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百家姓益姓姓氏源流

时间: 蓝俊22 分享

  益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现代他是极罕见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06位。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百家姓益姓姓氏源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益姓姓氏源流

  源于嬴姓

  出自舜帝的臣子伯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远古时候,人文始祖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颛顼的儿子叫大业,大业又有儿子叫皋陶。皋陶在中国神话中是公正的化身,传说他是公正的法官,清脸鸟嘴,铁面无私。他有一只独角神羊,能知道谁是有罪的人,因此在皋陶审理案件时,凡遇到疑难就牵来神羊,神羊就会用独角去触有罪的人。皋陶有个儿子叫伯益,在历史商亦称伯翳、柏翳、柏益、伯鹥、大费等,他是舜帝执政时期的一名贤臣。

  源于地名

  出自周王朝时期齐国益都,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太平环宇记》记载,在战国时期,齐国境内有一邑地名为益都(今山东寿光),在此邑的住民中,多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亦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于地名

  出自汉朝四川益州广汉一带,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汉朝时期,广汉地区(今四川广汉)属于益州管辖。

  益州,就是古蜀国之地,汉武帝刘彻置其为益州。在典籍《释名》中解释:“益,阨也,所在之地险阨也。”四川地区山峦重叠,因称其为“益州”。在益州的住民中,多有的以州名为姓氏者,称益氏,世代相传至今,该支益氏姓本源繁复,不可一论。

  源于植物

  出自唐朝时期岭南中药益智,属于以植物名称为氏。益智,本来是北回归线地区的一种植物果实名称,主产于海南岛,在雷州半岛及广西、云南、福建等地区有栽培。

  源于藏族

  出自唐朝时期岭南吐蕃族宗教官吏益希,属于以官职称谓汉化为氏。益希,亦称益西,原本是唐朝时期吐蕃族原始宗教中的大祭司官称,属于家族世袭制官位,是其宗教领袖之一,后成为本名,主要用于藏传佛教教徒称谓。

  源于蒙古族

  出自明清之际蒙古兀良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兀良哈,亦称兀良合、兀良罕,明朝中后期多称其为乌梁海部,该部的先祖是兀良罕·札儿赤兀歹,创始者叫兀良罕·脱儿豁察儿,是成吉思汗属下大功臣兀良罕·者勒篾(济拉玛)的后裔,兀良罕·者勒篾是兀良罕·札儿赤兀歹的儿子。兀良罕·脱儿豁察儿后来为蒙古喀喇沁部﹑东土默特部的始祖。

  源于契丹族

  出自明清之际女真郭珲氏部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老满洲郭珲氏,亦称古勒珲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氏族,满语为Gohun Hala,汉义“钩子”,传说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世居益都(今山东潍坊青州)、黑龙江流域等地。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

  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瑶族、彝族、水族、白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益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益氏,世代相传至今,例如元朝时期的普山瑶族首领益智,就是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

  益姓迁徙分布

  益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但人口总数在中国的大陆和台湾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四百零六位门阀。益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益氏源出自嬴姓。上古时嬴姓族的首领伯益(伯益是舜帝的臣子,黄帝的后代)的后代中,以他为荣,就取他的名字“益”作为姓氏,称为益氏。另外,古代的成阳郡有个益都县(今四川省广汉县),住在益都县的人中有些就取这个地名为姓氏,称为益氏。益姓的望族居住在冯翊,地址在今天的陕西省大荔县。

  今甘肃省的甘南藏族自治州,河北省的承德市、张家口市,陕西省的西安安县,河南省的漯河市舞阳县,山东省的博兴县,安徽省的合肥市,江苏省的淮安市,四川省的峨眉山市、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云南省的曲靖市,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包头市,上海市浦东区、奉贤区,北京市,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等地,均有益氏族人分布。

  益姓郡望堂号

  郡望

  冯翊郡:秦朝时期置郡,汉武帝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设置同名行政区左冯翊,与右扶风和京兆伊合称“京畿三辅”,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大荔县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改左冯翊置郡,治所在临晋(今陕西大荔),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省韩城县以南、白水以东、渭水以北大荔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移治到高陆(今陕西高陵)。

