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2017年湖北语文高考试卷及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时间: 刘惠0 分享

  在高考答题过程中要注意一点:紧张而有序,效率是关键。祝高考顺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年湖北语文高考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高考模拟试题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9分)

  诗品和人品

  肖瑞峰

  我们经常说两句话,“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中国古代传统诗论习惯于将诗品与人品相联系,以为人品决定诗品,诗品出于人品,因而总是强调“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文如其人”确实是比较普遍的现象,这是一种史实,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实是,在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也不难找到“言非心声”的例证,在一些诗人那里,诗品和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选无法契合的。如果坚持认为“诗品醇者,人品必正”,显然是一种罔顾文学史实的想当然的误判。

  提及“诗品”,熟悉中国文学史的很容易联想到梁代钟嵘和唐代司空图的两部同名著作,所谓“品”,是就区分诗歌的不同风格、境界而言的,可以理解为类别。今天我们讨论的“诗品”,有别于钟嵘、司空图的指称,指的是诗的品质、品格和品味;与此相应,所谓“人品”指的是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人们常常将诗品与人品相提并论。二者之间确实有密切的联系,但却不能等同,也无法对应。它们呈现出的是若即若离、错综复杂的双边关系。

  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是追求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集中反映。在这方面最简明的一个论断就是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最早将诗品与人品联系在一起的是先秦时期的“诗言志”思想。所谓“诗言志’’是指诗应当抒写人的情志,应当是人的心灵世界的外在表现。这实际上已涉及到“文如其人”和“言为心声”的命题。“文如其人”这一命题,可以追溯至汉代扬雄的《法言•问神》、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体性》。但从现存的文献看,明确表述“文如其人”这一命题的是苏轼的《答张文潜书》:“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淡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这段话是苏轼评论他弟弟的。后人都认为三苏里面最有才气的是苏轼而不是苏辙。在苏轼的眼里,弟弟的文章超过了他,而世人不理解。

  后来表达类似“文如其人”的观点就太多了,比如徐增《而庵诗话》里提到,诗是人心灵的一种外化表现,见诗如见其人。验之创作实践,在中国诗歌史上,确实有许多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统一的,和谐的,读其诗,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观其人,亦可想见其诗。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刘禹锡,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屈的典型。

  在中国诗歌史上,“言非心声”的情况也很多。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其实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诗品高洁,而人品卑劣。读其诗,分明为志士仁人;观其行,显然是无耻败类。

  西晋诗人潘岳,后世称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闲居赋》中,描述自己对功名的蔑视之情。但现实是,权贵贾谧手下有二十四个谄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畏敌如虎,丧权辱国,但是读他的诗《题金山》却是豪气万丈:“屹然天立镇中流,弹压东南二百州。狂虏来临须破胆,何劳平地战貔貅。”俨然以御敌英雄自命。这可归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内心深处未必无意御敌,却因懦弱自私故而终不敢御敌。

  考察中国古典诗歌的历史流程,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我们有理由强调:欲醇诗品,先正人品。只有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才能真正提升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融合。要正诗品就要像孟子说的,养吾浩然之气。

  (节选自《浙江人文大讲堂》有删改)

  1.根据文本,下列选项中无法说明“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才有第一等真诗”的一项是:

  A.对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历程做一个全面的考察,“文如其人”确实比较普遍。

  B.清人刘熙载在《艺概》中倡言:“诗品出于人品。”可见其主张诗品与人品相统一。

  C.诗的品质、品格和品位不断提升,人的品行、品性、品德也会不断提升。

  D.要达到诗品和人品的完美融合,就要像孟子说的,养浩然之气。

  2.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如其人”“言为心声”等由来已久的说法,说明我们—直在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

  B.世人以为苏轼的才气胜于苏辙,苏轼却认为苏辙的文章超过了他,苏辙其文如其为人,诗品和人品达到了统一。

  C.李白、刘禹锡的“文如其人”和潘安、赵构的“言非心声”形成了对比,说明了“诗品与人品”并不能完全相统一。

  D.我们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倡导诗品与人品的统一,鄙弃诗品与人品相背离的非正常行为,就可以杜绝“言非心声”的现象。

  3.综观全文,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品与人品是可以统一的,这是对诗歌理想与人格之美彼此契合的追求。

  B.诗品与人品也有割裂、背离、无法契合的情况,以致出现了创作与生活严重脱节的现象。

  C.诗人应尽量达到诗品与人品的完美结合,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加强道德修养,实现人格的自我完善。

  D.诗品出于人品。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鲍勃•迪伦:迷人之谜

  柏琳

  鲍勃•迪伦是谁?

