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 > 学历类考试 > 高考频道 > 高考科目 > 高考政治 >

2017高考政治备考知识汇编

时间: 刘惠0 分享

  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的教育考试制度,并已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的“举国大考”,因而备考对考生来说相当重要。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推荐的2017高考政治备考知识汇编,仅供大家参考!

  2017高考政治备考知识汇编一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穿越历史长河,世代相传,绵延不断。

  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中华民族自古以为就重视历史经验,保存历史资料)

  (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表现为“三性”

  ①独特性---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②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③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1)包容性的含义:即求同有异和兼收并蓄。

  (

  (3)包容性的意义: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同时这种包容性,也有利于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3.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生存和发展的保证)、爱好和平(赢得世界赞誉)、勤劳勇敢(立业根基)、自强不息(内在气质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作用: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深深植根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4.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1)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国人民千百年来的形成的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感情,贯穿于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在当代中国,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5.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质: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2)意义:(要善于转换有“有利于”的思维表述)

  ①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③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途径: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主心骨”的作用。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③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文化思想的影响。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⑤对青年而言,人人都应当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建设者,肩负起为中华民族强本固基的文化使命。

  6.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含义、危害及存在原因

  (1)落后文化。

  ①含义:指各种带有迷信、愚昧、颓废、庸俗等色彩的文化。

  ②表现:以传统习俗的形式表现出来,如看相、算命等,是文化糟粕。

  ③处理方法: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和剔除。

  (2)腐朽文化。

  ①含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腐朽思想、殖民文化、邪教、淫秽色情文化等,都属于腐朽文化。 ②危害:腐蚀人们的精神世界、侵蚀民族精神、阻碍先进生产力的发展、危害社会主义事业。

  ③处理方法:必须依法取缔,坚决抵制。

  (3)现阶段依然存在的原因:

  ①封建思想的残余和旧的习惯势力根深蒂固。

  ②西方资本主义腐朽文化对我国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

  ③不同社会群体价值取向、文化选择的多样化,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

  7.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的内涵

  (1)内涵: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意义

  (1)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基础)。

  (2)意义(为什么发展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②面对当前文化发展的现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

  (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0.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1)发展教育:

  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必须优先发展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发展科学: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为此需要:大力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

  (3)发展文化事业:

  ①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支持文化公益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有利于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增强国际竞争力。

  ②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11.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1)为什么?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2)怎么做?

  ①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亿万人民参加文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在这一活动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形式。

  ③投身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为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做贡献,做新时期中华先进文化的传播者,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的必然选择。

  12.思想道德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

  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32.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意识为重点,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族美德、个人品德为着力点,深入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观。

  13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表达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要求和特征。它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体社会成员作出道德选择、判断行为得失,提供了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3)“以八荣八耻”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充分反映了我国公民“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

  14.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1)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2)重要性:它贯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表现在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既凝结着中华传统道德的精华,又融入了当代中国的时代精神;既有先进性的导向,也有广泛性的要求。

  15.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

  (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①有助于自觉地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出理性的行为选择,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②缺乏科学文化修养,就容易是非不分,善恶难辨,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

  (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

  ①有助于增强学习的自觉性,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水平。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

  ②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即使掌握了丰富的知识,也难以避免人格上的缺失,甚至危害社会。

  (3)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

  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启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

  (4)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①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②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必须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③是一个立足实践的过程,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2017高考政治备考知识汇编二

  1、哲学与生活的关系 哲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来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哲学反作用于生活,哲学总是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只有真正的哲学才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才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1)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世界观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

  世界观是指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方法论是指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应该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2017高考政治备考知识汇编三

  1、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两方面的内容★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处理主观与客观的关系。

  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②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哲学发展史上,虽然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因此哲学的基本派别就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三种基本历史形态★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决定意识。

  由于对哲学上所说的物质有不同的理解,唯物主义可分为三种基本历史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即马克思主义哲学)。

  4、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两种基本形态★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意识决定物质。 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唯心主义可分为两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物质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唯心主义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也包含了一些认识论、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思想,可以吸收和借鉴。

20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