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

时间: 刘惠25 分享

  14. 第一段中“惧怕”指什么?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15.文中第三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请结合全文,说说姑苏水的“造化”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16.根据上下文,解释文中画线句子的含意。(2分)

  远远的就像一本本文字斑驳的古书叠摞着,河有多长,这书的岸就有多长。

  17.作者认为姑苏的水具有怎样的灵性?文章结尾为什么说姑苏“是天底下,人与水,水与人,浓情蜜意的一个所在”??(4分)??

  五、语言运用(共4分)

  18.在下面横线处填入适当的句子,要求其结构形式与提供的句式相似,使前后文意贯通。(2分)

  不是所有的欢呼都表达快乐,就像______ ;不是所有的掌声都表达欢迎,就像________ 。

  19.概括下面一则消息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2分)

  本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主任李克强在主持召开食安委第五次全体会议时指出,食品安全是餐桌上的民生、餐桌上的经济。强化市场监管,食品应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目前食品监管领域仍存在职能交叉或职责不清的问题,既有重复监管,也有监管“盲点”。要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必须整合部门监管职能,进一步统筹监管力量,该整合的要整合。加强监管并不是替代企业成为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而是要确保“环环有监管、守土必有责”,做到“无缝对接”。

  ____

  六、写作(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幸福是一个万花筒,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种幸福观。幸福其实很简单:身边的一缕清风,窗外的一弯明月,朋友的一声问候,家人的平安幸福等。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它不在远方,就在你身边。

  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以“身边的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体裁不限。

  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每小题3分,共18分)

  1.答案:C [解析] A .谥shì号 B.忸怩níD.惩chéng戒

  2.答案:D [解析] A.慷慨 B.追溯 C.绿草如茵

  3.答案:A 贯注:指精神集中;灌注:浇进、注入;徜徉:有悠闲的意味,语境不合;③句是递进关系,应该用“不仅/还”。

  4.答案:D项 [解析]A项,叹为观止:形容所看到的事物美好到了极点,是一个褒义词。用在弄虚作假,蒙骗上级身上,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B项,方寸之地是指很小的地方,用指人心。此处望文生义。C项,妙手丹青:指技艺高超的画师。丹青,绘画的颜料。本句误用为画作。D项,白云苍狗:比喻世事变幻无常。

  5.答案:C项 [解析]A项,搭配不当。“创造”和后面的“服务”搭配不当,可改为“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为他们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B项句式杂糅,可将最后一句改为“以使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D项,语序不当,应为“增进理解,加强合作”。

  6.答案:A“纪传体”应为“编年体”。

  二、(12分,每小题3分)

  7.答案:C “谢”是谢罪、道歉的意思。

  8.答案:B A.动词/代词;C.介词,比/介词,向、对;D.表转折/表修饰;B.都是介词,替。

  9.答案:B A C D 三项都是名词作状语, B项为使动用法。

  10.答案:D A.“由衷地尊敬” “非常恭顺、虔诚”错。

  三、(共22分)

  11.(每句3分,共6分)参考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培养品德的。不看淡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得及呢?

  12.(共8分)

  (1)(4分)前两句描绘了谷口的暮春景象(1分),以“春残”为总括,眼前是黄鸟稀少,辛夷花落尽,杏花纷飞(1分),一“稀”、一“尽”、一“飞”,三字一气而下,渲染出春光逝去、了无踪影的凋零空寂的气氛(2分)。

  (2)(4分)诗人借助反衬的手法写出翠竹“不改清阴”的品格,用春鸟、春花“稀、尽、飞”的“改”反衬出翠竹的“不改”(2分)。诗人由人及物、由物及人,生动抒发了诗人的怜竹之意和幽竹的“待我”之情。寄寓了诗人对幽竹的赞美,同时也寄寓了对那种不畏春残、不畏秋寒、不为俗屈的高尚节操的礼赞(2分)。

  13.(每空1分,共8分)

  (1)夙兴夜寐

  (2)长路漫浩浩,忧伤以终老

  (3)青青子衿,但为君故

  (4)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5)士皆瞋目

  四、(14分)?

  14.(4分)“惧怕”指北方人对江南湿漉漉的生活环境不适应。衬托出姑苏水独特的魅力,自然引起下文对姑苏水的描述与评价,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5.(4分)承载和滋润了苏州的葱茏与繁盛,带了富裕;带了满城的舞榭歌台和园林胜迹;浸润人的气质,带了苏州人灿烂与张扬的精神世界;造化出了吴文明和吴文化。?

  16.(2分)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苏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17.(4分)在它的温柔里面,掺着一股执倔与刚韧。因为姑苏水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水养育了姑苏人,并造就了姑苏人水一样的性格;人与水有过相似的命运,都曾经坎坷、不幸,但都不失刚韧的精神。

  五、(4分)

  18.(2分)不是所有的泪水都表达痛苦,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19.(2分)李克强强化市场监管,指出食品是重中之重。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先概括出关键词,注意导语部分,然后对关键词进行重组。“李克强”、“市场监管”、“食品是重中之重”或“食品安全”为关键词。(可酌情给分)

  六、写作(50分)略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基础知识试题汇编

2.高考语文试卷模板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2018高考全国卷语文必考古代文化常识题库附答案解析

5.2017高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6.高考全国卷一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

14. 第一段中惧怕指什么?这样开头有什么作用?(4分)? 15.文中第三段说如果你住下了,就慢慢体会到它的好,体会到它的造化,请结合全文,说说姑苏水的造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4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