  1985年,电影导演斯科特•科恩采访鲍勃•迪伦时这样描述他:桂冠诗人,身穿摩托夹克的先知,神秘的游民,衣衫褴褛的拿破仑,一个犹太人,一个_,无数的矛盾集合体。完全不为人所知,像一块滚石。他曾经被分析、定级、分类,钉在十字架上,定义、剖析、调查、检验、拒绝;但是从来没有被弄明白过。

  1941年5月24日,迪伦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原名罗伯特•艾伦•齐默曼。少年时他便显示出音乐天赋,10岁自学了吉他、钢琴、口琴等乐器。高中时,他就加入了一个小型摇滚乐队。

  1959年,他进入明尼苏达大学。同年,他读到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也读到另一本“垮掉的一代”的著作《裸体午餐》。他说:“我完全爱上垮掉的一代、波希米亚、咆哮那群人、凯鲁亚克、金斯堡、柯索、费林格提……他们对我的影响就如同猫王对我的影响一样。”也许是受到某种感召,这个少年在刚满20岁时从大学辍学,孤身一人来到纽约,即将开始一段美国民谣的传奇。去纽约之前,他给自己起了“迪伦”的艺名。

  1962年,他发行处女专辑《鲍勃•迪伦》。1963年,他第二张专辑中的《答案在风中飘》成为20世纪中下叶美国民权运动和反战运动的“圣歌”。

  1964年,《时代变了》发行,被认为是迪伦的“抗议专辑”。他的朋友艾伦•金斯堡在听到那首《暴雨将至》时号啕大哭,“薪火传承到了新的一代,从早期的波西米亚和垮掉的一代,到寻找光明和自我激励的这批年轻人。这些诗词简直就像《圣经》箴言一样,撼动人心。”《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使他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这些表达对核武器军备赛的担忧,以及有关贫困、种族歧视、监狱、沙文主义、战争、反思原教旨主义等内容的歌曲,迪伦只花了20个月就全部写完了。

  此后,他对于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刻意要与60年代轰轰烈烈的反叛文化运动保持距离,他说:“我不想再为任何人写歌,不想成为什么代言人,我只想从我的内在出发来创作音乐。”1964年另一张专辑《鲍勃•迪伦的另一面》中,已经不见抗议歌曲的影子。

  “我不是任何一代人的宴会司仪”,当人们期待迪伦能成为民权运动的旗帜时,他这样回答。他走了另一个极端——1965年的新港音乐节上,鲍勃•迪伦给民谣音乐插上了电。1965年美国迎来了抗议运动的高潮,迪伦却带上一把电吉他,给一个彷徨的时代诊断了病症:“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你孑然一身,你无家可归,你默默无闻,像一颗滚石。”这首收录在专辑《重返61号公路》里的摇滚乐,叫做《像一块滚石》,几十年后被《滚石》杂志评为500年来最佳歌曲的第一名。当时,迪伦不仅在政治上被视为脱逃的懦夫,也被视为民谣的叛徒。但对迪伦来说,这首歌不仅意味着他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更意味着一场挣脱——从一个“抗议歌手”的躯壳逃往自己灵魂深处。此时,他的兴趣转移到了诗歌和小说上,因为这不受歌词长度限制。他呆在纽约的公寓里,埋首大堆书籍,陷入了疯狂的诗歌阅读中,读兰波也读布莱希特,喜欢艾略特,还曾为爱伦•坡的《钟》谱上吉他曲。“我就这样训练自己的思维,丢掉不好的习惯,并学着让自己沉静下来。我读了整本的拜伦的《唐璜》,从开始到结束都集中精神,同时还有柯勒律治的《忽必烈汗》。”

  70年代末,当嬉皮士文化与政治风潮过去后,人们更关注他的诗歌天赋。

  1996年鲍勃•迪伦正式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垮掉的一代”中最杰出的作家艾伦•金斯堡在推荐信中写道:“他的作品帮我们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

  迪伦的文学传统是深厚的。2000年,曾被誉为“每个诗人梦寐以求的评论家”的克里斯朵夫•瑞克斯曾在迪伦演出后台问他最近读什么书,迪伦脱口而出:莎士比亚。瑞克斯后来撰写了《迪伦对原罪的先见之明》,将迪伦称为“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

