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学历类考试>高考频道>高考科目>高考语文>

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时间: 刘惠25 分享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百分之百的努力。努力备考,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何为中国文论话语的“中国经验”

  段吉方

  纵观以往关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中国经验”的讨论,有这两个特点:一、批评领域的声音明显多于理论研究的声音,体现出了“中国经验”研究中“批评先于理论”的现象;二、在“中国经验”的定位上,一般会将中国文论话语中的“中国经验”问题纳入广义上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等宏大叙事之中。

  首先,“批评先于理论”是“中国经验”研究中的应有之义。只有在批评中,中国文学的经验,特别是当代文学发展中的经验才能够给“中国经验”的讨论提供直接的参照及批评言说的动力,当代中国文论话语构建才会落到实处。从先秦时代到魏晋南北朝,一直到王国维时期,这个“中国经验”就是文学研究如何切实有效地回答文本创造的历史及其所展现出的规律,“中国经验”是从“文本学”与“批评论”的层面上升到美学理论的提炼和话语方式的表达。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文评”,就是一种综合的批评评判,它的一个基本路径,就是从文本出发的充分的批评阐释。这里面的“中国经验”就是在文本批评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的民族特色。

  中国传统文论如此,中国近现代文论中的“中国经验”也是如此。从“五四”时代到三、四十年代,鲁迅、胡适、周作人、胡风、朱光潜、宗白华、李健吾等人的文论,就是中国作家以自己的话语评价中国自己的文学作品,文论话语仍然是从批评实践层面上着眼与发展的。即使是中国近代文论中受西方理论影响较大的王国维,他的《人间词话》之所以能够自成一派,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人间词话》中有“中国经验”,就是因为他没有忽略具体的批评实践之于理论体系构建的要义。

  其次,为什么不能将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中国经验”与那种普泛化、均等化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相提并论?从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来看,有很多优秀作品都直接展现了在当代中国已经发生的和正在发生的各种故事,这个故事的主体、内容和风格都是“中国”的,是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生活方式、人情世态及当代精神的凝聚和表现。

  但我们说,这种“中国经验”是“文学”的,它区别于那种广义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的地方在于它以文学的方式体现人的内在的精神情感和心理现实的困顿与无奈,指向的是本真人性的丧失与当代中国社会变革、文化剧变及道德伦理变迁的关系,从而更具反思性与批判性,当代性价值也更为明显。从文学表现方式上来看,这种“中国经验”也有着特殊的手段,既有现实主义,又有现代寓言,还有后现代精神反讽。正是这种来自精神、情感与心理层面的“中国经验”的书写,让当代语境中的中国文学变得复杂与多元,也更突出了当代中国文学发展语境的复杂性以及精神属性上的特殊性。当代文论话语如果想要深入把握这种“中国经验”,就需要在更深层次上面对这种多重叠加的语境特点。

  (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在“中国经验”研究中,批评走在了理论的前面,这不仅正常,而且是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的一种需要重视的路径方向。

  B. “中国经验”的问题古已有之,不管是先秦时代还是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里面的“中国经验”是一种综合性的批评批判,中国古代文论中的“诗文评”就是例证。

  C. 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能够确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与批评经验,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其文论话语体现了“中国经验”,将理论体系构建立于具体的批评实践之上。

  D. 从中国传统文论到中国近现代文人中的“中国经验”,作家都是以文本为核心,文论话语特点都注重于批评实践层面。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对于中国文论话语体系“中国经验”的讨论中呈现的两个特点,作者认为前者给我们提供的启发非常重要,值得进一步借鉴,后者则需要我们进一步反思。

  B. 近现代文论依然在践行“批评先于理论”的“中国经验”,像鲁迅、李健吾等人的文学论述,即是中国作家着眼于批评实践,对中国自己的作品的评价。

  C. 普泛化、均等化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缺乏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生活方式、人情世态及当代精神,不能与文论话语体系的“中国经理”相提并论。

  D.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中国经验”,以文学的表现方式来关注和表达人的心灵世界,反映人性与社会变迁的关系。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相对于理论话语而言,批评实践的问题在中国文论话语的“中国经验”中被更多的关注,理论话语可以从创作实践中提取出来,。

