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四川语文高考题型答案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结合复习过程中的教学实情,从求实、求效两个方面探析高考语文复习策略。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关于2017四川语文高考题型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2017四川语文高考题型
第Ⅰ卷 阅读题(70分)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在宋代诗学中,“格卑”是一个相当流行的观念,主要体现了宋人对晚唐五代诗某些审美特征的批判。目前学界批评晚唐五代诗,就喜空泛地借鉴“格卑”观念,比如《唐代文学史》评郑谷诗云:“可惜常常失之松浅,体骨较弱,格调也不够高。”这显然是沿用了欧阳修《六一诗话》的说法:“(郑谷)其格不甚高。”这种断语可以作为鉴赏之小结,却难以揭明病灶;如果强作解人,就容易以实释虚,滑向审美范畴之外。比如臧清云:“前人评价郑谷的诗,多说‘其格不甚高’(欧阳修《六一诗话》)、‘气格如此之卑’(叶梦得《石林诗话》)……这是过于严格的要求。处于大崩溃前夜的唐季,已经不可能再激荡着奋发踔厉的盛唐朝气了,十哲也难脱时代的暮气。”这一论述揭示了“格卑”的社会根源和精神背景,却不能说明造成“格卑”的具体审美因素。此外,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辟专节讨论宋代诗学中的“格”,由于立足点也是“诗人的人格乃至整个时代的精神形态”,所以在论及“格卑”之时,虽然注意到“诗歌若只有精神内容的高尚,仍不免‘格卑’之讥”,“气格亦关乎语言风格问题”,但语焉未详。因此,学界对“格卑”观念的观照,要么停留于借鉴、发挥,要么进行士风人格层面的追索,却未能在审美范畴之内予以足够细腻的分析,未能更切实、更全面地揭示它在宋代诗学中的丰富意义及历史价值,我们应当深入到核心来讨论这个问题。
②“格卑”观念虽是在宋人手里发扬光大,但其草创,可以追溯到晚唐五代,当时诗人常在自嘲的语境中讨论“格卑”。比如杜牧《忆齐安郡》云:“格卑常汩汩,力学强悠悠。”这是自嘲苦吟之态。再如韩俚《格卑》云:“格卑尝恨足牵仍,欲学忘情似不能。”这是在自嘲之余反省“格卑”的原因——多情善感,亦即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所谓“足恨饶悲不自由”、徐夤《泪》所谓“发事牵情不自由”。又如郑谷《自贻》云:“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郑谷诗集笺注》卷三)此句既暗示了“格卑”的一项外在表征——“僧”作为语词或意象的频繁出现,又宣称自己“格卑”的原因并不在此。其《咏怀》云:“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综上所述,“格卑”观念在草创之际,内涵尚很模糊、简单,包含了晚唐五代诗人对自身创作的零碎反思,涉及风格、人格、语言等多种因素。这些反思奠定了宋代“格卑”观念的基础,也为宋人批判继承晚唐五代诗埋下了伏笔。
③宋代诗学中的“格卑”观念在内涵上有很大发展,呈现出清晰性与复杂性并存之貌。一方面,“格卑”观念拥有相对清晰的基本内涵:“格”是法式、标准,而不是简单的风格或人格;“卑”是低级、不高明,而非粗俗、俚俗。“格卑”主要是一个综合性的审美语言观念,关注的是语言的表意能力,即“意”与“言”的关系。
④另一方面,“格卑”的具体内涵随着批评对象的变化而呈现出分化倾向,最终体现为两种相互对立的语言策略:一是“意胜言”,蒋寅在《不说破——含蓄概念之形成》一文中论“杜牧之云:‘多情却是总无情,惟觉尊前笑不成。’意非不佳,然而词意浅露,略无余蕴。元白张籍,其病正在此,只知道得人心中事,而不知道尽则又浅露也。”二是“言胜意”,如吴可《藏海诗话》云:“凡装点者好在外,初读之似好,再三读之则无味。要当以意为主,辅之以华丽,则中边皆甜也。装点者外腴而中枯故也。”宋人认为,正是“意胜言”与“言胜意”这两种语言策略,造就了晚唐五代诗的“格卑”特征。
(佚名《论宋代诗学中的格卑观念》有删改)
1.下列关于“格卑”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是宋代一个相当流行的审美观念,常被现代学者套用来批判晚唐五代时期的诗歌作品。
B.草创于晚唐五代,在宋代迅速发展,内涵模糊简单,常出现在诗人自嘲的语境中。
C.在诗歌作品中往往直接出现,有一项外在特征是伴随着“僧”这个词语或意象的频繁使用。
D.发展到宋代,其内涵指的是法式标准的低级、不高明,最终表现为内容与形式两种语言策略的相互对立。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格卑”在宋代诗学中主要体现了宋人对晚唐五代诗某些审美特征的批判。如欧阳修《六一诗话》:“(郑谷)其格不甚高。”
