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朗诵技巧 > 关于朗诵的实用技巧_超实用的

关于朗诵的实用技巧_超实用的

时间: 广达646 分享

关于朗诵的实用技巧_超实用的

  朗诵就是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诵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那么朗诵有什么技巧吗?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朗诵的实用技巧,供你参考。

  关于朗诵的定义

  按照一般的狭义的定义,所谓“朗,即声音的清晰。响亮;诵,即背诵。朗诵,就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但从广义上讲,这样的定义是不准确的,首先,“诵”被解释为“背诵”是不准确的,我们知道,除了背诵外,还有“默诵”、“吟诵”、“唱诵”等词汇。诵是一种语言表达的大类形式,“背”、“默”、“吟”、“唱”都是诵的不同表现形式,属于“小类”。因此,“诵”应该理解为一种绘声绘色的语言表达。

  从实践上讲,朗诵是允许不背诵的,比如电台播音,比如电影配音。特别是文字很长的散文,要想背出来几乎是不大可能的。但不能背诵并不妨碍“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因此,能不能把文章背下来,并不是定义是否是“朗诵”的要件。

  朗诵者脸皮要厚

  之所以用“脸皮要厚”这样的话来描述朗诵初学者的心理准备,是为了便于理解。

  我们不是职业的语言工作者,不是演员,即没有经过专门的朗诵训练,也没有经历过舞台心理和观众心理适应的训练,朗诵只是我们丰富业余生活或者职业技能多样化的需要(比如语文教学),平时,如果只要求朗读,一般不会有心理上的顾虑,因为受众多是我们的“下属层”:比如,学生,儿女,充其量是“平级”:比如同学、同事。同时,面对那样的对象,朗读的目的又非常明确,听者不会认为你在“表演”,并因此给予充分的认可和支持,这是诵读的一个必要的环境保证,在这样的环境下朗读,没有压迫感和忌惮。

  而在语音室朗诵则有很大的不同:一是这属于“表演”性质了,不再仅仅是读,而是诵。“表演”区别于日常表现有一个本质的不同,就是要把平时不轻易表现出来和以分散形式出现的情绪表达,情感表达,语气运用及发声形式集中地表现出来。这往往会使别人“大吃一惊”,特别是不从事语言专业的人的家庭和朋友更是如此。我们可以设想,一个职业的播音员,无论他在什么地方,即使他用特别职业的语言表达,他周围的人不会诧异,因为,在他们的眼里,“他”原本就是“干这个的”,很自然。我们常常会有这样的体会,我们会莫名其妙地感受到周围的压力和目光的存在,即使没有人看着你。这是心理作用使然,是经验给我们的“教训”的很自然的反应。虽然很自然,但我们必须克服掉,否则,诵者很难放松地在一种没有杂念的状态下诵读作品。我时常就有这样的经历:当我周围没有一个人的时候,读得特别地投入,特别到位,但中间突然有人进来(有思想准备),我不能停止,但我已经在想:她会不会看着我笑呢?那时,我自己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开始紧张,情绪立即变得不合时宜地收敛,整个文章的诵读前后不统一,情绪不连贯,感情不到位——诵读失败。但有时,我也抱着“豁出去”了的心态,并不在意是否有家人在场,继续按照“既定方针”读下去,诵读的效果很好,事实上也没有谁讥笑我。

  还有一个现象也值得我们注意,很多朋友很胆怯,或因为羞涩或因为对自己的朗诵水平持怀疑态度或忌惮听众有不好的评论,往往顾虑比较多,反映在朗诵过程中就是紧张,声带发紧,呼吸节奏变化不均匀,急于读完,急于听到听众的肯定的评价。记得我自己第一次读的时候也是这样,只是我掩饰得比较好,紧张倒是没表现出来,但当时急于要把一篇文章读完,感觉上象是遭到观众起哄的舞台上的小丑,希望快快读完,好下场。下场了,又很想得到评论,最好是表扬多多。

  在语音室里,有各种各样的诵者,有的水平高些,有些水平低些,风格廻异,这种相对差异与不同永远是存在的。我们需要做的,只有认真准备,全心投入。其它不必旁骛。这一点,我特别赞赏港台歌星,你看他们,不管水平多差,在舞台上都是全情投入的,即便最后结果不好,演出的时候根本不想那么多。更何况,即使是专业的,职业的语言工作者,在他们对作品的处理上仍然有很多的形式和值得商榷的地方,更别说我们这些业余的了。我说我们得有“革命的大无畏精神”,谁怕谁?反正你也看不到我,你说你比我强,那也未必呢,说不定就有“某一点”我比你强呢。朗诵一旦开始,就必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必须有点阿Q精神。谦虚要放在朗诵之后,等你下了场,你必须谦虚,因为,没有人能做到百分之百的好,更不要说我们还远没有到“好”,但我读的时候,任何“骚扰”我一概不理。

  我经常这样对自己说,嘿嘿,我就是脸皮厚,你说吧,我不是没听(看)到嘛,等我听(看)到时,我已经表演完了,嘿嘿!