  80年代至今,迪伦逐渐减少了发行唱片的数量,他全身心爱上了巡回演出,重新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怀旧者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事实上,这才是伟大文学的源头所在——无论是西方的《荷马史诗》还是东方的《诗经》,文学最初是用来歌唱的。

  歌唱者本就是诗人,而诗人鲍勃•迪伦的灵魂,也是文学的灵魂。

  (选自2016年10月15日《新京报•书评周刊》,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在诺奖历史上,曾数次把奖项授予“非文学”人士,最出名的当属英国哲学家伯特兰•罗素(1950年)和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1953年),而2015年的诺奖得主阿列克谢耶维奇,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个记者,并非作家。但是,把文学奖颁给一个歌手,却是头一次。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给予鲍勃•迪伦的颁奖辞是:“在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

  ②鲍勃•迪伦的传记作者戴维•道尔顿称他为“最多变的灵魂”,但迪伦认为:“我确实从来都只是我自己:一个民谣音乐家,用噙着泪水的眼睛注视灰色的烟雾,写一些在朦胧光亮中漂浮的歌谣。”。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摇滚乐《像一块滚石》是迪伦的代表作,它体现了歌手对自身灵魂的探索,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音乐代言人。

  B.音乐与文学对于迪伦来说,具有相通性,都意义非凡,两者的价值与魅力在他身上得到了圆融体现。

  C.二战之后,“垮掉的一代”风靡美国,这对年轻的迪伦有很深刻的影响,促使他开始寻找属于自己的传奇。

  D.作为“垮掉的一代”作家群中的代表,艾伦•金斯堡在思想上与迪伦产生了高度共鸣,非常肯定迪伦音乐的价值与意义。

  5.作者为什么称鲍勃•迪伦是“迷人之谜”?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

  6.鲍勃•迪伦几次受到诺贝尔文学奖青睐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第二种失败

  麦家

  第九次冲锋被击溃下来的时候,他悲愤得像一头因重创而恐怖、因恐怖而咆哮的困兽,禁不住仰天嚎叫了一声。这粗壮的悲鸣,似雄狮的怒吼,歇斯底里,撕心裂肺。

  这是一个有风有阳光的日子。就像以往许许多多个美丽的清晨一样,山雾袅袅,轻风送爽,小鸟鸣唱,晨曦把半个山头映得霞光四射,整个是一派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致。但是,突然的,这往日的宁静和美妙很快被粉碎了。

  是战争打扰了它!

  他奉命在天黑前拿下山头。他在八点钟组织了第一次冲锋,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一次又一次冲上去,一次又一次被打下来。

  现在,绛红的太阳跌落在山顶的另一边,四射着早晨一样的金色光芒,但照耀的已全然不是同一个山坡。这是一个卧满尸体、烈焰升腾的山坡,远看,像开满了杜鹃,又像布满了红旗,既悲惨,又壮丽。山坡上犹如惨遭浩劫一般的褴褛,破败不堪。他看一眼还在继续跌落的太阳,心想,太阳走得真快啊。

  山坡下,士兵们又一次在整队集合。他要组织第十次冲锋。

  队伍终于横出来了。站在他面前的,只是四十几个衣衫不整的伤兵和哀兵。

  同志们……他觉得自己的声音也是很陌生的,又哑又黏,像喉咙里堵满了稠血,敌人还在山上,我们还冲不冲锋!

  冲!

  他觉得听到了四百个人的喊声,好像山坡上的尸体也在喊。

  太阳在继续西沉。他抬头看看落日,又回头看看队伍,知道自己现在只能做最后一次努力了。我再也输不起了,他想。

  第十次冲锋开始了。士兵们猫着腰,吼叫着,疯狂地直往山顶扑去。枪声紧密。呼啸的子弹如同雨点一般泼下来,中弹的士兵一个个倒在了大地的怀抱里。

  他冲在队伍的前面,时而匍匐,时而跃进,那挥舞手枪的样子,就像在指挥千军万马。可士兵们却一个个在和他告别。

  突然,他一下子跪倒在距离堑壕十几米远的山坡上,热乎乎的血瞬间从几个黑暗的窟窿里奔涌不息。子弹钻进他大腿了!

  “我冲不上去了!”他悲愤地吼叫着。

  他看见几个战士飞快地越过了他。这叫他振奋,他拉开嗓门大喊:冲!给我冲!往上冲!

  不一会儿,所有没有扑倒的战士都越过他,冲到了堑壕外沿。

  终于,一个熟识的身影突然领先跃进了堑壕。很快,第二个也跟着上去了。三、四、五……七……九,他激动了,又一次挣扎着想站起来。可两条腿简直像被灼热的焦土熔化了。他站不起来!

