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引狼入室典故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引狼入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 láng rù shì,意思是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引狼入室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引狼入室典故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朵。”

  例句: 再娶者,皆引狼入室耳,况将于野合逃窜中求贤妇哉。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黎氏》

  有个牧羊人在山谷里放羊。他看见远远地有只狼跟着,就时刻提防着。几个月过去了,狼只是远远地跟着,并没有靠近羊群,更没有伤害一只羊。牧羊人渐渐地对狼放松了戒心。后来,牧羊人觉得狼跟在羊群后面有好处,不用再提防别的野兽了。再后来,他索性把狼当成了牧羊狗,叫它看管羊群。牧羊人见狼把羊管得很好,心里想,人们都说狼最坏,我看不见得……

  有一天,牧羊人有事要进城去,就把羊群托狼看管,狼答应了。狼估计牧羊人已经进城了,就冲着山林中大声嚎叫了几声。它的嚎叫声引来了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狼。那群羊全被狼吃掉了。牧羊人不了解狼的本性,才被狼的伪善欺骗了。

  引狼入室解析

  [释义] 引:招引;把狼引到室内。比喻自己把坏人或敌人招引进来。

  [语出] 元·张国宝《罗李郎》:“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得蛐蜒钻耳朵。”

  [正音] 狼;不能读作“niánɡ”。

  [辨形] 狼;不能写作“狠”。

  [近义] 开门揖盗

  [反义] 拒之门外

  [用法] 含贬义。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 兼语式。

  [辨析] 见“开门揖盗”(562页)。

  [例句] 历史上~的民族败类;没有一个不被人民切齿唾骂。

  [英译] lead a wolf into one’s house

  引狼入室造句

  1、不要随便邀请不熟悉的朋友到家里,以免引狼入室。

  2、因为自己的粗心以致引狼入室,伤害同伴,让他自责不已。

  3、呵呵,后来你说你是引狼入室,天地良心,当时我真的没多想,就想去你那耗耗时间。

  4、大楼住户必须特别留意,当有人按门铃时,一定要确认他的身分才可开门,以免引狼入室。

  5、网路交友一定要小心,以免因一时失察,引狼入室惹来灾祸。

  6、那正像托狼看守绵羊;那就等于引狼入室。

  7、向他寻求帮助就是引狼入室。

  8、房子招租时一定要确知租屋者的身分,以避免引狼入室。

  9、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在Twitter和Facebook上宣布自己的假期旅行计划,无疑是在引狼入室。

  10、宋徽宗因为听信秦桧的谗言,向金求和,结果引狼入室,金兵大举南下,夺得政权。

  11、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断送了明朝江山的史事,就是引狼入室的代表案例。

  12、我知道要是把他当好朋友的话,等于引狼入室了。

  13、村民在害怕的同时还想出了一条“引狼入室”的计策,就是把各家的鸡棚周围都围上渔网,等怪物来的时候可以一网打尽。

  14、忠节无奈,请高昌兵前来平乱,想不到却是引狼入室。

  15、他因为一时不察,才会引狼入室,惨遭毒手。

  16、让通缉要犯藏匿于自家,无疑是引狼入室,自寻死路。

  17、他开的这些条件,无疑是诱你引狼入室,你确定不再考虑看看吗?

  18、邀请恐怖组织参加会谈是引狼入室。

猜你喜欢:

1.引狼入室的历史典故

2.引狼入室典故

3.引人入胜的典故

4.开门揖盗的典故

5.一网打尽典故

引狼入室典故

引狼入室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yǐn lng r sh,意思是引:招引。把狼招引到室内。比喻把坏人或敌人引入内部。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引狼入室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引狼入室典故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一折:我不是引的狼来屋里窝,寻的蚰蜒钻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驿寄梅花典故

下一篇:运筹帷幄的典故

精选文章

  • 驿寄梅花典故
    驿寄梅花典故

    驿寄梅花意为请邮差寄送梅花。比喻向远方友人表达思念之情。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驿寄梅花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驿寄梅花典故 北魏陆凯《赠

  • 以逸待劳的典故
    以逸待劳的典故

    以逸待劳,汉语成语。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让敌人来攻,然后乘其疲劳,战而胜之。那么以逸待劳的典故是什么呢?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

  • 以身作则的典故
    以身作则的典故

    以身作则(yǐ shēn zu z):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出自 巴金《家》。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以身作则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以身作则的典故 出处

  • 以貌取人的典故
    以貌取人的典故

    以貌取人(yǐ mo qǔ rn):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出自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以貌取人的典故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大

27618