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中华百家姓吴姓的起源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魏晋至隋唐的700多年里,吴姓得到巨大发展。宋朝时,全国吴姓有170万人,是当时的第八大姓。元明时期,吴姓人开始移民东南亚。菲律宾的吴姓华人,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广东、台湾的吴姓人。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中华百家姓吴姓,希望大家喜欢!

  吴姓的起源

  起源一

  第一个起源,是源自炎帝姜姓。早在黄帝之前,有一个属于姜姓的部落,这个部落以驺虞为图腾。驺虞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仁兽,传说它虎身狮头,白毛黑纹,尾巴很长,生性仁慈,连青草都不会踩踏,只吃自然死亡的动物。《山海经》中说:“大若虎,五彩毕具,尾长于身,名曰驺虞,乘之日行千里。”

  上古时,虞和吴同音,后来转为谐音,且字形相近,可以通用,到战国时期,虞、吴才开始区别。所以这支部落把图腾解释为吴,把吴作为部落的名字。吴部落勇敢剽悍,善于狩猎,首领叫吴权,是炎帝的大臣。需要说明的是,炎帝是一个称号或者说是职位,由不同的人世代担任。与黄帝同时期担任炎帝职务的人,是最后一任炎帝。

  吴部落在姜水(陕西岐山岐水)活动,他们居住的地方叫吴山。吴权的后裔中有个叫吴枢的女子,嫁给有熊部落的少典,生了个儿子,就是后来的黄帝。夏朝时,吴部落迁徙到观津(今河北武邑东)。夏王少康时期,吴部落有个人叫吴贺,以善射著称,曾和当时的神箭手后羿比射。这个姜姓吴部落的人,后来就以吴为姓氏,至今有5000年以上的历史。

  起源二

  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颛顼的孙子老童,有两个儿子:重黎和吴回。吴回的氏族,住在姜姓吴部落的故地。当时正处于舜的时代,舜把掌管火种的光荣使命交给重黎。那时,人们把掌管火种的首领称为祝融氏,祝融氏在各大氏族中有很高的地位,拥有很大的权力。

  后来,重黎因罪被舜杀了,让吴回继任祝融氏。夏朝时,吴回的氏族迁到山西平陆的吴山。商朝时,这支氏族迁到山东临朐,史称王吴。商朝末期,有个叫吴伯的人,就是吴回氏族的后裔。算下来,这支吴姓的历史有4000多年。

  起源三

  第三个起源,出自姚姓。舜是地处偏远地区的东夷族的一支部落的首领,接替尧的位置后,把部落迁到古吴之地(今陕西平陆吴山旁边的历山),史称有虞氏。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后,封舜的儿子商均在虞地(今河南虞城),成为方国虞国。

  虞国的虞思,把两个女儿嫁给少康,还帮少康复兴夏朝。商朝建立后,虞国衰落灭亡,虞国的遗民以吴为氏。秦末农民起义的首领之一吴广,就是姚姓吴姓的后裔。这支吴姓至今有3500多年的历史。

  起源四

  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这个起源的吴姓,在历史上最有名气、对后世的影响最深远、人丁也最旺盛,是大多数吴姓人公认的吴姓起源。

  商朝末期,黄帝后裔古公亶父带领部落在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一带)定居下来。他有3个儿子:太伯(又称泰伯)、仲雍和季历,季历儿子姬昌(即后来的周文王)很有才能,古公想让季历做他的继承人,那样就可传给昌。

  太伯为了让位,与仲雍带着家眷远走南方的吴越一带,建立了吴国。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来被越国所灭,吴国的遗民就以国为姓。这支吴姓至今有2600多年的历史。

  起源五

  第五个起源,就是改姓了。清朝时,满族的多个氏族集体改姓吴,苗族中也有大量人改姓吴。吴苗族中的一个大姓。

  得姓始祖

  始祖太伯:三让天下成就周朝。

  源自黄帝姬姓的吴姓后裔,在吴姓人中占多数,他们都把太伯作为远古始祖。在吴姓后裔眼里,太伯谦让、尚义、友悌、仁爱,四德俱全。他三让天下,历尽艰辛,奔赴荆蛮,创建吴国,为吴姓的发展和繁衍立下了功劳。忠诚孝悌三让天下。?

  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仲雍,被称为吴姓传代血缘始祖。

  吴姓姓氏简述

  吴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5年中国大陆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位,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约2780万人。在宋版《百家姓》中名列第六位。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二个起源源自祝融氏吴回氏族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三个起源是出自姚姓距今已有3500多年历史,吴姓的第四个起源是出自黄帝姬姓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太伯,被后世吴姓人称为开氏始祖),吴姓第五个起源是清朝时满族改姓而来。

  魏晋至隋唐的700多年里,吴姓得到巨大发展,《元和姓纂》中说,这期间的吴姓家族主要分布在吴郡、武昌、濮阳、渤海、陈留等地。宋朝时,全国吴姓有170万人,是当时的第八大姓。吴姓人口最多的省份是江西,有22万多人。江西、安徽、山西、浙江、山东、福建6地的吴姓人口就有102万多人。元明时期,吴姓人开始移民东南亚。菲律宾的吴姓华人,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广东、台湾的吴姓人。据有关资料显示,19世纪末期,菲律宾首都马尼拉有5万多华侨华人,吴姓人口排在第七位。2015年,吴姓在朝鲜位于前20大姓之列。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的吴姓人,主要来自广东、广西、福建。