  渐渐地,厮杀声开始冷落了下来,而这时一声突然的枪响,似乎像是打出了一个句号。从此,山顶如同死光了人,再没有发出一点声音。

  他知道,胜负已经摊牌。

  谁胜?谁负?他激动得要死,也害怕得要死。他希望山顶上马上跃出一张他熟悉的脸,或者一个声音。是的,捷报应该是他的。他已经经不起打击了。他努力尽了,也损失尽了,接下来应该请他收获和交代了。

  终于,山顶上突然颤颤巍巍地站出了一面旗帜。那是一面褴褛得失去了真实和原貌的旗帜,但他几乎不用看,只是用鼻子嗅了一下,就觉得脑浆飞溅……

  那是敌人的旗帜!

  山坡上,静静的。

  还有人吗?他回头扫视山坡:山坡上,只有一具具静卧的尸体。对着无数尸体,他也忍不住吼叫起来:还有人吗?谁还能冲锋?

  只有山谷的回音:谁还能冲锋……还有人吗……

  一阵风过,他打了一个寒战,同时也清醒了。恍若一场梦醒来,他接着又看见了辉煌的落日,和满山满坡的尸体,还有那面迎风招摇的旗帜。

  难道我这样趴着等着来人把我抬下去,或者拖上去?他想。

  不,我不想作为一个伤兵被人抬回去,也不能做俘虏,被他们拖上去。他自言自语道,我要爬上去,我没死,我应该爬上去,爬上去决一死战。

  这叫宁死不屈。

  他一拱一拱地爬起来了,夕阳的光辉照耀着他,像照耀着一片熠熠发光的金属。他丑陋的身躯如同一条断尾的蚯蚓,只是不息地、顽强不屈地蠕动在焦土和血泥之中,直逼山顶,直逼那面狰狞的旗帜。

  堑壕就在眼前,这是多么激动人心!

  接下去,他只要来一个翻滚就上了山顶了。此时此刻,他需要的是拿生命作最后一搏的勇气和毅力。但是,他的目光又看到了那面狰狞可怖的旗帜。旗帜似一个威风的巨人傲然凌立,孤独中透露出一股杀气腾腾的神气。它是对方胜利的铁证。看着它,他的冲动和勇气顿时损失了大半。他想,你一个没腿的伤兵爬上去又能怎样?让对方再次享受屠杀的快乐?

  他对自己说,我被打垮了。

  与其上去让他们屠杀,让他们享受屠杀的快乐,我宁可自杀……

  于是,枪口顶在了太阳穴上。是右边的太阳穴。

  是的,他是不害怕死的。他害怕的是失败和失败以后的一切。

  晚霞如血,光辉抹在他身上,他感到了光辉的压力。其实,作为军人,最重要的是看你关键时候是不是有那种大无畏的、不怕死的、宁死不屈的精神和风度,他想。既然败局已定,那么还有什么可留恋的?

  于是,他开始下达此生的最后一道命令:开枪!

  枪声拔地而起,直插云霄。

  一个小时后,增援部队赶到,不费一枪一弹便冲上山顶。当他们冲上山顶后,发现阵地上惟一的活物是一个奄奄一息的伤兵,他双手紧紧拥抱着旗杆,连松手的力气都没。

  (有删节)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文章把他的嚎叫比作“雄狮的怒吼”,把他比作“一头暴怒的、歇斯底里的狮子”,是为了表现他对敌人强烈的愤慨、誓与敌人拼到底的决心。

  B.文章对第十次冲锋时的场面描写,既有对主人公语言、动作的细腻刻画,也有对战士群体冲锋的的描绘,点面结合的写法,增强了文章的画面感、真实感。

  C.第十次冲锋结束后,山顶终于竖起了一面旗帜,“褴褛得失去了真实和原貌的旗帜”“他几乎不用看”“只是用鼻子嗅了一下”等描写为敌我双方此时的胜负设置了悬念。

  D.他有军人的风骨,宁肯壮烈地死,也不肯屈辱地活,当时败局已定,他毫不犹豫地向自己举起了手枪,增援部队赶到时,他已全军覆没,点明了“第二种失败”的含意。

  E.本文构思精巧,结构严谨,以时间为序,用悲壮的笔调讲述了一段令人荡气回肠的惨烈战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生动形象,极富表现力和感染力。

