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百家姓余姓源流_百家姓余姓历史名人

时间: 蓝俊22 分享

  余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由余之后,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1%左右,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百家姓余姓源流,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余姓源流

  1 、据《风俗通》载,余姓为“由余之后,世居歙州,为新安大族,望出下邳、吴兴”。春秋时,秦国有个臣医叫由余,他的祖先是晋人,避乱于西戎。由余本来在西戎为官,后奉命出使秦国,见秦穆公贤德大度,就留在秦国为臣。他为穆公谋划征伐西戎,使秦国成为西方霸主。他的后代子孙以其名字为姓,有的姓由,有的姓余, 同出一宗。

  2、出自赤狄族,为隗姓之后。据《国语》载,“潞、洛、泉、余、满五姓,皆赤狄隗姓。”

  3、系铁木复姓所改,为元太祖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后代,出自铁穆氏宰相之家。相传铁穆宰相乃是忠臣,太祖听信谗言,要捉拿铁穆宰相的五个儿子。五子星夜出城,逃至贵州,见太祖亲领追兵前来,就躲在凤锦桥下。追兵到来时,有人见桥下水波动荡,提出可疑,太祖未加细查,随口说:“江中有水,水中有鱼,何必大惊小怪,快快继续向前追赶。”铁穆氏五兄弟逃脱后,原想改铁穆氏为金氏,最后决定改为余氏。“余”比金字少一横,又是“水中有鱼”的鱼字的谐音,堪称一字双关。

  百家姓余姓迁徙分布

  余氏最早的发祥地应在今陕西凤翔至咸阳一带,具体迁徙情况因缺乏历史资料,故难以详考。

  春秋时的秦国,建都于雍(今陕西省风翔东南),占有今陕西中部和甘肃东南端,由余的后裔在春秋时应繁衍于这一带。

  秦汉以后,余姓族人东迁,一支迁入陕州(今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一支迁居江南,主要繁衍于今安徽。在我国的北方和南方,余姓的后人基本上是同时不断地繁衍滋长。

  北方此际战火连绵,社会动荡不安,中原士族开始第一次大举南迁,余姓大族所处之地正当其冲,故其南迁也就不可避免。其中有一部余姓族人继续南迁,进入湖北、湖南等地。晋初余姓著名的人物有余昭元,因功高绩伟敕赐姓佘,为佘姓著名得姓始祖。南朝宋有余齐民,晋陵(今江苏省常州)人,以孝行著称。

  唐初,陈元光父子入闽开漳,有余姓将佐随往并落籍福建。唐中期有集贤院学士余钦。唐末,有建阳(今属福建省)人校书郎余镐在黄巢攻陷建州时,避居莆田,后隐居田园耕隐壶山以终;还有余渊海因避黄巢兵,自福建同安北迁邵武,于唐僖宗光启年间再转入韶州曲江县(今属广东省)武溪,是为余姓入粤始祖。此后不久余渊海次子余咸徙居湖南长沙,三子余衮迁居浙江杭州,长子余从留居当地。其三子后裔又有迁江西之奉新、临川、广东省之五华、梅州、大埔、平远、海丰等地者。到了宋代,余姓基本上遍布全国,而且人才济济。

  明洪武年间,余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陕西、甘肃、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河北、安徽等地。明清之际,余姓不仅遍及江南各地,而且北方之余姓也得以繁衍发展。清代,有余姓自福建省迁至台湾,知名人物有抗日首领余日清。此后又有移居海外者,比较著名的有前加州省会城市萨克拉门托市余福庆(两次连任)。

  如今,余姓分布广泛,尤以四川、广东、江西、云南、河南、湖北、安徽等省多此姓,上述七省余姓约占全国余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七。

