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邬姓的来源有哪些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关于邬姓起源有源于妘姓、源于祁姓、源于姬姓等说法,后人奉司马弥牟、邬臧为邬姓的得姓始祖。邬姓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历史悠久,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四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邬姓的来源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邬姓源出

  1.源于妘姓,出自春秋时期陆终四子求言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姓氏考略》的记载,邬氏来源于封地,源于陆终第四子求言。

  2.源于祁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夫邬臧的封地邬邑,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据史籍《通志氏族略》记载:“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这位邬臧,是当年晋国重臣祁盈的家臣之一,原名叫祁臧。事由,则源起于史籍《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中所记载的:“晋祁胜与邬臧通室。”“通室”,按著名西晋学者杜预的注释,就是“易妻”,古称“易内”,即交换妻妾淫奸,以求新奇刺激,是古代奴隶贵族们彼此之间的无聊游戏。如今世风日下,国内许多地方又泛滥起数千年前就已有的“换偶俱乐部”之类的淫秽机构。到了农历6月,晋顷公堂而皇之地杀了祁盈、杨食我、羊舌氏等人,灭了祁氏势力集团。之后,晋顷公赏赐祁臧的后代食邑于邬(今山西介休),其后裔子孙世称其祖先祁臧为邬臧。

  3.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大夫司马弥牟之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或官职称谓为氏。在史籍《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中记载:“邬,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在史籍《左传·昭二十八年》中是这样记载的:在晋顷公姬弃疾灭了以祁盈为代表的祁氏势力之后,晋国由魏献子执政,分祁氏之田为七县,分羊舌氏之田为三县。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司马乌为平陵大夫,魏戊为梗阳大夫,知徐吾为涂水大夫,韩固为马首大夫,孟丙为盂大夫,乐霄为铜鞋大夫,赵朝为平阳大夫,僚安为杨氏大夫。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当指司马弥牟被分封于原属祁氏家族的食邑之一的邬(今山西介休),亦或是指地为官称,只是去管理邬邑,并没有封予食地,因为邬邑已经封赏给祁臧的后代了。但无论无何,司马弥牟被封为邬大夫是历史事实。后来,司马弥牟的后裔子孙中的大部分人仍旧复姓司马,而另有一部分人则以先祖受职之地名、或官职称谓为姓氏,称邬氏,世代相传至今。

  得姓始祖

  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曰:“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这位司马弥牟,也曾登名于左丘明所著的伟大史书《左传》,该书的“昭二十八年”指出:“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可见得邬姓的这位始祖,曾经是晋国一位相当显赫的人物。《通志氏族略》说:“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这位邬臧,也是晋国的重臣,所以才有资格拥有食邑。根据这两段记载,邬姓的发源之地相同,但他们的始祖则有两位,而且得姓的时间也相差了好几百年,后世的邬姓人士究竟谁是出于司马弥牟,谁又传自邬臧,真相虽然已不可考,无法确实地追本溯源,然而不管哪一位才是自己的真正始祖,邬姓人士还是很有资格以自己的姓氏为傲的,因为这两位邬姓始祖,都曾经是当年晋国的重要人物。《左传》上面,还曾提到过“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一事。这个属于郑国的邬地,根据考证跟后世的邬姓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因为这个邬地,指的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市西南的一个地方,与山西省的邬邑,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邬氏后人奉司马弥牟、邬臧为邬姓的得姓始祖。

  邬姓迁徙分布

  邬姓在大陆和台湾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曰:“邬郡太守司马弥牟之后,因以为氏。”这位司马弥牟,也曾登名于左丘明所著的伟大史书《左传》,该书的“昭二十八年”指出:“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可见得邬姓的这位始祖,曾经是晋国一位相当显赫的人物。《通志氏族略》说:“晋大夫邬臧之后食邑于邬,因以为氏。”这位邬臧,也是晋国的重臣,所以才有资格拥有食邑。根据这两段记载,邬姓的发源之地相同,但他们的始祖则有两位,而且得姓的时间也相差了好几百年,后世的邬姓人士究竟谁是出于司马弥牟,谁又传自邬臧,真相虽然已不可考,无法确实地追本溯源,然而不管哪一位才是自己的真正始祖,邬姓人士还是很有资格以自己的姓氏为傲的,因为这两位邬姓始祖,都曾经是当年晋国的重要人物。