B.现代批评家对“格卑”的原因探讨,大多局限在社会时代、士人精神方面,因此并不深刻全面。
C.韩俚《格卑》诗说明“格卑”的原因是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和徐夤《泪》所谓的“足恨饶悲不自由”、“发事牵情不自由”。
D.晚唐五代诗人对自身作品多角度的反思,是“格卑”观念产生之初的重要内容,也对宋人认识、学习、批判晚唐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周裕锴《宋代诗学通论》在论及“格卑”之时,如果能在语言风格上做更详尽的论述,就离探讨“格卑”在宋代诗学中的丰富意义及历史价值上更近了一步。
B.郑谷的“琴有涧风声转淡,诗无僧字格还卑”“景物还多感,情怀偶不卑”暗示了 “僧”字的使用、诗人的多情善感可能造成“格卑”。
C.如果借鉴本文的“格卑”内涵的阐释,《水浒传》中的李逵,《红楼梦》中的焦大、刘姥姥就都可以被认为是“格卑”。
D.“意胜言”与“言胜意”是“格卑”的内涵因分化而呈现的语言策略,宋人认为,这两者一起造就了晚唐五代诗的“格卑”特征。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人也。准少英迈,通《春秋》三传。年十九,举进士。太宗取人,多临轩顾问,年少者往往罢去。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大名府成安县。每期会赋役,未尝辄出符移①,唯具乡里姓名揭县门,百姓莫敢后期。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准,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淳化二年春,大旱,太宗延近臣问时政得失,众以天数对。准对曰:“《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太宗怒,起入禁中。顷之,召准问所以不平状,准曰:“愿召二府至,臣即言之。”有诏召二府入,准乃言曰:“顷者祖吉、王淮皆侮法受赇,吉赃少乃伏诛;淮以参政沔之弟,盗主守财至千万,止杖,仍复其官,非不平而何?”太宗以问沔,沔顿首谢,于是切责沔,而知准为可用矣。即拜准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院事。
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且曰:“卿来何缓耶?”准对曰:“臣非召不得至京师。”帝曰:“朕诸子孰可以付神器者?”准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臣,不可也;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帝俯首久之,屏左右曰:“襄王可乎?”准曰:“知子莫若父,圣虑既以为可,愿即决定。”帝遂以襄王为开封尹,改封寿王,于是立为皇太子。庙见还,京师之人拥道喜跃,曰:“少年天子也。”帝闻之不怿,召准谓曰:“人心遽属太子,欲置我何地?”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也。”帝入语后嫔,宫中皆前贺。复出,延准饮,极醉而罢。
(节选自《宋史?寇准传》,有删改)
【注】①官府征调的敕命文书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
B.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
C.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
D.至道元年/加给事中/时太宗在位久/冯拯等上疏乞立储/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帝足创甚/自褰衣以示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冠者”是对古代成年男子的称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女子十五岁行及笄礼,都表明成年。男子十五岁“束发”成童,称“童子”。
B.“进士”是指我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也是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之称。
C.“淳化”是宋太宗时期的一个年号。历代帝王遇“天降祥瑞”或内讧外忧等大事,要改年号。
D.“社稷”原分别称土神和谷神,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文中用“社稷”代指祭祀。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顶是( )(3分)