  百家姓余姓郡望堂号

  1、堂号

  “清严堂”:宋代余元一,是朱熹最喜欢的门人,最讲仁义理智信五伦,号“清严”。

  “忠惠堂”:宋时余天锡是宰相史弥远的家庭教师。沂王无后,命天锡在王族里找一个比较有贤德的幼儿作儿子。天锡给他找来了贵庄,就是后来的宋理宗。理宗即位,封天锡为奉化郡公,死后谥“忠惠”。

  2、郡望

  新安郡:晋太康元年(公元208年)改新都郡置郡,治所在始新(今淳安西)。相当今浙江淳安以西,安徽新安江流域、祁门等地。

  下邳郡: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年)改临淮郡置国,治所在下邳(今江苏雎宁西北),辖地北至江苏新沂、邳县,南至安徽嘉山,东至江苏涟水、淮安和靖江市。南宋时改为郡。

  吴兴郡: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南),相当于今浙江临安、余杭、德清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县地。

  百家姓余姓历史名人

  余懃(681-753年)

  字南涧,江西余干大慈南乡(今余干古埠南塘村)人。历任节度使、左厢兵马使、持节刺史、工部尚书兼御使大夫,最后勋封上柱国。余懃从小天资聪颖,学习刻苦。传说他在深夜读书时为了防止打瞌睡,常以牧童的独脚凳作坐具。每当睡意袭来,独脚凳失去平衡,把他摔醒,便继续发愤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唐中宗神龙元年(705年)(一说是神龙二年)余懃考中进士,次年,余懃任饶州右教练使,寻访山水时来到余干大慈乡南塘一带,发现此地层峦曲水,修竹茂林,风景优美,便决定在此定居。余懃居官期间,清正廉明,体恤民情,为百姓办了不少实事,深受百姓的敬仰。

  天宝四年(745年),余懃年迈不仕,以玄宗所赐安车轻骑,遍游天下,后回到余干南塘。南塘附近田园风光美不胜收,当时有所谓“八景”,分别为:前溪夜月,掩映双桥,东岭朝曦,南山横瑟,北陂部鼓,梵阁鸣钟,高石悬岩,洞门鸟噪。余懃曾写下《咏南塘八景》一诗:

  南塘胜地古今称,古樟乔枝耸翠青。

  铁岭朝云云淡淡,金山夜月月明明。

  鸡笼精舍回光影,龙窟香泉水吐清。

  黄畈农歌时作息,青岗伐木斧丁丁。

  据《南塘余氏宗谱》载,天宝年间,杜甫曾来余干探望余懃,并一同游览观赏当地的美丽田园风光。

  余靖(1000~1064)

  曲江(今属广东)人,官至工部尚书。他以敢直言着称,在宋仁宗天圣年间,与欧阳修、王素、蔡襄并称“四谏”。范仲淹被贬时,朝野百官不敢吭声,惟有他出来为范仲淹主持公道,结果一同被贬。后任右正言,多次上书建议严赏罚,节开支,反对多给西夏岁币。他又曾三次出使辽国,因用契丹语做诗被劾。不久又被起用,加集贤院学士,官至工部尚书,着有《五溪集》。后来,广州设有一座“八贤堂”,余靖即为“八贤”之一。

  余端礼(1135~1201)

  衢州龙游(今浙江省衢县)人,南宋宰相。高宗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知湖州乌程县,孝宗召为监察御史,迁大理少卿、太常少卿,进吏部侍郎,出知太平州,奉祠。光宗绍熙四年(1193),召拜吏部尚书,擢同知枢密院事(《宋史》卷二一三《宰辅表》四)。与赵汝愚共赞宁宗即位,进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庆元元年(1195),拜右丞相,二年,迁左丞相,寻出判隆兴府,改判潭州,移庆元,复为潭帅。嘉泰元年卒,年六十七。事见《诚斋集》卷一二四《左丞相余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九八有传。

  余玠(?~1253)

