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中国百家姓故事

时间: 蓝俊22 分享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百家姓故事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百家姓故事:百家姓与“赵钱孙李”百、家、姓

  提到百家姓,很容易让人想到宋代《百家姓》中开头的几个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姓氏,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常见姓氏。全国也有不少人以它们为姓,甚至还有人把它们当做百家姓的代称,与它们有关的故事或传说也经常可以见到。在有关故事中,有些还与它们所表示的姓氏无关。比如一个关于"赵钱孙李”的传说,是说从前在苏州一带有一个教书先生,有次正因一个姓李的有钱人生气,又碰巧有学生让他讲“赵钱孙李”是什么意思。他便没好地讲道:“这赵吗,就是咱苏州话中所说的精赵,意思是放肆。钱就是铜钱的钱字,孙就是小猢狲的孙字,李就是张三李四的李字。”学生问:“这几个字要是倒着连在一起讲,能讲通吗 ?”老师说:“当然能讲通。也就是:姓李的小猢狲,有了几个臭铜钱就精赵起来了。”显然,这样的故事里,“赵钱孙李”的含义已经溢出了它的姓氏本身之外,成为民间的一种文化象征了。

  此外.还有一个与“赵钱孙李”有关的谜语,说“天下第一家,出门先用它,人人说它小,三月开白花”,谜底也是赵钱孙李。

  由上可见,本来是姓氏的“赵钱孙李”而不再被当做姓氏,也不再是姓氏的代称。仅仅当做调侃的对象对待,反映了我国民俗文化内容的广泛和语言文化的丰富。但另一方面,还有一种与此不同的情况。就是“百家姓”三个字既是我国姓氏的总称,但它们同时又都是姓氏。

  首先。关于“百”这个姓氏,相传是春秋时期秦国名人百里奚的后代。百里奚曾经是虞国的贵族,在虞国被晋国灭亡后沦为战俘。成为一个叫晋伯的人的家奴。后来,晋伯因事出使秦国,他也跟随;并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见到秦国的君主秦穆公,深受赏识.被用五张羊皮换了自由身,留在秦国辅佐秦穆公,后来官至大夫。人称五羊大夫。他的后代为了纪念他,便有人姓百,或者姓百里。据史书记载,先秦思想家列御寇有个叫百丰的学生,汉代有个官吏叫百政,明代有担任千户官职的百恭、百通,都是在历史上知名的百姓人。另外,唐代的高丽人中有人姓百,现在的北京一带仍然有人以百为姓,说明百作为姓氏,从古到今都有人使用。

  像“百”一样,从古到今也都有人姓“家”,但家姓的来源另有传说。相传,家姓是周幽王太宰家伯的后代,历史上曾先后有人知名于今西安、河北、四川等地,在汉代还有一个叫家君的人发明了弹棋游戏献给当时的汉成帝,被赏赐许多财物。另一位叫家进的人知名于宋代,曾考中进士。他的祖籍在今四川峨眉一带。那里也是历史上家姓人最为集中的地方。而在当代,人口普查中在上海发现了姓家的人。所以说,家姓也是一个从古到今都有人使用的姓氏。

  至于“姓”姓,则比较罕见。它主要出自春秋时期的蔡国。据有关姓氏书记载,蔡国公爵的后代中有人名叫公孙姓,公孙姓的后代在后来便有人姓姓。历史上,姓姓的人还有代表人物:汉代的大商人姓伟,祖籍在现在的山东淄博一带,家产5000万;又有宋代县令姓益恭、明代贡士姓秉恭等人。至于当代,在浙江上虞、山西大同、河北蔚县等地也有姓这一姓氏的人。

  综合上述可以看出,我们常说的“赵钱孙李”百家姓,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是姓氏的可以不再是姓氏,是姓氏代称的可以变成真正的姓氏,我们的百家姓文化就是这样奇妙 !

