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高考必刷题语文答案(2)

时间: 刘惠0 分享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春 夕

  崔涂①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②烟景有谁争?

  【注】①崔涂:终生飘泊,自称是“孤独异乡人”,此诗是诗人旅居湘鄂的时候写的。②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4. 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及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照应题目,捕捉暮春时节的景物,春水远流,春花凋谢,诗人在异乡送春归,表达了诗人凄楚的情怀。

  B. 颔联描写想象之景,诗人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正当夜深人静,月光如水,子规声声哀啼:“子归!子归!……”。

  C. 颈联描写诗人的处境,意蕴丰富。“动”字是动乱不安的意思,“唯”字,更加突出了他的内心愁苦之深。

  D. 尾联运用典故,耐人寻味。五湖风光,无人与争,只是不愿归去。这里的“归”字,还含有归隐田园之意。

  E. 这首七言律诗,以写景始,以抒情结,意境深婉、情调沉郁;颔颈两联对仗工整,韵律和谐。

  15.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14. BC 15. ①漂泊异乡、思家难归的孤寂之情;②社会动荡、家书经年断绝的担忧之情;③仕途坎坷、年华易逝的自伤之情;④想要归隐而又欲罢不能的矛盾之情。(答出3点即可)

  【解析】本题属于诗歌鉴赏的考查,分别考到了诗歌的语言、形象、作者的情感态度等。本词作者陆游,理解时,要联系陆游生平经历及全词具体内容考虑。

  14. B“想象之景”错,颔联景物描写是虚实结合,上句是虚景,下句是实景。C“动”是动辄的意思,书信动辄经年断绝,暗示社会的动乱不安。

  15. 解答该题,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及作者身世生平考虑即可。如“家万里”“子规”等表达的是漂泊异乡、思家难归之情;“故园书动经年绝”表达的是社会动荡、家书经年断绝的担忧之情;“华发”等句表达的是仕途坎坷、年华易逝的自伤之情;“五湖烟景有谁争”等句想要归隐而又欲罢不能的矛盾之情。分点作答,意思对即可。

  点睛: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是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和表现思想感情、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向等。所设的考点一般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对其情感基调的把握,对其社会意义的分析和对其社会价值的评判,一般不单独设题,而往往与形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

  (三)名篇名句默写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荀子认为学习贵在持之以恒,蚯蚓能够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在于用心专一;而螃蟹却只能寄身蛇鳝之穴,在于“ ”。

  (2)李白在《蜀道难》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的句子是 “ ,

  ”。

  (3)在《春望》中,诗人通过刻画自己形象,表达忧国思乡之情的句子是“ , 。”

  【答案】⑴用心躁也 ⑵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⑶白头搔更短 浑欲不胜簪

  【解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躁”“扪参”“膺”“搔”“簪”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高考必刷题语文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

  17.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蒙的作品《青狐》的确是一本优秀小说,我读着读着,经常被小说中精彩的情节和精到的描写感动,时不时地拍案而起,击节叫好。

  ②各大手机品牌竞争日益激烈,国内市场趋于饱和,大部分厂商瞄准了海外市场,华为集团惨淡经营,2017年销量继续攀升。

  ③装备了一批火力强大的武器之后,叙利亚反政府组织如虎添翼,对叙中部哈马省等地的攻势更加猛烈,致使停战协议沦为一纸空文。

  ④盲目“跟榜”,读一本与自己心性喜好完全不搭的书,一本不忍卒读的烂书,就会浪费时间、精力,还会误导个人思想认知。

  ⑤如果你珍惜生命,就不必因为小的苦恼而厌倦生活。因为鱼龙混杂并不完美的生活,正是组成宝贵生命的原材料。

  A. ①③ B. ②⑤ C. ③④ D. ④⑤

  【答案】D

  【解析】①拍案而起:形容非常愤慨。也形容对反动势力不屈服。本句形容对王蒙小说的高度评价,语境错误。②惨淡经营: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正确。③如虎添翼:比喻强有力者又增添生力军,使之更强。可褒可贬。④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望文生义。⑤鱼龙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适用范围不当。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这种社会政治背景夹缝中展开的美学大辩论,朱光潜当然只能以当时社会所要求和规定的“话语”,通过写“检讨书”对自己不惜责骂乃至丑化。