  8.小说中“他”这个人物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9.小说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作者这样安排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5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充嗣,字士修,内江人。给事中蕃孙也。登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庶吉士。弘治初,授户部主事。以从父临安为郎中,改刑部。坐累,谪岳州通判。久之,移随州知州,擢陕西佥事,历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举治行卓异,累迁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逾月,资遣还乡。初,镇守中官廖堂党于刘瑾,假进贡名,要求百端,继者以为常。充嗣言:“近中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走狗诸物,皆借名科敛。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及侵扣驿传快手月钱、河夫歇役之属,无虑①十余事,苛派动数十万。其左右用事者,又私于境内抑买杂物,擅榷商贾货利。乞严行禁绝。”诏但禁下人科取而已。

  十二年移抚应天诸府。宁王宸濠反,充嗣谓尚书乔宇曰:“都城守御属于公,畿辅则充嗣任之。”乃自将精兵万人,西屯采石。遣使入安庆城中,令指挥杨锐等坚守。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贼果疑惧。事定,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言其功。时已就进户部右侍郎,乃赐敕嘉劳。有建议修苏、松水利者,进充嗣工部尚书兼领水利事。未几,世宗嗣位,遣工部郎林文霈、颜如翙佐之。开白茅港,疏吴淞江,六阅月而讫工。语详《河渠志》。

  嘉靖元年论平宸濠功,加太子少保。苏、松白粮输内府。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寻改南京兵部尚书。七年致仕,卒。诏赠太子太保,谥康和。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八十九》)

  【注】①无虑:大约,总共。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B.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C.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D.帝用充嗣/言减从故额/又请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内府征收/监以科道官毋纵/内臣苛索/帝俱从之/

  11.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庶吉士,官名,是明、清两朝时翰林院内的短期职位。为皇帝近臣,负责起草诏书,有为皇帝讲解经籍等职责,为明朝内阁辅臣的重要来源之一。

  B.从父,作为亲属称谓,指称祖父的亲兄弟的儿子。从父年长于父者为从伯,意即堂伯;年幼于父者为从叔,意即堂叔。

  C.敕,即敕命、敕喻,本是古代帝王诏令文书的名称之一,用于任官封爵和告诫臣僚。明清时期,敕的范围扩大,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

  D.白粮,与漕粮相对,明代主要由苏州、松江等府供纳。在用途上,漕粮主要为军饷,白粮则主要供应宫廷、宗人府,及用作京官的禄粮。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充嗣政绩卓著,深受倚重。李充嗣为官一方,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并多次被提拔;又因为平定朱宸濠有功,得到朝廷嘉许慰劳,被加封为太子太保。

  B.李充嗣直言敢谏,不阿从权贵。刘瑾的党羽假借进贡的名义向地方百般索求,李充嗣直陈其弊端,但朝廷只是下诏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的行为。

  C.李充嗣勇救国难,竭尽臣责。宁王朱宸濠谋反,李充嗣亲率军队,抵御叛军,并巧用计谋使叛军疑惧,为最终平定叛乱立下大功。

  D.李充嗣督治水利,卓有成效。兴修苏州、松江水利时,李充嗣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仅用六个月就顺利完工,并写下《河渠志》加以纪录。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大馑,请发帑金移粟振之,时流民多聚开封,令煮糜哺之。(5分)

  (2)传檄部内,声言京边兵十万旦夕至,趣供饷,以绐贼。(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满江红•赤壁怀古 戴复古①

  赤壁矶头,一番过、一番怀古。想当时,周郎年少,气吞区宇。万骑临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鱼龙怒。卷长波、一鼓困曹瞒②,今如许?

  江上渡,江边路。形胜地,兴亡处。览遗踪,胜读史书言语。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问道傍、杨柳为谁春,摇金缕。

  【注】①戴复古,南宋词人。其时南宋小王朝偏安一隅、苟且求存,抗金少有胜利。②曹瞒:曹操小名阿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相比,这首词起句同样不凡,同样气势雄伟,有先声夺人的效果。

  B.这首词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对赤壁大战场面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把战争的场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C.“卷长波,一鼓困曹瞒”句,刻画出波澜壮阔的中流水战,气势磅礴,与“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有异曲同工之妙。

  D.“几度东风吹世换,千年往事随潮去”。由三国至今,改朝换代的事已经发生不只一次了,历史的往事已经随江湖而逝去。

  E.下片的结处,词人向道旁杨柳发问,言下之意是,由于自己感时伤世,面对“春风杨柳万千条”的美景,再也无心观赏了。

  15.此词与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都写到周郎故事,该故事在两词中的作用有何异同?请简要回答。(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5分,每小题1分)