A.寇准才智过人,年少得志。担任地方官员,施政有方。作为近臣,屡进忠言,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皇上所倚重,被认为是魏征那样的人才。
B.当太宗就大旱一事向近臣询问自己治国的过失时,寇准认为大旱由刑罚不公引起。他这样讲,不单是为祖吉申屈,更是为了揭露朝中奸佞。
C.寇准被问及立储人选时,建议皇帝不要听信身边的妇人和近臣的意见,可能是因为她(他)们会有私心,而要选择心系王室的皇子作储君。
D.当太宗因为皇太子很得民心而担心自己的地位时,寇准宽慰了太宗。寇准因为在立储问题上的深谋远虑得到太宗的赏识,后来太宗还邀请他一起喝酒。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或教准增年,答曰:“准方进取,可欺君邪?”后中第。(5分)
(2) 《洪范》天人之际,应若影响,大旱之证,盖刑有所不平也。(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阅读下面的这首清诗,完成8~9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杜甫《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中强调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句子是: , 。
(2)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中刻画情人分别时内心痛苦的细节描写是 , 。
(3)白居易在《琵琶行》中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表现琵琶女年轻时技艺高超、美丽出众的诗句是: , 。
乙 选考题
请从下面第三(11题)、第四(12题)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答题时,请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所选题号后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选题目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暮 鼓
冷清秋
方老爷子在南京城突然有了去处。
他在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姓唐,逢年过节什么的方老爷子总要拎点东西去看望。其实,也不是单逢年过节,隔三差五的方老爷子常去。
去了,无非也就是熟人见面时常说的那几句老话。说完,就没话了,俩老头都靠在那个旧沙发上晒太阳。有时,方老爷子去了,亲戚正在忙着。方老爷子就自己靠在沙发上,看天,看云,看飞过的鸟,树上落下的叶子。或者干脆弹弹衣襟上的灰,站起来踩跺鞋上的尘。
对了,忘告诉你了。方老爷子这门亲戚可不是个吃闲饭的。虽说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的,不但会剃头刮脸掏耳朵,还会在生意不忙时,撸起袖子,虎虎生风地打一套小洪拳。但最最吸引方老爷子的却是他会吼那种叫人听了连肠子都打颤的秦腔。
当初,方老爷子就是被这一嗓子给拽了去,再也挪不开脚步。
原本那天被儿子载去听戏,经过鼓楼附近时,遥遥传来一嗓子,如老汉哭坟般凄凉婉转。方老爷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不瞌睡了。待第二嗓子透来时,方老爷子说,掉头!掉头!赶紧的!人和人之间向来讲一个缘,也讲究一个巧。那天,这机缘巧合就撞在了一起。
方老爷子那天坐在理发棚的破沙发上看人家边忙活边唱曲。掌灯时分才想起走。人站起来,却又扭回头,一脸羞色地说我喊你声老哥吧。说完就真的叫了一声老哥哥。紧接着,老陕话羞羞答答就出来了,其实额叫你老哥你也不亏啊,眼看你是要长额几岁的嘛。多了额这个老弟,虽说帮不上甚忙,但是逢晴天黄昏过来谝谝还是可以滴。看对方并不多言语,方老爷子就挥挥手说,不管你认不认,这门亲戚额今儿算是认了。今儿算是摸个门,以后咱常来往哈。
第二次来的早上,方老爷子一踏进来,将手提袋朝破沙发上一扔,说,看看额给你带啥了。亲戚瞥一眼却不悦。慢腾腾地说,弄这叫啥嘛,来就来吧,礼节还怪大。话虽这么说,后来端起桌上那个紫砂壶还是吱溜溜下去多半壶。
亲戚忙时,方老爷子就和来理发的那帮工人们唠叨,也不管听不听得懂,爱不爱听。反正只看一支支递过去的烟被对方接了,就拉开了话匣子。方老爷子常常感叹,说,难得我这把老骨头老了老了,还能有这福气。免费理发不说,还能听到乡音听到戏哩。再来,看亲戚在数零碎钞票,方老爷子就打趣,老哥你干脆费费事,收下额这个徒弟如何?
