有着怎样的联想、感受和认识,请你以“熬”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标题自拟。字数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理科高考语文试卷2017参考答案

  1、D(A项寒砧zhēn;B项纯粹cuì;C项翌日yì)2、C (A项若即若离 B绵密 D惯例 )

  3、B(舒展意为“伸展张开”,强调不卷缩,不皱,伸展强调向一定方向延长或扩展;“端详”意为“仔细的看”,侧重看清,知道每一个细节,“端量”含有打量之意;“荡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象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化为乌有”形容一下子丧失或全部落空.)

  4、D(A中中“否则”和“不关注民生”重复,删去一个即可;B中成分残缺,“安装”后添加“的阶段”;C,“江南文化”和“特色民居建筑”是包容关系;“领略民居建筑”不能搭配。)

  5、C(是贾探春雅兴大发,写信给宝玉)6、C(A“很大程度上”错,B“更新”错,D“无法识别身份”绝对化。)7、B(选项和题干毫不相干,B项不是具体方法的表述。)8、C(“容易做假身份证,从而导致腐败”强加因果。)9.B(陷:攻陷,攻破)10.C(①是朱祐拍马屁,而且有冒失嫌疑;⑤是说朱祐不贪恋权势,当然也是自保。)11.D(“苛刻”、“痛恨”均言过其实。)

  12.(1)第二年,邓奉的军队被打得大败,他就以脱去上衣、露出胳臂认罪的形式经由朱祐之手投降。(“明年”、“破”、“因”各1分)

  (2)大司马吴汉却弹劾朱祐,说他废弃皇上诏令接受(秦丰)投降,有违将帅职责,但光武帝没有(给朱祐)加罪。(“废昭”“任”各1分)

  (3)后来光武帝驾临朱祐府第,就笑着(对朱祐)说:“主人该不会又丢下我不管,而去讲堂吧?”(“幸”、“第”、“得无……乎”、“舍”各1分)

  13.何治安之世有之而能兴 / 昏乱之世虽有之亦不兴 / 盖用之与不用之谓矣 / 有贤而用 /国之福也 / 有之而不用 / 犹无有也。

  【译文】国家因为任用贤能之人而兴盛,因为不用贤能之人、专凭君主一己好恶用人而衰败。这两点,是(国家兴衰的)必然规律,古往今来的普遍道理,也是一般人都懂得的道理。可是为什么和平安定的时代,有了贤能之人,国家就能够兴盛;混乱动荡的年代即使有这样的人才,国家也不能兴盛呢?这就在于是否任用这些贤能之人了。有了贤能的人并加以任用,这是国家的福气;有了贤能的人却不用,就像没有这些贤能之人一样。

  14(1)场景:开头两句描写打猎前猎场的肃穆景象。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周围一片寂静,只有野雉时出时没。(2分)

  主要手法: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火烧静兀兀”这是射猎前的静态;野雉“出复没”是动态描写,野雉被猎火驱出草丛,一见猎鹰,吓得又躲藏起来。以动衬静,突出原野的寂静。(2分,答点面结合给1分)

  (场景特点2分;描写手法2分,答衬托也可)

  (2)诗歌描写了一个踌躇满志、技术精湛的将军形象。 “盘马弯弓”,将军骑马盘旋不进,这是一副踌躇满志的神态。“弓满劲箭”描写将军引弓劲射的一刹那,表现将军射技不凡;野雉“冲人决起”在空中挣扎,军吏围观“贺”声一片,侧面表现出将军射技精湛。总之,一个得意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形象概括2分,至少两点,说自信、智慧、骄矜、技高也可;分析2分)

  15.(1)云归而岩穴暝(2)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曲终收拨当心画(4)眄庭柯以怡颜(5)越陌度阡(6)莫道不销魂(7)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8)吞声踯躅不敢言

  16、A、E(A中“小说使用了多种人称方式,通过有限视角和无限视角的自如转换”错,这篇小说只是运用了单一的第三人称,无限视角;E表达局限了,这位老人表演戏剧还有童真的形象与慈爱的情怀。)

  17、①外面很亮,老人房间里开着灯光,为老人的表演提供了明亮的环境。

  ②室内有灯光,窗边的女人才能清晰看得到老人的表演,为推动后面的情节发展作了铺垫。

  ③老人“房间的灯光”像是“又像是灯火通明的教堂里,某个人在窗边点亮的蜡烛”这一句联想描写暗示了老人内心的童真和慈爱圣洁的情怀。(三点任意答对两点给4分)

  18、①突然发现老人房间里的灯打开了,她在窗边站住-----好奇;②看到老人动作越来越剧烈并把身子倾在窗台上----愕然、担心;③突然发现老人倒立后,她拨打电话-----紧张、担心;④继续站在窗边看老人喜怒无常、动作怪异;气喘吁吁地跟着警察-----害怕、紧张、好奇;⑤站在老人的房间,看到楼上男孩的动作,了解真相----释然。