  《魏略》、《晋书》、《梁书》、《北史》、《路史》等史料记载,汉、魏至隋唐时,日本倭王曾多次派遣使者朝拜中华王朝,并郑重表明:日本王室是吴太伯的后裔

  吴姓的历史人物

  吴泰伯,生于公元前12世纪,寿九十一岁。父古公澶父,次弟仲雍,三弟季历。季历子昌有圣瑞,古公欲立季历以传昌。泰伯、仲雍为遂父志,而奔荆蛮,断发文身,建勾吴古国,从者千余家。筑泰伯城,凿伯渎港,传播中原文化。孔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吴姓后裔奉为始祖,卒后葬铁山(在鸿山镇),为江南第一古墓。

  吴道子,唐代著名画家。被后人奉为"画圣"。其画线条遒劲雄放,变化丰富,一变古来沿袭的高古游丝描的细笔,发展了线描的艺术方法,故表现出来的物象富有运动感、节奏感,被人们称为"吴带当风"。

  吴夲,又称大道公,吴真人,(公元979—1036年),字华基,出生于北宋福建路泉州府同安县白礁乡(今属漳州台商投资区白礁村),为古同安(含厦门岛)历史名人第一人,祖籍泉州安溪县感德镇石门村。李光地《吴真人祠记》说:“吾邑清溪之山,其最高者曰石门。吴真人者,石门人也,乡里创庙立祀,子孙聚族山下,奉真人遗容。”曾任宋代首席御医,后悬壶济世,医德高尚,深受人们敬仰。去世后被朝廷追封为大道真人、保生大帝。保生大帝是福建省历史悠久的民间信仰。生前为济世良医,受其恩惠者无数,其医术高明,医德高尚、闻名遐迩,民间称其为吴真人,尊为“神医”。乡民建庙奉祀尊为医神。着有《吴夲本草》一书。

  吴承恩,明朝小说家。着有《西游记》传世。

  吴勉,贵州黎平侗族英雄。

  吴起,战国时著名军事家。卫国人。初为鲁将,继为魏将,后奔楚国,任令尹,主持变法,后被杀。

  吴广,秦末农民起义领袖。公元前209年与陈胜发动戍卒九百人起义,建立张楚政权。后为部将田臧假借陈胜命令杀害。

  吴三桂(1612年-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辽东人,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高邮),锦州总兵吴襄之子。以父荫袭军官。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后封汉中王,济王。1644年降清,引清军入关,被封为平西王。1661年杀南明永历帝,1673年叛清,发动三藩之乱,并于1678年农历八月十七夜病死。其孙吴世璠继其皇帝位。

  吴敬梓,清代人,以小说《儒林外史》而著称的杰出讽刺作家。

  吴沃尧,清代著名小说家。着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吴昌硕,清代著名的篆刻家、书画家。工诗,善书法,尤精篆刻。

  吴其浚,清代著名政治家、科学家。着有被誉为19世纪中国重要的植物学著作《植物名实图考长编》22卷和《植物名实图考》38卷。

  吴虞,北京大学任教,并在《新青年》上发表《家族制度为专制主义之根据论》、《说孝》等文,猛烈抨击旧礼教和儒家学说,在“五四”时期影响较大。胡适称他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四川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

  吴邦国,曾任中央政治局,十届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党组书记,十一届全国人大会委员长、党组书记

  吴官正,曾任中央政治局,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等职务。

猜你喜欢:

1.百家讲坛百家姓吴姓

2.百家姓之吴姓的源流

3.吴姓的来源介绍

4.2015中国最大姓氏

5.百家姓吴氏图腾

6.2017中国姓氏排行榜

中华百家姓吴姓的起源

吴姓,最早起源于炎帝姜姓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魏晋至隋唐的700多年里,吴姓得到巨大发展。宋朝时,全国吴姓有170万人,是当时的第八大姓。元明时期,吴姓人开始移民东南亚。菲律宾的吴姓华人,主要来自福建沿海地区,也有广东、台湾的吴姓人。接下来由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华百家姓魏姓的源流
    中华百家姓魏姓的源流

    魏姓,现在的分布主要在中国的四川

  • 中华百家姓王姓的起源
    中华百家姓王姓的起源

    王姓,中华姓氏之一,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妫姓和外族改姓。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中华百家姓王姓,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王姓的起源 1、源出姬姓

  • 中华百家姓孙姓的起源
    中华百家姓孙姓的起源

    孙姓,其实是一个多民族的姓氏,而在古代的时候是属于东吴国姓,近现代人物只要有孙中山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中华百家姓孙姓

  • 中华百家姓刘姓的历史发展
    中华百家姓刘姓的历史发展

    刘姓分布很广,但不均衡。刘姓在北方和中原地区是最常见的姓氏之一。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中华百家姓刘姓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刘姓历史

27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