有时,方老爷子干脆半下午过来,来时揣上自己常喝的烧酒,路上在熟食店包上几样卤味。俩人能从下午直喝到月挂树梢。有时,亲戚也搓着手挽留,说要不……就歇这儿吧?方老爷子却说,你再来个信天游,我踩着你的曲曲儿走。
就这样,一次次的,听着来,听着去。方老爷子以为可以一辈子。
可有一天他赶着来时,工棚不见了,简易的理发橱也不见了。仰起头,才发现高楼已经建成了,正在清理周边环境。方老爷子急的见人就拽,很费劲地描述,却没一个人晓得。
抬头看看那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方老爷子突然很想爬上鼓楼去看看。这想法一出来他就真的站在了鼓楼上。
爬上去,方老爷子发现世界被分为了两层。街道上喧闹嘈杂,人潮汹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仰头,天沉沉的落得很低。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说方老爷子在南京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孤苦无依。
B.小说表现方老爷子认亲时的方言描写,意在突出方老爷子的热情亲切和听到久违的秦腔时的激动。
C.小说第六段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理发师唱腔的凄凉婉转。
D.小说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使得人物形象丰满传神。
E.“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这段景物描写既照应了标题“暮鼓”,又暗示了小说主题。
(2)小说在刻画方老爷子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特征?请简要分析。(6分)
(3)结合全文,谈谈划线部分文字在文中的作用。(6分)
(4)“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
蒋勋
1875年,卡蜜儿成为莫奈的爱人已经超过十年,他们第一个孩子生于1867年,已经八岁,他们正式登记结婚已经五年。而此时,卡蜜儿检查出罹患绝症,身体明显衰弱下来。这一年,莫奈画下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
这件小小的作品很不同于莫奈同一时期的画作。卡蜜儿坐在室内一角,对着窗口阳光做针线。一个相爱相处了十年的女人,成为妻子,成为母亲,在莫奈的笔下可能已经不再是当初那个娇美艳丽的模特儿。一个女性,有了妻子与母亲的身份,似乎原始女性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消失了一些,却又生长出一些如同果实一般安静饱满的神情。
莫奈处理这一幅画作时也似乎不再是一个知名画家,拥有印象派命名者的头衔,而是回来扮演一个忠实丈夫与父亲的朴实角色。
光的跳跃不见了,莫奈坐在卡蜜儿旁边,认真看妻子做针线,看窗外的光透过纱帘树荫在室内流动,室内幽静隐约的光线,照亮卡蜜儿的脸孔,照亮她衣服长袍上织绣的图案。
不知道莫奈在得知卡蜜儿罹患重病后的心情如何,这一件小小作品却使人沉思起那艰难的一年——1875年——对两个人都特别艰难的一年。
这一年莫奈还是留下了不少以卡蜜儿为主题的作品,特别是撑着阳伞站立在草坡上的卡蜜儿肖像。
也许不应该用“肖像”来称呼这一系列作品,因为在奥塞美术馆面对好几幅同一主题的画作,我们知道画中的人物有的是卡蜜儿,有的是1886年卡蜜儿逝世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的。这两个人都撑着阳伞,在阳光下站立着,更换着不同的角度。
我们不禁会发问:卡蜜儿或苏珊在烈日阳光下站了多久?莫奈要求卡蜜儿或苏珊变换了多少次姿势?
无论是卡蜜儿还是苏珊,在这一系列作品中都不再是一个被关心的主题,如同这一段时期,莫奈所有画里的人物或许都只是他用来观察光与色彩的媒介而已。
他看得见卡蜜儿吗?
或者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他不知道卡蜜儿(或苏珊)站了多久,他忘了她们变换了多少次姿势,他看不到人物,他只看到一片一片的光,如此华丽,如此闪烁,如同神迹,如同不可思议的宇宙最本质的奥秘。
莫奈要为瞬间的光留下肖像,每一个短暂的瞬间,他或许忽然想到站在面前的女子也只是短暂的光,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都只是无法把握的一瞬间的光。
我特别喜欢莫奈1875年最早的一幅《撑阳伞的女人》。画里的卡蜜儿姿态不太僵硬,在云天的背景里一转身,一回眸,风吹着草,吹着云,仿佛即刻也要在风中吹散卡蜜儿,整个人像要幻化而去,令人无限感伤。旁边是莫奈与卡蜜儿八岁的儿子让,这是画家对一个自己深爱的人的最后一瞥吗?
也许不是,卡蜜儿还有四年的时间,她的身体饱受折磨,而那折磨也是莫奈一起要做的功课,他想要留下每一瞬间的光,然而光一直在消失,从来不会为他的惋惜哀伤停留。
1878年卡蜜儿生下第二个孩子,这一次生产更加重了她的病情,终于在1879年逃不过病魔死神的手掌,卡蜜儿要在光里消逝了。
1886年,在卡蜜儿逝世七年以后,莫奈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重复画了一系列《撑阳伞的女人》。
莫奈在怀念什么吗?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吗?
