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分析(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五、(60分)

  21.作文

  婴儿出生时候,小手总是攥得紧紧地,似乎要抓点什么;老人去世的时候,双手就自然放开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撒手人寰”吧。这一“抓”一“放”之间,值得我们思考……

  这则材料可以引发不同的联想或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确定题目;③不少于800字。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参考答案

  第1题C 【答案解析】 A、需要互联网连接以及比特币软件;B、比特币开挖不受政府控制;D、从原理上看,无中心生产、分布式货币的比特币很符合互联网精神,崇尚自由平等开放,反对独裁和控制。“大有前景”,无中生有。

  第2题A【答案解析】“都完全不受政府和央行的控制”不当,原文为“黄金的开采取决于技术的发展和各大金矿的产量,各国政府和央行鲜有控制能力”。

  第3题【答案要点】①价格过于波动,无法做到世界范围内自由流通兑换;②容易被人为囤积,造成通货紧缩,货币的总量赶不上实体经济的总量;③各国政府的态度不一。(共3点,每点1分)

  第4题C【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从父:叔父。见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第5题 B【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B项两个“且”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A项第一个“乃”,副词,于是,第二个“乃”,副词,竟然,表转折;C项第一个“而”,连词,因而;第二个“而”是连词,承接;D项第一个“其”,代词,代“媪”,第二个“其”,代词,那个。

  第6题B【解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从谏如流,当机立断”、“阴敕”、“密”,“临危不乱,安排周密”,主语应该是“神宗皇帝”而不是高皇后。

  第7题(1)答:先帝尸身未寒,我哪里敢顾及私人感情而违背天下大义呢?

  (2)答:宋用臣等人被斥逐后,请求神宗乳母入宫传话(说情),希望得到重新任用。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1) 肉:尸身。冷:凉,寒。私恩:个人感情。 (2) 斥:驱逐。祈:请求。乳媪:乳母,奶妈。冀:希望。(重点词语每点1分,翻译准确,语句通顺)

  译文参考

  英宗宣仁高皇后,亳州蒙城人。其曾祖父高琼,祖父高继勋,都有功于皇室,官都做到节度使。其母曹氏,是慈圣光献皇后的姐姐,所以高皇后从小住在宫中。当时英宗也在皇帝住所,与皇后年岁相同,仁宗对慈圣皇后说,今后一定让他们结成配偶。成年后,就在濮王宫邸成婚。生下神宗皇帝、岐王颢……治平二年 (1065)被册立为皇后。

  皇后的弟弟高士林任内殿崇班,供职很久,皇帝打算迁升他的官职,皇后谢绝说:“士林得以升朝籍,已经很过分了,怎能援引先前皇后家待遇相比呢?”皇后辞谢了皇帝。神宗皇帝即位后,尊高皇后为皇太后。皇帝多次想为高氏建造宏大的府第,太后不答应。很久以后,仅仅把望春门外空隙之地赐给高家,一切营建及百役经费,都由宝慈宫支出,不花费大农司一文钱。

  元丰八年(1085),皇帝染上疾病,渐渐加重,宰执王珪等人入宫问候,请求立延安郡王为皇太子,太后权同听政,皇帝点头应许。王珪等在帘帷下朝见太后。太后哭泣,抚摸着延安郡王说:“孙儿孝顺,自从皇帝吃药,从未离开过,书写佛经为皇帝祈福,喜欢读书,已经诵读《论语》七卷,绝不贪玩。”于是让郡王走出帘帷外见王珪等,王珪等两次拜谢并表示祝贺。这天发出诏令,立郡王为皇太子。皇帝又密令内侍(太监)梁惟简,让他妻子缝制一件十岁儿童穿的黄袍,夹在怀里带进宫来,秘密为太子仓促间登基做准备。

  哲宗即位后,尊太后为太皇太后。太后叔父高遵裕因西征失败而获罪,蔡确想献谀来加固自己的权位,请求恢复高遵裕的官职。太后说:“高遵裕在灵武之役中,损失百万之师,先帝夜间得到消息,从床上起来绕榻而行,整夜不得入睡,皇帝情绪因此而遭惊骇,导致去世,祸端出自遵裕,遵裕被免除刑诛,已很幸运。先帝尸身未寒,我哪里敢顾及私人感情而违背天下大义呢?”蔡确惊恐而止。

  朝廷考试举人,有关部门请求遵循天圣旧制,皇帝太后都到殿上,太后制止了。大臣们又请求太后在文德殿接受册宝,太后说:“母后当权,不是国家好事,况且文德殿是天子衙门,哪能是太后当到的地方?到崇政殿受册就够了!”元宵节灯宴,太后的母亲应当入宫,太后制止说:“我母亲登楼,皇上一定增加礼仪,这样由于我的原因而超越典章制度,于心很不安啊!”只令赐给她灯烛,于是每年以此为常例。

  太后侄儿高公绘、高公纪应当转升观察使,太后竭力阻止。皇帝再三请求,太后仅仅同意给他们迁升官阶一级,此后一直不敢改。太后又认为官员冗多应当裁汰,诏令减损外戚恩封四分之一,作为后宫的表率。太后临政九年,朝廷清明,国家安定。

  宋用臣等人被斥逐后,请求神宗乳母入宫传话(说情),希望得到重新任用。太后见乳母来见,说:“你来干什么?莫非是替用臣等人游说吗?况且你想像往日那样,求托内宫干扰国家政事吗?如果是这样,我就要杀你。”乳母大为惊恐,不敢说一句话。从此宫内降恩之路断绝了,大力推行旧制,压抑断绝外戚私恩。文思院贡奉来的物品,不论大小,太后一生不取用一件。人们认为太后是女人中的尧、舜。

