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答案(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夏日炎炎蝉声扬

  鑫梦

  岁月流转,一季花开一轮回。当我悠然地把目光投向远方,满眼的浓绿已更替了往日的斑斓,醉人的夏天便悄然而至了……我总爱品味夏天,犹如品味一杯醇酒。总是希望把夏日里的那份依恋,那份醇厚,那份葱茏,那份墨绿,那份悠扬的蝉声,长久地在心中筑起一座无字的纪念碑,闲暇时享受那情致的美妙和快慰!

  夏,乃声音的季节,有雨声,有雷声,有蛙鸣,有鸟语,也有蝉唱……但你如果细心,就会发现,在这场合唱中的主角就是她——蝉。蝉作为大地怀抱中的弱小生命,她能在黑暗中树起抗争的理念,心系超越尘寰的执着,用四至十年漫长的时间酝酿凝聚飞天的能量,高歌颂扬生命,奏响生命中最响亮的一曲,一举成名天下知。

  蝉,是夏季的精灵,她们会根据季节的不同和天气的冷暖阴晴,唱出不同的旋律来。初夏的蝉声是矜持的,偶尔的几声鸣叫里带着几分羞涩,蕴含着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憧憬。盛夏来临,蝉声也变得激越高亢起来,往往等不得这边唱罢,那边又抢着登场。这时,她们不再娇柔,不再扭捏,她们肆意地直抒胸臆,尽情地爱恨情仇。

  炎炎夏日的阳光下,蝉声无疑是纯美的音色、明朗的节律和优雅的绝句。这绝句,咏叹着夏日的热烈,这绝句,是蝉对季节的感触,是蝉为仲夏写成的一首抒情诗。

  夏日的黄昏,我喜欢一面听蝉一面散步,走进蝉声的世界时,正如欣赏一场音乐演唱会一般,感到十分惬意。然而,当我们走入城市,有时候抱怨世界愈来愈丑了,现代文明的噪音太多了。其实,在一滩浊流之中,何尝没有一潭清泉?在机声交织的音图里,也有所谓的“天籁”。我们只是太忙碌罢了,忙得与美的事物擦身而过都不知所然,抑或太过专注于自己,生活的镜头只摄取自我喜怒哀乐的大特写,其他种种,都是一派模糊的背景。如果能退后一步,看看四周,目视原野,听听蝉音,也许我们会发觉整个图案都变了,变的不是图案本身,而是我们的视野。只要我们抽个空,回到大自然中去,放慢脚步,让眼眸以最大的可能性把天地随意浏览一番,我们将忱然大悟,世界还是时时在装扮着自己,有什么比一边散步一边听蝉音更让人心旷神怡?

  夏日炎炎蝉声扬。蝉声,是生命之歌;听蝉,就是感悟生命。你听,那一队队雄蝉敛翅高踞树梢,像交响乐团的队员各自站在舞台一角,只要有只蝉起个音,接着声音就纷纷出了笼。她们各自以最美的音色献给你,字字都是真心话,句句来自于丹田,而且具有鲜明的节奏感,不同的韵律表达不同的心情。她们有时合唱,有时齐唱,也有独唱,包括和音,高低分明。她们不需要指挥,也无需歌谱,她们是天生的歌者;夏天,整个山岙都响彻着她们的歌声——激昂、悠扬,宛转,嘹亮…”一蝉在呜,声达教里,此起彼伏,悠远不绝,如行云,如流水,如瀑布,如琴音……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此时,无论用任何形容词来形容它都是逊色的;蝉声又如惊涛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顷刻间,你便觉得那蝉声宛如狂浪淘沙般地攫走了你紧紧攥在手里的忧愁;蝉声亦有甜美温柔圆润的语言倾诉,那就是情歌,总是一句三叠,像那倾吐不尽的缠绵;蝉声在最高涨的音符处戛然而止,更像一篇锦绣文章被猛然撕裂,散落一地的铿锵字句,掷地如金石声,而后寂寂寥寥成了断筒残编,徒留给人一些怅惘,一些感伤。

  蝉,是翅族中的隐士,高踞树梢,餐风饮露,不食人间烟火,但又胜食人间烟火,只要一息尚存,绝不停止歌唱;她们在生命中投入与付出的结果尽管是极不对等极不公平,但她们从不埋怨,从不自卑,而是欣然领受,坦然面对;她们用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精神诠释着生命的意义……当你听完一段蝉唱之后,便会觉得,蝉声,犹如禅韵,它带给你如许的遐想与启迪,使你的心灵也跟着透明澄净起来,并有一种“何处惹尘埃”的顿悟!

  夏日听蝉,能品出不同的人生况味,有人听出苦难,有人听出欢乐,有人听出悲凉,有人听出欣喜……农夫听出劳苦,士子听出鼓舞,官宦听出位高权重,高士听出舒适散淡,文人墨客听出悠扬韵律,而失意者却听出悲怆凄苦……

  于是,我不禁叹呼:蝉亦是禅也!

