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百家姓>

冉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时间: 卫文34 分享

  冉姓:中华姓氏之一,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98位,全国人口数量约有67万人,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冉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冉姓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帝喾之后,属于以古部落名称为氏。

  据《元和姓纂》所载,帝喾为炎帝部落联盟首领时,其属下联盟是由八个大部落组成的,其中即有冉氏部落。冉氏部族人世代为冉氏,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季载之后,属于以国名为氏。

  据《姓氏考略》《姓氏寻源》等所载,周文王第十子季载,封于冉(一作聃,国都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一带),春秋时被郑所灭,子孙以国为氏,或说聃去耳为冉;西南地区土家族冉姓是冉闵后代,是北宋时期从北方迁至此处。

  源流三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叔山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元和姓纂》记载,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著名的大夫叫叔山冉,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大力士,与百步穿杨的神箭手养由基同为楚共王熊审的属下。

  发生在周简王十一年(公元前575年)五月晋楚两国之间的“鄢陵之战”中,楚军败北,连公子熊茂也成了晋军的俘虏。当晋军大肆追赶楚军时,叔山冉只身殿后,反扑晋军,抓起追在最前面的晋军士兵当武器投向晋军新军佐郤至身旁的一辆战车,把车前的横木都击断了。晋军上下见叔山冉如此凶悍,皆骇然停止追击,使得楚军安全退兵。

  叔山冉的后裔子孙形成两支姓氏,一支仍以父姓为叔山氏,一支以父名为冉氏,叔山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山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

  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秦国太后芈八子之弟魏冉,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史书记载:“秦之穰侯魏冉,原为芈姓,改姓魏。”

  魏冉,亦称秦穰侯,他是著名的秦国宣太后芈八子的异父弟弟。在魏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或封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冉氏、魏氏、芈氏、陶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五

  源于羌族,出自汉朝时期西南夷冉国,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据史籍《汉书·颜师古注》中记载,唐朝时期,四川夔州(今重庆奉节)、开州(今重庆开县)、汶邑(今四川茂汶)土著羌族中,有许多汉朝时期西南夷所建古冉国遗民,在冉国遗民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世代称蚺氏、冉氏者,后皆称冉氏,是今天少数民族羌族中的大姓之一。

  源流六

  源于土家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鄂、川、湘交界地域的土家族中多有冉氏,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冉氏,或由汉族人融入土家族时带入的姓氏,世代相传至今。详实情况,待本书笔者进一步考证之后,再予以补充刊载。

  冉姓迁徙分布

  古冉国

  古冉国所在地有众多版本,据考证应该在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冉堌镇一带。

  圣门五贤

  虽众说纷纭,但我们通过冉姓在周初得姓之后的当时史料判断,整个冉姓家族却主要是活动于山东境内。在春秋时代,至圣先师孔子的众多弟子中,就有五名冉姓弟子,并称圣门五贤。他们是:冉耕、冉雍、冉求、冉孺、冉季,个个出类拔萃,千古流芳,而且他们五人统统都是鲁国人,是故后世冉姓郡望有东鲁之说。

  迁徙分布

  历秦汉以降,冉姓人逐渐由山东播迁于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等北方大地,并有一支山东冉氏家族播迁到湖南的溆浦等地繁衍,后昌盛为当地大族,古代此地属武陵郡,故后世冉姓有以武陵为其郡望堂号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繁衍于今河北临漳的冉姓也呈现出族大人众的兴旺局面,昌盛为冉姓魏郡郡望。其中在十六国时期建立过魏国的冉闵便是此一郡望之杰出代表。另据《华阳国志校注》所载,夔州、开州西南夷首领多冉姓。唐宋之际,还有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冉实、冉祖雍父子以及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冉安昌见诸史册。唐末五代时,有重庆之冉姓播迁贵州。宋末元初,北方冉姓已播迁于今安徽、江苏、江西、湖北、湖南等长江中下游省份。明初,山西冉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南、湖北、陕西、河南、山东、河北、安徽,甘肃等地。明末满清军队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以后的湖广填四川,有湖北、湖南之地的冉姓迁于今四川、重庆。清康乾年间以后,有河北、河南、山东之冉姓闯关东进入东北。 如今,冉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重庆两地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九,另贵州、河北亦多此姓,上述四地之冉姓约占全国汉族冉姓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九。

