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演讲与口才 > 口才训练 > 口才练习法

口才练习法

时间: 靖婷695 分享

口才练习法

  有的人在朋友当中可以侃侃而谈、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条有理,但一在众人面前就面红耳赤不知所云了,搞得自己很没面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口才练习的资料,供你参考。

  口才练习的资料一、如何成为说话高手?

  上大学的时候,我拿过河北省的辩论赛冠军,写文章无非就是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罢了。其实,我文采一般,但好在文章通俗易懂,和聊天一样,阅读起来就没那么累。

  在互联网时代,就占了很大便宜。因为现在人们注意力集中能力下降得厉害,大部分人已经无法一次性阅读超过1500字的文章了。

  记得有一个调研发现,人们最恐惧的是死亡和绝症,排在第三位的是公众演讲。而且这是千百年遗传潜移默化造成的。

  从远古时代开始,赤手空拳的站在空旷没有隐蔽的地方被众目睽睽的围观,是一件极其危险而且容易丧命的事情。到现在依旧如此,我记得第一次上台公众演讲的时候,两条腿还在打抖。

  后来看到很多实习老师,在第一次上课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情况发生。其实,对于说话而言,形体和语气语调占了技术含量的70%以上,至于说什么,大概只有30%的重要性。

  这个问题在相声领域还是很明显的。同样的段子,你说就没啥意思,郭德纲说就很好笑,而且明明你听过,还是觉得很好笑。当然,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30%都做不到,更不要说那70%了。所以我还是要先说说这30%。

  说话内容做得好无非有几点,信息量大、逻辑严密、表达趣味。

  第一点,信息量大。

  要通过大量的阅读来实现,当你掌握了100个信息,你随口可以说出三五个,当你只掌握了20个信息,恐怕张开嘴就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而如果你掌握了1000个信息,你随口就可以扯俩小时。大部分人在积累上有很大的不足,你肚子里是空的,就别指望能吐出什么象牙。所以泛读还是很重要的,这个时代多看看新闻客户端其实也挺好,更多的知道一些事情。

  第二点,逻辑严密。

  就要多看一些逻辑比较严密的文章了,比如我写的逻辑并不等于事实,但是会看上去让人觉得合理,这是非常重要的东西。很多人很有文采,但是写的东西逻辑很差,就不适合高速阅读。

  因为在目前的形势下,大家都这么忙,就特别喜欢看一些,可以一口气说到底,还很有道理的东西。实在不明白就去看看名侦探柯南什么的,那是通过逻辑推理事实,显然更厉害一点。

  逻辑锻炼还是比较麻烦,最好的办法还是写好稿子多念,比如面试,自我介绍那一段,有多少人写好了之后去背过呢,这事我就干过,不要觉得自己很了解自己,想要逻辑性很好的说清楚,还是要写一下,甚至用一下思维导图。

  反复的练习也非常重要,比如老师,同样的一篇课文,他可能讲一辈子,自然最后就炉火纯青。所以我自己会整理出一套课程,反复讲,讲的次数多了,就越说越好。这东西都是练得,不是看书能学会的。

  第三点,表达趣味。

  这事儿就和幽默感有关了,这个东西太难了,我记得小时候看过一本讲幽默的书,我觉得挺好的,现在也有很多资料把幽默类型都分了类,当你熟悉了分类,然后又掌握了很多段子的时候,就可以把它们直接关联。

  然后在生活中不经意的按照场景流出了。当然,这里你的语调和形体语言会起到很大的作用,很多人说出来的笑话只能冷场甚至打架,同样的话另外一些人说的再不合时宜,也会引人发笑,就是这个原因了。

  不过说了这么多,很多人也会问我,我现在在练习什么呢?说实话,我觉得我练了一两年,就可以把话说得很好,但我花了三四年的时间,用来学习闭嘴。觉得闭嘴简直比说话难多了,当然无话可说的闭嘴就简单很多。

  你有很多话可以说,还闭嘴,那就是本领了。这个世界上,其实大部分人还是喜欢你去倾听他说,所以有技巧的倾听,也是会让别人觉得你口才很好的办法。起码,大家都爱和这样的人相处。

  所以我一直说,我最大的优点并不是口才好,而是不但口才好,还知道闭嘴。

  口才练习的资料二、如何做到把话说出去把钱收回来?