  19.简要分析第一段在文章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4分)

  20.作者认为“蝉声,是生命之歌;听蝉,就是感悟生命”的原因是什么?。请依据文章第六段简要概括。(4分)

  21:赏析下面两个句子。(4分)

  (1)她们不再娇柔,不再扭捏,她们肆意地直抒胸臆,尽情地爱恨情仇。

  (2)于是,我不禁叹呼:蝉亦是禅也。

  22.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本文以“夏日炎炎蝉声扬”为题目有哪些好处。(6分)

  七、(60分)

  z3.请以“让眼睛看见朴素”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A.箴-zhēn;B.悌-tì;C.咎-jiù)

  2.C(A.闻过饰非—文过饰非;B.搏弈—博弈;D.再接再励—再接再厉)

  3.D 江河日下:江河水一天天向下游流去。比喻景象转衰,一天不如一天。(A.质疑:提出疑问,请人解答。B.贯穿:穿过、连通。C.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和习惯等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外界影响而逐渐发生变化。)

  4.B(A.“浮云”后的“引号”应该在“句号”后面。C.“……”与“等”不能连用。D. “回归”后的“问号”应改为“逗号”)

  5.C(A.搭配不当,应该是“中国成为……最多的国家”。B.主客颠倒,应该是“我们对于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了解的还远远不够”。D.“近二十多年”前后矛盾。)

  6.B(A.“带来了不竭深度和生动的弊端”说法错误。C.“他不遵从写生的基本理念”与原文意思相反。D.“强调结构形似的精确性和景物的焦点透视效果”是相同点。)

  7.A(“强调笔墨自由和随机性”的说法与原文不符。)

  8.A(B.“离开素描,则无法创作绘画”说法太绝对。C.“这是对中国传统笔墨语言的一种丰富与提升”错误。D.“体现了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理论的全面继承”的说法无中生有。)

  9.C(应为“靠近”义)

  10.A(都是介词,表被动。B①为副词,“却”;②为副词,表判断,翻译为“是”。C①为连词,表并列;②为连词,表修饰。D①是连词,表示条件、假设关系,译为“要是……就”; ②是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译为“却”。)

  11.D(①与李之芳无关⑤是康亲王的问话)

  12.B(应为“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

  参考译文:

  李之芳,字邺园,山东武定人。清顺治四年中进士,任浙江金华府推官,被评为卓异的官员,提拔为刑部主事。

  康熙十二年,李之芳以兵部侍郎总督浙江军务。不久,吴三桂在云南谋反。十三年,李之芳上奏请求恢复标兵原先的人数,督促练习枪炮。奏疏刚刚呈上,耿精忠就在福建发生了叛乱。耿精忠派遣他的将领曾养性、白显忠、马九玉等数路觊觎浙江,浙江上下震动。李之芳急调手下各将防御仙霞关,派总兵李荣率副将分道率兵抗击。当时朝廷命平南将军、都统赖塔率师入浙。五月,李之芳同赖塔率统领满兵一千人、绿旗兵两千人、兵勇五百人,进驻衢州。众人都认为会城是战略要地,不应该轻易放弃。李之芳说:“不这样。衢州位居上游,如果没有了衢州,这就没有了浙江。今天扼守衢州的事,义无反顾。”

  康熙十二年七月,李之芳与赖塔阅兵在水亭门阅兵后,带领总兵李荣、副都统瑚图等直逼敌垒,驻军坑西。两军在坑西一带展开激战,李之芳拿着刀亲自督战,左右力劝他稍稍躲避,李之芳说:“我是三军司令,我怕死退避,就会被敌人所乘。今日胜败,决定我的生死!”守备程龙临阵退缩,李之芳按军法处斩严明军纪。部下越壕拔栅,击败了他们。李之芳又派遣各将领乘胜收复义乌、汤溪、寿昌、淳安、常山、金华石梁、大沟源、东阳等地。朝廷嘉奖李之芳调遣有方。

  朝廷知道闽中有变,命康亲王撤温州之围攻取福建,而李之芳却建议直捣仙霞关,说:“进取之路,不在温州、处州,而是在衢州。虽然马九玉死守河西难以立即击破,但是他南面的江山,西面的常山,都可以从小路袭击。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军营就不能独立保存了。”康亲王听从了李之芳的建议。于是进兵大溪滩,收复江山,马九玉逃跑,想另外取道夺取仙霞关。诸将收到李之芳的密信,紧急据关夹击他们,马九玉的将领金应虎等处于困境就投降了。

