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考试网>公职类考试>公务员考试>行测辅导>

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考点解析

时间: 漫柔41 分享

  行政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为了帮助考生掌握判断推理的考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考点

  一、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题型介绍:当题干通过对话或其他形式给出多个直言命题,并指出其中真假命题的个数,其中存在明显的矛盾关系,此时可采用矛盾法解题。

  矛盾法是指根据具有矛盾关系的命题之间的关系来解题的方法。具有矛盾关系的两个命题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也不能同假(必有一真)。可以从一个命题为真推出其矛盾命题为假,也可以从一个命题为假推出其矛盾命题为真。

  【例题】在某次税务检查后,有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

  甲:所有个体户都没有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有纳税。

  丙:个体户并非都没有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有纳税。

  如果四人中只有一人断定属实,则以下哪项是真的?

  A。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B。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D。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解析】在此题中,甲与丙互为矛盾命题,一真一假,根据题干可知,四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的,因此,乙和丁均为假话,乙为假话,则真实情况为陈老板已纳税,丁为假话,真实情况为所有的个体户都纳税了,到此可知,甲乙之中,甲是真话,乙是假话。因此答案为C。

  【技巧点拨】看到真假话问题,应该首先观察一下语句中是否有矛盾关系。利用矛盾关系解题有三个步骤:找出矛盾关系;结合题干信息,撇开矛盾关系确定其他命题的真假性;根据已知确定信息以及矛盾的两个命题进行推理,确定答案。

  二、突破口法解决朴素逻辑

  题型介绍:通常当题干存在某个(些)比较特殊的条件或者存在某个(些)对象(条件)被反复提及的时候,这个(些)条件往往就是解题的突破口。所谓找突破口法就是快速找到解题切入点的方法。

  【例题】几位同学对物理竞赛的名次进行猜测。小钟说:“小华第三,小任第五。”小华说:“小闽第五,小宫第四。”小任说:“小钟第一,小闽第四。”小闽说:“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宫说:“小钟第三,小闽第四。”已知本次竞赛没有并列名次,并且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

  那么,具体名次应该是:

  A.小华第一、小钟第二、小任第三、小闽第四、小宫第五

  B.小闽第一、小任第二、小华第三、小宫第四、小钟第五

  C.小任第一、小华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闽第五

  D.小任第一、小闽第二、小钟第三、小宫第四、小华第五

  【解析】此题答案为C。题干提示“每个名次都有人猜对”,因此只被猜测过一次的名次肯定就是正确的。第二名这个名次只被猜测过一次,所以关于第二名的猜测一定是正确的,即小华第二,以此作为突破口进行解题,对比选项,只有C正确。

  【技巧点拨】能够运用找突破口法的题目多为“对话猜测型题目”,即题干给出几种元素,多个人对这些元素进行猜测,然后根据这些对话和其他已知条件来进行判断。这样的题目类似于真假话问题,但是题干中并没有明显的矛盾关系。一般而言都会有一些与众不同的语句,或者是对某一个元素多次做出判断,或者是对某一个元素仅仅做出一次判断,总之就是与其他元素截然不同,鹤立鸡群,这样的元素可以作为突破口,进行假设进而求得答案。所以,做这类题目的要点就是找到元素或者顺序中与众不同的一个。

  三、前提型可能性推理

  题型介绍:此类题目是可能性推理中的一种,题干论据与论点之间存在明显跳跃,题干中没有能够明确说明论据与论点之间关系的内容。题目要求选择一个题干论证必须基于的假设或者前提。

  【例题】合成氨基酸特性与20种标准氨基酸不同,将这些合成氨基酸整合进入蛋白质中,可以系统地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生物学特性。然而,到目前为止研究人员只能做到一次将一个合成氨基酸整合进一个蛋白质中,因此一次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

  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

  A.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就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生物学特性

  B.研究人员一次只能改变一个蛋白质的结构

  C.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结构

  D.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

  【解析】此题答案为D。题干的论证为由“只能做到一次将一个合成氨基酸整合进一个蛋白质中”推及“一次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将合成氨基酸种类与改变蛋白质特性种类联系起来了,这个推理过程是缺乏桥梁的。D项指出“一个合成氨基酸只能改变蛋白质的一种特性”,将二者之间的联系弥补起来,是题干的推理过程中必须假设的。

