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语文 >

高考卷语文真题及答案及语文月考试题(4)

时间: 刘惠0 分享

第II卷 表达题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这是一条经典的旅游路线,既能让你饱览大自然巧夺天工般的美景,又能让你领略多姿多彩的异域风情。

②近年来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生活条件大大改善,对商场里琳琅满目的高档电器也不再望尘莫及了。

③他在学习上坚持博学审问,对待工作更是兢兢业业,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④由于过于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判断,不肯认真研究调查,他对于群众的意见总是充耳不闻,所以常常受到大家的批评。

⑤有的同学过去对语文学习不重视,到了高中才发现既要补欠账,又要学新知识,被弄得左支右绌,狼狈得很。

⑥央视《中国诗词大会》这个温文尔雅的节目走红,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节目中一举夺冠的小姑娘更是成为谈论的焦点。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④⑤⑥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截至12月底,我院已经推出了40多次以声光电技术打造的主题鲜明的展览,是建院90年来展览次数最多的一年。

B。书法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近年来在教育部门大力扶持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水平大幅提高。

C。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使得这一古老的文明再次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D。这家公司虽然待遇一般,发展前景却非常好,许多同学都投了简历,但最后公司只录取了我们学校推荐的两个名额。

19。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

A。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这种壁纸是最近才研制出来的,环保又美观,贴在您家里会让寒舍增色不少。

D。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为了保护自己,变色龙经常换上与环境接近的颜色。人们对此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看法,以为变色① ,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其实,② 。蜥蜴类动物的皮肤变色③ ,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而且每种蜥蜴能变什么颜色也是固定的。

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考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云南的“思茅市”改成“普洱市”,四川的南坪县更名为九寨沟县后,城市的知名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可见,更名必然带来城市的发展。我市的名字不够响亮,这严重影响了我们的经济发展。如果更名,就一定会带来我市的经济腾飞,因此,更名的事要尽快提到日程上来。

①更名并不一定能带来城市的发展。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

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③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④受光于庭户见一堂,受光于天下照四方。(魏源)

⑤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鲁迅)

⑥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毛泽东)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无数名句化育后世。读了上面六句,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以其中两三句为基础确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高考卷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1.【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B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说法错误。C项“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无中生有,原文只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说法错误,原文只是说“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2.【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项“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说法错误,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证明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

3.【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B项“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文中没有体现这一内容。

4.【答案】B

【解析】B项,“通过健康的旅行,领略了名胜古迹和风土人情,就会获得深刻的认识”不对,原文中结尾说“没想到不管你走到那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所看到的多半则仍是在你窗子以外,隔层玻璃,或是铁纱……只是千万别高兴起说什么接触了,认识了若干事物人情,天知道那是罪过!”

5.【答案】①有形的各种窗子;

②无形的窗子,指人的内心与外在世界的隔膜;

③理想照进现实的窗口;

④人们心中时时约束自己的框框;

⑤人人渴望打开,却很难敞开的心灵之窗。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需要学生筛选信息,仔细阅读原文,找出相关语段,提炼中心意思即可。

6.【答案】

①人称灵活变换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畅、思维不受阻碍,更显出“窗”对人们的无所不在的约束;

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来,更显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易与心灵深处的交流;

③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真诚态度,增加了内容的可信度。

(每点2分)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达技巧。人称的使用非常讲究。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第二人称,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7.【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阅读各选项表述文字,然后在文本找准相应的的答题区间,再认真加以比较,明辨正误。题中,根据“材料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的说法可知D项说法的错误。

8.【答案】AC

9.【答案】(1)居民平时要强化垃圾分类意识,坚持垃圾分类存放、投送垃圾。(2)政府要负起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责任。(3)居民和政府要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

【解析】解答此题,要抓住题干中“怎样才能有效推进我国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个问题,在文本中筛选相关信息;同时注意题干中“结合材料”一语,切忌凭空随意作答。比如,从材料一所列之表可以看出,虽然知道垃圾应该分类的人很多,但仅了解简单分类的人也不少,由此可知还应加强宣传;从材料二中“有人说”的话语可知,政府要负起责任;由材料二结尾“各负其责,各尽气力,形成合力”等语可知要大家都尽力;等等。

10.【答案】A

【解析】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 ” 意思是:更始即位,舞阴(地名)大户人家李氏拥城不投降,更始遣柱天李宝去招降他们。李氏不肯,说:“听说宛人赵氏有孤孙赵憙,以信义闻名,愿意向他投降。”

11.【答案】B

【解析】收考是指拘捕拷问。“考”是通假字,拷问的意思。

12.【答案】C

【解析】原文是“余党当坐者数千人”