  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伤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 , ”。

  (2)《离骚》中表现作者只求保持本心的善良和美好,别人不了解也不在乎的句子是 “ , 。”

  (3)《琵琶行》中运用景物侧面描写表现琵琶女弹奏技艺高超、音乐具有让人回味无穷的艺术境界的诗句是“ , 。”

  (4)《锦瑟》一诗的“ , ”表现的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理想境界。

  (5)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叹东吴强盛的局面,英雄业绩,都经历了无数风雨,一去不返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随着郎平率领中国女排在里约赛场一路过关斩将,时隔12年再夺得奥运金牌,女排精神又一次在国内蔚然成风。

  ②桂林山水果然名不虚传,秀色可餐,称它“甲天下”,实不为过。

  ③为了孕育浓厚的文化氛围,文学社的成员们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努力克服重重困难,开展文学活动,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④号声一响,连长一声“立正”,如潮似浪,热火朝天的操场,顿时万籁俱寂。

  ⑤他们夫妻二人50年如一日相敬如宾,迎来他们的金婚纪念日。

  ⑥1909年,陈夔龙出任直隶总督,下车伊始,便自我标榜曰:“所可以自慰者,厥有三端:一不联络新学家;二不敷衍留学生;三不延纳假名士。”可见其政治倾向极为保守。

  A.①④⑤ B.③④⑤ C.①②⑥ D.②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该省承诺,宁可不要旅游人数的大幅增长,也要提高旅游的品质,为此,将在本月出台史上最严的治理措施,力争从根本上用一年时间改变旅游乱象。

  B.凡事若不问青红皂白,把自己心中的愤怒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很可能造成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遭到伤害。

  C.通过对十万个家庭的入户调查及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排在“2016年度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首的拉萨市民对家庭关系、婚姻或情感生活和健康状况都感到十分幸福。

  D.雄安国家级新区被定性为发展高端高新产业的科技创新中心,这意味着以塑料包装、电气电缆、服装加工等传统制造业为主的雄安三县将面临重大的产业变革。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不同的景点①对游客的要求不完全一样,比如游湖时一般要穿好救生衣,赏花时一般不允许采摘等。②更多的是相同的一些要求,比如,不能乱丢垃圾,不允许对文物进行拍照,人多的地方须听从疏导安排……这些规定③是文明旅游的要求,也是游客人身安全的保障。作为游客,要遵守类似规定,④严格自律,真正做个文明的游客;否则,⑤违规违法⑥会受到法律制裁,这是何苦呢?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可能 但 / 更要 一旦 就

  B./ 当然 既 并且 如果 便

  C.或许 反而 大都 / 只要 必然

  D.常常 却 不仅 进而 / 一定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句不超过15个字。(5分)

  许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 ① ,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 ② ,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 ③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21.下面是某校“朱子文化进校园“活动计划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6分)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广东中山一所学校推出“无声食堂“,倡导在就餐过程中,学生安静就餐,以微笑、眼神以及统一的手势语进行沟通,从而达到集体安静、有序就餐的目的;饭后,同学们有序地整理餐桌,将餐盘放到指定位置,分类摆放。老师介绍,学生们如需要加菜添饭,可以通过眼神和手势进行交流。比如,手势1代表饭,2代表菜,3代表汤……不需要发出叫喊声。总之,学生从进门到用餐结束都基本在无声中进行活动。校方表示,倡导“无声食堂”,不是说绝对不讲话,如确需沟通,要尽量做到轻声细语,不对周围人造成干扰。对学校的这一做法,有人赞成,有人质疑。

  针对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答案 C D D A

  题号 14 17 18 19

  答案 AB D D A

  7 10 11 12

  EB B C D

  1.C(题干要求是人品为诗品的条件,而C项却说成诗品为人品的条件。诗品不一定能带动人品提升。)

  2.D(逻辑有误。据原文“尽管‘言非心声’的现象并不罕见,也许永远无法杜绝,但我们仍然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可见,“言非心声”的现象并非只要倡导坚守“文如其人”的传统就可以解决的。“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

  3.D(“有了好的人品,就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此推断于文无据。“诗如其人,从作品中就足见其人的品质、德行”说法不当,文中说“相当一部分诗人的诗品与人品是割裂的,背离的,永远无法契合的”。)

  4.A(使迪伦迅速成为民权运动的 音乐代言人的是《答案在风中飘》和《暴雨将至》等作品。)