  中国百家姓故事:百家姓与炎黄二帝

  从上述所举关于百家姓的几个例子中,我们不难发现它各有渊源,各有传说,彼此之间几乎没有联系。那么,它们真的没有联系吗?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按照我国的传统观点,姓与姓之间不仅有联系,而且还有共同的渊源,这一渊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共同的人文始祖炎黄二帝。当然,关于炎黄二帝与姓氏来源的关系,其实是说来话长了,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首先,炎黄二帝其实都是传说时代的英雄人物,远古两大部落集团的领袖,他们所领导的部落集团及其后代在中华大地上长期居于主导地位,构成了中华民族的主体。现在的中国人都自诩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共认他们是中华人文初祖。其实,除他们以外。历代还相传上古时有女娲氏、燧人氏、伏羲氏、蚩尤氏、少吴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帝舜有虞氏等氏族首领。他们实际上也都是中华民族的祖先。但由于种种原因.他们都没有像炎黄二帝那样获得广泛认同,人们仍然自称是炎黄子孙。如今,如果提到炎黄二帝,人们想到的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明历史,他们实际上都已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同时也都被以不同形式加以纪念。如在河南郑州市黄河南岸的黄河游览区,就坐落着炎黄二帝的大型塑像。塑像依山而建。高106米。分别用红色和黄色花岗岩建造。塑像表面犹如自然风化的效果,内部建有展厅,分天象、渔猎、农牧、百草、石器、陶器、冶炼、兵器、科技、文化等展馆,系统展现了他们二人开拓中华民族历史的光辉历程。同样,在上海,一个资料说也在筹建炎黄文化城,其主体建筑炎黄站立金像高55米,二人交臂携手,组成“人”字结构,托起苍穹。其中炎帝手持五谷穗,黄帝手握图书宝卷,共同凝视着神州大地。当朝霞满天、天地交融之时,他们金光万丈,神采飞扬,给民族以希望与力量;当晚霞西陲、万家灯火之时,他们又流光溢彩,祥瑞蔼蔼,给民族以振奋与护佑。另外,在河南新郑市,作为炎黄二帝中黄帝的故里,也扩建了面积达30000平方米的黄帝故里景区,成为中国旅游优先发展项目。根据当地的总体规划,拟建拜祖殿、业绩厅、起居长廊、生活厅、婚礼厅、大型粮坛等。再者,在浙江奉化市溪口镇,也拟建一座以他们为主的始祖城。这些与他们有关的纪念地或景点的建设,一方面是对他们丰功伟绩的肯定,同时对唤醒广大炎黄子孙的爱国意识,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促进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都有一定意义。

  正是由于炎黄二帝获得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广泛认同。他们也都很自然地被当做我国众多姓氏的缔造者,几乎所有的姓氏相传也都与他们有关。我们今天都习惯把他们当做中华人文始祖,还说他们都是有名有姓的人,其中炎帝姓姜,黄帝姓姬。其实,在炎黄二帝以前,也有许多部落氏族存在,为了区别各自之间的血缘关系,产生了许多姓氏,最后都被他们统一起来。并逐渐融合为一体,形成华夏族群。这一族群,实际上也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

  在我国早期的一部史学著作《国语.晋语》中,还记载了一段关于炎黄二帝得姓的传说:“昔少典娶于有轎氏,生黄帝、炎帝。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过去少典与有轎氏的女子结婚.生下了黄帝和炎帝。黄帝居住在姬水边,炎帝居住在姜水旁。因为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养成了不同的习惯,因此也姓了不同的姓氏,其中黄帝姓姬,炎帝姓姜。其实,这段资料所反映的实际上是我国早期姓氏的一些情况,炎帝与黄帝分别是由同一祖族分裂出来的胞族,而姬、姜则是我国早期的两个著名姓氏。

  关于炎黄二帝得姓的传说,还有另外一些说法。其中之一是说他们的姓氏并不像今天大多数人那样由父亲传下来,也不是自己得姓。而是直接来源于母亲。这种观点的主要依据是他们生活在“知母不知父”的原始社会,无法从父亲那里获得姓氏,只能与自己的母亲联系起来。因此,无论是炎帝还是黄帝,在传说中都被认为是“天之子”,亦即充满神秘色彩的苍天的儿子,而不是现实社会中某一个具体男子的后代。至于他们的母亲,则要显得具体得多。其中炎帝的母亲是“有嬌氏之女,名女登,游于华阳,有神龙首感女登于常羊,生炎帝”。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她“见大电绕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于寿丘”。可见.二人都是“母感天而生”,或者说是天人交媾而生的贵子。对于这种“天子感生”的传说,如果抛开其中的神秘色彩和后人捏造的超人光环,实际上是当时“知母而不知父”婚姻特点的真实反映。它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启发我们,“姓”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的母系氏族阶段,尽管在炎黄二帝时的中华大地可能已进入父系氏族社会,但其初始获姓仍有从母姓的原始遗风。

  中国百家姓故事:炎帝后代中的百家姓

  我们以上谈到炎黄二帝的姓氏和与他们有关的姓氏来源,除此之外,他们与我国现在的百家姓也有直接关系。关于这点,由于情况较为复杂,我们不妨分别来看。

  首先,看看炎帝。前面已经提到,《国语.晋语》记载了炎黄二帝得姓的传说,其中所说炎帝居住的姜水,一般认为是现在陕西岐山、武功一带的姜水流域,那里是炎帝的发祥地,并且以水名为姓,姓姜。后来.炎帝的后代又分出祝融、共工、夸父、蚩尤等几支,活动范围从姜水流域扩展到今天的河南、山西、山东、河北、湖北、安徽等!地。据《世本》记载,仅姜姓一支就占据16个地方,有列(烈)山氏、缙云氏、三乌氏、封父氏、共工氏及其分支申、许、齐、高、姜、吕、赖、龚、谢、于、丁、贺、卢、乐、纪、向、黄、焦等247个氏每一个氏又发展为姓,共247个姓。另据一些学者考证,古代所谓“四夷”多是炎帝的后代,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属炎帝族系。