  B. “库尔德自由之鹰”组织11日宣称制造了10日晚的两起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炸弹袭击。当天,数千人走上伊斯坦布尔街头谴责恐袭行径。

  C. 今年,浙江高考语文阅读题“诡异的光”曾引起网友热议,关于语文阅读是否该有标准答案的讨论不断,这使得很多人都关心语文科目的评阅标准。

  D. 侵入我国的寒潮的路径,不是每一次都一样的,这要看北极地带和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哪一部分气压最高,我国哪一部分气压最低所决定的。

  【答案】C

  【解析】A项中途易辙,首句主语为“大辩论”,第二句主语为“朱光潜”;B项语序不当,表领属的定语“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应放在“制造了”之后;D项句式杂糅,可删去“所决定的”或将“看”改为“由”,并删去句末的“的”。

  点睛:此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考试大纲》中规定的病句的六种类型:语序不当、当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和不合逻辑。辨析病句要仔细分析选项,注意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抓住句中的一些关键词,如关联词、否定词、两面词、连词“和”、介词、代词、谓语动词“是”、数量词、并列词语和短语等。修改病句时,要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意思,对句子的改动尽可能要小,改完后认真读一读,看句子是否通顺。

  19.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艺术观点是不断变化的, ① 中国文字的传承是恒久的,它涉及我们文明的存废。 ② 在今天, ③ 书法已经失去普及性和实用性,很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对书法产生误解。这种误解, ④ 就体现在对“书法”的理解上, ⑤ 古人学习书法是“认”“念”“写”三位一体, ⑥ 这三个部分在书法教育中被完全割裂;认,对汉字的研究,交给了中文系;念,交给了表演系;写,则交给了美术系。中国书法首先是文字,然后才是艺术,如果把文字的内涵都剥掉了,就剩下一个艺术的壳,那就实之不存了。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但 特别 因此 首先 其次

  B 但 尤其 因为 首先 过去 现在

  C 因而 尤其 因为 首先 虽然 但是

  D 因而 特别 因此 过去 现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连贯题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推断。解答此题,第一处“变化”“传承的恒久”,两者之间是转折关系,排除C.D。强调“在今天”,后面是原因的解释,主要围绕时间的顺序进行叙述分析,综合看来,B项恰当。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① ,人们往往记不清自己曾经做过的不道德或让人不愉快的事。然而奇怪的是,如果是其他人做的事, ② ,都不会影响回忆的清晰度。心理学家认为,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有道德的,因此那些曾经做过的不好的事就成了否定自己的证据。 ③ ,是一种保护性的行为,让我们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

  【答案】①与自己牢记的做过的好事相比 ②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 ③忘记做过的不道德或让人不愉快的事

  【解析】首先要把握语段,注意前后语境的关联。第一空根据“有趣的现象”“人们往往记不清自己曾经做过的不道德或让人不愉快的事”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与自己牢记的做过的好事相比”;第二空根据“都不会影响回忆的清晰度”这一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第三空根据“是一种保护性的行为,让我们能保持原来的生活状态”等信息,可以推出应填写“忘记做过的不道德或让人不愉快的事”。

  点睛:句子衔接题解答方法:1、分析关键词;2、抓住关联词;3、筛选同义暗示句;4、把握对象;5、剖析结构;6、注意照应;7、揣摩语气;8、比较色彩;9、体味意境;10、借助结构。

  21. 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

  语言教学进行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文字,着力培养学生读、写、听、说能力,而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请看下图,写出示意图中所有概念之间的关系。

  【答案】①听、说属于口语系统,读、写属于书面语系统;②听、读属于接收系统,说、写属于发表系统;③听、读影响说、写,说、写反过来影响听、读;④听是说的基础,读是写的基础。

  【解析】这道题是考查图文转换。侧重考查流程图。解答时,首先要看清所给流程图的各个步骤,理清各步骤之间的关系,注意图表中的箭头所指,确定先介绍什么,后介绍什么,介绍的同时不能遗漏要点,语言表达要流畅简洁。本题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阐述即可。

  四、写作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日前,杭州图书馆引起了无数网友和一些主流媒体的关注。杭图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实行“零门槛”阅览,允许拾荒者、无业游民和农民工入馆,让他们在设有空调的书馆内免费阅读、看影视、上网、听音乐。图书馆对他们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曾有读者对身边的流浪读者散发异味而感到不满,无法接受,说允许他们进图书馆是对其他人的不尊重。对此,馆长回答,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您如觉得不便可更换座位,或者选择离开。