(节选自《蒋勋解除莫奈之美》,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年7月版)
相关链接:
①莫奈,印象派代表画家,他的油画所散发出的光线、色彩、运动和充沛的活力,超越了以往绘画中僵死的构图和不敢有丝毫创新的传统主义。在绘画风格受到权威排斥时,一直坚持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光和影的色彩描绘是莫奈绘画的最大特色。
——摘编自王莉函《谈莫奈的光与色》
②莫奈与妻子卡蜜儿在巴黎相识,很快坠入爱河,但莫奈的家人看不起这位模特儿,逼迫他们分手,并中断了莫奈的经济来源。莫奈一如既往地爱着卡蜜儿,卡蜜儿也给予莫奈星火燎原般的创作灵感。当莫奈的作品被贬得一文不值时,卡蜜儿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喂养着莫奈,她无怨无悔地跟着他勇敢地活下去,家徒四壁却充盈着爱的光芒。
——摘编自孙君飞《爱是莫奈的另一种光》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 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其画作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卡蜜儿刻骨铭心的记忆。
B. 莫奈创作了《撑阳伞的女人》系列画作,有的以卡蜜儿为模特儿,有的以继女苏珊为模特儿,画面上,用同样场景,同样姿态,连色彩与光都几乎一样。
C. 为了莫奈画出好的作品,卡蜜儿有时需要在烈日阳光下站很久,变换多种姿势,以至于罹患绝症。
D. 1875年,莫奈创作了卡蜜儿在家中做针线活的一张肖像,画中的卡蜜儿已没有了做模特时的娇美艳丽,失去了如鲜花绽放一般的诱惑华美,年近半百,饱经风霜的她如同成熟的果实一般安静饱满。
E. 莫奈善于用画笔捕捉光和影的色彩变化。阳光的跳跃,明暗的对比,每一个瞬间的光,莫奈似乎都想为之留下肖像。
(2)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概括莫奈绘画的艺术特征。(6分)
(3)本文是一篇评传,请结合文本,归纳评传的一般写作特点。(6分)
(4)莫奈一生中并不只为一个女人画过像,为何作者却以“莫奈: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为标题?“一生只为一个女人画像”的莫奈终成一代大师,这给你什么启示?(8分)
第II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有企业家坦言,进行公益捐助的一个原因是担心消费者指责自己冷漠吝啬,细大不捐,从而影响公司产品的销路。
②李鸿章主张大清国参与世界商品经济往来,利用双边贸易富强自己,制约别人,这样的认识在当时可谓空谷足音。
③今年“两会”上一些代表委员的发言少了穿靴戴帽的套话,多了实实在在的内容,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④李警官深谙犯罪心理学,总能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推心置腹地剖析作案动机及过程,侦破了很多棘手的案件。
⑤《社会契约论》是法国思想家卢梭的代表作,书中对政治权利和义务等问题作了很多鞭辟入里的分析,值得一读再读。
⑥围棋等棋类游戏能很好地培养人的统筹意识和战略眼光,因为如果目无全牛,就很可能因顾此失彼而落败。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③④⑥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成年以后的我们,远离游戏,以为那是幼稚可笑的玩闹;其实好的游戏,具有开发人的智慧,通达人的思维,启迪人的感悟,提高人的觉察力。
B.意大利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康伯拉在狱中度过了27年,他不屈不挠,以自己的心血完成了最早的人类思想史上的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之一——《太阳城》。
C.人生如棋,虽然人生的棋局也是”起手无回”;所幸的是,观棋的人,却不必“观棋不语”,于是功力差些的人,找几个参谋,常能开创好的局面
D.面对埃博拉病毒疫情,美国、日本、欧洲国家、中国等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应对方法,仍主要借助于隔离、控制传播、辅助性治疗来斩断病毒的传播链条。
15.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和神魔小说不同,人情小说中的故事,不再是战争、武功 ① 神魔斗法,② 趋向于平凡、散漫、没有多少激烈冲突的日常生活图景。因为不能“出奇制胜”, ③ 相关的细节描写也就增加了,这些细节涵盖了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乃至心理刻画,以及生活中的细枝末节。这些细节描写, ④ 会显得拖沓冗长, ⑤ 增加了小说的真实感, ⑥ 拉近了和读者的距离。
①②③④⑤⑥
A和/于是虽然但是进而
B或而是那么/一日就
C甚至而是/有时但从而