  (①②⑤三点必答,④⑤到一点或者合起来作为一点。)

  19、①以小见大。小说选材小巧独特,但主题耐人寻味、发人深省。作者选取生活中容易被忽略的一瞥,借站立窗边的一个女人的视角,浓墨重彩的描写了一位老人站立窗边为对面的孩子表演戏剧,带来快乐的故事,充分表现了慈悲的情怀,也透视到老人的孤独寂寞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

  ②误会法。小说以站立窗边的女人对一位老人专门为对面的男孩上演的“戏剧”发生误会为开始,误会层层加深,情节渐次推向高潮,直到我驻足在老人的房间,看到自己那扇昏暗的窗户和那个可爱的小男孩,误会消除,故事结束。

  ③篇终露底。(或者答“出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欧亨利笔法”。)小说一路误会行进到全文最后三段,当我驻足在老人的房间,看到自己那扇昏暗的窗户和我家楼上可爱的小男孩,真正的观众亮相,误会消除,篇终露底,很有戏剧效果。(这一收尾出人意料之外,但又在情理之中,耐人寻味。)

  ④前后呼应,铺垫照应。首段中的老人房间的灯光的描写为后文情节做铺垫;第二段中我对我家楼上的无住户的主观臆断与后文小男孩在我家楼上出现形成前后的矛盾呼应;站立窗边的女人感受对面老人房间的灯光的“明亮”与站立老人的房间发现我家窗户的昏暗形成前后矛盾呼应;最后一段小男孩的顶枕头、披床单、抹笑容的精彩表演与上面老人的“戏剧”表演相呼应,收尾很俏皮。

  (任意答两点的8分,艺术技巧正确给2分,分析具体给2分;其它答案酌情给分。)

  备用19题答案

  (1)小说到结尾处,才使读者明白,那老人原来是在逗孩子玩,这个结局是起初料想不到的,故曰在意料之外。(2

  (2)但这个结局在前文其实已有暗示,故也在情理之中。暗示有:

  ①“她住在顶楼的下面一层”,“她所住的房子上面一层是空着的”,反复提到楼上,其实是在暗示楼上可能住人。②“老人打开窗子,朝着这边点了点头”,这样的情节说明老人是彬彬有礼的,这样的老人不应该做出怪诞的行为。“这边”一词,表明老人未必是对女人点头。③ “她看到了自己家那扇昏暗的窗子”,强调“昏暗”,暗示的是在前文,老人其实是看不见女人的,他是在看别人。④老人的种种动作表情,都有逗乐的意思,不像是对着女人发出。(上面四条,写出三条即可,每条2分。如果学生找到了其他暗示,只要言之成理,亦可给分。)

  20【答案参考】①面对人类的自身缺陷,我们最好考虑周全,采取多种保险措施,防止人为失误导致的灾难或损失;②不要心存侥幸,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引发大的事故;③正确对待可能发生的错误或失败,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以规避问题发生;④不要妄自尊大,要承认自己的缺陷,严谨细致总能规避更多风险。

  答案相对开放,但必须符合“墨菲定理”的内涵,观点鲜明、表达连贯清晰。每点忠告2分,酌情给分。

  21、【答案示例 】 上联:康桥河边多情游子作别西天云彩 下联:橘子洲头热血青年指点苍茫江山

  内容切合,有文化内涵,2分;形式上对仗工整,2分。根据答案酌情给分。

  22 【答案示例一】 洪校长和猪当众亲吻,确实不太雅观,但他不怕丢面子、勇于兑现承诺,体现了坚守承诺的诚信品质。【示例二】“言必信,行必果”,洪校长用自己的亲身作为,为师生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德育课,在全体学生心中播下了诚信的种子。【示例三】洪校长以“打赌”方式,教育感化学生,起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表明教育应亲近学生,营造平等的教育氛围。(概括事件1分,观点正确、鲜明、深刻,3分。)

  23、审题指导:这是一道独词类话题作文,审题难度不大,材料提示之后,学生的选材立意空间很大。只要与“熬”扣合,能表达一个明确的中心,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据都算入题。发展分立足于立意的深度和新意、选材的独特性、构思的精巧性、结构的艺术性、语言的文采等方面。立意角度提示如下:

  “熬”是一种对痛苦和磨难的忍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熬”是一种耐心而美丽的等待。幸福是熬出来的。艺术珍品是熬出来的。“熬”是一种彷徨、犹豫和无奈的情怀。别熬着,主动出击,改变自己的命运。………