  B. 当代中国文论话语体系呈现出“批评领域的声音明显多于理论研究的声音”特点,但批评先于理论,不等于可以用批评取代理论,。学|科|网...

  C. 区别于普泛化、均等化的“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文论话语的“中国经验”有着独特的文学性,其表现的形式和内在的精神表达都是文学的,。

  D. 当代中国文学发展语境的复杂和精神属性上的特殊,使得当代语境中的中国文学变得复杂与多元,我们应更深层次的面对它,以更好的把握当代“中国经验”。

  【答案】1. B 2. C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中国经验”不走一种“批评评判”,而是“批评评判”中包含“中国经验”。 “这里面的‘中国经验’就走在文本批评中体现了中国古典诗学 的民族特色”可为证。

  2. 试题分析:“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生活方式、人情世态及当代精神”是“中国经验”与“中国道路”“ 中国模式”的相通之处。

  3. 试题分析:“使得”表述不对,前者不是后者的原因和前提。

  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D项强拉因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颜真卿,字清臣。开元中,举进士,又擢制科。调醴泉尉。再迁监察御史,使河、陇。时五原有冤狱久不决, 天且旱,真卿辨狱而雨,郡人呼“御史雨”。 复使河东,迁殿中侍御史。时御史吉温以私怨构中丞宋浑,谪贺州,真卿曰:"奈何以一时忿,欲危宋璟后乎?"宰相杨国忠恶之,乃出为平原太守。

  安禄山逆状牙孽,真卿度必反,阳托霖雨,增陴浚隍,料才壮,储廥廪。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禄山反,河朔尽陷,独平原城守具备。

  贼破东都,遣段子光传李憕、卢奕、蒋清首徇河北,真卿畏众惧,绐诸将曰:"吾素识憕等,其首皆非是。"乃斩子光,藏三首。它日,结刍续体,敛而祭,为位哭之。是时,从父兄杲卿为常山太守,斩贼将李钦凑等,清土门。十七郡同日自归,推真卿为盟主,兵二十万,绝燕、赵。

  方朝廷草昧不暇给,而真卿绳治如平日。广平王总兵二十万平长安,辞日,当阙不敢乘,趋出梐枑乃乘。王府都虞候管崇嗣先王而骑,真卿劾之。帝还奏,慰答曰:"朕子每出,谆谆教戒,故不敢失。崇嗣老而鐍,卿姑容之。"百官肃然。

  李希烈僭称帝,使问仪式,对曰:“老夫耄矣,曾掌国礼,曾掌国礼,所记诸侯朝觐耳!” 兴元后,王师复振,贼虑变,遣将辛景臻、安华至其所,积薪于廷曰:“不能屈节,当焚死。”真卿起赴火,景臻等遽止之。希烈弟希倩坐朱泚诛,希烈因发怒,使阉奴等害真卿,曰:“有诏。”真卿再拜。奴曰:“宜赐卿死。”曰:“老臣无状,罪当死,然使人何日长安来?”奴曰:“从大梁来。”骂曰:“乃逆贼耳,何诏云!”遂缢杀之,年七十六。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善正、草书,笔力遒婉,世宝传之。

  (节选自《新唐书•颜真卿传》,有删改)

  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

  B.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

  C.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

  D. 真卿立朝正/色刚而有礼/非公言直道/不萌于心/天下不以姓名/称而独曰鲁公

  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制科,唐宋朝都有为选拔特殊人才而举行的不定期非常规考试,程序相比科举考试要繁琐。

  B. 从父兄,即从兄,一般指的是父亲的亲哥哥的儿子中比自己年龄大的,就是堂兄、堂哥。

  C. 僭称,犹言妄称或用作谦词,文中李希烈超越了自己身份地位的名号,妄称为帝。

  D. 朝觐,谓臣子朝见君主,也指附属国向中央政权朝贡和拜谒,以表示对帝王的尊拜和臣服。

  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颜真卿能谋善断,深得民心。他在巡查河东、陇州的过程中平反了五原冤狱,得百姓赞誉。叛贼攻破洛阳,以将领首级示众,他暂时隐瞒真相,也安抚军心。学|科|网...