D以及却所以常常而后/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① ,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对简单成熟, ② :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购买价格较贵等。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可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继续开辟中国的汽车市场等重大战略意义, ? ,财政部出台政策“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深圳市甚至对购买新能源车车主直接发放牌照。
17. 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某校“健康与生命”研究小组做了“居民禁烟支持度”调查。阅读下面的调查数据统计图,回答问题。(5分)
(1) 概括图表反映出的信息。(不超过30字)(3分)
(2) 请你任选图表中的一个场所拟写一条禁烟提示语。(不超过20字)(2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3月29日,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钳工高级技师宁允展荣获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宁允展是高速动车组制造一线的首席研磨师,由他手工研磨的部件,精度要求非常高,最小达到0.05毫米级别,比头发丝还细。在十年的研磨工作中,宁允展经手的部件没有出过一件次品。他也因此被誉为“大国工匠”。“工匠精神”也首次出现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什么是工匠精神?我们这个时代需不需要工匠精神?工匠精神还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017四川语文高考题型答案
2.C(韩俚《格卑》诗歌中的两句是在自嘲之余反省“格卑”的原因——多愁善感,而吴融《离霅溪感事献郑员外》所谓“足恨饶悲不自由”、徐夤《泪》所谓“发事牵情不自由”是对“多愁善感”的诠释,是一个例子)
3.C(格卑是一种审美观念,主要针对诗歌作品,不针对人)
4.B(冯拯等上奏请求立储君,皇帝非常生气,将他们贬斥到岭南,朝廷内外再没有敢说这件事的人。故应断为:帝怒/斥之岭南/中外无敢言者;寇准刚刚从青州被诏令回来,进入宫殿拜见皇帝。回来和进见这两个动作故中间应作停顿,应断为两句:准初自青州召还/入见。)
5.D (“祭祀”错,应为国家。)
6.C(“而要选择心系王室的皇子作储君”错,原文说“唯陛下择所以副天下望者”,是希望太宗选择能符合天下百姓意愿的人。)
7. (1)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进士)。(“或”“增年”“方”“进取”“可……邪”各1分。)
(2)《尚书·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发生大旱就是验证,大概是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 (“际”“影响”“证”“盖”“有所”各1 分)
参考译文:
寇准,字平仲,是华州下邽人。寇准年轻时才华出众,精通《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十九岁时中进士。太宗选拔人才,经常亲自到殿前长廊看望询问,年纪小的人经常不被录取。有人教寇准增报年龄,寇准回答说:“(寇准我)刚刚参加进士考试,怎么能欺骗君主呢?”后来(寇准)考中,被授予大理评事的官职,(先后)担任归州巴东县、大名府成安县的县令。每次到了交税赋服役的时候,(寇准)从没拿出官府征调的敕命文书,只根据乡亲的姓名张贴在县门口,百姓从没有敢误期的。寇准曾经在宫殿之中向皇帝启奏事项,他的话与皇帝的想法不符,皇帝很生气地站起来,寇准于是就拽住皇帝的衣服,让皇帝又坐下,等事情解决后才退下。因此皇帝奖赏他说:“我得到了寇准,就像文皇得到了魏征一样。”
淳化二年春天,大旱,太宗请亲近的大臣询问时政失误的地方(在哪里),大家都用是天命来回答。寇准回答说:“《尚书·洪范》里说,天和人的关系,相互应和就像影子和回声,发生大旱就是验证,大概是刑罚有不公平的地方。”太宗很生气,起身回到宫中。过了一会儿,(太宗)召寇准询问刑罚不公平的情况,寇准说:“希望把二府的官员召来,我就说。”皇上下令召二府的官员来,寇准就说:“不久前祖吉和王淮都触犯法律接受贿赂,祖吉受贿较少却被杀头,王淮因为是参政王沔的弟弟,偷盗国家钱财上千万,只受杖刑,仍官复原职,这不是不公平是什么?”太宗拿这件事问王沔,王沔叩头谢罪,于是皇上严厉批评了王沔,并且知道寇准可用。当即任命寇准为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任同知院事。