  【附】《朱祐传》译文

  朱祐字仲先,是南阳郡宛县人。幼年丧父,(就随母亲)回到复阳县外祖父刘氏家中,(经常)到舂陵去,世祖刘秀与刘伯升(光武帝刘秀大哥齐武王刘演)都很喜欢他。刘伯升官拜大司徒后,就让朱祐担任自己的护军。后来世祖担任大司马,讨伐河北时,也让朱祐担任自己的护军。世祖时常亲自到朱祐那里去和他见面,并住宿在朱祐的房中。(有一次)朱祐陪世祖吃饭,随口(对世祖)说:“(现在)长安政治混乱,您有帝王之相,这是上天的旨意啊。”世祖说:“叫刺奸将军来收捕你这个护军!”朱祐于是不敢再说了。(后来朱祐)跟随(刘秀)征讨黄河以北地区,时常奋力作战,攻陷敌军阵地。(刘秀就)让朱祐做偏将军,并(上奏朝廷)封他为安阳侯。世祖即位后,就授予朱祐建义大将军一职。

  光武帝建武二年(公元26年),改封(朱祐)为堵阳侯。这年冬天,(朱祐)与各位将领在淯阳攻打邓奉的军队,(结果)朱祐兵败,被邓奉所俘获。第二年,邓奉的军队被打得大败,他就以脱去上衣、露出胳臂认罪的形式经由朱祐之手投降。于是光武帝恢复了朱祐的职位并且厚加慰劳赏赐,又派遣他(率军)攻打新野、随县,(最后这些地方)都被平定了。延岑自从在穰(今河南邓县)兵败后,就与秦丰部将张成会合在一起,朱祐率领征虏将军祭遵与延岑在东阳打仗,把延岑打得大败,并临阵斩了张成,延岑兵败逃跑,归附秦丰。朱祐缴获敌军印章绶带九十七件。又进军攻击黄邮,迫使黄邮投降,(光武帝于是)赏赐朱祐三十斤黄金。

  建武四年,朱祐率领破奸将军侯进、辅威将军耿植,取代征南大将军岑彭到黎丘围攻秦丰,在蔡阳把秦丰的部将张康打得大败,最后斩了张康。光武帝亲自到黎丘(督战),派御史中丞李由持盖有皇帝印章的书信招降秦丰,秦丰却口出恶言,不肯投降。光武帝就掉车回去,口授朱祐(攻打秦丰的)方法策略,朱祐就全力围攻秦丰。到第二年夏天, 黎丘城中(缺少粮草)困苦不堪,秦丰就带着他的母亲和妻儿共九人以肉袒的形式(向朱祐)投降。朱祐用囚车把秦丰押送到洛阳,(皇帝就)把秦丰斩了。大司马吴汉却弹劾朱祐,说他废弃皇上诏令接受(秦丰)投降,有违将帅职责,但光武帝没有(给朱祐)加罪。朱祐返回军中后,与骑都尉臧宫会合,攻打延岑余党在阴县、酂县及筑阳县三地的贼众,最后全都平定了。

  朱祐为人质朴正直,崇尚儒学。率军打仗,经常接受敌人投降,把能攻克安定城邑作为根本,并不追求滥斩敌人首级的功劳。又对手下士卒发布禁令,不准他们虏掠百姓,军人们乐于放纵,很多人因此埋怨朱祐。建武九年,朱祐屯兵南行唐,抵御匈奴。建武十三年,朝廷增加(朱祐的)封邑,确定封号为鬲侯,享有七千三百户的封地。

  建武十五年,进京朝见皇帝,上缴大将军印绶,就以奉朝请的身份留在京城。朱祐上奏章说古代大臣受封赏,不加王爵,建议朝廷改诸王封号为公。光武帝立即采纳并施行。(朱祐)又上奏章说,应该下命令把三公官职前的“大”字都去掉,以符合经典规范。后来光武帝就接受了他的建议。

  朱祐当初在长安求学,光武帝前去看望他,朱祐没有及时接待他,而是先到讲堂去了。后来光武帝驾临朱祐府第,就笑着(对朱祐)说:“主人该不会又丢下我不管,而去讲堂吧?”因为(和皇帝)有旧日恩情,所以(朱祐)多次承蒙皇帝赏赐。建武二十四年,(朱祐)去世。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4.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5.高考语文试卷pdf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理科高考语文试卷2017(2)

五、语言文字运用。(共12分,共3小题。) 20、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墨菲定理、帕金森定理和彼德原理并称为二十世纪西方文化三大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兰州市2017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兰州市2017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想考试高中,就要倍加努力:厚德载物,天道酬勤,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兰州市2017高考模拟试卷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兰州市

  • 拉萨2017高考语文真题
    拉萨2017高考语文真题

    心态摆平稳,沉着应考题,心中有天地,考场自奋笔。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拉萨2017高考语文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拉萨2017高考语文

  • 考越试卷领航高考2017语文二题目
    考越试卷领航高考2017语文二题目

    六月艳阳天,高考在眼前,恐慌虽生惧,信念更坚强。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考越试卷领航高考2017语文题目二,仅供大家参考! 考越试

  • 考越试卷领航高考2017语文试题
    考越试卷领航高考2017语文试题

    高考之时切记要仔细审题不粗心,下笔从容如有神。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考试试卷领航高考2017语文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考试试卷领

23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