  1、说话腔调吸引人。

  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这个练习有绝招——听评书,听多了张口就能吸引大家注意力,聊天直接掌握主动权!

  2、肢体语言准确无误。

  老大曾说,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际沟通时,言辞只能传递真实信息的8%,语音语调传递35%,而肢体语言能传递57%!

  比如,他和客户握手时,就会连贯做扬眉、侧头和微笑,这是三大代表友善的基本动作。

  扬眉是指快速抬起眉毛又降下来,表示自己的真诚,无威胁性;侧头是头部微微往一侧倾斜,暴露颈动脉——主血管破裂会危及生命,做该动作表明对大家很放心;而微笑时大脑会分泌内啡肽,不仅自我感觉良好,也会让大家感觉良好。

  介绍产品好比是在说评书,再加上恰当的肢体语言,这是给语言赋予一种能量和感染力。

  与人沟通时,对方提问,一般我眉头微皱,这样对方感觉我在专注倾听问题,一般回答时,我眉头又舒展开来,还露出一丝微笑,接着再侃侃而谈。为什么要这样做?

  这可是美国前总统布什形象专家给布什支过的招,这类高级肢体语言既能展现布什过人才智,又不是自鸣得意;既有同情心,又不显得低三下四。经常运用,效果杠杠滴。

  看到对方两只胳膊抱在胸前,从肢体语言看,似乎是满怀戒备心理,这些都特别有助于我们付诸判断客户的真实心理情况,比如客户下意识摸了一把后脖子,心理学分析,这是人在说谎时的标准动作,除非丫脖子真疼。

  对待客户,我伸出的手永远是手心冲上。为什么?心理学分析,如果你在说谎,你的手会有意无意地手背冲上,因为手心代表内心,代表真实感知,而手背是代表外在,可以掩饰自己情感。

  客户也许没注意手心还是手背,但心理上有感觉,次数多了,你就能持续暗示对方:“喂,我说的都是实话,请相信我。”

  身体语言无处不在,有的时候你不用说一句话,就可以影响对方的情绪,你可以做一个实验:当你遇到一个朋友,你什么都不说,就用眼睛盯着以他两眼之间的中心看,目不转睛的盯上3、5秒,不论他见到你时多么开心,他会立刻收起笑容问你:“怎么了?”

  不信?试试就懂了!

  给大家分享一个肢体语言的故事:魔鬼邀请你吃上帝的第二粒禁果。

  在美国我的一位NLP师父,他是一位训练人如何影响他人行为的专家兼催眠师。有一次,他的女性朋友邀请他出席一个在加州有许多娱乐圈名人都会參加的圣经研读班。在听着研读班传教士演讲时,我的师父注意到一个让他大开眼界的事情。

  听完讲座后,我的师父就问他的女性朋友:你会不会对这位传教士……有一些特别的想法?

  女性朋友的眼睛稍微张大,惊讶的问他:什么想法?

  他说:比方说可能你会对他有意思,或者是听他在台上演讲时,你有些时候会有一些……不应该有的奇怪念头?

  她更惊讶的问:为什么你会问我这样的问题?

  当师父再逼问下去的时候,这位女士才有点不好意思的透露说,她有时在听着传教士宣教时,会莫名其妙的对他产生一些性的念头或幻想。当然,她对传教士也就止于如杂念般的性幻想而已。

  她之所以叫我师父去听这个圣经讲座,其中一个目的就是希望他能够看看这位传教士有没有故意运用了一些不为人知的技巧。

  我师父说:“肯定是故意的!”