  《左传》上面,还曾提到过“王取邬、刘、蒍、邘之田于郑”一事。这个属于郑国的邬地,根据考证跟后世的邬姓是扯不上什么关系的,因为这个邬地,指的是现在河南省偃师县西南的一个地方,与山西的邬邑,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以上是具有确实证据可循的邬姓姓源。另外,根据《姓氏考略》的说法,则邬氏的起源还可以远远地追溯到帝喾的孙子陆终。这本姓氏学的专书是这样记载的:“《国语》曰,陆终第四子来言为妘姓,别封邬,望出南昌,抚州、崇仁。”原来,帝喾的儿子是祝融氏,陆终则是祝融之子,陆终是中华民族源流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总共生了六个儿子,依次为昆吾、岑胡、彭祖、来言、安以及季连,后代繁衍甚广,是中国姓氏的始祖之一,譬如,苏、顾、温、董等姓是老大昆吾的后裔;钱、田、彭等姓是传自老三彭祖;曹姓又传自老五;春秋时楚国的芈姓,则源自老六季连。而邬姓,如果真是老四来言的后代,那么,很显然跟上面的那些姓氏,都是同一血缘的一家人了。根据《姓氏考略》的记载,邬氏后来主要是繁衍于南昌、抚州和崇仁三个地方。南昌,就是现在江西的省会南昌,抚州和崇仁,也都在江西省的境内,可见得春秋时代发源于山西的邬氏,到了汉代时,已经播迁到长江以南的江西各地,并且就在这里繁荣滋长。

  邬姓姓氏文化

  郡望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公元976~984年)中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为市,山西省会所在。

  豫章郡:亦称南昌府、南昌郡。原为春秋时期的洪州之地,战国时期秦国置为九江郡。楚、汉之际置豫章郡,治所在豫章(今江西南昌),其时辖地在今江西省南昌市,南朝陈时包有今江西锦江流域、南昌、清江、九江、历陵、彭泽、柴桑等十八县和两个候国,即今江西省北部地区。隋朝时期为洪州治所。唐朝以后又改为豫章郡洪州,后期曾改为钟陵县,再后又改为南昌。五代时期的南唐及明、清诸朝为南昌府治,明朝初期曾为洪都府治,其时辖地均为今江西省南昌市。

  抚 州:江西抚州历史悠久。夏禹时地处扬州域。春秋时为百越之地。战国时属楚。秦时属扬州九江郡。汉改九江郡为豫章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南城县,属豫章郡。东汉永元八年(公元96年),分南城一部置临汝县,县治设在今抚州市,仍属豫章郡。三国时为吴地,吴太平二年(公元257年)建临川郡,郡治设在临汝县。两晋、南朝相沿。南朝梁陈时,以今之崇仁、丰城、永丰、新淦等县增置巴山郡。临川郡初属江州,陈武帝时与巴山郡同属高州。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废郡扩州,以临川郡并巴山郡之一部置抚州,隶属洪州总管府,抚州从此定名。唐朝时期,抚州属江南西道。五代时期,属杨吴,升为昭武军。宋朝时期,分为抚州和建昌军,属江南西路。元朝时期改为抚州路、建昌路,另置南丰州,同属江西行中书省。元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改抚州路为临川府,不久易名抚州府,同年农历2月升建昌路为肇昌府,农历9月改为建昌府。明朝洪武初期,仍设抚州府、建昌府,南丰降州为县,属建昌府,均隶属江西承宣布政使司湖东道。清时仍称抚州府、建昌府,属南抚建道。辛亥革命后,废府及直隶州。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全国实行县制,次年,全省划四道分领八十一个县,原抚州府、建昌府境内各县隶属豫章道。民国十五年(公元1916年)废道,各县直隶省政府。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划全省为十三个行政区时,原抚州、建昌两府各县分属第五、七、八、十一行政区。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以后,行政区屡有变更,除广昌县属第八区外,域内各县均为第七区。1930~1934年间,黎川、资溪、广昌、南丰、宜黄、乐安等县均先后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分属苏区闽赣省和江西省。1932年7月,东乡珀玕一带也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属苏区赣东北省。1949年5月9日,人民解放军解放抚州,7月1日组建抚州分区,江西省抚州分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临川市(今抚州城区)。1950年9月13日,改抚州分区为抚州区。1952年8月,更名为抚州专区。1967年3月,改名为抚州地区。1968年2月,复称抚州专区。1971年1月22日,再度改为抚州地区。2000年6月23日,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抚州地区,设立地级抚州市。2000年10月20日,抚州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另外,还有一个古抚州,在今河北省张家口。