  B. 颜真卿公言直道,反遭排挤。吉温因私怨诬陷宋浑,将他贬谪。颜真卿仗义执言,却得罪了宰相杨国忠,一心排斥他,而被贬为平原太守。

  C. 颜真卿守正重礼,勇于弹劾。广平王统领二十万大军去平定长安,出宫殿时不敢骑马,而都虞候管崇嗣倚先王恩遇却骑马,颜真卿弹劾了他。

  D. 颜真卿忠直英烈,正气浩然。在反贼李希烈的死亡威逼前,颜真卿气节不屈,视死如归,其毅然之气,折而不沮,将与他的书法一样,世宝传之。

  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日与宾客泛舟饮酒,以纾禄山之疑。果以为书生,不虞也。

  (2)方朝廷草昧不暇给,而真卿绳治如平日。

  【答案】4. B 5. B 6. C

  7. (1)每天与宾客泛舟饮酒,来解除安禄山的疑虑。(安禄山)果然认为他不过是个书生,不以为虑。 (2)正值朝廷纷乱无暇他顾,而颜真卿一如往日按法规治事。

  【解析】

  4. 试题分析:翻译:颜真卿立身朝堂,正气凛然,刚直而有礼节,不是公正的话和正义的事不去想,天下的人不叫他的姓名,只称鲁公。“刚而有礼”不要断开,“以姓名称”介词结构不要断开。

  点睛:文言断句的题目,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选择题答题时注意选项的对比,然后结合文意进行分析。此题“刚而有礼”不要断开,“以姓名称”介词结构不要断开。

  5. 试题分析:“父索的亲哥哥”错,应为父亲的亲兄弟。

  6. 试题分析:错解词语,无中生有。“先王而骑”意思是管崇嗣先于广平王上马。

  7.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词语“日”“纾”“虞”“草昧”“不暇给”“绳治”的翻译。

  (二)古代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8.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直切诗题“暮雨”,一个“里”字,既写雨丝缠身之状,又描绘了一个细雨笼罩的送别场面,低迷压抑。

  B. 颔联“重”“迟”二字用意精深,重,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迟,则移情于鸟,鸟亦感怀伤别,迟迟不愿离去。

  C. 颔联不写离舟而写来帆,别具匠心,暗示离舟已从视线中消失,诗人久留不归。对来帆的关注,正是对去帆的遥念。

  D. 颈联写海门不见,浦树含滋,意在想象李曹东去,是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眼前景与意中景并列,表达了两地相思的深情,。

  E. 从结构上来说,全诗以“微雨”起,用“散丝”结,前后呼应,联联写雨,一脉贯通,浑然成境。

  9. 这首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题材相似,但情景关系的处理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

  【答案】8. BD 9. 韦应物诗虽写送别,却重在写景。前三联铺写渲染烟雨、暮色、重帆、迟鸟、海门、浦树等景物,形成了浓重的凄婉压抑的离别氛围,尾联才情感迸发,全 诗以衷景抒衷 情,情感基调低迷感伤。王诗只在首联写景,重 点在宽慰别情。(l分) 首联写两地地形风貌,意境苍茫开阔,后三联均在表达友情深厚.不受时空局限 的豁达情怀, 一洗送别诗中悲苦缠绵之态,全诗以壮阔之景写高远之情,情感基调高昂旷达。学|科|网...

