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百家姓穆姓姓氏渊源_百家姓穆姓由来

时间: 蓝俊22 分享

  穆姓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历史上名人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穆姓在宋朝人编的《百家姓》中排 98位,在当今人口统计中排第230位。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百家姓穆姓姓氏渊源,希望大家喜欢!

  穆姓姓氏渊源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春秋时期宋国国君宋宣王的弟弟子和,属于以谥号为氏。“穆”,是古代帝王诸侯逝世后的谥号,是“布德执义,中情见貌”的意思(贤良,和气)。按周礼规定的宗庙制度,父居左为“昭”,子居右为“穆”,系由子传,因此“穆”还具有“血脉世系延传”之意。春秋时期,宋国有国君宋宣公子力,他逝世后由其弟子和继位,执政九年,临死时遗诏传位给宋宣王的儿子与夷,而让自己的儿子离开宋国,到郑国去做事。子和逝世后,与夷继位,即宋烈日殇公。因为子和在做君主时贤良和气,所以宋烈日殇公给叔叔子和加封谥号“穆”,史称宋穆公。在宋穆公的支庶子孙中,有以先祖谥号为姓氏者,称穆氏;有以先祖的名字为姓氏者,称和氏,世代相传至今。由于宋穆公是宋戴公之弟,故该支穆氏、和氏、戴氏同宗同源,史称穆氏正宗。

  穆氏族人大多尊奉宋穆公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藏族”,是汉语的称谓,在藏语中称为“博”,藏民族自称为“博巴”。“博巴”又按不同地域分别有不同的称谓,西藏阿里地区的藏族自称为“兑巴”,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藏族自称为“藏巴”,西藏拉萨地区的藏族自称为“卫巴”,四川西部地区的藏族自称为“康巴”,而青海、云南、川西北等地区的藏族则自称为“安多娃”。藏语依其分布地区分为卫藏语、康藏语、安多藏语三个主要的方言体系。藏族是中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据史书记载:早在秦、汉以前,藏族先民就聚居在雅鲁藏布江中游两岸。由于草原辽阔,水草肥美,生产多以牧业为主。在很古老的时代,藏族人民就有表示自己血缘关系的姓氏。据著名的藏族学者扎西奇寺智贡巴仓三世(甘肃夏河拉卜楞寺活佛世系)丹巴然吉在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撰着的《安多政教史》中记载,原始的藏族人民居住在今西藏雅鲁藏布江南岸泽当一带的雅隆地区,后分衍成为赛氏、穆氏、党氏、东氏四个大的氏族部落,后又逐渐加上札氏和珠氏,总共形成了六个基本氏族部落。这就是藏族本民族在早期形成时的原始部落称谓,也是藏族最早的姓氏,统称古代藏族的“六大贵族姓氏”。

  穆氏,是非常古老的藏民族姓氏、亦或氏族部落名称之一,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鲜卑拓拔部丘穆陵氏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魏书·官氏志》记载,南北朝时期,北魏“代北八族”之首为丘穆陵氏,即鲜卑拓拔部核心八部之一,为北魏王朝贵族之首。

  在北魏太和十七~二十年(公元493~496年)随北魏孝文帝拓拔·宏(元宏)迁都于洛阳,定居中原以后,在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的汉化改革过程中,改为汉姓穆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崔珠克氏,亦称赤穆特氏,满语为Cuijuk Hala,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多冠汉姓为穆氏、崔氏、刘氏等。

  ⑵.墨尔奇特氏,亦称穆奇德氏,源出元朝时期“蒙古七十二姓”之一的灭里吉歹氏族,通古斯语为“Morcit”,源出巴尔虎蒙古,世居扎鲁特、喀尔喀地区。明清之际因遭受葛尔丹部族的迫害,其首领率巴尔虎族人万余南下,游牧于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到了清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经满清王朝庭议,全族移驻盛京(今辽宁沈阳),其中一部分族人驻守在丹东凤凰城、岫岩等地。时候,他们自己独竖一旗,自称“蒙古九旗”。后取原姓氏的首字谐音汉字为穆氏、秦氏、孟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回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族穆氏,主要来自穆斯林伊斯兰教经名首音,如经名“穆萨”、“穆罕默德”、“穆罕麦”、“穆八剌沙”都可取“穆”。例如在元朝时期,回回世家穆古必立的后裔大多改为汉姓穆氏。此外,在清朝时期归附的回回呢牙咱木,任职内务府,后也改汉姓为穆氏,遂为穆氏回族的又一支。