  在上述与炎帝有关的姓氏中,姜姓和吕姓有一个共同的著名例子,出自历史小说《封神演义》。其中有一个半神半人式的人物姜子牙,在另外一些书里又把他叫做吕尚。也就是说。他的姓氏有两个::一个是姜,另一个是吕。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姜子牙是历史上一个著名人物,据传说是炎帝的后代,姓姜又姓吕。相传,炎帝的后代中有个叫伯夷的人,大约生活在夏禹时,因帮助治水有功,被任命为主管四夷的官,分封在吕。也就是在今天的河南南阳一带。从此以后,炎帝的后代中除有人姓姜外,又有人姓吕,姜子牙便是他的后代之一。

  除姜姓和吕姓外,由炎帝而来的其他姓氏在来源上也与吕姓有近似之处。像吕姓这样的姓氏来源情况,用姓氏学的话说是以封地的名称为姓,这类的姓氏在由炎帝而来的姓氏中也是很多的,著名的就有许、焦、崔、高、谢、沈等姓。在这些姓氏中。许姓人的祖先最早居住在现在的河南许昌一带,焦姓人居住在安徽亳州,崔姓在山东济南,高姓在山东禹城,谢姓在河南唐河.沈姓在山西临汾,都是各有各的发源地,各有各的传说.但最终的源头都能与炎帝联系起来。所以说,他们都是炎帝的子孙。

  在由炎帝而来的姓氏中,还有一些由于其他原因而来的姓氏。比如,现在的百家姓中有共、洪、龚等姓,相传都来自炎帝的后代共工。共工在黄帝时担任治水的官职。他的后代为了纪念他,有人把他的名字当做姓氏,姓共;又有人把他的名字和从事的职业合在一起,姓洪。另外,相传他有个儿子叫句龙,句龙的后代中有人把他的名字和姓氏合在一起,姓龚,于是又有了龚姓。像共姓、洪姓、龚姓这样得姓的情况,虽然都与共工有关,但最早都可以追溯到炎帝,加上姓氏的来源都与人名有关,因此用姓氏学的行话说,都属于由人名而来的姓氏。

  在与炎帝有关的姓氏中,还有一种情况,是由人的称号而来的.属于这种情况的代表性姓氏是丁姓。相传,丁姓人最早的祖先是炎帝,直接得姓祖先是姜子牙的儿子及。他在周成王和周康王时都在朝中担任重要官职,年老去世时被赏赐一个称号,叫做“丁”。意思是说他当官勤勤恳恳,做事兢兢业业,对主上忠心耿耿。后来,他的后代为了纪念他,便把他的这个称号当做姓氏,从而有了丁姓。

  在与炎帝有关的姓氏中,当然还有其他一些类型的姓氏。但无论是哪一种类型的姓氏,都有一个共同的地方,也就是都自称是炎帝的后代,把他当做了血缘先祖。由于这样的姓氏很多,与由黄帝而来的姓氏一起共同构成了我国百家姓的主体,因此,我们现在常说都是炎黄子孙,仅从姓氏的来源上便可以得到证明。

  总之,炎黄二帝,炎黄子孙,从根本上说是有个祖先叫炎帝,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主要缔造者,也是百家姓中的人文共祖之一。

猜你喜欢:

1.中国姓氏文化小故事

2.百家姓张的传说故事

3.百家姓氏的传说故事

4.2015中国最大姓氏

5.最新中国百家姓排名大全

6.2017中国姓氏排行榜

中国百家姓故事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百家姓故事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百家姓故事:百家姓与赵钱孙李百、家、姓 提到百家姓,很容易让人想到宋代《百家姓》中开头的几个姓氏: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这些姓氏,无论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国百家姓李姓的历史分布
    中国百家姓李姓的历史分布

    李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李姓在西南、华北是最常见的姓氏。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中国百家姓李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中国百家姓李姓 李

  • 百家姓之卢姓历史发展
    百家姓之卢姓历史发展

    卢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姜姓、姬姓以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春秋时期的高傒为卢姓始祖。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

  • 百家姓之柳姓的历史发展
    百家姓之柳姓的历史发展

    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上名列第一百三十位,人口约一百四十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89%左右。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

  • 百家姓之刘姓的起源
    百家姓之刘姓的起源

    刘姓,最早一支刘姓源自尧的后裔刘累,故刘累为刘姓得姓始祖。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之刘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之刘姓 刘姓

26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