  其实那位传教士只是在关键性时刻,做了一个很小的惯性动作而已。而这动作就让他的听众开始对他有了幻想。想不想知道如何在跟别人讲话时,运用词汇和动作互相的配合,很下意识的让人开始对你有性幻想呢?

  当然,这个方法不只是能让人对你产生性幻想,甚至要触动别人的任何幻想都可以。

  你甚至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偷取对方心中所储藏的各种印象如:智者、老实人、权威者、偶像、情人等,然后把这些印象种在自己的身上,而使对方往后就很自然的在你的身上看到他心中印象的投影。你也将会发现到:魅力其实不再是无形无相的,不再是高深莫测。

  在华人文化里,喜爱将无形无相、捉不到、摸不着的东西视为高深。能够讲出似有若无的精句,我们就会称他为大师。比如老子《道德经》说: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高深的真理是说不出的,说得出来就不是高深的。真理不可靠文字来明白,只能靠体验。这一类的话,我们称之为“浪漫废话”。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信徒们问教主:大师,什么是宇宙的真理?教主目光如炬看往信徒答:真正的真理是讲不出来的,讲得出来就不是真理。你到了那个境界,自然就会明白。

  第一种信徒会很关切的在想:哎!我还不太明白。

  第二种信徒会恍然大悟的感叹道:哦!我明白了,果然高深。

  第三种人就想:他妈的!讲了等于没有讲就叫做高深?讲不出才叫做深奥?那么白痴、文盲、哑巴和乱讲话的人就是大师中的大师了。

  3、说话内容有水平。

  口才再好,没内容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提前准备好有价值的内容,是交流前最有价值的事。

  口才练习的资料三、如何练习一副铁齿铜牙(操作细节和要领)?

  1、平时讲话按逻辑分点讲。

  如果说话缺乏逻辑,没有条理,可以按要求分几个要点分别叙述,比如第一、第二、第三等,为的是让对方听明白,这个需要持续练习,平时凡涉及表述的都强迫自己分几点来说。

  不要怕丢人,成长就会出丑,出丑就会成长,这是必经的过程,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只是知道概念不去实践,结果只能是纸上谈兵,有机会就上,多训练,多锻炼。

  2、持续不断的练习。

  比如,如何形容一个人?如何描述清楚一件事情?如何与客户交流过程中激发客户兴趣?如何留下悬念?这些都需要有方法、有步骤、有指导训练。(举两个名人练习口才的故事)

  古代希腊演说家德谟斯蒂尼斯从小口吃,讲话讲不清楚,也非常害怕当众讲话,但他立志成为一名演说家。为矫正口吃,使口齿清楚,他将小石头含在嘴里不断地练习说话。

  他曾经把自己关在一个黑屋子里练习,为了避免别人打搅,竟把头发剃去一半,成了阴阳头,硬逼着自己专心致志地练习口才。经过12年刻苦磨练,终于走上成功之路。

  美国总统林肯出身于农民家庭,当过雇工、石匠、店员、舵手、伐木工人等,社会地位卑微,但是他从不放松口才的训练。

  17岁时他常徒步30多英里到镇上,听法院里律师慷慨陈辞的辩护,听传教士高亢激昂的布道,听政界人士振振有词的演讲,回来后就精心模仿演练,终于口才日日进步。

  1830年,他为准备在伊利诺斯的一次集会上的演讲,面对光秃秃的树桩和成行的玉米,一遍又一遍地试讲。后来他连任两届美国总统,成为了世界著名的演说家。

  3、多听评书。

  可以模仿单田芳老师讲故事的手法,融入自己的感情去讲,把对方带到设定的场景,让客户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样经过大量练习,最后可以做到开口一分钟吸引对方目光,三分钟对方安静听推荐,一次谈话留下印象,三次谈话成为朋友的本事。肢体语言与说话内容和语调的配合做到天衣无缝。

488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