  回族中的穆氏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北地区和京津一带。

  穆姓历史名人

  穆棣,1947年2月25日出生于人杰地灵的无锡,祖籍无锡市,国家一级美术师,沧浪书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无锡市博物馆客座研究员、无锡市书协副主席,现任职于无锡市书画院。

  穆寂

  唐朝诗人。

  穆修

  (979~1032),宋代散文家。字伯长。郓州(今属山东)人。他热心于古文,因他研究成绩卓着,很得当时得大文学家欧阳修,赞赏。着有《穆参军文集》。

  穆修己

  著名唐朝诗画家。 唐玄宗执政时期,会内殿牡丹开。唐玄宗问穆修己曰:“今京邑盛传牡丹诗,谁为首出?”穆修己对曰:“中书舍人李正封诗曰:‘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可为首出。” 唐玄宗感慨不已,嗟赏。

  穆崇

  著名南北朝时北魏大臣。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流寓独孤部时,他曾往来送过给养,北魏明元帝时官至太尉;穆寿,北魏太武帝时官至侍中、中书监。

  穆宁

  河内人,著名唐朝大臣。 安史之乱时,穆宁任河北采访使,肃宗时官至秘书监。 穆宁个性刚直,奉公守法。他中明经科后调任盐山尉时,安禄山谋反时,他联合各州县并力捍御。穆宁家教很严,让儿子从小熟读礼法,要求儿女一言一行不可失礼。他和韩休两人都以家教严格出名,所以有成语形容有家教得人家称“韩穆二门”。

  穆相

  字伯寅,三元人。著名明朝沂水令穆相, 字伯寅,三元人。正德进士,授沂水令。外书“六事”、内书“四知”以自勉,政绩着闻,升监蔡御史。抗言直谏,人称“真御史”。

  穆孔晖

  (1479~1539) 明代官员,理学家,心学学者。字伯潜,号玄庵。山东堂邑(今聊城市东昌府区)人。弘治十八年(1505)考中进士,历任翰林院检讨、南京礼部主事、翰林院侍讲学士、南京太常寺卿等官。穆孔晖是继承和传播王守仁心学最早的山东学者。他一生着述颇丰,主要是研究考据学的着作,重要的有《读易录》、《尚书困学》、《大学千虑》、《玄庵晚稿》,另外还有研究史学的着作,如《前汉通纪》、《读史通编》等。穆孔晖对稍晚兴起的山东王学学派学者有一定的影响。

  穆占

  (公元?~1683年),满洲正黄旗人。著名清朝。清顺治年间,他跟从都统卓洛等驻防云南、湖广等省讨吴三桂。吴三桂死后,他又跟从贝子彰泰规征取云、贵地区,围攻昆明。直逼吴三桂之孙吴世璠自杀后,云南始平。穆占班师还朝后,因功被清朝廷授予蒙古正黄旗都统、议政大臣。

  穆姓郡望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河南郡:汉高帝时置郡。相当于现在河南省洛阳市一带。

猜你喜欢:

1.姓穆女孩怎么取名

2.姓穆的女孩名字

3.2017中国百家姓排名榜

4.哪些姓氏五行属金

5.百家姓排名大全带拼音 百家姓排名带拼音 新百家姓大全带拼音2017

百家姓穆姓姓氏渊源_百家姓穆姓由来

穆姓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姓氏,历史上名人辈出,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穆姓在宋朝人编的《百家姓》中排 98位,在当今人口统计中排第230位。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百家姓穆姓姓氏渊源,希望大家喜欢! 穆姓姓氏渊源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29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