  【技巧点拨】当一个题目要求找到其论证的前提、假设,题干中的论证过程论据与论点之间缺乏明显的联系桥梁时,可以通过分析论据、论点的关键词来定位选项,正确选项一般需要同时包含论据、论点中的关键词,并在其中建立起必然的联系。

  行测阅读题的解题方法

  提起2017国家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最大变化,想必该是文章阅读题型时隔14年的“回归”。对于这一常规题型,参加江苏等省考的考生并不陌生,但对于未复习这种题型的考生来说,会有一定的冲击力。

  文章阅读的出题形式是给出一篇400-1600字的文章,设置4-5题,要求考生根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选择正确的答案。考查文体包括社会科学文和科普说明文。文章阅读虽是新出现的题型,但考查的题目一般是逻辑填空题和判断阅读题,且以片段阅读题为主,因此逻辑填空题和判断阅读题的解题技巧在这里同样适用。

  解题策略--

  1.给各段标上序号:①②③……

  2.快速浏览题干,判断题型,提取题干关键词,选项可不看。

  3.快速阅读文章,了解各段段落大意;同时标注题干关键词句在文中所对应的位置。

  (重点阅读部分:首段与尾段,各段的首尾句,文中援引的观点,出现引号、冒号、破折号等特殊标点符号)

  4.合理安排答题顺序

  解题技巧--

  一、先看题目,确定题型

  根据题目要求,首先确定文章阅读涉及的题型。如:这篇文章主要谈论的是(主旨题)、这篇文章意在说明(意图推断题)、下列选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是(细节题)等等。通过了解不同的问法,来确定题型以及对应的解题方法。

  二、先看题目,确定题型

  通过阅读题目,根据不同的题型来选择答案,仔细对应原文。主旨型的题目就要关注文段的关键句,特别是段首句和段尾句;细节型的题目就要对应原文,对比选择最好的答案;特殊的题目则需要针对性的看,如词句理解就要代入原文来看。另外,如果题目中已经有了段落的说明,一定要标注,如:文中最后一段画横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

  三、结合文章,迅速确定选项

  先易后难,合理安排答题顺序。阅读量少、可快速确定答案的题目先答,而相对阅读量比较大的题目,就可以放在后面作答。

  【例】

  …………

  第三个阶段是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发明会得到那些溺爱它们的监护者(也许还包括最初的发明者)的保护和支持。通常这一阶段比发明阶段要重要,可能还包括额外的创造,这些额外的创造要比那个独创性发明更重要。当年,许多工匠已经手工制作了非常精美的老式汽车,但使汽车产业得以生根发芽、枝繁叶茂的,却是美国企业家亨利?福特推出的大批量生产的创新做法。

  …………

  作者举亨利.福特的例子是为了说明( )。

  A.汽车产业中的工匠精神决定着工艺水平

  B.技术产业的发展决定了技术应用的前景

  C.技术推广中的额外发明比独创发明更关键

  D.独创性发明本身并不一定具有核心竞争力

  【答案】C

  【解析】由文章第四段中“这些额外的创造要比那个独创性发明更重要”可知,作者的观点是强调“额外创造”的重要性。而亨利?福特的创新做法属于“额外创造”,故举例是为了论证这一观点。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行测的资料分析技巧

  资料分析涉及考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增长,比重,平均量,倍数,某些具体量。首先,我们先介绍增长相关知识点以及公式。所谓增长,是指同一个对象在前后两次不同时间的数量作比较得到的结果,时间在前数量叫作基期量,时间在后的数量叫作现期量。

  增长量是一个两个数据相减后的差值,是一个有单位的数,比较大小时会提到最多最少;增长率是一个百分数,也叫增长速度,增长幅度,简称增速、增幅,比较大小时会提到最快最慢。每次考试20题中将近一半题目涉及到增长相关的方面的考点。

  例:(2015年国考131题材料)2013年末全国共有群众文化机构44260个。比上年末增加384个,其中乡镇文化站34343个,增加242个。年末群众文化机构从业人员164355人,比上年末增加8127人,群众文化机构实际使用房屋建筑面积3389.4万平方米。比上年末增长6.9%,年末群众文化机构共有馆办文艺团体6022个,演出15.13万场,观众6569万人次。

  131.2013年末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同比约增长了( )

  A.8%  B.3% C.0.9% D.0.4%

  解析:此题在阅读题干首先应该找到问题的中的核心统计名词“增长”,然后观察选项全为百分数,确实所考知识为增长率;第二步,找准概念名词“全国群众文化机构数量”,特别注意要与材料概念相对应,并找出相应数据;第三步,注意时间,找到2013年与2012年的数据;第四步,注意观察选项差,选项差距在10%以上,将参与计算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计算,直接取380/44000进行估算,接近1%,因此选择C.