13.【答案】(1)皇帝说:“官吏依法行使,法律才不会被枉曲,你另外说些别的想说的吧。” 赵王再也没有回答的话。

(2)后来青州遭遇严重蝗灾,(这些蝗虫)一侵入到平原郡境内就死了,(平原郡)每年都有好收成,百姓都歌颂赵憙。

【解析】(1)句中的“枉”“更”“它”“复”,加被动句式。(2)句中的“大”“界”“辄”“屡”“之”,加省略句。

14.【答案】CE

【赏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15.【答案】①忠于国家,赤诚豪迈。尽管此时他已被排挤出朝廷,但依然关心朝政,他的爱国感情并不因此减少半分。②虽为远别,依旧旷达。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③胸怀博大,顾全大局。无论仕途生涯中遭遇了何等挫折,他始终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患难之中,劝勉有加,无少怨尤。

【解析】苏轼此诗,谆谆嘱咐,劝勉有加,壮爱国之行色,见兄弟之亲情。

首联点题,写兄弟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这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苏轼兄弟情谊颇深,苏辙23岁前与兄住在一起,未曾一日分离。23岁进入仕途,从此宦游四方,会少离多。尽管如此,他们仍息息相关。苏轼一生屡遭贬谪,苏辙受累不怨。在“乌台诗案”中,苏辙宁肯舍弃官帽以营救其兄,感人至深。故《宋史·苏辙传》说:“辙与兄进退出处,无不相同,患难之中,友爱弥笃,无少怨尤,近古罕见。”苏辙此去,虽为远别,但暂作分离,一向乐观旷达的苏轼自然不作儿女之态。

颔联劝勉。上句勉励苏辙不辞辛苦,其中的“驿骑”原指驿站快马.此代使臣;“凌风雪”写出了路途的艰辛。下句鼓励兄弟不辱使命,汉朝时匈奴自称天骄,以后用以代异族。凤是传说中的祥瑞之鸟;麟是传说中的仁德之兽,此以之代辙。既指子由之美德,更见国家之仁惠。这句是说.要让辽主认识你这仁德之国派出的使臣。既要不辱使命,更要不失大国风范。

颈联嘱咐。上句要子由身居沙漠,时时回望汴京的月亮,不要忘记故国。下句设想子由梦境,梦中的湖光山色应该是杭州的湖光山色。 时苏轼任职杭州,故有此语。

尾联望归。这里用李揆指子由,这不仅因为苏轼兄弟在当时的名位与声望,举世皆有所闻,而且以此告诫子由,出使北蕃,决不可追求盛名,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实乃警精含蓄之语。

这首诗以送别为题,写出苏轼对子由出使辽国的复杂心理,一再劝勉,谆谆嘱咐,殷殷盼归。语言平实,自然流畅,属对工稳,用事精警。写寻常之题材,寄兄弟之亲情,明国家之大义,实乃苏诗中抒写爱国情怀之佳作。

16.【答案】(1)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众人匹之 不亦悲乎(2)南阳诸葛庐 西蜀子云亭

【解析】试题分析:诸子散文与唐代铭文,一散一韵。注意语境提示和不写错字,“匹”“庐”。

17.【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巧夺天工”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使用错误,不能用来形容大自然山水。②“望尘莫及”指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比喻远远落在后面。使用错误。③“博学审问”指要广博地学习,要详细地求教。④“充耳不闻”指塞住耳朵不听。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⑤“左支右绌”原指弯弓射箭的姿势,左手支持,右手屈曲。指力量不足,应付了这方面,那方面又出了问题。⑥“温文尔雅”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现有时也指缺乏斗争性,做事不大胆泼辣,没有闯劲。使用错误。故选A。

18.【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项结构混乱,应在“是建院90年来”前面加上“这一年”。B项成分残缺,应去掉“使得”一词。D项搭配不当,“录取”“名额”不能搭配。故选C。

19.【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失陪”一词应是自己不能陪别人时的客套语。C项“寒舍”是称自己家的谦词,不能用于别人家。D项“千金”用于称对方的女儿,不能用于自己的孩子。故选B。

20.【答案】想变成什么颜色 事实并非如此 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语言运用的连贯。解答时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如第一空根据“以为变色龙”“就可以变成什么颜色”等信息可知,应填写“想变成什么颜色”;第二空根据“其实”及空后等内容可知,应填写“事实并非如此”;第三空根据“温度和光线是其决定因素”等内容可知,应填写“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

21.【答案】①名字不够响亮不一定影响经济发展

②更名不一定会带来本市的经济腾飞


猜你喜欢:

1.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历年全国卷语文高考真题答案

3.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及参考答案

4.高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及答案

5.历年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

6.高考语文考卷真题

257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