  脸皮厚,就是无所顾忌;脸皮厚,就是尽量地抛却杂念;脸皮厚其实就是加强对异议甚至讥笑诋毁的心理承受能力。

  如何选择朗诵的作品

  朗诵作品是二度创作的素材,这是不言而喻的。没有一个适合自己的作品,创作失去了最基本的根基,不会有好的创作。在我的实践中,选择作品至少应该有下述原则:

  1)适合自己的嗓音特点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区别与他人的嗓音特点,发音习惯。除了规范性的发音要求外,实际上我们常常是无法很好地做到自主地有效地控制嗓音的变化的,因为我们没有经过专门的发声训练和练习,多数属于自然习惯性发声。像我的嗓音,浑厚而略带沙哑,低音部分可以到达很低的位置,高音却不行。有些朋友音色华美,清晰亮丽;有些朋友柔和甜美,如潺潺流水;有些朋友声音娇柔细嫩,婉约小巧;也有些朋友音色没有特别明显的特点,平凡中显出不平凡来,不一而足。

  嗓音是有“色彩”和“性格”的,因此嗓音的特点不可能不对朗诵题材的选择产生影响,而且我个人认为这种影响对每一个朗诵个体又是决定性的。作品的情绪、情境、思想深度以及其间设置的戏剧化冲突都需要用声音来表达,用音调、重读、气息、停顿、语速等来表现。比如:深邃的思考,需要深沉稳静有厚度感的声音来“做底”;抑郁的感觉需要用低沉压抑的,深度感强烈的和和缓的嗓音;跳跃、欢快的情绪需要年青,清爽富有活性的嗓音表达。那些时代感极强的政治性作品,如“《中国,我的钥匙丢了》《囚歌》等”则需要既可低沉也能高亢的嗓音来表达;温文尔雅、抒情柔怀的作品,特别适合那些声音或清晰干净或甜美动听的嗓音。

  比如,嗓音很粗纩而深厚的人,很适合朗诵一些大气的,豪迈的作品,这类作品感情热烈奔放,涉面宽宏,起伏很大;而嗓音华丽的男声,比较适合朗诵诸如古诗词,王子人物的独白(比如哈姆雷特)和现代派诗人的诗作。

  经常听朋友们读贺敬之先生的《西去列车的窗口》,这篇文章政治色彩和时代特征明显,篇幅又比较长,段落起伏比较大。这样的作品是不适合女声读的。曾听过慧眼、网络仙翁、大和尚读过,我的感觉,在深度的处理上,网络仙翁比较理想,在情感处理上慧眼略强。其实,这样的印象多半来自他们的音色上的巨大差异,网络仙翁嗓音宽阔沙哑,行声严肃,时代感把握得比较好,但在高亢区,却显得有点力不从心了,这时显得慧眼年青高朗的声线优势明显突出了出来。我听过女声读过同一作品,实话说始终没有人能达到最基本的要求,不是诵者不努力,是她选错了作品。

  作品选择不当,最直接的效果是吃力不讨好。读了半天,自己找不到感觉,听者感觉也不好。当然,自己适合诵读什么类型的作品,是需要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和尝试的,但一般说来,这个时期并不会很长,因为,适合不适合往往在朗诵的时候就能清楚地感觉到,这很象试鞋子,合脚不合脚,穿上一试立即昭然。我们可以尝试不同的题材,但我相信,最终怕真的只有“一款适合您”。

  2)适合自己的当前水准

  还有一点,选择诵品时,不要勉为其难地选那些诵读难度大大超过自身水平的作品。所谓难度指情绪起伏程度、情绪连贯、气息运用变化、作品长度等方面。很多作品情感起伏跌宕剧烈,把握起来难度就增加了。有时会上去下不来,或者下去上不来,累得要死,效果却很差。还有就是情绪连贯的要求,这一般与作品的长度有关,长度长,情绪上要保持连续性就不容易,但情绪上的断续是朗诵的大忌。因此,在选择作品时,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渐增加难度,逐渐增加文章长度。我的体会,文章的长度很关键,初期,长度不要短于1分钟,也不要超过3分钟,越短越难读,还没等你找到感觉,就读完了,古诗难诵就是明证。超过3分钟后,朗读的难度会大大增加。难度与文章长度的关系近似凹形抛物线,无论对初学者还是老手,这个规律都是一样的,只是难度的转折点不同罢了。

  我自己的体会是不能太长,除了自己的适应能力所限,还有一个听众精力集中听诵的问题,太长了,很难集中。但在这个问题上我做得不好,文章越读越长,但真正感觉比较好的,长度多在3-8分钟(中速),比如大家比较认可的《飞花轻似梦》—7:14;《与一座古城对话》—8:12;《春》—6:37;《雨巷》—3:52;即便是受文章内容要求必须加长的《荷塘月色》也只有9:14,《骨灰》是10:07(均包括音乐前奏和结尾)。

>>>下一页更多 朗诵技巧

18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