  【解析】

  8. 试题分析:B项,迟,应是迟缓之意。“乌亦感怀伤别,迟迟不愿意离去”,是对迟字的过度解读,该句写天色昏暗鸟儿飞得迟缓,应是飞鸟入雨,振翅不速。

  D项,“表达了异地 相思的深情”错。该句用想象开拓了 审美空间,抒情更加邀远深邃,但表达的仍是诗人怅惘凄戚戚的离情,没有两地相思之意。

  9. 试题分析:注意分析二者之间的景物是什么,创设的意境是什么,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 补写出下列句中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许多名家的名字取自于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像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之名出自《离骚》 “___________”一句。

  (2)面对生命的短促和个体的渺小苏轼在《赤壁赋》中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感慨。

  (3)李白的《行路难》中通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的动作细节刻画,形象地揭示了他内心的苦闷抑郁。

  【答案】 (1). 苟余情其信 芳 (2). 寄蜉蝣于天地 渺沦海之一粟 (3).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

  【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信芳”“生命的短促和个体的渺小”“内心的苦闷抑郁”,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蜉蝣”“渺”“箸”的写法。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老金的蝈蝈笼子

  何立伟

  老金坐在我的办公桌对面,脑壳低垂,神情暖昧,手肯定忙着,却被桌子上厚厚的稿件所遮蔽,形容虽不可称鬼祟,但也算得上有几分诡秘。

  唯有我晓得他在干什么。

  老金的机发出急促叫声,必是有短信来了。整天的,他的手机如一只装了蝈蝈的笼子,时不时地那么叫着。手机一叫,老金便把脑壳低下去,手指一阵忙乱,当然就是在那里回短信。中文输入用的是拼音。湖南人,NL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拼起来麻烦。一二十字的短信,左摁右摁,一错再错,捉虫一般……

  短信都是他女儿发来的。他女儿在北京念大一。很聪明的女孩子,但时常旷课,一个人坐在校园的草地上晒太阳,看闲书,听CD,然后,给老爸发短信。

  聪明的女孩子大约都有点清高,一清高又有点孤独,一孤独就少朋友,少朋友就少沟通,于是愈加地清高,亦愈加地孤独。没有人好沟通,只好跟老爸说话,用滔滔不绝的手机短信。

  “下午一个人跑到王府井,买了一件耐克T恤,还有一双阿迪达斯的鞋。哈,又放你的血啦。”

  “在三联买了本昆德拉的《无知》。喜欢这个住在法国的捷克男人。和他比,周围全是傻子。”

  老金的回复都是耐心细致苦口婆心的……我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多,凡事都应当这样而不应当那样。有父亲兼党委书记的语重心长,亦有对年轻人的尽可能多的理解和报纸上说的与时俱。

  “我把她当朋友一样。”老金跟我说。

  当然。我指出,这仅仅是一种姿态。实际上,父女的关系并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平等。

  “怎么这样说呢?”老金不满道,“不平等,她能给我发那么多短信吗?能大事小事鸡零狗碎的事都跟我讲吗?能这么全方位全天候地沟通吗?”

  “那是因为她不想跟她的同学讲,她看不起她的同学。她没有交谈者,只好来跟你说。人总是有倾诉欲的。”

  “你打击我。”老金说,很不屑地白我一眼,“你心理不平衡,因为你儿子不给你发短信!”

  他说的是。我儿子也是大一,但极少给我发来短信。而我晓得,他的快乐统统来自他的同辈,而不是我这样的“半老徐爷”。如果他有话只肯跟我讲,我反觉得有问题。学|科|网...

  对于我的观点,老金很不以为然,摇着脑壳,声明道,他和他女儿没有代沟。他女儿心高傲,是因为“哪个要她这样优秀”!

  这时蝈蝈又叫了。老金低头看短信,脸上浮出极幸福的笑容。“念给你听啊,”他说,“‘你老是指责我旷课,给你个安慰吧。这次专业考试,我是全年级第一名。’你看你看,鬼家伙!”