  5.①“谜”在于鲍勃•迪伦拥有多重身份,虽被不断研究、剖析、定义,但从来没有被人弄明白过;“谜”还在于他拥有“最多变的灵魂”,他永远在追求艺术的真谛,对加之于身的各种标签都感到厌倦,而不断地改变自己。②“迷人”首先在于他的创作成就斐然,引领了当时的音乐潮流,许多人听了他的作品便为之倾倒迷醉;更在于他忠于自我,呈现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无论是辍学出走,还是从“抗议歌手”成为“民谣的叛徒”,还是回归行吟歌手的传统都体现了他对自己的内心与灵魂的忠诚。(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①鲍勃•迪伦喜好阅读,拥有深 厚的文学传统。阅读训练了他的思维,也使他能沉静下来关注自己的灵魂深处,使他在创作的遣词用句时颇受启发,他被称为是“当代美国最好的用词专家”。②鲍勃•迪伦用巡演的方式传达自己的思想, 好似呼应文学传播的源头,回到了行吟歌手的传统,做回了一个吟游诗人。③鲍勃•迪伦的创作找到了文学和音乐间的通道,恢复了音乐与诗歌之间至关重要的联系,在美国歌曲传统中创造了新的诗歌形式。(5分。写出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三点得5分。意思对即可。)

  7.EB(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解析:A.不全面,应该是表现他的悲愤、恐怖、暴怒等情感以及拼到底的决心;C.“为敌我双方此时的胜负设置了悬念”错,应该是为他的“第二种失败”埋下伏笔;D.“败局已定”是他的感受,而不是事实,“第二种失败”不是指全军覆没,而是指他惧怕失败以及失败后所带来的后果,最终被自己内心的恐惧打败。

  8.①勇猛,不畏生死。冲锋时奋不顾身,冲在队伍的最前面;②坚韧顽强,有血性。九次冲锋失败后,依然能够不屈不挠地发起第十 次冲锋;③内心脆弱,害怕失败。他内心脆弱,害怕失败和失败后的一切,在离胜利一步之遥时自杀。(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9.①从主 题上看,“他”死在自己的枪下,败给了自己内心的脆弱,性格上的悲剧能更好地深化人往往被自己打败(第二种失败)的主题。②从人物形象上看,用奄奄一息仍紧抱旗杆的伤兵与害怕面对失败而开枪自杀的“他”形成对比,反衬了“他”的脆弱,展现了作为英雄的“他”的另一面,丰富了人物形象。③从文章结构来看,小说悲剧式的结尾与开头的悲剧氛围相呼应,首尾圆合,结构严谨。④从表达效果上看,本应是胜利者的“他”竟然在还没有看清山顶的景象时就选择了开枪自杀,引人深思,令人回味。(答出一点2分,两点4分,三点5分)

  10.B 【解析】根据画线句上文的语境,应是针对“正德时骤增内使五千人,粮亦加十三万石”的问题,皇帝采纳了李充嗣的进言加以解决 ,故而应是“帝用充嗣言”而非“帝用充嗣”;“常赋外尽蠲岁办之浮额者”为“请”的宾语,为一整体,故不能断开;“监以科道官”为介宾短语后置句,意为“用科道官监督”,故应在此处断开;“内臣苛索”为“毋纵”的宾语,故中间不应断开;“俱从之”的主语为“帝”,故此处应断句为“帝俱从之”。

  11.C 【解析】“也可泛指官府发布的文书”错。

  12.D 【解析】“并写下《河渠志》加以记录”错,《河渠志》并非李充嗣所写,文中“语详《河渠志》”意为“记载详见《河渠志》”。

  13.(1)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关键点:“大馑”“帑金”“振”“糜”各1分,句意1分)

  (2)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 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关键点:“传檄”“旦夕至”“趣”“诒”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

  李充嗣,字士修,是内江人。是给事中李蕃的孙子。考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改任庶吉士。弘治初年,被授予户部主事。因叔父李临安是户部郎中,改任刑部。受牵连定罪,被贬为岳州通判。很久后,又改任随州知州,提升为陕西佥事,历任云南按察使。