  资料分析第二大考点为比重,相关题目数为3到5题。比重是指部分量占整体量的百分比。比重的题目会在问题或材料中涉及到“占”、“比重”、 “占比”、“份额”、“比例结构”等方面的提示。我们可以通过逻辑中的包涵或组成关系区分部分量和整体量,也可以通过数据的大小来区分部分量与整体量,更直接的方法是通过“占”字区分,占前的数据为部分量,占后的数据为整体量。

  例:(2015年国考127题)2014年1-5月,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3254亿元,同比增长20.9%,比去年同期回落3.3个百分点。其中,软件产品完成收入4141亿元,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完成收入2649.3亿元,信息技术咨询服务完成收入1399.2亿元,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完成收入2429.5亿元,嵌入式系统软件完成收入2230.3亿元,IC.设计完成收入405.1亿元。

  127.2014年前5个月完成收入排名前三的软件业务,同期完成收入占我国软件业务总收入的比重约为( )

  A.61.8% B.69.6% C.81.2%  D.86.5%

  解析:此题在阅读题干首先应该找到问题的中的核心统计名词“占、比重”;第二步,找准概念名词“收入排名前三的软件业务占我国软件业务总收入”,特别注意要与材料概念相对应,并找出相应数据;第三步,注意时间,找到2014年前5个月的数据;第四步,注意观察选项差,选项差距在10%以上,将参与计算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计算,直接取41+26+24/13进行估算,接近70%,因此选择B.

  除了增长与比重之外,资料分析还会考平均量和倍数两个概念,这两类题型为选考点,每次考试并不一定考到,但还是要作为常考点进行把握,且这两类题目的列式与生活中的公式一样,所以很容易把握。

  通过近几年的国考真题来看,我们现在资料分析考试的难度在下降,选项差距都比较大,所以计算量一般不大,只需要进行估算则可。难度比较大的可能是读懂题干和查找数据,当然通过上面两道真题的分析,大家应该可以发现:我们在解题时,首先应该找到问题的中的核心统计名词“增长、比重、平均、倍数”这样的统计名词,明确知识点,当然我们还会考到“某个具体量”,我们马上应该反应,这应该是如下五个方面的知识点,一是基期量,二是比重中的整体量,三是比重中的部分量,四是倍数中的某一个量,五是平均量里面总量;第二步,找准问题中概念名词与材料概念名词相匹配,并找出相应数据;第三步,注意时间材料与问题时间一致;第四步,注意观察选项差,选项差距在10%以上,将参与计算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两位计算,选项差距在10%以内,将参与计算的数四舍五入保留三位计算。

  诚然,资料分析还涉及到一些特殊的考点,如指数、拉动增长百分点、贡献率、年均增长、隔年增长、百分点等方面知识,但是核心常考点基本就是上述方面内容,只要大家好好掌握,完成资料分析80%以上的题目完全没有问题。

猜你喜欢:

1.公务员考试内容包括哪些

2.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库及答案

3.2017公务员行测常识题含答案

4.公务员考试行测党史常识

5.2017年公务员行测常识习题带答案

6.公务员考试常识选择题及答案

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考点解析

行政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为了帮助考生掌握判断推理的考点,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考点,希望能帮到大家! 行测判断推理的常见考点 一、矛盾法解决真假话问题 题型介绍:当题干通过对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行测常识判断有什么解题技巧
    行测常识判断有什么解题技巧

    行政能力测试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门,也是其中难度较大的一项,为了帮助考生们掌握常识判断的解题技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

  • 公务员行测揣摩考题意图的方法
    公务员行测揣摩考题意图的方法

    公务员考试行测要想拿到高分,学习揣摩考题意图的方法对考生会有很大帮助,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揣摩考题意图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 行测如何研究病句中的介词
    行测如何研究病句中的介词

    想要考好公务员行测考试,备考阶段多学习研究病句介词的方法十分重要。以下是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的行测研究病句介词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行测

  • 行测判断推理题有什么论证类型
    行测判断推理题有什么论证类型

    行测是公务员考试必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想要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不仅要求掌握大量的知识,掌握判断推理题的论证类型也是十分重要的,以下是学

3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