  康亲王奉旨入闽,临行前,李之芳说:“亲王只要约束部下不要掳掠财物、妇女,就可以兵不血刃长驱直入福建。”不久,耿精忠投降,温州、处州的敌人溃散。耿精忠的部下总兵马鹏、汪文生等还占踞玉山、铅山、弋阳、德兴,李之芳请求会剿。当时吴三桂的军队占据吉安、袁州,江西的军队不能东进,于是单独派兵收复玉山,文生逃跑;从白沙关急行军到德兴,擒获马鹏;派遣郭守金等收复铅山、兴安、弋阳、贵溪等县。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

  康亲王的军队将要出发,亲王仍不放心地派人问:“这次发兵果然万全吗?”李之芳答到: “军队已发,若再犹豫,就会士气沮丧,还希望什么成功呢?”李之芳去见康亲王说:“这次行动在我心中已经很久了。放心吧,明日就会有捷报传来!”第二天,前面军队的捷报果然来了,康亲王非常高兴,认为他神机妙算。浙江叛乱平定后,上疏请求免除遭受战祸州县的赋税,安抚流亡的百姓,很有恩惠。

  后来做了兵部尚书,又调往吏部。二十六年,授予文华殿大学士。康熙二十七年,御史郭琇上疏弹劾大学士明珠,内阁的票拟,都听明珠指挥,朝廷罢免了明珠后,并命李之芳休息。三十三年,卒于家,谥号文襄。

  13.(1)不应该这样。衢州位居上游,如果丢失了衢州,这就会丢失浙江。(关键词:然、踞、是)

  (2)我们的军队一旦进攻,让他们首尾受敌,那么河西的城池就不能独立保存了。(关键词:兵、一、即、完)

  (3)朝廷嘉奖李之芳在邻省剿贼有功,加封兵部尚书头衔。(关键词:嘉、加,介宾短语)

  14.(1)雪融化了一半,细草从沙土里露出了头。(2 分)运用了细节描写,预报早春,点明了时令。(2 分)

  (2)夜色掩映,竹树掩映,诗人没有正面描写梅花的形态,而是写了梅花的香气。(紧扣题目中的“除夜”这一特定时间,不写梅花形态,只写梅花香气)(2 分)以虚写实。(2 分)

  15.(1)寄蜉蝣于天地 羡长江之无穷(2)隰则有泮 信誓旦旦(3)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16.(1)《快乐影子舞》是爱丽丝·门罗创作的以描写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对象的短篇小说集。(2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2)爱丽丝·门罗是以描写加拿大安大略西南小镇平民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对象的短篇小说集《快乐影子舞》的作者。(2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17.(1)“调查表”主要信息:大多数大学生去图书馆的目的是上自习,少数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览,极少数做其他事。(2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答出“大多数学生目的是上自习”或“最主要的目的是上自习”可得1 分。答出“少数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览”或“一小部分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览”或“不少人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读”或“其次是查资料和电子阅读”可得1 分。出现具体数字该点不得分。)

  (2)点评:这与图书馆应发挥的主要功能有一定差距。(2 分。结合图书馆功能进行点评才能得满分,其他点评,只要有点合理即可给1 分。)

  18.答案示例:像养母鸡,喂它食物,期望它生蛋食物充足的,鸡蛋才会更好像养花卉,施肥浇水,期望它开花肥水充足的,花朵才会美丽像种庄稼,浇水施肥,盼望它打粮水肥充足的,粮食才会丰收像养肥猪,喂它食物,盼望它长肉食物充足的,肉质才会肥美(4 分。其他合理答案亦可酌情给分,比喻合理即可)

  19.形象地写出夏天悄然而至,表达出作者对夏天的喜爱。(2 分)开篇点题,引出下文对蝉声的品味、感悟(对下文做铺垫)。(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20.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蝉把最美的音色献给人们和盛夏;二、蝉是天生的歌者;(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三、蝉声能够影响人的情感变化,使人了却忧虑、忘却忧愁、感受缠绵、留下怅惘感伤。(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21.(1)运用了拟人手法,(2 分)生动形象地写出盛夏蝉声的激越高亢,与初夏矜持羞涩的蝉声形成对比,展示了“夏季精灵”的本色。(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2)“不禁叹呼”表示作者通过听蝉恍然大悟,从蝉声中听出了深意;(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蝉亦是禅”表明作者从蝉声里听出了禅机,听出了蝉声里包含的丰富意蕴。(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

  22.本文以“夏日炎炎蝉声扬”有如下好处:一是这个题目全面概括了本文的内容,从夏日写起,引出对夏日蝉声的描写,进而由蝉声引发丰富联想和议论。二是这个题目七个字,音调和谐,富有诗意,意蕴深厚。三是“蝉”即禅,一语双关。(每条2 分。答案合理即可酌情给分)23.略。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4.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5.高考语文试卷pdf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答案(2)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9~22题。 夏日炎炎蝉声扬 鑫梦 岁月流转,一季花开一轮回。当我悠然地把目光投向远方,满眼的浓绿已更替了往日的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3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