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百家姓夏姓源流_百家姓夏姓起源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夏氏主要由姒姓夏氏和妫姓夏氏组成。其中以大禹後裔姒姓夏氏为主。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百家姓夏姓源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夏姓源流

  1、出自姒姓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禹,故帝尧便赐禹以姒为姓。后来,禹治理了水患,指导百姓兴修沟渠,发展农业,还领兵平定了三苗之乱,使人民得以安居乐业。为了表彰他的丰功伟绩,舜封他于夏(今河南登封县东),后来还把帝位传给了他。夏禹死后,其子启继位,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400多年,共传14代,17王。后因夏帝桀暴虐无道而被商汤推翻,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氏。

  2、出自姒姓

  公元前11世纪周朝初年分封诸侯,夏禹的后裔东楼公受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为杞侯。至简公时,被楚国所灭。简公之弟佗(本妫姓)出奔鲁国,鲁悼公因其为夏禹的后裔,给予采地为侯,称为夏侯(复姓),其后裔以夏为姓,称夏氏。

  3、出自妫姓

  以王父字为氏。西周初年,武王追封帝舜之后妫满于陈,建立陈国,建都宛丘,以奉帝舜之宗祀。史称胡公满、陈胡公。春秋时,传至第16位君主陈宣公杵臼时,有庶子名子西,字子夏。其孙征舒以王父(祖父)之字为氏,称为夏征舒,其后遂有夏氏。

  4、改赐姓或其他

  台湾土著哈也湾氏改姓夏;明时元人齐噜台被赐名夏贵;土家、蒙古、回、满等族有夏姓。

  少数民族中的夏姓

  回族中的夏姓

  据说取自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从西方来泉州定居,后应聘主持清真寺教务的夏不鲁罕丁名字的首音。当时,夏不鲁罕丁被人们推崇为“摄思廉(伊斯兰教)夏(长老)。”故又说,回族中的夏姓是从夏不鲁罕丁的教务等称“夏”而来。另,明永乐年间来中国的苏禄东王守墓人夏乃马当,在当地生息繁衍,遂成了山东德州北营夏姓回民之先祖。在江苏镇江,有《明德堂夏姓》。夏姓“原有老谱,清咸丰年间,在原籍扬州被毁,民国五年(1916年),由镇江、南京始祖中医师子衡公重纂,序文中有我族自前明人关以来定居扬州,堂开明德,已有五百年光景,历传三十世之谱的记载。1983年,镇江后裔(夏)容光在此基础上,建立活页新谱,并在排辈十字后加添二十字。”(《镇江回回》)夏姓回族以西北居多。

  土家族中的夏姓

  湖南湘西土家族中有夏姓,如湖南龙山人、十界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夏家骏。

  蒙古族中的夏姓

  明朝时有蒙古人改姓汉姓夏。内蒙古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蒙古族中有夏姓,如:内蒙古准格尔旗人、十界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夏日,九界全国政协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佛教协会会长夏立宛。

  满族中的夏姓

  清朝初满洲八旗中有夏姓,满族的夏姓其先出自汉人,入旗满化成为满族一员,到清末民初,旗人纷纷汉化融入汉族,夏姓旗人同样也回归了汉族,但其族人中已经混合了满族的血液。辽宁省沈阳市等地满族中有夏姓。

  锡伯族中的夏姓

  锡伯族夏氏历史与满族夏氏相似。辽宁省沈阳市、新疆等地锡伯族中有夏姓。

  侗族中的夏姓

  贵州省玉屏县等地侗族中有夏姓。

  5、得姓始祖:夏启

  相传帝禹死后,其子启打破禅让制而即位,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夏立国四百年,共传十四代,十七王,末帝夏桀暴虐无道,国人怨恨,而此时黄帝子姓后裔商汤却因仁德,深受拥戴。公元前十六世纪,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夏王族便以国为氏,称为夏姓。夏启因开国君主之位,而被奉为夏姓得姓始祖。

  百家姓夏姓人口分布

  宋朝时期,夏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4%,排在第76位。夏姓的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夏姓总人口的19.5%,占江西总人口的0.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山西、河南、浙江这四省夏姓大约占全国夏姓总人口的57%;其次分布于湖北、安徽、陕西,这三省夏姓又集中了32%,全国形成了东南赣浙皖、西北晋秦、中原豫鄂为中心的三块夏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夏姓大约有43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6%,为明朝第54位大姓。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为20%,夏姓人口增长高于全国人口增长,600年中夏姓人口纯增长率为130%,净增加了24万。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苏(33.3%)、浙江(17.9%)、江西(15.5%),这三省夏姓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67%;其先次分布于安徽(6.2%)、湖北(5.8%)、四川(5.3%)、山东(5%),这四省的夏姓、又集中了22%。江苏为夏姓的第一大省,占江苏总人口的33%。宋、元、明期间,夏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人口主要向东南和西南地区迁移,西北地区夏姓人口萎缩严重。全国重新形成了苏浙赣为中心的夏姓人口聚集地,夏姓人口重心有中原向东南漂移。

  当代夏姓的人口已达468万,为全国第55位大姓,大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39%,从明朝至今600年夏姓人口由43万增到468万,增长了11倍,明朝的平均人口接近9 300万,当代的人口按12亿计,人口增长了13倍。夏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近1 000年中夏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态势。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江苏、浙江、江西三省,大约占夏姓总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安徽、贵州、湖北、上海,这五省市又集中了28%。江苏为当代夏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夏姓总人口的15.4%,占省总人口的1%。全国形成了以长江三角洲为中心,向西沿长江逐渐扩散的夏姓分布面。在最近600年期间,夏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朝间有了很大的区别,流动方向由东南部向西部、华东强劲的回迁,东南地区虽然仍为夏姓的中心地,但人口比重已经比顶峰时期减少了40%。