  元祐八年(1093)九月,因病去世,终年六十二岁。

  8.【答案要点】在淮水之滨,诗人和一位具有豪侠之风的朋友宴饮辞别的画面。(4分人物、地点各1分;事件2分)

  9.【答案要点】①友人乘船远去,两岸绿草茵茵,绵延远方,只余淮河水色茫茫,诗人空自伫立凝望。②惜别之意和孤寂之感自然寓于景中。(4分 景象描述2分,感情概括2分)

  10.【答案】甲①乌鹊南飞②绕树三匝③何枝可依④山不厌高⑤海不厌深⑥周公吐哺

  乙①人非生而知之者②丛菊两开他日泪 ③石破天惊逗秋雨④伏清白以死直兮⑤在乎山水之间也⑥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11.【答案要点】①在故都呆过六年,看了很多名胜,却没见过长城。②长城离北京很近。③幼年时脑海里就印上长城的伟大影子,却一直无缘见到。(6分)

  12.【答案要点】惭愧(遗憾)--憧憬(赞美)--(憧憬)遗憾与自责交织--表明决心(满怀豪情)(4分,共4点 每点1分)

  13.【答案要点】①紧承上文的美好畅想,通过对比表达了作者“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壮志豪情。②为下文的感情变化做铺垫,使得文势跌宕起伏。③典故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文化意蕴。(共3点,每点2分,共6分)

  14.【答案要点】(1)创作意图:①弘扬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作者曾长居故都,却没有见过长城,文章流露出深深的惭愧、遗憾和自责,而这一切都是进取心的间接体现。长城不仅是风景名胜,更是一种进取精神的象征。②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这篇文章写于一九三六年,东北人民在日寇铁蹄下已经屈辱生存了五个年头。作者书写作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标志的长城,字里行间满怀豪情,结尾部分深化主旨,流露出“投笔从戎”的意愿,并呼吁那些麻木懵懂的民众清醒过来,“壮起胆来”,准备为收复失地,保家卫国而奋斗。

  (2)当代意义:①不能因为现在物质生活富裕了,就贪图享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每个人都有进取心,这个民族才有希望。②我国正处在向强国迈进的历史转型时期,机遇难得,挑战严峻,为了实现“中国梦”,我们必须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努力进取。③ 我国尚未统一,和周边很多国家还存在领土争端。有些国家时刻想破坏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好局面,从而遏制中国的崛起。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族人民应团结起来,理性爱国,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祖国,让我们的祖国更强大,让敌人望而却步。(创作意图4分,每点2分;当代意义4分,能写出两点,言之成理即可。)

  第15题C【答案解析】A“雾霡”应为“霾”;B“锱珠必较”应为“铢”、“甄環体”应该为“甄嬛体”;D“钩鱼岛”应为“钓鱼岛”,“燃”应该为“然”。所以选C。

  第16题D【答案解析】D意思是喝毒酒解渴,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符合语意;A“相敬如宾”适用于夫妻之间。用错对象;B“评头品足”比喻在小节上多方挑剔。含贬义,不合语境;C“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不合语境。

  第17题D【答案解析】(A中介词宾语残缺,应在“失之以软”后加“的处理方法”;B重复赘余,“提出”和“质疑”重复;C 多次否定造成表意不明,去掉“不”。)

  第18题【答案示例】它既是一把裹挟风沙的尖刀,会刮蚀我们美丽的心田;又是一道污浊的水流,会浸垮我们思想的堤岸。(4分,应该从网络的负面影响说起,否则不给分。修辞手法相同,否则减半。语言组织,酌情给分)

  19.【答案要点】(6分)开放时代 爱国主义 深沉理性。(每对一个得2分)

  20. 【答案示例】

  ①李老师(班主任)好!我想请假。

  ②老师,我感冒了。

  ③我知道现在学习很紧。但是我头很晕,实在不能坚持了。

  ④要不要找位同学陪同一下。(家人知道吗?要不要我陪你一起去)(5分酌情给分)

  21【写作提示】要抓住关键词“攥得紧紧”、“抓”、“放”、可以从以下方面考虑:(1)全面理解材料:追求与放开;舍与得;人生要敢抓敢放等。(2)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理解材料:人生很短暂,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抓紧,努力进取;把握好自己的命运;人生在于进取;该放手就放手,攥得紧紧的,什么也没有得到等。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2.2017北京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百度文库

3.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4.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5.高考语文试卷pdf

6.2017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及答案分析(2)

五、(60分) 21.作文 婴儿出生时候,小手总是攥得紧紧地,似乎要抓点什么;老人去世的时候,双手就自然放开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撒手人寰吧。这一抓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保持平常心,营造好环境,扬起常笑脸,轻松迎高考。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年语文高考真题,仅供大家参考!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阅读题 甲必考

  •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_历年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历年语文高考真题_历年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但是,每一次收获都必须努力,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所以,继续好好努力吧。祝高考成功!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

  • 历年语文高考题_历年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历年语文高考题_历年语文高考题及答案

    在坚持不下去时再坚持一下,就是胜利。祝高考大捷!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年语文高考题,仅供大家参考! 历年语文高考题第一部分 一、(15分,

  • 历年语文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历年语文高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坚持就有结果,辛苦必有收获。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历年语文高考试题,仅供大家参考! 历年语文高考试题第一部分 一、(15分,每小题

2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