至道元年,(寇准)又担任给事中。这时候太宗在位已经很久了,冯拯等上奏请求立储君,皇帝非常生气,将他们贬斥到岭南,朝廷内外再没有敢说这件事的人。寇准刚刚从青州被诏令回来,进入宫殿拜见皇帝,皇帝的脚受伤严重,自己提起衣服给寇准看,并且说:“爱卿为什么来这么迟呢?”寇准回答说:“臣没有得到诏令是不能回到京城的。” 皇帝说:“我的儿子中哪一个可以把国家交给他?”寇准说:“陛下为了国家选择君主,询问嫔妃和宦官是不可以的;询问亲近的大臣是不可以的;希望陛下选择能符合天下百姓意愿的人。”皇帝低头思考很久,屏退身边的侍从说:“襄王可以吗?”寇准说:“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您既然考虑到他可以,希望马上决定下来。”皇帝于是让襄王担任开封府尹,改封他为寿王,册立他做皇太子。(太子)从宗庙拜谒回来,京师的百姓拥挤在道路旁边欢呼雀跃说:“(这是)少年天子啊。”皇帝听说了之后就不高兴了,召来寇准对他说:“人心很快归属太子,想把我放置在什么地方啊?”寇准拜了两拜恭贺皇帝说:“这是国家的福气啊。”皇帝把这些话告诉后宫的嫔妃,妃子们都前往祝贺。皇帝后来又出来,在宫殿和寇准喝酒,大醉才结束。
8.【答案】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2分)
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明媚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3分)
【解析】景与情关系的一般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等。本诗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
9.【答案】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
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
③苦无知音:仕途坎坷,一生苦吟,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偷生”二句状写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远适南国的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泣下沾襟。 “老病”二句,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年老多病照理应该还乡才是,而现在却南往衡湘,但仍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 “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未见有知音”,能有几人理解?这正是杜甫晚年悲剧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10、(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3)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
11.1)【参考答案】E项3分,B项2分,C项1分。(A项“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孤苦无依”于文无据;C项还有正面描写“遥遥传来一嗓子,如老汉哭坟般凄凉婉转。”D项没有肖像描写。)
(2)【参考答案】(每点2分,答出任意三点即可)
真诚直率。听理发师傅唱秦腔入了迷,就认对方为亲戚。
朴实厚道。经常带酒食去理发棚,散烟给理发的工人。
重情义。隔三差五去看望“亲戚”,理发棚被拆掉后落寞惆怅。
④爱听家乡戏,思乡情切。原本被儿子载着去听戏,路过理发棚停下来听秦腔,认来自家乡的理发师傅为亲戚。
(3)【参考答案】(每点2分,共6分)
①刻画人物方面。通过描写方老爷子的心理活动表现他对眼前听戏、能跟“亲戚”聊天解闷生活的满足。
②内容方面。表现两人感情的深厚以及方老爷子对家乡戏的痴迷。
③情节方面。为下文情节的陡转蓄势(引出下文理发棚被拆,理发师傅不知所踪后方老爷子的失落)
(4)【参考答案】
?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南京鼓楼附近),创设了故事的背景(南京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
呼应细节。呼应了倒数第二段“抬头看看那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的描写,表现了方老爷子内心的焦灼。
隐喻暗示。“暮鼓”隐喻方老爷子爱听秦腔的爱好和他所喜爱的安闲宁静的生活,但这种生活在现代社会好像渐渐远去。“暮鼓”也寓意着方老爷子那种直率厚道重感情的性格在现代社会显得落寞。
④揭示主题。即“人情味浓厚的传统渐渐淡去,自由闲适的生活受到喧嚣嘈杂世界的包围和侵蚀,让人焦灼和压抑。”
(每点2分,其他答案如“暮鼓”的“暮”字,既指日暮时分,又可以联想到人之暮年等,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12.(1)【答案】B E (B,3分;E2分;A1分。答C、D不给分。)(C项,强加因果。卡蜜儿“罹患绝症”的原因并非“在烈日阳光下站很久,变换多种姿势”。D项,将原文的“可能已经不再是”“消失了一些”转换为“已没有了”“失去了”,或然变为必然,部分变全部。且“年近半百,饱经风霜”为无中生有。A项,早期的画作并非“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卡蜜儿刻骨铭心的记忆”。)