  百家姓夏姓郡望堂号

  【郡望】会稽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于吴、越地置郡,治所在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西汉时相当今江苏长江以南,茅山以东,浙江省大部分(仅天目山、淳安县以西小部分地区除外)及福建全省。此支夏氏,为西晋高士夏统之族所在。此郡夏姓在受姓以后代有名人,载入史籍。如秦代夏无且,是秦始皇的侍医;西汉阴城内史夏宽,东汉夏馥,字子治,与张俭、范滂齐名,泰山都尉、学者夏恭、晋代孝子夏统,皆系会稽郡夏氏家族杰出人物。[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郡望。

  谯 郡:东汉建安末年从沛郡分一部分设置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省亳县)。

  高阳郡:东汉桓帝置郡,治所在高阳(今河北高阳县东)。晋泰始初置高阳国,治所在博陆(今河北蠡县南)。北魏改为郡,移治高阳。

  鲁 郡:西汉初改薛郡置鲁国,治所在鲁县(今山东曲阜)。[据考此郡主要为夏侯氏郡望。

  【堂号】

  “会稽堂”:据考因大禹葬会稽郡(今浙江绍兴)禹陵,少康中兴后,派庶子无余到禹陵,奉守禹祀。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会稽”为堂号,这是夏姓人使用最广泛的堂号,参见郡望[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 。

  “平水堂”:夏禹治水13年于外,三过家门而不入,水患终于被治平,舜把帝位让给了他。

  “秘书堂”:秘书堂夏氏始祖,派名光庭,讳远,号三斗,唐肃宗上元间(公元760-761年)举进士第授秘书郎。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始祖官职为堂名,称“秘书堂”。夏光庭(夏远)九世孙即为北宋江州德安(今属江西)人参知政事夏竦)。

  夏 远 (光庭) 浙江绍兴人,圣榜公,官名容魁,字光庭,唐肃宗宝应元年任江西,武宁县令,是江西湖北夏姓始祖。迁到江西武宁县,再分迁江西新建县、德安县、修水县。公举孝廉,擢江右临江郡太守。残唐五代时,藩镇割据,干戈四起,挂冠归隐田园,率其子孙居于江西临江府清江县广福乡十都六区,地名清溪町会和

  “正德堂”:明正德年间(1506-1521)夏氏先祖夏儒之女成为明武宗皇后,夏儒成为国丈,被明武宗封为庆阴伯。后人为纪念先祖,遂以明武宗年号“正德”为堂名,称“正德堂”。兴化夏氏家族即以“正德堂”为本族徽号。

  “遗爱堂”出自唐人夏鲁奇忠贞守节,以死报国之事。前人事迹,激励后人,代代相仿,万年永垂。

  “余庆堂”可能是分堂号,出自《易经》中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据浙江海宁夏家兜的夏亚明]。

  此外,夏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明德堂”、“尚忠堂”、“务本堂”、“源远堂”、“思孝堂”、“聚奎堂”、“鹤来堂”、[以下由堂号江西省德安县夏卫兵补充]“孝恩堂”、“德远堂”、“孝思堂”、“永存堂”、“三余堂”、“六凰堂”、“登茅堂”、“集庆堂”、“彝叙堂”、“龙耳堂”、“崇本堂”、“敦本堂”、“淳叙堂”、“敦睦堂”、“敬承堂”、“光裕堂”、“衍庆堂”、“报本堂”、“汇泉堂”、“植本堂”、“笃厚堂”、“墨庄堂”、“清廉堂”等。

猜你喜欢:

1.百家姓夏姓姓氏渊源

2.夏姓男孩名字起名方法

3.夏朝的皇帝姓氏

4.夏姓的来源介绍

5.2017姓夏的鸡宝宝取名方法

百家姓夏姓源流_百家姓夏姓起源

夏姓,是一个纯汉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54位。夏氏主要由姒姓夏氏和妫姓夏氏组成。其中以大禹後裔姒姓夏氏为主。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百家姓夏姓源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夏姓源流 1、出自姒姓 相传帝尧时,鲧的妻子有莘氏女志因梦里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百家姓郗姓源流_百家姓郗姓历史名人
    百家姓郗姓源流_百家姓郗姓历史名人

    郗姓源流纯正,源出有一: 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以邑名为氏。黄帝之子玄嚣,其后代有叫苏忿生的,周武王时官至司寇,负责诉讼事宜,有清正之声

  • 百家姓席姓来源_百家姓席姓迁徙分布
    百家姓席姓来源_百家姓席姓迁徙分布

    席姓是源自于中国的一个姓氏,历史悠久。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3位。下联典指清代女诗人席佩兰,字韵芬,昭文(今江苏省常熟)人。下面由学习啦

  • 百家姓武姓由来_百家姓武姓来源
    百家姓武姓由来_百家姓武姓来源

    武姓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河南省,其后再次第得到在此地得到不断繁衍,并迅速向邻近的山东及江苏等省迁徙。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百家姓武姓

  • 百家姓伍姓来源_百家姓伍姓历史名人
    百家姓伍姓来源_百家姓伍姓历史名人

    伍姓起源古老。传说伍姓起源于上古时期,黄帝有臣子伍胥,他的后代非常兴旺。其子孙后代就以他名字中的伍为姓。春秋时,楚国有大夫伍参(伍子胥先祖

3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