  此消息在网上传播开后,被感动的网民把杭图称为“史上最温暖图书馆”。馆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慨叹,公共图书棺“零门槛”开放本来就是正常之事,也已做了多年,瞬间引发如此大的关注值得反思。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将你的看法写一篇评论。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体现你的思考。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尊重暖如春

  当《****宣言》宣告人人生而平等时,尊重使封建等级土崩瓦解;当残疾人当选为人大代表时,尊重使哂笑歧视冰雪消融;当杭图允许乞丐和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时,尊重使中华大地温暖如春。尊重他人,平等地对待他人,尤其是要尊重弱势群体,我们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

  评:引材料,亮观点。排比有气势,语言有力度。

  我们要尊重身份低微的人。身份的低微不代表人格的渺小。无论别人的身份是什么,我们都应当尊重他。著名女作家三毛曾在西属撒哈拉偶遇一位哑奴。当这哑奴的主人,所谓大官以对牲畜的方式对待他时,三毛对他一家人的关怀让人们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奴隶、罪犯等常受到歧视的人,他们虽然身份低微,但他们也有人格。尊重与自己身份不同的人,这个世界,会多一点阳光。

  评:四环节——分论点、作阐释、举例子、做点评。旗帜鲜明,言简意赅,典型精当,点评到位。

  我们要尊重有“缺陷”的人。身体上的残疾不代表心灵的灰暗,残疾人也能谱写生命的辉煌乐章。邰丽华的母亲坚持让女儿与正常孩子一起生活,虽然幼小的邰丽华常常遭到小朋友的议论与笑话,但她以坚韧的毅力拼搏奋斗,最终以《千手观音》的华丽舞姿赢得了人们的尊重。她身残志坚的品格值得任何一个健全人敬仰学习。尊重有“缺陷”的人,发现他们的美,世界会多一点彩虹。

  评:叙议结合,叙宾议主,不蔓不枝,说理透彻,既独立成段,又上下勾连。

  我们要尊重不同职业的人。各种职业都是平等的,无论是清洁工、拾荒者,还是送报人、农民工。每个人的汗水都是无价的。杭图允许拾荒者进入图书馆,是因为在知识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你都有学习读书的权利。正如古代的放牛娃也可以在牛背上读书,北大的门卫也能上大学,知识不会因为职业不同而拒绝任何人。尊重不同职业的人,连无生命的知识都能做到,最为万物灵长的人,能不汗颜?尊重不同职业的人,平等地对待他人,世界会多一点温暖。

  评:本段以议为主,行云流水,富于变化,论述严谨。

  尊重暖如春。不论身份高低、是否残疾、职业如何,每一个人都应当得到别人的尊重。没有能力尊重别人,有权选择离开。唯有尊重,世界才能温暖如春;唯有尊重,世界才能鸟语花香;唯有尊重,世界才能和谐美好。尊重他人吧,让生活更美好。

  评:呼应题目,首尾圆合,强调主题,总结全篇。

  【解析】立意角度:

  ①着眼于网友、媒体的反应与馆长态度的反差来思考,网友和媒体对杭图零门槛开放这件正常的事情少见多怪,恰恰证明我们很多时候是生活在一个常识匮乏、尊严缺失的社会。只有当本该正常的现象成为社会的常态时,我们的社会才真的成熟了。要学会尊重别人,更多地关爱弱势群体。

  ②着眼于有些读者的说法来思考,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受辱感”?他们的偏见、他们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高贵感、优越感究竟来自哪里?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③着眼于材料中所特别强调的阅览群体“乞丐、拾荒者和农民工”来思考,这种现象说明底层民众也有精神生活的渴求,关注弱势群体,不能忽视他们的文化需求。

  ④着眼于公共图书馆的职能来思考,若想实现公共服务设施社会价值的最大化,就必须具备“底层意思”,关注并服务于底层民众。公共服务设施要惠及全民。

  ⑤着眼于褚树青的回答来思考,知识面前,人人平等。捍卫每一个人拥有平等的权利,也是捍卫每一个人的权利。

  参考立意:

  1、知识面前人人平等

  2、弱势群体的权利也需要尊重

  3、共享创造和谐

  4、社会呼唤人文关怀

  5、公共服务应惠及全民

  6、关注弱势群体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点睛:本题是一道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审题时,首先要把握材料内容,注意审材料的整体性,综合考虑核心事件。明确自己的观点或看法进行立意。写作时应以原材料为主,前后通过类比,相似、相关的名言、名人、名事、现实事件、生活(社会)中某种现象。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历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5.历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6.高考语文考卷真题

25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