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公职类考试>公务员考试>申论辅导>

2017湖北申论练习真题及答案解析(2)

时间: 漫柔41 分享

  2、当前我国社会,对未成年人缺乏有效保护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根据给定资料对这些具体表现进行概括。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3、根据“给定材料6-7”,就我国政府应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有可行性;3.不超过400字。

  4、“给定资料9”划线部分写道:“对未成年人‘心’的关怀应该加强。孩子摔伤了,骨折了是能够看得见的,父母老师心疼,但这是短痛;孩子学坏了,关系的则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请结合你对给定材料的理解,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准确;2.逻辑严谨,语言流畅;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4.字数1000-1200字。

  2017湖北申论练习试题答案解析

  1、“给定资料8”中划线部分相关教育界人士的话准确地分析了这一事件的影响和处理原则。假如你是该中学相关部门工作人员,为解决这一问题,校领导责成你就此事对全校师生做一个简短的发言,请你列出这份发言稿的要点。

  要求:逻辑清晰,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超过400字。

  《发言稿》内容要点

  一、就当日发生的偷换升旗仪式演讲稿事件做简要说明。

  二、表明校方对此事的态度:对该学生的言辞和行为表示尊重,但不能认同,更不能鼓励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该学生的观点是过于片面、有失偏颇的。

  三、学校要责承专门人员对该学生的家庭和所在班级进行走访和摸底调查,深入了解该学生行为的原因。

  四、学校将与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和协助家长用正确的方式教育子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五、学校有教育责任和义务以及相应的管理制度,将综合考量该事件的影响程度,对该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和心理疏导。

  六、以此事件为契机,深入开展素质教育,动员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教育。

  2、当前我国社会,对未成年人缺乏有效保护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根据给定资料对这些具体表现进行概括。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政府法律制定的问题:1.相关未成年人保护法律的欠缺,没有将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保护,导致家庭暴力发生;2.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强调倡导,没有明确落实具体部门和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及时的预防和矫治;

  社会存在的问题:1.学生上学事故频发,驾驶员缺乏交通法规意识和安全意识;

  未成年人自身的问题:1.无法接受当地教育,父母关爱缺失,意识观念的不成熟和社会不公平的存在,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率上升;

  3、根据“给定材料6-7”,就我国政府应如何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做好未成年人的教育工作,提出建议。

  要求:紧扣给定材料,有针对性;2.条理清楚,有可行性;3.不超过400字。

  1.明确负责部门。从法律地位上,授权具体部门组织专门机构代行政府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行政管理职权;在组织结构上,设立不同等级部门、命专人负责未成年人事务的行政管理工作。

  2.购买公共服务。政府鼓励成立公共服务组织,建立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试点,建立发现报告响应机制,探索救助帮扶机制,进行未成年人排查摸底工作。

  3.加大支持力度,给予财政补贴。广泛招聘社工,提高社工的社会地位和报酬,要求其他政府部门(公安部门等)配合工作。

  4.借鉴国内外经验。研究制定扶持政策,建立购买制度,规定社会组织的服务项目,对未成年人进行分类和重点管理。

  5.政府和社会组织共同协作。社会组织要向政府汇报,同时分担预防未成年人犯罪、解决就学及就业职责,加强对未成年人管理和对象把控,提供专业服务;政府组织影响社会组织提供报酬。

  4、“给定资料9”划线部分写道:“对未成年人‘心’的关怀应该加强。孩子摔伤了,骨折了是能够看得见的,父母老师心疼,但这是短痛;孩子学坏了,关系的则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请结合你对给定材料的理解,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鲜明,论述准确;2.逻辑严谨,语言流畅;3.结构完整,条理清晰;4.字数1000-1200字。

  参考范文一:

  关注未成年人“心”健康 托起未来的希望

  英国古典哲学家边沁曾经说,妻儿是一个人抵押给社会的抵押品,以使他循规蹈矩。这句话体现了未成年人对于家庭对于社会的重要性。前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则进一步指出,“孩子摔伤了,骨折了是能够看得见的,父母老师心疼,但这是短痛;孩子学坏了,关系的则是一个家庭、一个民族的未来”,强调了:对未成年人“心”的关怀应该加强。(引言式开头,得出中心论点,150字左右)

  然而,现在的孩子却并不快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是家庭和学校给了孩子太大的压力,第二是由于一些列的人身伤害,带来了心灵的创伤。对于这些,我们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方面共同努力,进而托起未来的希望。(直接明了分析原因,过度句回扣中心论点)

  一是转变父母教育观念,学校切实减负,双方合作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心理疏导。(直接明了,第一分论点)

  时至今日,棍棒之下出孝子还被大量的父母信奉,对于子女的教育简单粗暴;一些在外打工的农民工,或者将子女留在家里,认为“老子给你挣钱,你就满足吧”从而缺少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或是将子女带在身边却认为:“只要能识字,知道准老爱幼就足够了”而对于子女的家庭教育而不够重视;还有一些父母以:“我是为你好”为由,将大量的作业和辅导班堆积在儿童身上,使得很多儿童苦不堪言,何来快乐?各位家长,你们醒醒吧,不要以爱的名义进行“伤害”。

  还有一些学校,为了在提高升学率,在国家一再强调减负的大背景下,逆流而上,不断的增加作业的数量,越来越重的书包,换来的不仅仅是越来越弯的脊柱,越来越厚的眼镜片,还有越来越压抑的心情。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你们要停止对孩子的压榨,使他们从新欢乐起来。

  对于已经产生的不快乐,仅仅做到这些还不能清除负面的影响,还需要父母和学校的老师一同加强与儿童的交流,知道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所需所求,对于孩子错误的要积极的解释,使其知道何为错,为何错,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对于孩子正确的方面,要的是启发而不是压榨,要的是做好了会如何的激励而不是做不好就会被如何的恐吓。