  老金的欢乐、担忧、欣慰、郁闷,全部来自他女儿的短信,这是老金生活中最大的乐趣。但我担心这亦是他女儿的最大乐趣。我们彼此争论,但是没有结果。老金的生活,按照老金理解的那样自得其乐地过着。

  到了大二的下学期,忽然,老金的蝈蝈笼子不怎么叫了。办公室一下子变得寂静,亦变得空虚。老金的脸有些灰白。我这个人有些麻木,刚开始尚没觉察到这是什么原因,只感到空气里似乎缺少了什么东西。后来一想,哦,原来是老金的女儿很少来短信了。

  我问老金怎么回事。老金叹了口气,说:“她可能找了男朋友了,她现在不和我沟通了。”

  我说好哇老金,祝贺祝贺哇,早就应当是这样子哇。

  老金点了支烟,深吸一口,望着窗外,一脸怅然,说:“你又打击我。”

  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老金和女儿短信沟通从多到少的经过,让读者看到了年轻人从青涩到成熟的人际交往过程的转变,也包含着父母对子女的关爱。

  B. 结合文章中老金的女儿发给她的短信,我们大致可以了解到老金的女儿是一个聪慧优秀、生活讲究、渴望交流却又又有点清高孤傲的文艺青年。

  C. 文章通过老金发短信时憨态可掬的动作描写,看到女儿短信时的神态描写以及和“我”对话的语言描写,成功地塑造了老金这个舐犊情深的慈父形象。

  D. 小说设置了多处对比:女儿跟父亲交流变化的对比,老金对女儿态度变化的对比,这些属于纵向对比;老金父女关系和“我”跟孩子关系的对比,这属于横向对比。

  12. 理解文中画线的句子。

  ①我指出,这仅仅是一种姿态。实际上,父女的关系并不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平等。

  ②但我担心这亦是他女儿的最大乐趣。

  13. 试分析标题“老金的蝈蝈笼子”的意蕴和作用。

  【答案】11. D 12. ①我指出,这仅仅是一种姿态.实际上,父女的关系并不 会像他想象的那样平等。

  ②但我担心这亦是他女儿的最大乐趣。①“我”认为,老金希望成为他女儿的朋友只能表明他渴望与女儿平等交流的一种态度,但实际上,两代人有不同的人生阅历和生活圈子,也会有不同的思想现念,是不可能完全平等交流和沟通的。②我”担心老金的女儿将父亲的短信作为自己生活中最大的乐趣,“我”认为年轻人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更精彩的生活。表明了 “我”对老金女儿的深切关怀。

  13. 意蕴:①老金的手机短信声响就像蝈蝈的叫声,所以用“蝈蝈笼子”来喻指老金的手机。②“笼子”保护 “蝈蝈”也禁锢“蝈蝈”,喻指老金对女儿的关爱也可能成为女儿生活的束缚。③同时,老金将自己的喜怒哀乐完全寄托在女儿的短信上,自己也成了被关在笼子中的蝈蝈。作用:①线索以及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故 事的主要事件由手机的短信铃声所引发和贯串。②此标题丰富内涵能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有利于凸显 小说的主题。③巧妙的比喻,新颖有趣,容易吸引读者关注;同时体现了浓烈的口语特色,带有对老朋友的揶 揄之情,让人忍俊不禁。

  【解析】

  11. 试题分析:老金对女儿的态度没有变化 ,不构成对比。老金前面的得意和后面的失落都体现了他对女儿的关爱与关注。

  12. 试题分析:注意句子中表现的人物的心理和情感,进而分析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13. 试题分析:注意答出标题的含义,然后从结构、情节的推进和主旨的表达以及读者的角度进行分析。

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百分之百的努力。努力备考,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年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第I 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何为中国文论话语的中国经验 段吉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调研考试卷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答案及语文调研考试卷

    高考备考是今天栽的种,高考是明日结出的果。努力备考,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调研考试卷

  • 江苏2017语文高考试卷及语文押题试题
    江苏2017语文高考试卷及语文押题试题

    新的高考季已来临,努力为高考备考吧,今日的汗水,明日的收获。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语文高考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语文押题

  •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语文联合考试试卷
    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及语文联合考试试卷

    不要说现在拼搏高考太晚,只要你开始了,那什么时候都不算太晚,那就还有机会搏一搏。高考加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江苏2017高考语文试卷,仅

  • 嘉兴一中2017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嘉兴一中2017语文高考试卷答案

    奋勇拼搏,决战2018高考。在正式高考之前,先来做一下高考真题来练练手吧。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嘉兴一中2017语文高考试卷,仅供大家参考! 嘉

2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