  字义夫,分宁(今江西修水)人,侨居蕲州(治今湖北蕲春东北),南宋名将。嘉熙年间任知招信军,于汴城、河阴战败蒙古军。淳佑元年(1241),赴援安丰,败蒙古军,任四川安抚制置使,四川总领,兼夔州路转运使。从淳佑三年到四年,余玠与蒙古军大小36战,战果显着。后又率军北攻兴元府(今陕西汉中),还击退进扰成都、嘉定(今四川乐山)的蒙古军,任兵部尚书。宝佑元年(1253),宋廷听信谗言,召余玠回朝。余玠闻召不安,七月,突然死去。

  余玠领导的抗蒙山城防御体系特别是钓鱼城堡垒,成功阻止蒙军第3次西征,使宋室延续20余年,缓解了蒙军对欧、亚、非等的威胁,在世界史上占据重要一页。

  余阙(1303-1358)

  庐州(今安徽省合肥)人,元代监察御史(先祖为唐兀人),居河西武威(今属甘肃省),曾任都元帅,与红巾军相拒数年,着有《青阳集》。

  余象斗(生卒年不详)

  福建建安人,著名的通俗小说编着者和刊行者,经他编着和刊行的小说有《四游记》、《列国志传》、《全汉志传》、《三国志传评林》、《东西晋演义》、《大宋中兴岳王传》等。

  余怀(1616~1696)

  福建省莆田人,清代文学家,侨居南京,因此自称江宁余怀、白下余怀。晚年退隐吴门,漫游支硎、灵岩之间,征歌选曲,与杜浚、白梦鼎齐名,时称“余、杜、白”。诗文为王士祯等推许,有《味外轩文集》、《研山堂集》、《秋雪词》及笔记《板桥杂记》。

  余三胜、余紫云、余叔岩

  湖北省罗田人,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余三胜于道光初年进京搭徽班演唱,他对老生唱腔颇多创造,与程长庚、张二奎齐名,并称梨园三鼎甲。在前三鼎甲中,从唱腔来看,宗余三胜的最多,后来做出划时代贡献的谭鑫培,他的唱腔也是在余三胜的唱腔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余三胜的后人里,其子余紫云是著名的旦角,为“同光名伶十三绝”之一,其孙余叔岩是著名的老生,并积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表演风格,世称“余派”。

  余栋臣(1851~1912)

  重庆市大足区人,著名的反洋教英雄。1890年、1898年两次在四川举行反帝起义,焚教堂,打击反动教士,影响30余县,震动朝野。

猜你喜欢:

1.余姓的来源介绍

2.2017年余姓男宝宝取名方法

3.百家姓余氏图腾

4.2017年余姓男孩取名的方法

5.姓余的男孩名字

百家姓余姓源流_百家姓余姓历史名人

余姓是一个古老的姓氏,也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秦国宰相由余之后,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五十一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六百五十六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41%左右,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百家姓余姓源流,希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百家姓于姓起源_百家姓于姓来源
    百家姓于姓起源_百家姓于姓来源

    于姓,主要分布在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等东北地区。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百家姓于姓起源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百家姓于姓起源 1、出自

  • 百家姓游姓来源_百家姓游姓迁徙分布
    百家姓游姓来源_百家姓游姓迁徙分布

    游氏起源于春秋时代的郑国,是郑穆公之子公子偃的后裔。由于公子偃字子游,所以他的子孙才有以王父字为氏而姓了游。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

  • 百家姓尤姓源流_百家姓尤姓历史名人
    百家姓尤姓源流_百家姓尤姓历史名人

    尤姓是南中国的姓氏,始自10世纪,在百家姓中排第19,在当代姓氏中排第12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多生活在南中国一带。下面由学习啦小

  • 百家姓雍姓源流_百家姓雍姓来源
    百家姓雍姓源流_百家姓雍姓来源

    雍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雍姓出自姬姓。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百家姓雍姓源流,希望大家喜欢! 百家姓雍姓源流 1、出自姬

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