  崇仁县:隋朝开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废巴山郡及所领七县,以旧巴山西宁新建三县地置崇仁县,县域东南抵宁都界一百五十余公里,西南抵永丰界四十五公里,迄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素有“抚郡望县”之称。1984年5月31日,桃源公社分设桃源乡、张坊乡;相山公社分设相山乡、山斜乡、港下乡。1985年3月15日,撤销相山乡,设置相山镇。1993年1月3日,撤销航埠乡、礼被乡、孙坊乡、河上乡,设立航埠镇、礼被镇、孙坊镇、河上镇。2000年,全县辖六个镇、十五个乡:巴山镇、河上镇、孙坊镇、航埠镇、礼陂镇、相山镇、白路乡、东来乡、三山乡、六家桥乡、白陂乡、郊西乡、沙堤乡、马鞍乡、石庄乡、郭圩乡、许坊乡、桃源乡、张坊乡、港下乡、山斜乡。2001年3月2日,撤销马鞍乡,设立马鞍镇。2001年9月6日,撤销沙堤乡、郊西乡,划归巴山镇;撤销山斜乡、港下乡,划归相山镇;撤销东来乡,划归河上镇;撤销张坊乡,划归桃源乡管辖。2004年底,全县辖七镇八乡。

  堂号

  太原堂:以望立堂。

  豫章堂:以望立堂。

  抚州堂:以望立堂。

  崇仁堂: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邬姓家族名人

  邬昆如:当代学者。学者。广东省龙川人。台湾大学哲学系毕业。奥地利银色堡大学神学硕士。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返台后任教于台湾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化大学、政治作战学校政治研究所等,讲授哲学,并为台湾神学院神学兼任教授、“中华学术院”研士。1977年再赴西德进修,研究比较文化哲学。著有《西洋哲学史》、《庄子与古希腊哲学中的道》、《现象学论文集》、《存在主义论文集》、《存在主义真象》、《西洋哲学史话》、《思想的出路》、《哲学与思辨》、《中世哲学趣谈》、《全新的人生哲学》、《存在主义论文集》等中德文书10多种,及中、德、英文论文如《中西哲学之异同》百余篇,凡300余万言。

  邬单:孔门72弟子之一,随祀于孔庙 邬彤:唐朝书法家,尤擅草书,怀素师从之 邬景和:明代驸马都御 邬克诚,字信叔,乐安人。宋宁宗时,以布衣至阙,上《易说》。

  邬兰亭:(1918-2000),河南省固始县金家寨(今安徽省金寨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邬江兴:(1953.9-——),河南省固始县金家寨(今安徽省金寨县)人。出生在一个革命军人世家(为开国邬兰亭之子)。1969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7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专业技术3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高速信息示范网专项领导小组成员、总体组组长,对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邬姓的来源有哪些相关文章:

1.邬姓女孩名字起名案例

2.邬姓女孩名字起名案例

3.夏姓男孩名字起名方法

4.班姓女孩名字推荐

5.温姓女孩名字起名案例分析

邬姓的来源有哪些

关于邬姓起源有源于妘姓、源于祁姓、源于姬姓等说法,后人奉司马弥牟、邬臧为邬姓的得姓始祖。邬姓是一个典型的汉族姓氏,历史悠久,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四位,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邬姓的来源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邬姓源出 1.源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毕姓的来源介绍
    毕姓的来源介绍

    毕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三千多年前的毕国,是在今陕西长安、咸阳两地之北,也就是说渭水的南北两岸乃毕姓之发祥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

  • 罗姓的来源介绍
    罗姓的来源介绍

    罗姓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罗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罗姓简介 相传祝融的后裔分为八姓,即己

  • 殷姓的来源介绍
    殷姓的来源介绍

    殷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殷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殷姓简介 先秦时期,殷姓活动比较广泛,

  • 滕姓的来源介绍
    滕姓的来源介绍

    滕姓是一个古老、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其得姓始祖为错叔绣和滕文公。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滕姓的来源介绍,希望你喜欢。 滕姓简介 天

3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