  二是多策并举,减少对于未成年人的人身伤害,获得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灵。(直接明了,第二分论点)

  心理学的流派诸多,但是他们有一个共识:儿童时期的遭遇会带来心灵的创伤,会影响在其成年之后,产生一些列的连锁反应。近年来,夺命校车事件频发,前年揪耳摔童事件暴露,去年发生了吸毒母亲饿死自家女儿,今年又发生了“幼儿园”变成了“药儿园”。这些事件带来的不仅仅是对身体的摧残,还有深深的掩埋在内心的恐惧,甚至如果不及时疏导,还会有在长大后对社会的报复。

  对于这些于未成年人的人身伤害的防治,需要全社会梳理起保护儿童的共识,需要人大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需要全社会对于类似事件的监督,需要政府转变观念进而从专业社会组织购买社会服务。

  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造成了大量的421结构家庭,孩子成为了皇帝,但是那种“爱”却选错了着力点。随着频发的未成年人的身心安全问题,如何关注未成年人的“心”健康成为了话题。这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共同努力,守护民族的未来,托起未来的希望。(结论,呼应论点)

  参考范文二:

  关爱未成年人,从“心”开始

  一百年前,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指出了中国繁荣复兴的关键在于少年,更是留下了少年强则国强的传世之言。一百年后,中国的孩子们在身体素质、脑力测试、推理能力等方面的指标都已经取的了长足进步,似乎我们的强国计划已经有了保障。但是,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视角,从另一个角度去审视强国标准的话,不难发现在“身强”的背后却是“心弱”的尴尬,诸如在未成年人群体里犯罪频发、抑郁症程度加重等等问题始终困扰着我们。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青年人“心理弱势”的窘境,强国梦就缺少了一个强有力地支撑,那么到底如何才能走出这种“身强心弱”怪圈呢?建立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心理保护机制刻不容缓。(引言式开头,得出中心论点,250字左右)

  首先,避免家庭教育理想化。当今社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扬名立万、赚大钱、当大官的想法几乎是所有家长培养孩子的通用思维方式,仿佛只有名和利才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也是一个人人生价值的最终体现。这种理想化的教育理念严重的压抑了未成年人的思维拓展空间,他们本来处于人生中思维活跃的时期,但是过度的想法压抑和观念灌输,制约了他们的想法。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我们要通过电视媒体、网络宣传、专家讲座等多种方法改变家长固有的、传统的“唯名利论”思维模式,另一方面我们要多在“疏”上下功夫,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让他们多和父母进行高品质的沟通,多进行想法的交流,避免因为观念冲突导致的家庭关系紧张现象,走出家庭教育理想化的误区。(第一分论点)

  其次,抵制学校培养应试化。在当今“一考定终身”的大背景下,学校的应试化培养已经成为了一个家长认可的教学模式。家长似乎只关心自己的孩子考了多少分,排了第几名,而孩子到底开不开心,心理是否健康都成了关注的次要目标。而学校方面的做法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心理教育的边缘化。这种以分数论英雄的衡量标准,会严重影响对学生的综合考察。很多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都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病,更是出现了“校园暴力事件”“李某某轮奸案”等惨剧。面对这个现象,我们必须正视心理辅导、矫正机制的重要性,建立未成年人的心理咨询室,定期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有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建立源头控制、常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校园心理问题解决机制。(第二分论点)

  最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政府在未成年人的问题上,一直处于“力不从心”的尴尬境地,政府的过度干预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一方面政府机构设置臃肿,各类经费剧增,难以工作连续性,另一方面,一些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时效率不高,不能满足群众需求,引起诸多不满,归根结底就是体制性壁垒的阻碍。针对这个情况,其一、政府可以通过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并授权其对社区青少年工作的行政管理职权来缓解自身工作强度;其二,在组织结构上,设立相关对接机制,让专人负责社区青少年事务的行政管理工作;其三,在具体工作领导、指导上明晰责任,由市、区政法委和有关部门直接承担。(第三分论点)

  要做到真正的“少年强”,不紧身体要健康,更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灵,要想推动国家的新发展就要从“心”开始,从内着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推动未成年人茁壮成长,才能够给实现中国梦提供强有力地人才支撑,才能够实现国家的强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结论,呼应论点)

猜你喜欢:

1.2017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2.2017贵州联考申论练习真题及答案

3.2017山西联考申论练习真题及解析

4.2017年申论地市级练习真题及答案解析

5.2017年联考申论练习真题及答案

6.2017年联考申论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

7.2017年省考申论模拟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7湖北申论练习真题及答案解析(2)

2、当前我国社会,对未成年人缺乏有效保护的问题体现在多个方面,根据给定资料对这些具体表现进行概括。 要求:准确,全面,有条理;不超过300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2017黑龙江联考申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2017黑龙江联考申论模拟试卷及答案

    申论为选拔高素质的公务员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备考的时间里考生多做联考申论模拟试题对自己会有一定帮助,以下是小编整理出来的2017黑龙江联考申论

  • 2017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练习真题及答案
    2017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练习真题及答案

    申论一直是政法干警考试中的难点,在备考的时间里考生多做申论练习试题对提高成绩会有一定帮助,以下是小编整理出来的2017河南政法干警申论练习试题

  • 2017河南选调生申论模拟真题及答案
    2017河南选调生申论模拟真题及答案

    申论为选拔专业化的选调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多做申论模拟试题对考生会有一些帮助,以下是小编整理出来的2017河南选调生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考生可

  • 2017河北省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7河北省考申论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只要考生在平时多做申论模拟真题,要考好申论并不困难,为了帮助考生们,以下是小编整理出来的2017河北省考申论模拟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可以针对以

36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