  正德九年,因政绩显著被举荐,多次升迁至右副都御史,并任河南巡抚。年成大灾,李充嗣请求拨发库银,运来粮食赈济灾民,当时流亡的百姓多聚集在开封,他命人煮粥给他们吃。过了一个月,又给钱遣送他们还乡。当初,镇守宦官廖堂与刘瑾结党,假借进贡的名义,百般索求,接任者以此为常事。李充嗣説:“近来宦官进贡,有古铜器、窑变盆、黄鹰、角鹰、锦鸡、猎狗等物,都是借名 征收。另外又有拜见银、须知银以及侵占克扣驿站差役月钱、河工歇工钱之类,大约有十多种,苛酷摊派动辄几十万。他们左右办事的人,又私自在境内贱买东西,擅自征收商人税利。请求严行禁止。”朝廷下诏只是禁止宦官手下的人征收索取罢了。

  正德十二年改任应天各府巡抚。宁王朱宸濠造反,李充嗣对尚书乔宇说:“都城的守卫防御交给您,京城附近地区(的防卫)则由我来承担。”于是亲自率领精兵一万人,向西驻扎在采石矶。派人进入安庆城中,命令指挥杨锐等人固守。在辖区内传令,扬言京军和边防部队十万人很快赶到,催促供给粮饷,来欺骗反贼。反贼果真疑虑畏惧。反叛平定后,兵部及巡按御史胡洁上报他的功劳。当时他已进升户部右侍郎,于是赐予诏书嘉许慰劳。有人建议兴修苏、松水利,朝廷进升李充嗣为工部尚书并兼管水利事务。不久,世宗继位,派工部侍郎林文霈、颜如翙协助他。开掘白茅港,疏浚吴淞江,经过六个月后完工。记载详见《河渠志》。

  嘉靖元年,论列平定朱宸濠的功劳,加封(李充嗣)为太子 少保。苏、松两 地的粮食输送到内府。正德时迅速增加内使五千人,粮食也增加十三万石。皇帝采纳了李充嗣的进言 ,减少到原来的数额。又请求在常规赋税外完全免除每年为采办而征收的多余数额,由内府征收,用科道官监督,不要放纵内臣苛酷地勒索。皇帝都听从了他的建议。不久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嘉靖七年退休,去世。朝廷下诏追赠太子太保,谥号康和。

  14.AB(A.本词上片开头说“赤壁矶头 ,一番过、一番怀古”与苏轼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相比,显得起势平淡,远不如苏词的气势雄伟。B.对赤壁大战场面的描绘,苏轼仅有“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一句;本词则用浓墨重彩,极力渲染气氛,艺术地再现这一惊心 动魂的大战。)

  15.同:都是要用来作反衬。异:苏轼词是用周郎年少有为来衬托词人的老大无功;戴复古词是用周郎破曹时的军事力量之强、功业之伟,来反衬如今南宋朝廷的军事不振、国势衰颓 。

  16. (1)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2) 不吾知其亦已兮 苟余情其信芳

  (3) 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4)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5)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17. D(①错误。蔚然成风: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和“又一次”矛盾。②正确。秀色可餐:形容女子非常美丽或景色非常优美。③错误。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④错误。万籁俱寂:形容周围环境十分宁静。万籁指自然界的各种声响。人声、号声消失不叫万籁俱寂。⑤正确。相敬如宾:指夫妻间相互尊敬。⑥正确。下车伊始:指官员刚刚到任。)

  18. D(A项,语序不当,应为“用一年时间从根本上”。B项,句式杂糅。“造成”“遭到”使句子结构杂糅,可将“遭到”删去。C项,搭配不当 ,“拉萨”和“市民”间加“的”。)

  19.A

  20.(5分)①不同的竹子开花周期会有不同 ②开花、结果需消耗大量养料③恶劣的环境造成了竹子开花

  21.(6分)示例:“朱子文化进校园”活动由师生共同参加。教师开设朱子思想、作品讲座,开发校本课程;学生行敬师礼、成人礼,开展诗文诵读竞赛活动;师生共同参观遗迹,参与书画展示。

  22.【写作指导】

  本题是一道时评类的作文题目,材料中人们对广东某学校的“无声食堂”发表不同看法,有人质疑,有人赞同。写作时,首先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分析原因,进行说理。如赞同,可谈“无声食堂”的好处,如,无声体现了中华文明,同时也不会对周围人造成干扰;可以从小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讲文明礼仪、在公众场合守秩序、不喧哗的习惯;提升学生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校园文明度。如对学校的做法持否定态度,则可从这种做法扼杀学生的活力、创造精神的角度分析 。如辩证看待,则可既指出“无声食堂”的积极意义,又指出其消极意义。参考立意:①此处无声胜有声(食堂“无声”胜过千言万语);②学生的活力岂能被“无声”禁锢(食堂“无声”可以休矣);③客观看待“无声食堂”(不要过分解读“无声食堂”)。

2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