(2)【答案】①注重对比(光影、明暗、色彩);②注重瞬间定格(注重观察);③重视人物的形,更重视人物的神。(答对一点得2分)
或者①善于捕捉事物精彩的瞬间。如,光在跳跃,在云端,在草坡上,在发上,在风里,一瞬间一瞬间的光,令莫奈迫不及待,快速地用画笔捕捉着。②着力表现光和色。如,他只是看到阳光的跳跃,看到伞布上端与下端的明暗对比,看到风吹起的纱巾与衣裙下摆裙裾里透明的光;他看不到人物,他只看到一片一片的光,如此华丽,如此闪烁,如同神迹,如同不可思议的宇宙最本质的奥秘。③将生命体验(真情实感)寓于对自然风光和人物的描绘中。如,他刻意重新安排的同一名字、同一主题、同一形式的绘画,深藏着他对逝去的光、逝去的岁月、逝去的人物刻骨铭心的记忆。(答对一点得2分)
(3)【答案】①“传中有评,评中有传,评传结合” 或答“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② 熔历史性、学术性和思想性于一炉,具有浓郁的学术研究特征。
③ 客观公正。 (答出其中一点得3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4)【答案】第一问:对莫奈来说,挚爱的妻子是美的化身,为其他女人画像,实际上是把别的女人当做他曾经挚爱的妻子、美的化身来画的。(3分)
第二问:可围绕下列关键词答作答。①执着 ②专注 ③创新 ④坚守 ⑤不迷信权威 ⑥坚毅(不惧压力与挫折)⑦将生命体验融入到绘画事业之中(心中有爱)。
(答出一点且有简要分析得2分,答出两点且有简要分析得4分,答出三点且有简要分析得5分。)
13.B 细大不捐:小的大的都不抛弃。推心置腹:形容待人真诚。目无全牛: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空谷足音: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穿靴戴 帽;比喻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
15. C [以及] 连 接并列的词或词组( “ 以及” 前 面往往是主要的) 。 [ 有 时] 副 词。[ 常 常] 副 词,强调时 间间隔。[ 一旦] 副 词,指不确定的时间。[而 后] 连 词,然后。[ 进 而] 连 词,表示在已有基础上更进一 步。 [ 从 而] 上文表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因此就。
16.【答案示例】①新能源汽车种类丰富;②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③ 各级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补贴政策。
【评分细则】填对一处给1分,填对两处给3分,填对三处给5分,意思基本相同,具备相应的要点即可。
【命题意图】考查正确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简明、连贯、准确表达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通过仔细推敲上下文,辨识其间的语意逻辑联系,考查学生的表达应用。
【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分析清楚上下文,前后句的语意联系,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从①空的下句的汽车类别举例,应推知填品种丰富一类语意,从整个文段得知主体应是“新能源汽车”;②空后标点为冒号,可见此空要开启下文,起总领作用,下文介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购买价格较贵等”不足劣势,由此可知此空可填“存在的缺点不足”一类语意,再根据之前介绍优点,还应体现转折的语意关系。③空上句谈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意义,下句谈到中央到地方的具体措施,可以推出此空应该填各级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之意。本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语句通顺,符合情理,即可酌情给分。
17.【答案示例】(1)除大部分吸烟者不支持酒店禁烟外,居民普遍支持公共场所禁烟。
(2)示例:学校:儿童易模仿,请您勿吸烟!
医院:您的指尖夹着他人的生命,请勿吸烟!
酒店茶楼:提神不妨清茶,消愁莫若朋友,何必吸烟!(内容2分,形式1分)
【解题思路】“学校”“医院”“酒店茶楼”“公交工具”“办公场所”等地均属公共场所,统计表中显示,除了酒店这一场所有较大争议外,无论是吸烟者还是不吸烟者几乎都支持其他公共场所应禁烟。写禁烟提示语,重在观点明确,有警示提醒的作用,同时应分别根据场所的不同,选择恰当的切入角度和表达用意角度。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