  益都郡:古益都,实际上不是郡制,一直是县制,即今山东省的寿光县。益都历史悠久,境内考古上已发现了北辛、大汶口、龙山等古文化遗迹一百五十多处。史传汉字鼻祖仓颉就是在益都始创了象形文字。世界第一部农学专著《齐民要术》也是在益都成章。夏王朝时期,益都属斟灌国。商王朝时期,益都之境是逄伯陵的封域。西周时期隶属纪国。春秋战国时期则归属齐国。秦朝时期,秦始皇废封建,置郡县,改益都之地为剧县、益县,隶属于齐郡。西汉时期的汉景帝中元二年(癸巳,公元前148年),改置为寿光县,隶属青州刺史部北海郡管辖,自此史书中始见寿光县之名。西汉初置寿光时,县治在今寿光县城东北洛城镇牟城村,王莽新朝时期曾改名为“翼平亭”。东汉时期,寿光县隶属于青州乐安国。三国曹魏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郡。西晋时期,寿光县隶属青州乐安国。南北朝时期没有寿光县名,在今县境内有隶属青州北海郡的剧县、隶属青州齐郡的益都县、隶属青州乐安郡的博昌县以及南朝宋侨立的隶属冀州河间郡的南皮县、乐城县。隋朝时期的隋文帝开皇六年(丙午,公元586年),在南朝宋博昌故城复置寿光县,隶属青州北海郡;隋开皇十六年(丙辰,公元 596年),再于寿光县南置闾邱县;到了隋大业初年(丙寅,公元606年),撤闾邱县并入寿光。此后,寿光县境域基本趋向固定。以后的唐、宋、元、明、清各朝,寿光县治均在今县城。唐朝时期,寿光县隶属河南道青州北海郡。宋朝时期隶属京东路青州北海郡,金国时期隶属山东东路益都府。元朝时期隶属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明朝时期隶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清朝时期隶属山东青州府。民国前期,寿光县先属山东省胶东道;民国十四年(乙丑,公元1925年)改属山东省淄青道,民国十七年(戊辰,公元1928年)以后,直属山东省政府。抗日战争时期,寿光县有三个县级政权,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政权,隶属山东省清河区清东专员公署,县府在今台头镇一带;另一个是民国政府张景月部的县政府,隶属国民党山东省第十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县府在北洛镇尚家庄;还有一个是日寇扶植汪伪建立的一个傀儡县政权,驻寿光县城,隶属日伪山东省公署青州道尹公署;在此期间,今寿光境还划出益、寿、临、广四边县地、寿潍县地和昌潍县地。解放战争时期及建国初期,今寿光县境分为寿光县、寿南县,还兼有今益寿县的一部分。1953年8月,寿南县并入寿光县,县级机关移至今县城,隶属山东省昌潍专区。1967年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改称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改称潍坊市,寿光县均隶属之。1993年寿光县撤县设市。

  成阳郡:成阳是先秦时期的古县名,其时地域在今山东省境内。汉朝时期城阳郡治为莒县,不久改为国。东汉初期废黜,末年再置。汉朝时期又有个成阳县,在今山东省的鄄城县境内,为济阴郡属县。晋朝时期,以汉朝城阳郡为东莞郡,而以成阳县为城阳县。南北朝时期北齐政权将其废黜。金国时期,又曾于今山东省的莒县一带置城阳军,但不久又改为莒州,此后又移城阳至青岛地区。元朝时期先后属胶州、莱州即墨县。明朝时期属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仁化乡、里仁乡等。清朝时期属山东省承宣布政使司莱州府胶州即墨县;清光绪二十三年(丁酉,公元1897年)德国侵占青岛后,白沙河以南及红岛等地划入德国租界。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日本驱逐德国取而代之;民国十八年(己巳,公元1929年)属国民党南京政府青岛市,期间,白沙河以北仍归属即墨县里仁乡、仁化乡;民国二十四年(乙亥,公元1935年),夏庄、惜福镇、流亭部分土地划入青岛市,其余部分仍属即墨县;民国二十七年(戊寅,公元 1938年),日本侵华期间,今全部区域属伪山东省公署下设的道区;民国三十四年(乙酉,公元1945年),日寇投降,民国政府恢复旧制。1949年5月 31日城阳解放,域内分别归崂山办事处和即墨县管辖;1961年10月起统属崂山县;1988年11月起改属崂山区;1994年6月起属青岛市,称城阳区至今。

  堂号

  冯翊堂:以望立堂。

  益都堂:以望立堂。

  成阳堂:以望立堂,亦称城阳堂。

  怀远堂:元朝的益智是一个很有智谋的人,善于治理政务。曾经做过怀远、曲靖宣慰使等官职。对于他的治理,百姓们感到很信服,因称“怀远堂”。

  资料有待补充.。

猜你喜欢:

1.2017中国百家姓排名榜

2.2017年百家姓排名

3.2017年百家姓排名榜 最新百家姓排名2017

4.百家姓排名大全带拼音 百家姓排名带拼音 新百家姓大全带拼音2017

5.2017新百家姓排名顺序 2017年百家姓最新排名 2017百家姓排名榜

百家姓益姓姓氏源流

益姓是中文姓氏之一,在现代他是极罕见的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406位。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百家姓益姓姓氏源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益姓姓氏源流 源于嬴姓 出自舜帝的臣子伯益,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远古时候,人文始祖黄帝有个孙子叫颛顼,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百家姓易姓历史来源
    百家姓易姓历史来源

    易氏,中国姓氏之一,发源地主要是河北、山西太原和山东。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易姓历史来源,希望大家喜欢! 易姓历史来源 1、来自姜

  • 百家姓叶姓姓氏源流
    百家姓叶姓姓氏源流

    叶姓,中国姓氏之一,源自芈姓,颛顼为其远祖,尊叶公沈诸梁为始祖。在宋人编撰的《百家姓》中排名第257位。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叶姓姓氏

  • 百家姓姚姓起源源流
    百家姓姚姓起源源流

    姚姓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浙江、安徽、广东、江苏四省,在宋版《百家姓》中名义上排第101位,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百家姓姚姓起源源

  • 百家姓杨姓起源源流
    百家姓杨姓起源源流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在

28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