  冉姓历史名人

  冉求

  冉求:字子有,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有治政之术,列政事科,曾为季氏宰。

  冉季

  冉季:字子产,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

  冉耕

  冉耕:字伯牛,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以德行称,后得恶疾而亡。

  冉雍

  冉雍:字仲弓,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出身贫寒,有德行。孔子以为可任诸侯治民之官,后曾为季氏宰。

  冉孺

  冉孺:一作冉儒,字子鲁,春秋时鲁国陶(今山东定陶)人,孔子弟子。敏于学。勤于问。

  冉瞻

  冉瞻:魏郡内黄(今属河南)人,十六国时后赵大臣,石虎养子。有勇力,骁猛善战,以功累迁为左积射将军,封西华侯。

  冉闵

  冉闵:十六国时冉魏建立者。幼果锐,善谋策,勇力绝人。穆帝永和五年,季龙死,他利用石氏内乱,夺取后赵政权,建立魏国,史称冉魏,冉氏唯一皇帝。三年后,为前燕所败,被俘而死。

  冉安昌

  冉安昌:巴东(今重庆奉节)人,唐代大臣。隋末据巴东,高祖初归唐,为招尉使,官至潭州都督。

  冉实

  冉实:夔州云安(今重庆云阳)人,唐代官吏。弱冠登进士第,累迁并府参军。中八科举,授绵州司户,转扬府仓曹。又举四科,除益州导江令。所任有能名,官至河州刺史。其子冉祖雍亦出身进士,官至刑部侍郎,后因倡饮省中,被赐死。

  冉琎、冉璞

  冉琎、冉璞:播州(今贵州遵义)人,宋代名士。兄弟二人同俱文武才,辟召不起。余玠安抚四川,筑招贤馆以礼士,兄弟俩遂去进见,为画筑城钓鱼山之策,后果赖之。

  冉通

  冉通:四川万县(今重庆万州区)人,明代官吏。洪武三十年二甲第三名进士,官兵科都给事中。面折廷诤,颇有直声。好学问,读书不辍。

  冉觐祖

  冉觐祖:河南中牟人,清代学者。康熙二年乡试第一,康熙三十年三甲第十三名进士,授检讨。有《四书五经详说》、《阳明疑案》、《正蒙补训》等。

  冉文俦

  冉文俦:四川通江人,清代白莲教徒。嘉庆元年起事,聚众数万,为通江蓝号元帅,转战川东、北。三年后,在一次突围中阵亡。其侄冉天元继为元帅,继续反清,部众盛时达十万以上,攻杀清军猛将朱射斗,与诸部首领大会南充,威震一时,后在江油被德楞泰所擒,遇害于成都。

  冉天元

  冉天元:清四川白莲教义军首领之一。通江县人。绰号“扫地王”,嘉庆元年(1796年)随其叔冉文俦在通江王家寨举义,四年,冉文俦牺牲,继任元帅。被视为四川白连教各路义军之主力。五年在江油被俘,死于成都。


猜你喜欢:

1.冉字取名男孩名字的方法有哪些

2.山下火命男孩取名字的方法和技巧

3.冉姓的女孩取名方法

4.冉姓女孩取名的技巧

5.邱姓男宝宝取名的方法推荐

冉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冉姓:中华姓氏之一,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198位,全国人口数量约有67万人,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04%。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冉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冉姓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高辛氏,出自帝喾之后,属于以古部落名称为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堵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堵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堵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郑国,以封邑名为氏。历史上姓堵的名人有堵简、堵霞、堵胤锡。堵姓宗祠有两个通用对联:族繁郑国;德被宜都。忠节见推于江

  • 扶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扶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扶姓是传自上古至君夏禹的大臣扶登氏。得姓已有4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扶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希望大家喜欢! 扶姓姓氏

  • 申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申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申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在当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百家姓第一百二十五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百八十五位,人口约一百七

  • 姬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姬姓姓氏源流和迁徙分布

    姬姓,中华上古八大姓之一,为黄帝之姓、周朝的国姓,也是吴国、鲁国、燕国、卫国、晋国、郑国等诸侯国国君的姓,有近5000年历史。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5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